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菲尔德:修订间差异

添加1,395字节 、​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无编辑摘要
(文字替换 -“(==游戏相关==)(\n)”替换为“$1$2{{模板:舰船评价嵌入}}$2”)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8行: 第8行:
{{舰娘名片
{{舰娘名片
|本名=谢菲尔德
|本名=谢菲尔德
|别名=
|别名=闪耀的谢菲(Shiny Shef)
|原名=HMS Sheffield(C24)
|原名=HMS Sheffield(C24)
|国籍=英国
|国籍=英国
第33行: 第33行:
{{台词}}
{{台词}}


==原型简介==
==南安普顿级设计简介==
[[File:HMS_Sheffield.jpg|缩略图|右|400px|谢菲尔德号,1944年]]
谢菲尔德号巡洋舰是英国皇家海军在1930年代建造的南安普顿级巡洋舰的四号舰,和[[肯特|郡级]]类似,该级实际上属于城级巡洋舰(Town-class)下的一个子级。
谢菲尔德号轻巡洋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皇家海军的一艘城级(Town-class)(南安普顿次级)巡洋舰,参与了针对几艘德国主力舰船的行动。与同时代的多数皇家军舰不同,谢菲尔德号的设备不再使用黄铜,而用不锈钢制造。这一设计是为了减少船员对设备的清洁次数,她的昵称“闪耀的谢菲(Shiny Sheff)”也由此得来。1935年1月31日铺设龙骨,1936年7月23日下水,1937年8月25日服役。1938年8月,皇家海军将原型雷达系统(79Y型对空雷达)装上谢菲尔德号,使得谢菲尔德号成为第一艘装有雷达的皇家军舰。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了12个“Battle Honour”(战斗荣誉),在皇家海军的巡洋舰中,仅次于猎户座号轻巡洋舰
 
===设计与建造===
城级巡洋舰是英国皇家海军在《伦敦海军条约》后设计的一级条约型轻巡洋舰(在一战时期也有一个城级,请注意区分),该级舰均以英国各大城市命名,故被称为“城级”。该级共10艘巡洋舰,按照批次被分为三个子级,分别是南安普顿级(Southampton-class,共5艘)、格洛斯特级(Gloucester-class,共3艘)和[[爱丁堡]]级(Edinburgh-class,共2艘)。
1930年的伦敦海军条约限制了各国海军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的总吨数,但是对轻巡洋舰的大小没有做什么限制。美国和日本基于自己的考虑都订购了万吨级的轻巡洋舰“布鲁克林”级和“最上”级。不过英国海军并没有认真对待,他们认为手上的利安德级已经够用了;他们就打算新造个7500吨左右的新船{{黑幕|对标的是法国人的轻巡洋舰}}双联6寸和三联6寸各两座或者三座三联6寸就差不多了。英国人一直希望在不多的轻巡洋舰吨位中造14艘巡洋舰,建造太大的巡洋舰势必会影响巡洋舰的数量。DCNS希望不急着开工,因为1932年准备再开一次军备限制会议,没准能说服其他国家不要再造大型轻巡呢?不过英国人的如意算盘并没有达到。日内瓦裁军谈判陷入僵局:日本人对继续限制下去不感兴趣,他们也不想参加之后的类似条约;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开始扩张他们的海军,英国海军在传统的势力范围北海和地中海感觉到了威胁,之前的假想已经不再现实。
 
南安普顿级的几艘分别是:南安普顿(HMS Southampton C83)、纽卡斯尔(HMS Newcastle C76)、格拉斯哥(HMS Glasgow C21)、谢菲尔德(本舰)以及伯明翰(HMS Birmingham C19)。
 
===设计背景===
1930年签订的《伦敦海军条约》限制了各国海军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的总吨数,但是对轻巡洋舰的大小没有做什么限制。各国都敏锐的发现了这个漏洞,美国和日本基于自己的考虑分别订购了万吨级的轻巡洋舰[[布鲁克林]]级和[[最上]]级(最上级最开始确实是作为轻巡洋舰建造的)。
 
