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室:修订间差异

添加571字节 、​ 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838行: 第838行:
| [[立体强袭——跳跃行动]]获得1200分奖励;[[战利品]]兑换
| [[立体强袭——跳跃行动]]获得1200分奖励;[[战利品]]兑换
|-
|-
| colspan="2"|  亨舍尔Hs.293是第一种一般人印象里的反舰导弹——不同于遥控制导炸弹弗里茨X和滑翔制导炸弹“蝙蝠”,Hs.293是实实在在地有动力系统的。它的弹体下方吊挂了一台瓦尔特HWK-109-507B火箭发动机(也就是那个看着像副油箱的玩意儿);该发动机以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钙溶液为推进剂,提供的初始推力可使带有弹翼的弹体飞出12公里之远(1400米高度发射)。弹体本身尾部那个看上去像是推进器的玩意儿其实是一个安装口,里面装有一枚曳光管和五支指示灯——这就表示它和弗里茨X一样采用的是遥控制导方式。在导弹飞行的时候,弹体上的斯特拉斯堡FuG-230b/E230接收器会持续接收来自母机上基尔3 FuG-203发射器的无线电信号,并由此控制弹体的副翼和升降舵(注意,Hs.293并没有方向舵,弹体的转弯只能通过副翼斜拉弹体后产生升力的水平分力实现)动作;母机上的操作员则同时目视导弹和目标的相对方位,操控发射器向导弹发射指令,由此操纵着导弹飞向目标。弹体内装295公斤泰伦105梯铝黑炸药,在射击小型薄装甲目标时威力不俗。
| colspan="2"|  亨舍尔Hs.293是第一种一般人印象里的反舰导弹——不同于遥控制导炸弹弗里茨X和滑翔制导炸弹“蝙蝠”,Hs.293是实实在在地有动力系统的。它的弹体下方吊挂了一台瓦尔特HWK-109-507B火箭发动机(也就是那个看着像副油箱的玩意儿);该发动机以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钙溶液为推进剂,提供的初始推力可使带有弹翼的弹体飞出12公里之远(1400米高度发射)。弹体本身尾部那个看上去像是推进器的玩意儿其实是一个安装口,里面装有一枚曳光管和五支指示灯——这就表示它和弗里茨X一样采用的是无线电指令制导方式——换句话说,遥控无人机。在导弹飞行的时候,弹体上的斯特拉斯堡FuG-230b/E230接收器会持续接收来自母机上基尔3 FuG-203发射器的无线电信号,并由此控制弹体的副翼和升降舵(注意,Hs.293并没有方向舵,弹体的转弯只能通过副翼斜拉弹体后产生升力的水平分力实现)动作;母机上的操作员则同时目视导弹和目标的相对方位,操控发射器向导弹发射指令,由此操纵着导弹飞向目标。弹体内装295公斤泰伦105梯铝黑炸药,在射击小型薄装甲目标时威力不俗。
[[文件:Hs.293反舰导弹.jpg|缩略图]]
[[文件:Hs.293反舰导弹.jpg|缩略图]]
|}
|}
第980行: 第980行: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比较骇人听闻了——设想一下一艘70余吨的小潜艇同时带上一具18英寸鱼雷发射管和一门213毫米超级大喷子的场景吧。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比较骇人听闻了——设想一下一艘70余吨的小潜艇同时带上一具18英寸鱼雷发射管和一门213毫米超级大喷子的场景吧。


