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恩格斯: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添加3,007字节 、​ 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43行: 第43行:
“俄耳甫斯”级(Орфей,Orfey,又译“俄耳甫斯”)是沙俄晚期俄罗斯帝国海军设计的一级驱逐舰,是在苏俄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诺维克”系列驱逐舰的第四个改型。
“俄耳甫斯”级(Орфей,Orfey,又译“俄耳甫斯”)是沙俄晚期俄罗斯帝国海军设计的一级驱逐舰,是在苏俄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诺维克”系列驱逐舰的第四个改型。
====“诺维克”家族====
====“诺维克”家族====
对马海战惨败后,沙俄海军为解决海战中老式驱逐舰所暴露出的反应慢、防护差、火力差等诸多弊病,在1905年开始研究建造新型驱逐舰的问题。经过数年的掰扯,1909年7月,设计制造新驱逐舰的工作被交给了圣彼得堡的普季洛夫船厂。1910年3月,新驱逐舰的造船工作正式开始。根据船厂的最终设计,全舰整体布局趋近于巡洋舰风格,舰长102.43m,采用了6台德国伏尔铿船厂设计的蒸汽锅炉,3台汽轮机实际输出功率35100马力,具备4门102mm主炮和4具双联装457mm鱼雷发射管,标准排水量1260吨,最大航速36.92节。新船在1911年7月初下水,被命名为“诺维克(Новик,Novik)”以纪念日俄战争中表现英勇的同名巡洋舰。“诺维克”是当时世界上吨位最大、武备最好、速度最快的驱逐舰之一,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虽然并没有继续建造同型舰,但诺维克号还是为其之后的改进型奠定了基础。在诺维克的基础上,多家船厂又先后设计了“无理”级(Дерзкий,Derzky)、“幸福”级(Счастливый,Schastlivy)等八型三代(其中包括因从一战到苏俄国内战争的十多年动荡而一艘未曾建成的“戈格兰岛(Гогланд,Gogland)”级)驱逐舰,其中也包括恩格斯所属的“俄尔普斯”级(Орфей,Orfey)。这些驱逐舰被后世统称为“诺维克”系列驱逐舰。
对马海战惨败后,沙俄海军为解决海战中老式驱逐舰所暴露出的反应慢、防护差、火力差等诸多弊病,在1905年开始研究建造新型驱逐舰的问题。经过数年的掰扯,1909年7月,设计制造新驱逐舰的工作被交给了圣彼得堡的普季洛夫船厂。1910年3月,新驱逐舰的造船工作正式开始。根据船厂的最终设计,全舰整体布局趋近于巡洋舰风格,舰长102.43m,采用了6台德国伏尔铿船厂设计的蒸汽锅炉,3台汽轮机实际输出功率35100马力,具备4门102mm主炮和4具双联装457mm鱼雷发射管,标准排水量1260吨,最大航速36.92节。新船在1911年7月初下水,被命名为“诺维克”(Новик,Novik)以纪念日俄战争中表现英勇的同名巡洋舰。“诺维克”是当时世界上吨位最大、武备最好、速度最快的驱逐舰之一,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虽然并没有继续建造同型舰,但诺维克号还是为其之后的改进型奠定了基础。在诺维克的基础上,多家船厂又先后设计了“无理”级(Дерзкий,Derzky)、“幸福”级(Счастливый,Schastlivy)等八型三代(其中包括因从一战到苏俄国内战争的十多年动荡而一艘未曾建成的“戈格兰岛”级(Гогланд,Gogland))驱逐舰,其中也包括恩格斯所属的“俄尔普斯”级(Орфей,Orfey)。这些驱逐舰被后世统称为“诺维克”系列驱逐舰。
====黑海的琴师====
====黑海的琴师====
{{黑幕|严格来讲,“Орфей”应当音译为“俄耳费伊”或者类似的什么,“俄尔普斯”是希腊语的“Ὀρφεύς”。但俄语的“Орфей”跟希腊语的“Ὀρφεύς”指的的确是同一个希腊神话里的同一个神。中文圈沿用希腊语的发音,应该是为了便于理解(大概)。}}
{{黑幕|严格来讲,“Орфей”应当音译为“俄耳费伊”或者类似的什么,“俄尔普斯”是希腊语的“Ὀρφεύς”。但俄语的“Орфей”跟希腊语的“Ὀρφεύς”指的的确是同一个希腊神话里的同一个神。中文圈沿用希腊语的发音,应该是为了便于理解(大概)。}}
第51行: 第51行:
“俄尔普斯”级是“诺维克”的第三个改进型号。1912年底,在安排给黑海舰队的四艘“无理”级和五艘“幸福”级都在船厂挂了号后(上一支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战争战败后被1856年巴黎和约扬了,后来虽经1871年伦敦条约许可重建,但一直半死不活),海军部很快就把重心放回了七年前远征对马海峡几乎团灭{{黑幕|不远万里送人头}}的波罗的海舰队的身上。1913年1月,海军部和科尔皮诺钢铁厂达成协议,由钢厂为波罗的海舰队建造八艘诺维克改进型号,是为俄尔普斯级。
“俄尔普斯”级是“诺维克”的第三个改进型号。1912年底,在安排给黑海舰队的四艘“无理”级和五艘“幸福”级都在船厂挂了号后(上一支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战争战败后被1856年巴黎和约扬了,后来虽经1871年伦敦条约许可重建,但一直半死不活),海军部很快就把重心放回了七年前远征对马海峡几乎团灭{{黑幕|不远万里送人头}}的波罗的海舰队的身上。1913年1月,海军部和科尔皮诺钢铁厂达成协议,由钢厂为波罗的海舰队建造八艘诺维克改进型号,是为俄尔普斯级。