不过英国海军并没有认真对待,他们认为手上的[[阿贾克斯|利安德级]]已经够用了,他们就打算新造一级7500吨左右的新巡洋舰{{黑幕|对标的是法国人的轻巡洋舰}},装备双联6寸和三联6寸各两座或者三座三联6寸就差不多了。英国人一直希望在不多的轻巡洋舰吨位中造14艘巡洋舰,建造太大的巡洋舰势必会影响巡洋舰的数量。
 
不过英国海军舰船设计部门(Director of Naval Construction,简称“DNC”)希望不急着开工,因为1932年准备再开一次军备限制会议,没准能说服其他国家不要再造大型轻巡呢?不过英国人的如意算盘并没有达到。日内瓦裁军谈判陷入僵局:日本人因为一直对《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上过于吃亏耿耿于怀,对继续限制下去不感兴趣,他们也不想参加之后的类似条约,于是宣布退出裁军会议;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开始扩张他们的海军,英国海军在传统的势力范围北海和地中海感觉到了威胁,之前的假想已经不再现实。
 
1933~34财年英国的计划最初是打算造改进型利安德级的,造1艘该级巡洋舰加3艘林仙级就行了,刚好用完吨位。1933年年终,DNC被要求将新船的武器增加到4座三联6寸炮,远程防空火炮采用4座双联4寸炮,近距离防空采用3座0.5寸机枪。这样吨位大概增加到8600吨,不过将4艘船的方案改成3艘这样的新船吨位刚好,14艘减到13艘也没有那么令人难以接受。贸易保护并不太需要鱼雷,但是如果配合舰队作战鱼雷还是用得上的,因此左右各保留一处鱼雷发射器;出于远海作战和侦查的考虑,需要一部重型弹射器和操作两架飞机,最好能搭载五架。多项指标都对标利安德级:轮机在21000码、弹药库在16000码上防御6寸炮弹,达到7000海里/16节的航程。
 
1933年9月,DNC制作了KVIII-KX三个方案提交委员会审核。其中KVIII和KIX的舰体结构类似,但是KIX拥有更强大的动力;而KX的吨位、动力、防护都比前两者有所增加。10月份,KIX方案被初步选定,并做出了一定改进,包括略微缩短长度以方便停靠海外港口,采用四轴推进替代两轴推进,将两座0.50寸机枪改为四联砰砰炮。


1933/34财年的计划最初是打算造改进型利安德级的,造1艘这种船加3艘林仙,刚好用完吨位。1933年年终,DNC被要求将新船的武器增加到4座三联6寸炮,远程防空火炮采用4座双联4寸炮,近距离防空采用3座0.5寸机枪。这样吨位大概增加到8600吨,不过将4艘船的方案改成3艘这样的新船吨位刚好,14艘减到13艘也没有那么令人难以接受。贸易保护并不太需要鱼雷,但是如果配合舰队作战鱼雷还是用得上的,因此左右各保留一处鱼雷发射器;出于远海作战和侦查的考虑,需要一部重型弹射器和操作两架飞机,最好能搭载五架。多项指标都对标利安德级:轮机在21000码、弹药库在16000码上防御6寸炮弹,达到7000海里/16节的航程。
10月份,军备总管拿出了9000吨轻巡洋舰的设计计划。他将飞机数量从五架减少到了三架,不过本来是想全部砍掉的,但是被第一海务大臣否决了。DNC为巡洋舰设计了位于舯部的固定弹射器,这一设计被后来的其他英国大型舰艇所采用。