是的,上面那个就是霍兰VI的武装。在她的艇首中心线上装有一具18英寸(457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备雷3条;这就表示她再也不用像她的前辈那样偷偷摸到敌人的船底下,用放置炸药或是杆雷突刺这种“近战”的方法去冒险了;她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躲在安全的距离,打开鱼雷发射管口,然后朝目标射出致命的鱼雷,让鱼雷完成剩下的事情——但这还没完,更刺激的是那杆213毫米的大喷子;在霍兰VI的艇头内部斜向上布置了一门213毫米的气动炸药炮,被称为“空中鱼雷炮”。这种炮基本上就是维苏威号炸药投掷舰的381毫米泽林斯基气动炮的缩小版,依靠压缩空气来发射经过气动优化的鱼雷形炮弹;这种炮弹实际上是一个巨型的炸药包,里面塞满了致命的诺贝尔炸胶——一种破坏能力达到1.5倍TNT左右的烈性炸药——可以把陆地上的任何敌人炸飞。所以,如果有需要,霍兰VI完全可以偷偷摸到海岸线旁边,然后浮出水面,用她那门213毫米的巨炮猛地打出一发装药量惊世骇俗的炮弹,随后迅速下潜;而炮弹则会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落到敌人的阵地中——于是随着一声巨响和瞬间横扫出去的冲击波,那儿就再也没有什么阵地了。
是的,上面那个就是霍兰VI的武装。在她的艇首中心线上装有一具18英寸(457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备雷3条;这就表示她再也不用像她的前辈那样偷偷摸到敌人的船底下,用放置炸药或是杆雷突刺这种“近战”的方法去冒险了;她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躲在安全的距离,打开鱼雷发射管口,然后朝目标射出致命的鱼雷,让鱼雷完成剩下的事情——但这还没完,更刺激的是那杆213毫米的大喷子;在霍兰VI的艇头内部斜向上布置了一门213毫米的气动炸药炮,被称为“空中鱼雷炮”。这种炮基本上就是[[三联381毫米压缩空气炮(维苏威)|维苏威号炸药投掷舰的381毫米泽林斯基气动炮]]的缩小版,依靠压缩空气来发射经过气动优化的鱼雷形炮弹;这种炮弹实际上是一个巨型的炸药包,里面塞满了致命的诺贝尔炸胶——一种破坏能力达到1.5倍TNT左右的烈性炸药——可以把陆地上的任何敌人炸飞。所以,如果有需要,霍兰VI完全可以偷偷摸到海岸线旁边,然后浮出水面,用她那门213毫米的巨炮猛地打出一发装药量惊世骇俗的炮弹,随后迅速下潜;而炮弹则会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落到敌人的阵地中——于是随着一声巨响和瞬间横扫出去的冲击波,那儿就再也没有什么阵地了。


总之,霍兰艇是世界潜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日后那些牙尖爪利的水下杀手们共同的鼻祖。当“小玩具”装上了“大獠牙”,现代潜艇和潜水先驱们便在霍兰艇上产生了交点,而战略家们的眼光也开始随之转向深海,一个前人从未想过的立体化海战时代即将拉开大幕。
总之,霍兰艇是世界潜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日后那些牙尖爪利的水下杀手们共同的鼻祖。当“小玩具”装上了“大獠牙”,现代潜艇和潜水先驱们便在霍兰艇上产生了交点,而战略家们的眼光也开始随之转向深海,一个前人从未想过的立体化海战时代即将拉开大幕。
第1,152行: 第1,152行:
| [[特混突袭——利斧行动]]获得1300分奖励
| [[特混突袭——利斧行动]]获得1300分奖励
|-
|-
| colspan="2"| S-75德维纳河(北约代号SA-2),其为苏联第二款服役的要地防空导弹。中国引进并改进的版本称之为红旗1/2。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在实战中击杀空中目标的防空导弹,1959年10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543部队连发3枚S-75,击落一架台军RB-57D高空侦察机。
| colspan="2"| S-75德维纳河(北约代号SA-2),其为苏联第二款服役的要地防空导弹。中国引进并改进的版本称之为红旗1/2。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在实战中击杀空中目标的防空导弹——1959年10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543部队连发3枚S-75,击落一架台军RB-57D高空侦察机。随后在60~70年代,又先后击落多架台军U-2侦察机。1960年5月1日苏联也使用S-75击落一架U-2,飞行员鲍尔斯为苏联俘获。此事国际反响甚大,迫使美国终止了所有开进苏联境内的侦察飞行计划。
作为一款雷达驾束制导防空导弹,和同时代的同类产品一样,S-75或红旗-1/2同样可以通过改变雷达波束指向进行对地攻击。后来在80年代,根据红旗-2推出了一系列短程弹道导弹用于出口。
 
[[文件:HQ-2 SAM MW.jpg|thumb|图为一枚曾在深圳市明斯克号主题公园展出之红旗-2。]]
 
作为一款雷达驾束制导防空导弹,和同时代的同类产品一样,S-75或红旗-1/2同样可以通过改变雷达波束指向进行对地攻击。后来在80年代,我国军工企业根据红旗-2推出了一系列短程弹道导弹用于出口。
 
顺带一提,[[捷尔任斯基]]曾经装备过S-75的一个子型号,不妨期待一下。
|}
|}
|-|
|-|
2,43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