和诺维克相比,俄尔普斯级全长缩短至98m,排水量未变,动力配置削减为4台伏尔铿锅炉和两部轮机,最大航速相应减至35.5节。102mm主炮减至两座,457mm鱼雷发射管增加至4具三联装。自1914年起,俄尔普斯级共下水14艘,其中最后四艘“飞人(Летун,Letun)”、“捷斯纳(Десна,Desna)”、“阿扎德(Азард,Azard)”和“参孙(Самсон,Samson)”因一战爆发德国断供关键零部件而有所延迟,最后一艘参孙号直到1916年12月4日才进入波罗的海舰队服役。
和诺维克相比,俄尔普斯级全长缩短至98m,排水量未变,动力配置削减为4台伏尔铿锅炉和两部轮机,最大航速相应减至35.5节。102mm主炮减至两座,457mm鱼雷发射管增加至4具三联装。自1914年起,俄尔普斯级共下水14艘,其中最后四艘“飞人”(Летун,Letun)、“捷斯纳”(Десна,Desna)、“阿扎德”(Азард,Azard)和“参孙”(Самсон,Samson)因一战爆发德国断供关键零部件而有所延迟,最后一艘参孙号直到1916年12月4日才进入波罗的海舰队服役。


服役之后的俄尔普斯级很快就接受了第一次改造。由于德国海军并未在波罗的海投入重兵,俄军遂将该级舰的最后一组鱼雷发射管拆去,在原位安装一门102mm火炮,同时在舰艉火炮和艉楼之间硬塞进另一门,使得全舰的武装变为4门102mm火炮和3具三联装457mm鱼雷发射管;随后在1916-1917年,该级舰又针对德军空袭,视情况加装了76.2mm防空炮和40mm防空炮。
服役之后的俄尔普斯级很快就接受了第一次改造。由于德国海军并未在波罗的海投入重兵,俄军遂将该级舰的最后一组鱼雷发射管拆去,在原位安装一门102mm火炮,同时在舰艉火炮和艉楼之间硬塞进另一门,使得全舰的武装变为4门102mm火炮和3具三联装457mm鱼雷发射管;随后在1916-1917年,该级舰又针对德军空袭,视情况加装了76.2mm防空炮和40mm防空炮。
第57行: 第57行:
{{黑幕|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这一级排进WOWS科技树的话,大约是3.5级驱逐舰,夹在无理和伊贾斯拉夫的中间。}}
{{黑幕|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这一级排进WOWS科技树的话,大约是3.5级驱逐舰,夹在无理和伊贾斯拉夫的中间。}}


俄尔普斯级是整个诺维克系列中最为长寿的一级驱逐舰,八艘中有五艘从一战和国内战争存活并参加了卫国战争,其中的“挑衅者(Забияка,Zabiyaka)”号更是一直存活到了1957年底才作为靶舰被击沉。截至本级,诺维克系列共建造四级18艘,被普遍地认为是“第一代”诺维克系列驱逐舰。
俄尔普斯级是整个诺维克系列中最为长寿的一级驱逐舰,八艘中有五艘从一战和国内战争存活并参加了卫国战争,其中的“挑衅者”(Забияка,Zabiyaka)号更是一直存活到了1957年底才作为靶舰被击沉。截至本级,诺维克系列共建造四级18艘,被普遍地认为是“第一代”诺维克系列驱逐舰。


