海鹰反舰导弹:修订间差异

添加4字节 、​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20行: 第20行:
1970年9月,“海鹰一号”岸舰导弹定型,并开始进入批量生产。然而不久后,同期研制的“海鹰二号”岸舰导弹(HY-2)也取得了成功,其射程比“海鹰一号”更远。海军选取了“海鹰二号”作为岸舰导弹,而“海鹰一号”则停产,转入舰舰导弹改型的试验。
1970年9月,“海鹰一号”岸舰导弹定型,并开始进入批量生产。然而不久后,同期研制的“海鹰二号”岸舰导弹(HY-2)也取得了成功,其射程比“海鹰一号”更远。海军选取了“海鹰二号”作为岸舰导弹,而“海鹰一号”则停产,转入舰舰导弹改型的试验。


1973年,“海鹰一号”舰舰导弹进行首次导弹飞行试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1976年1月,军委批准“海鹰一号”舰舰导弹设计定型。尔后,根据海军要求,又对“海鹰-1”舰舰导弹进行了岸、舰通用化改装,并相继进行了高、低海情试验、生物试验、电磁环境和火工品安全试验。1983年6月,军委批准“海鹰一号”舰舰导弹与舰载武器系统定型。尽管051型驱逐舰首舰于1971年底交付,但是直到1983年6月海鹰一号舰舰导弹与舰载武器系统设计定型,此前051型驱逐舰几乎没有装备导弹。
1973年,“海鹰一号”舰舰导弹进行首次导弹飞行试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1976年1月,军委批准“海鹰一号”舰舰导弹设计定型。尔后,根据海军要求,又对“海鹰一号”舰舰导弹进行了岸、舰通用化改装,并相继进行了高、低海情试验、生物试验、电磁环境和火工品安全试验。1983年6月,军委批准“海鹰一号”舰舰导弹与舰载武器系统定型。尽管051型驱逐舰首舰于1971年底交付,但是直到1983年6月海鹰一号舰舰导弹与舰载武器系统设计定型,此前051型驱逐舰几乎没有装备导弹。


随后,海军对“海鹰一号”舰舰导弹继续改进,配备了频率捷变末制导雷达、无线电高度表,采用了二次降高技术,自控巡航飞行阶段有一次降高弹道的动作,末段突防飞行高度8米,具备扇面发射功能。新改进的导弹被称为“海鹰一号甲”舰舰导弹(HY-1A),并在1985年的试射中取得成功。后来又将舰舰导弹的技术移植回岸舰导弹上,并使用配套864型校射雷达,这样,“海鹰一号甲”从此成为岸舰通用的反舰导弹。1986年,“海鹰一号甲”开始换装旧式的“海鹰一号”。
随后,海军对“海鹰一号”舰舰导弹继续改进,配备了频率捷变末制导雷达、无线电高度表,采用了二次降高技术,自控巡航飞行阶段有一次降高弹道的动作,末段突防飞行高度8米,具备扇面发射功能。新改进的导弹被称为“海鹰一号甲”舰舰导弹(HY-1A),并在1985年的试射中取得成功。后来又将舰舰导弹的技术移植回岸舰导弹上,并使用配套864型校射雷达,这样,“海鹰一号甲”从此成为岸舰通用的反舰导弹。1986年,“海鹰一号甲”开始换装旧式的“海鹰一号”。
18,51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