1933年9月,DNC制作了KVIII-KX三个方案提交委员会审核。其中KVIII和KIX的舰体结构类似,但是KIX拥有更强大的动力;而KX的吨位、动力、防护都比前两者有所增加。10月份,KIX方案被初步选定,并做出了一定改进,包括略微缩短长度以方便停靠海外港口,采用四轴推进替代两轴推进,将两座0.50寸机枪改为四联砰砰炮。10月份,军备总管拿出了9000吨轻巡洋舰的设计计划。他将飞机数量从五架减少到了三架,不过本来是想全部砍掉的,但是被第一海务大臣否决了。DNAD为巡洋舰设计了位于舯部的固定弹射器,这一设计被后来的其他英国大型舰艇所采用。11月9日,委员会通过了9000吨轻巡洋舰计划。新舰被暂时命名为M级,首舰暂定命名“米诺陶”。不过后来本级舰改为以城市命名,首舰改名为“南安普顿”。
11月9日,委员会通过了9000吨轻巡洋舰计划。新舰被暂时命名为M级,首舰暂定命名“米诺陶”。不过后来本级舰改为以城市命名,首舰改名为“南安普顿”,这就是南安普顿级的由来。


1934年2月,DNC完成了新巡洋舰的图纸,新船拥有4座三联6寸炮,3座双联4寸炮,两座双联鱼雷管。通过将炮塔的部分结构放到甲板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重心。9月,国防部的指示又让图纸有所改进;原先安在中心线上的一部高射指挥仪改为机库顶部两边各一部,使该舰可以同时应对两侧来袭的飞机。利安德级运用中的经验也用来改进图纸:前主炮炮烟影响了指挥仪工作,所以将指挥仪抬高一截;前烟囱也抬高了10英尺,避免烟雾被倒吸向舰桥。通过改进小艇起重机和小艇的布置,在舯部甲板挤出了第四座双联4寸炮的位置。新图纸于1934年5月才完成。
1934年2月,DNC完成了新巡洋舰的图纸,新船拥有4座三联6寸炮,3座双联4寸炮,两座双联鱼雷管。通过将炮塔的部分结构放到甲板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重心。9月,国防部的指示又让图纸有所改进;原先安在中心线上的一部高射指挥仪改为机库顶部两边各一部,使该舰可以同时应对两侧来袭的飞机。利安德级运用中的经验也用来改进图纸:前主炮炮烟影响了指挥仪工作,所以将指挥仪抬高一截;前烟囱也抬高了10英尺,避免烟雾被倒吸向舰桥。通过改进小艇起重机和小艇的布置,在舯部甲板挤出了第四座双联4寸炮的位置。新图纸于1934年5月才完成。
第47行: 第59行:
在建造过程中,本级舰也有不少补充改进,包括加强破片防护、永久消磁、厄利孔机关炮等等。完工时已经比设计完成时多了300吨的排水量。{{黑幕|反正都开打了,没人看条约}}
在建造过程中,本级舰也有不少补充改进,包括加强破片防护、永久消磁、厄利孔机关炮等等。完工时已经比设计完成时多了300吨的排水量。{{黑幕|反正都开打了,没人看条约}}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基础参数===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60%"
|-
|-
! colspan="4" | 城级(南安普顿级)巡洋舰“南安普顿”号(1940)
! colspan="4" | 城级(南安普顿级)巡洋舰“南安普顿”号(1940)
第61行: 第74行:
| 续航力 ||7000海里/16节,载油1943吨||乘员数量||790人
| 续航力 ||7000海里/16节,载油1943吨||乘员数量||790人
|}
|}
==原型简介==
[[File:HMS_Sheffield.jpg|缩略图|右|400px|谢菲尔德号,1944年]]
谢菲尔德号轻巡洋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皇家海军的一艘城级(Town-class)(南安普顿次级)巡洋舰,参与了针对几艘德国主力舰船的行动。与同时代的多数皇家军舰不同,谢菲尔德号的设备不再使用黄铜,而用不锈钢制造。这一设计是为了减少船员对设备的清洁次数,她的昵称“闪耀的谢菲(Shiny Sheff)”也由此得来。1935年1月31日铺设龙骨,1936年7月23日下水,1937年8月25日服役。1938年8月,皇家海军将原型雷达系统(79Y型对空雷达)装上谢菲尔德号,使得谢菲尔德号成为第一艘装有雷达的皇家军舰。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了12个“Battle Honour”(战斗荣誉),在皇家海军的巡洋舰中,仅次于猎户座号轻巡洋舰


===二战时期===
===二战时期===
7,512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