===舰船历史===
===舰船历史===
第77行: 第77行:
1934年5-6月间,恩格斯被选中成为著名枪炮设计师<del>全联盟头号喷子</del>列昂尼德·瓦西里耶维奇·库尔切夫斯基(Леонид Васильевич Курчевский)的305mm无后坐力炮<del>喷射战士</del>的舰载试验平台。此时距库尔切夫斯基按副国防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要求开始设计这门炮不过才三个月,样炮的生产图纸也才刚刚被送往列宁格勒的布尔什维克机械厂。为了安装这门巨大、硕长,且有着巨大尾部的战列舰级别主炮,恩格斯的舰艉进行了反复加固,主甲板以上一切碍事的设备也都被悉数拆除{{黑幕|屁股叫铲平了}}。即便如此,这根巨大的管子悬在恩格斯标准排水量只有1260吨的小身板上,还是显得极度的不协调。
1934年5-6月间,恩格斯被选中成为著名枪炮设计师<del>全联盟头号喷子</del>列昂尼德·瓦西里耶维奇·库尔切夫斯基(Леонид Васильевич Курчевский)的305mm无后坐力炮<del>喷射战士</del>的舰载试验平台。此时距库尔切夫斯基按副国防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要求开始设计这门炮不过才三个月,样炮的生产图纸也才刚刚被送往列宁格勒的布尔什维克机械厂。为了安装这门巨大、硕长,且有着巨大尾部的战列舰级别主炮,恩格斯的舰艉进行了反复加固,主甲板以上一切碍事的设备也都被悉数拆除{{黑幕|屁股叫铲平了}}。即便如此,这根巨大的管子悬在恩格斯标准排水量只有1260吨的小身板上,还是显得极度的不协调。


{{隐藏|标题=斯 拉 夫 巨 根 萝 莉|内容=}}
{{隐藏|标题=斯 拉 夫 巨 根 萝 莉|内容=
[[File:Engel's1934Sistem-K.jpg|400px]]<br>{{黑幕|大 炮 开 兮 轰 他 娘}}}}


苏联人的近乎狂欢的热情使得工作进展堪称神速,到九月,恩格斯便已完成了安装无后坐力炮的改装,准备出航进行试验。
苏联人的近乎狂欢的热情使得工作进展堪称神速,到九月,恩格斯便已完成了安装无后坐力炮的改装,准备出航进行试验。
第86行: 第87行:


====战争生涯====
====战争生涯====
苏芬战争时期,1939年1月在芬兰湾炮击芬兰防御工事。
苏芬战争时期,1939年12月,恩格斯在芬兰湾炮击了芬兰的防御工事。


卫国战争时期,1941年6月至8月,参与护航和布设水雷封锁线,并参与了里加湾的防御作战。
卫国战争开始后,1941年6月至8月,恩格斯参与了波罗的海的护航和布设水雷封锁线任务,并参与了里加湾和穆德森群岛的防御作战。在7月6日,她第一次同德军交火。


8月7日18时50分,正在Rogokyulya湾接受燃油补给的本舰突然遭到德军的空袭。虽然船员迅速停止了补给工作,但由于舰船不能马上开机行动,一枚250公斤炸弹还是落入了引擎和轮机之间的舱室后爆炸,造成右涡轮机和船尾炮塔损坏,舵机车钟罗盘等部件无法工作,以及不少人员伤亡。本舰当时几乎开始下沉,但是船员依然坚持将她开到了塔林(Tallinn)进行维修。
8月7日18时50分,正在Rogokyulya湾<ref>找不到中文翻译,尽力了</ref>接受燃油补给的恩格斯突然遭到德军的空袭。虽然船员迅速停止了补给工作,但由于舰船不能马上开机行动,一枚250公斤炸弹还是落入了引擎和轮机之间的舱室后爆炸,造成右轮机和船尾炮塔损坏,舵机车钟罗盘等部件无法工作,以及不少人员伤亡。当时恩格斯几乎开始下沉,但是船员依然坚持将她开到了塔林(Tallinn)进行维修。


