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隈:修订间差异

添加1,516字节 、​ 2021年2月28日 (星期日)
→‎原型简介:​ 内容扩充
→‎原型简介:​ 内容扩充
→‎原型简介:​ 内容扩充
第51行: 第51行:
1935年11月30日至1936年2月5日,三隈进入船渠对舰体进行了检查。
1935年11月30日至1936年2月5日,三隈进入船渠对舰体进行了检查。


1936年4月1日,三隈与最上同时被编为了第三预备舰以进行第二次补强公事。完成第二次补强公事后,三隈与铃谷、熊野一起作为第一预备舰编入吴镇守府警备舰队。
1936年4月1日,三隈与最上同时被编为了第三预备舰以进行第二次补强公事。完成第二次补强公事后,三隈与铃谷、熊野一起作为第一预备舰编入吴镇守府警备舰队。12月1日,三隈被编入第七战队,隶属第二舰队,熊野担任战队旗舰。


12月1日,三隈被编入第七战队,隶属第二舰队,熊野担任战队旗舰。
1938年3月31日,最上级被划分为一等巡洋舰。4月9日,第七战队从佐世保出港前往中国南海进行巡航,并于14日抵达台湾南部的高雄港。8月,第七战队在丰后水道进行了演练,并进行了炮术演练。10月17日,第七战队再次离开了佐世保前往南中国海巡航,在23日抵达了澎湖列岛后向本土返航。


1938年4月9日,第七战队从佐世保出港前往中国南海进行巡航,并于14日抵达台湾南部的高雄港。
1939年3月21日至4月3日,三隈与熊野第三次巡航了南中国海。返回本土后又参加了4月到5月间的实战演练,直到5月20日才转为第三预备舰开始重巡改造工程。12月15日,三隈和最上被转为吴镇守府的特务舰。12月30日,三隈回到现役状态。


同年8月,第七战队在丰后水道进行了演练,并进行了炮术演练。
1940年5月1日,三隈和最上一起返回第七战队。战队旗舰由铃谷担任。此时四舰在烟囱上绘制的白色识别带为旗舰铃谷一条,二号舰三隈两条,三号舰熊野三条,而四号舰最上则同时绘制了一条普通识别带和一条较宽的识别带。由于战争的乌云逐渐聚集,所有识别带都在1940年底被取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三隈与其同型舰熊野,铃谷,最上一同组成第七战队参与了战争。该舰队主要负责南方作战,并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战役中负责船队护卫和登陆支援。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三隈与其同型舰熊野,铃谷,最上一同组成第七战队参与了战争。该舰队主要负责南方作战,并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战役中负责船队护卫和登陆支援。
1941年12月10日,第七舰队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小队的熊野和铃谷在11日进入了金兰湾,13日启航为16日在婆罗洲北部进行的登陆行动提供了近距支援,27日返回了金兰湾。第二小队的最上和三隈两舰则在14日至19日间负责护送了马来亚攻略战的第二运输队,其后在20日进入了金兰湾,两天后又启航掩护了23日至27日在古晋的登陆,29日返回金兰湾与第一小队会合。
1942年1月16日,第七战队全体启航前往拦截一支从新加坡启航撤退的英国舰队,但由于命令在18日被取消,四舰也就在次日返回到了金兰湾。


1942年3月1日,巽他海峡战役中,三隈同最上,敷波一同参与了后半战,并联合击沉了美国重巡洋舰休斯顿和澳大利亚轻巡洋舰珀斯。
1942年3月1日,巽他海峡战役中,三隈同最上,敷波一同参与了后半战,并联合击沉了美国重巡洋舰休斯顿和澳大利亚轻巡洋舰珀斯。
32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