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雪:修订间差异

添加59字节 、​ 2023年7月11日 (星期二)
第350行: 第350行:


==== 鱼雷 ====
==== 鱼雷 ====
吹雪型是旧日本海军第二型装备610mm鱼雷的驱逐舰,使用的鱼雷发射管同前型'''[[睦月]]型'''相同,为一二年式61厘米三联装水上发射管(日文正式名称为'''一二年式六一糎三連装水上発射管''')。相比于'''睦月型'''的两座,吹雪型的发射管增加到了三座,具备单次单舷最大9发鱼雷的投射能力,是'''睦月型'''的1.5倍。这一纪录直到后来的'''[[岛风]]型'''才被打破。
吹雪型是旧日本海军第二型装备610mm鱼雷的驱逐舰,使用的鱼雷发射管同前型'''[[睦月]]型'''相同,为一二年式61厘米三联装水上发射管(日文正式名称为'''一二年式六一糎三連装水上発射管''')。相比于'''[[睦月]]型'''的两座,吹雪型的发射管增加到了三座,具备单次单舷最大9发鱼雷的投射能力,是'''[[睦月]]型'''的1.5倍。这一纪录直到后来的'''[[岛风]]型'''才被打破。


吹雪型的三座鱼雷发射管中,位于最前方的1号发射管因为各子型号锅炉进气口形状和位置的不同的影响,早期的特I型9舰安装位置与后续各舰有所不同。全部三座发射管均没有装备鱼雷次发装填装置,但安装有专门的次发鱼雷储存箱和配套的专用起重机,鱼雷再装填能力相比于之前各型驱逐舰依然有了显著提高。
吹雪型的三座鱼雷发射管中,位于最前方的1号发射管因为各子型号锅炉进气口形状和位置的不同的影响,早期的特I型9舰安装位置与后续各舰有所不同。全部三座发射管均没有装备鱼雷次发装填装置,但安装有专门的次发鱼雷储存箱和配套的专用起重机,鱼雷再装填能力相比于之前各型驱逐舰依然有了显著提高。
第382行: 第382行:
舰体补强改造后,吹雪型的舰体强度显著增加,耐波性和复原性也未发生太大变化,但排水量有了显著的增加,并相应地造成吃水增加、干舷高度和最高速度下降。以特III型'''[[电]]'''为例,建造之初的设计排水量仅有2050吨,至改造完成后公试排水量已涨至2450吨,最高速度则从37.5节下降到34.5节。
舰体补强改造后,吹雪型的舰体强度显著增加,耐波性和复原性也未发生太大变化,但排水量有了显著的增加,并相应地造成吃水增加、干舷高度和最高速度下降。以特III型'''[[电]]'''为例,建造之初的设计排水量仅有2050吨,至改造完成后公试排水量已涨至2450吨,最高速度则从37.5节下降到34.5节。


此外,在此次改造中,特II型及特III型的14舰还更换了炮塔防盾(见上文“主炮”一节)。
此外,在此次改造中,特II型及特III型的14舰还更换了炮塔防盾(见上文“主炮”一节),并在探照灯后方安装了新的环形天线。


==服役历史==
==服役历史==
755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