8月18日维修结束,本舰于24日随同护航小队共7艘舰船开赴喀琅施塔得。17时4分,在朱敏达湾(Cape Juminda)航行的护航舰队突然发现正前方有3枚水压水雷。走在前面的'''日丹诺夫'''号惊险躲过水雷,但本舰却避让不及,右舷后部触雷,迅速失去控制,舰上的机密文件被优先转移到附近船只上。17时16分,本舰交由舰队的一艘破冰船拖曳。但在17时35分,舰桥后部的水雷与炮塔弹药库发生两次爆炸,舰长瓦西列夫下令全员弃舰。数分钟后,船员转移到附近船只上,而本舰也翻转沉没。
8月18日维修结束,恩格斯于24日与另外6艘舰船编队开赴喀琅施塔得。17时4分,在朱敏达湾(Cape Juminda)航行的舰队突然发现正前方有3枚水压水雷。走在前面的“安德烈·日丹诺夫”号(Андрей Жданов,Andrei Zhdanov,具体资料未找到)惊险躲过水雷,但恩格斯却避让不及,右舷后部触雷,迅速失去控制。舰上的机密文件和伤员被迅速优先转移到距离最近的猎潜艇МО −201上。17时16分,恩格斯交由舰队里的一艘破冰船“十月”号(Октябрь,Oktyabr)拖曳,试图撤离。但在17时35分,舰桥后部的水雷与炮塔弹药库发生爆炸,舰长瓦西列夫下令全员弃舰。数分钟后,船员转移到附近的扫雷艇ТЩ-45上。18时15分左右,恩格斯最终翻转沉没。


==游戏相关==
==游戏相关==
===游戏性能===
本体是[[苏联单装305毫米无后座力炮|炮]],有些技能是骑脸炮击输出的野路子DD可以一用。至于本体,不改造无人权啊(悲)。
===立绘相关===
<del>本体依旧是炮</del>
15k的红脸蛋小学生之一,很普通的水手服配短裙,披着的黑大衣前襟的白色布扣与红军1918式/1922式军服独树一帜的的兵种色布扣如出一辙。
<del>但是红军当时并没有白色的兵种色,红海军又不是这套打扮,所以只能是上岸的海军步兵(暴论)</del>
头上戴的帽子原型是苏俄早期著名的“布琼尼”军帽。这种帽子原本是一战时沙皇为了鼓励俄军士气而仿照古俄罗斯头盔设计的,预备留着砸烂德二之后在柏林阅兵用,但没等砸烂德二配发部队就随着帝制的轰然倒塌和[[阿芙乐尔]]的炮响先一步烂在了仓库里。在动荡和饥饿中诞生的红军缺衣少粮,便将这些沙俄的破烂再利用起来,缝上红星作为自己的军帽。没想到,随着骁勇善战的红军战士走遍全俄,尤其是一代名将布琼尼麾下精锐的第一骑兵军用马刀和搭枪卡到处教白匪做人,这种缀着巨大红星的再生军帽便一下子成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红军的标志性特征,“布琼尼帽”这样的爱称也随之不胫而走。这种军帽一直生产到1935年红军更换新式军服才因制作繁琐被淘汰,但库存的成品被继续配发,直至卫国战争初期仍有相当规模的使用。
<del>但是正统布琼尼帽的大红五星是布制的,真要像恩格斯这样顶一个巨大的棱角分明的硬家伙,脑门子估计早叫戳烂了。</del>
<del>舰娘人均铁头娃果然名不虚传。</del>
正常立绘手上拿着的是跟她那门305mm大喷子<del>本体</del>配套的推弹杆。由于需要从尾部喷出火药燃气以平衡后坐力,在无后坐力炮上采用后装填是比较令人头疼的。虽说不是不能实现,但对于305mm这样{{注音|武德充沛|丧心病狂}}的口径而言,显然还是采取炮管子上除了炮口和尾喷口外一道缝没有的前装填方式更为容易。{{黑幕|也就是装填时间比后膛炮稍微慢那么99.999……%而已(}}
<del>为数不多携带长柄冷兵器(代用品)的小学生。</del>
{{黑幕|可以拿来给提督做开塞棒(}}
大破抱着炮飞起来,炮尾喷火的样子形象地说明了无后坐力炮的工作机理——在发射时通过让一部分火药燃气从炮尾反向喷出来抵消后坐力。
<del>恩格斯自己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何为“涕泗横流”</del>
没错!她的名字就是来源于历史上的伟大哲学家“恩格斯”,同时期还有“马克思号”(伊贾斯拉夫级),同是接收来的舰船改名而得。{{黑幕|期待这对CP吧~}}
没错!她的名字就是来源于历史上的伟大哲学家“恩格斯”,同时期还有“马克思号”(伊贾斯拉夫级),同是接收来的舰船改名而得。{{黑幕|期待这对CP吧~}}


顺便一提,恩格斯的那门大炮测试完成之后是要装在马克思上面的。{{黑幕|还一下子装5门,感受共产主义的力量吧!}}
顺便一提,恩格斯的那门大炮测试完成之后是要装在马克思上面的。{{黑幕|还一下子装5门,感受共产主义的力量吧!}}


恩格斯的帽子原型是沙俄时期的“布琼尼”军帽,她手上拿着的是前装火炮配套的推弹杆。
 


===台词解析===
===台词解析===
755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