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修订间差异

添加1,632字节 、​ 2022年6月20日 (星期一)
→‎装备简介:​ 内容扩充
→‎装备简介:​ 内容扩充
 
第19行: 第19行:
那么,“挂白帆”到底目的为何?在萨沃岛海战中,三川军一曾经提到一种夜战战法,在船的主桅杆两舷挂上“白色流吹”来表示敌我识别。而在12日晚,夕立疑似遭到友军长良号轻巡洋舰的误击,夕立挂上白帆可能只是为了回应友军的识别而已。
那么,“挂白帆”到底目的为何?在萨沃岛海战中,三川军一曾经提到一种夜战战法,在船的主桅杆两舷挂上“白色流吹”来表示敌我识别。而在12日晚,夕立疑似遭到友军长良号轻巡洋舰的误击,夕立挂上白帆可能只是为了回应友军的识别而已。


===R-14号潜艇===
1921年5月,USS R-14号潜艇在亚历山大.迪安.道格拉斯中尉的代理指挥下,在夏威夷岛东南约100海里(120英里;190公里)执行水面搜索拖船康尼斯托加的任务时,耗尽了可用的燃料并失去了无线电通讯。由于潜艇没有足够的电量来推动她到夏威夷,该船的工程官员罗伊.特伦特.加勒莫尔想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加勒莫中尉决定他们应该尝试把船开到夏威夷的希洛港。因此,他下令用八个吊床做成前帆,挂在一个由管子铺架牢牢捆绑在一起的顶部吊杆上,所有吊杆都绑在潜艇上层建筑前方的鱼雷装载起重机的垂直柱上。看到这给R-14带来了大约1节(1.2英里/小时;1.9公里/小时)的航度,以及对航向的控制,他下令用由六张毯子组成主帆,挂在坚固的无线电桅杆上(照片中的顶帆)。这使速度提高了0.5节(0.58英里/小时;0.93公里/小时)。然后他下令用八条毯子做成后帆,挂在另一个用双层框架做成的顶部吊杆上,全部绑在垂直放置的鱼雷装载起重机的吊杆上。这个帆又增加了0.5节(0.58英里/小时;0.93公里/小时)。5月12日下午12:30左右,加勒莫能够开始给船的电池充电。 在以极低的速度航行64小时后,R-14在电机推进下于1921年5月15日上午进入希洛港。道格拉斯收到了他的潜艇部队指挥官切斯特-W-尼米兹(CDR Chester W. Nimitz)的一封表扬信,表扬船员们的创新行动。


[[文件:USS R-14 under sail.jpg|无框]]


{{总索引|装备}}
{{总索引|装备}}
18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