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奇塔:修订间差异

删除76字节 、​ 2024年1月18日 (星期四)
无编辑摘要
(文字替换 -“|keywords=战舰少女R”替换为“|keywords=战舰少女R,战舰少女wiki”)
无编辑摘要
第67行: 第67行:
</tabber>
</tabber>


==原型简介==
==威奇塔号设计简介==
[[File:USS_Wichita_May_1940.jpg|450px|缩略图|右|历史上的威奇塔号]]
威奇塔号重巡洋舰是美国在二战时期建造的一艘重巡洋舰,她的身份比较特殊,是美国在《伦敦海军条约》生效期内设计的最后一级重巡洋舰,也就是美军的最后一艘条约型巡洋舰。
威奇塔号重巡洋舰是美国在二战时期建造的一艘重巡洋舰,她的身份比较特殊,是美国在《伦敦海军条约》生效期内设计的最后一级重巡洋舰,也就是美军的最后一艘条约型巡洋舰。


而且设计也比较特别,是由[[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的舰体加以改进,再配上新奥尔良级的三座三联8英寸(203毫米)主炮炮塔,可以说是美国对于条约后新重巡洋舰设计的实验探索,也为后来的[[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奠定了基础。因带有实验性质,故该级只有威奇塔一艘。
而且设计也比较特别,是由[[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的舰体加以改进,再配上新奥尔良级的三座三联8英寸(203毫米)主炮炮塔,可以说是美国对于条约后新重巡洋舰设计的实验探索,也为后来的[[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奠定了基础。因带有实验性质,故该级只有威奇塔一艘。
威奇塔于1935年10月28日在费城海军造船厂下水,于1937年11月16日下水,并于1939年2月16日服役。


===舰船设计===
===舰船设计===
第80行: 第79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建造中,由于8门127毫米副炮已经超过了《伦敦海军条约》里对重巡洋舰的10000吨排水量的限制,因此威奇塔服役时只安装了2门127毫米火炮,剩余的则在后期条约失效后才完成安装。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建造中,由于8门127毫米副炮已经超过了《伦敦海军条约》里对重巡洋舰的10000吨排水量的限制,因此威奇塔服役时只安装了2门127毫米火炮,剩余的则在后期条约失效后才完成安装。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USS_Wichita_May_1940.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6/USS_Wichita_May_1940.jpg|宽度=400|说明=历史上的威奇塔号,摄于1940年5月1日}}


威奇塔水线长182.9米,全长185.42米,水线宽度7.24米,舰体宽度18.82米。她的标准排水量为10759吨,满载排水量则是13015吨。全舰舰员929人,同时配备4架水上飞机并在舰尾设置有起飞和回收装置。
威奇塔水线长182.9米,全长185.42米,水线宽度7.24米,舰体宽度18.82米。她的标准排水量为10759吨,满载排水量则是13015吨。全舰舰员929人,同时配备4架水上飞机并在舰尾设置有起飞和回收装置。
第89行: 第86行:
威奇塔的水线装甲是厚达160毫米的A型钢材,在舰体两端减少至100毫米,装甲带后是16毫米STS钢材(Special Treatment Steel)。威奇塔使用的新型的A型钢材性能远远超过以前的B型钢材,这使得威奇塔对于203毫米舰炮的免疫区从15000米减小到9100米,57毫米厚的甲板装甲则使得威奇塔对于20000米距离上的203毫米口径炮弹也能够免疫{{黑幕|愚蠢的HM,把内子的历史防御还给我}}。与此同时,她指挥塔侧面的装甲厚度为152毫米,而顶部厚度为57毫米。她的主炮正面装甲厚度为203毫米,侧面厚度为95毫米,后部厚度为38毫米,顶部厚度为70毫米,炮座厚度为180毫米。
威奇塔的水线装甲是厚达160毫米的A型钢材,在舰体两端减少至100毫米,装甲带后是16毫米STS钢材(Special Treatment Steel)。威奇塔使用的新型的A型钢材性能远远超过以前的B型钢材,这使得威奇塔对于203毫米舰炮的免疫区从15000米减小到9100米,57毫米厚的甲板装甲则使得威奇塔对于20000米距离上的203毫米口径炮弹也能够免疫{{黑幕|愚蠢的HM,把内子的历史防御还给我}}。与此同时,她指挥塔侧面的装甲厚度为152毫米,而顶部厚度为57毫米。她的主炮正面装甲厚度为203毫米,侧面厚度为95毫米,后部厚度为38毫米,顶部厚度为70毫米,炮座厚度为180毫米。


====武器装备====
威奇塔的主炮为3座三联装203毫米55倍径Mk 12舰炮,使用152千克(335磅)炮弹,炮弹初速760米/秒。火炮最大仰角41度,此角度下最大射程为27480米,射速约为15秒一发{{黑幕|Mk 12炮塔的重量达到了惊人的314吨,不但远超前辈,甚至压过了巴尔的摩的Mk 15炮塔,直到得梅因的Mk 16的出现才被超过}},每根炮管可以独立俯仰。她的副炮分为两种不同的127毫米炮:一种是安装了4座单联装全封闭新型127mm炮塔,舰桥和B炮塔之间安装一座,X炮塔后面安装一座,舰桥两舷各安装一座,这样安装主要目的是测试各炮的火力优势。
威奇塔的主炮为3座三联装203毫米55倍径Mk 12舰炮,使用152千克(335磅)炮弹,炮弹初速760米/秒。火炮最大仰角41度,此角度下最大射程为27480米,射速约为15秒一发{{黑幕|Mk 12炮塔的重量达到了惊人的314吨,不但远超前辈,甚至压过了巴尔的摩的Mk 15炮塔,直到得梅因的Mk 16的出现才被超过}},每根炮管可以独立俯仰。她的副炮分为两种不同的127毫米炮:一种是安装了4座单联装全封闭新型127mm炮塔,舰桥和B炮塔之间安装一座,X炮塔后面安装一座,舰桥两舷各安装一座,这样安装主要目的是测试各炮的火力优势。


第95行: 第91行:


至1945年8月,威奇塔已经装备了大量的近距防空火力,包括16组四联装40毫米博福斯高炮,8组双联装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18座单装20毫米厄利孔高炮。到战争结束时,她的武器系统配备了多种火控设备,包括Mk 34火控系统,Mk 13和Mk 28火控雷达。
至1945年8月,威奇塔已经装备了大量的近距防空火力,包括16组四联装40毫米博福斯高炮,8组双联装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18座单装20毫米厄利孔高炮。到战争结束时,她的武器系统配备了多种火控设备,包括Mk 34火控系统,Mk 13和Mk 28火控雷达。
==原型简介==
[[File:USS_Wichita_CA-45.jpg|450px|缩略图|右|历史上的威奇塔号,摄于1940年5月1日]]
威奇塔于1935年10月28日在费城海军造船厂下水,于1937年11月16日下水,并于1939年2月16日服役。


==服役历史==
==服役历史==
7,57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