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舒卡防空导弹(早期型):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9行: 第9行:


== 装备简介 ==
== 装备简介 ==
1948年,法国海军仿照美国海军的“3T”防空系统,也开始自研类似的防空导弹。然而,受制于法国自身的电子科技水平,到1958年,最终只有中程的“马舒卡”('''Ma'''rine '''Sur'''face '''C'''ontre-'''A'''vions,海军面对空)导弹项目得以继续进展。
1950年代,法国海军仿照美国海军的“3T”防空系统,也开始自研类似的防空导弹。然而,受制于法国自身的电子科技水平,到1958年,最终只有中程的“马舒卡”('''Ma'''rine '''Sur'''face '''C'''ontre-'''A'''vions,海军面对空)导弹项目得以继续进展。


马舒卡导弹重达2吨,最大射程55km,最大射高23km。Mk1与Mk2型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需要一部DRBR-51雷达提供火控数据。弹头则采用近炸引信弥补远距离命中率不足的问题。
马舒卡导弹的最初期版本,即Mk1,仅仅用作陆上试验,并没有上舰服役;导弹重达2吨(连同推进器),最大射程50km,最大射高22km,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在1960年代美国向法国提供了[[小猎犬导弹|小猎犬]]与[[鞑靼人防空导弹|鞑靼人]]导弹的数据后,法国人改进出了[[马舒卡导弹MK2|马舒卡Mk2]],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边条翼,然后才装备到“[[絮弗伦]]”号护卫舰上服役。


马舒卡导弹的最初期版本,即Mk1,仅仅用作陆上试验,并没有上舰服役。在1960年代美国向法国提供了[[小猎犬导弹|小猎犬]]与[[鞑靼人防空导弹|鞑靼人]]导弹的数据后,法国人改进出了马舒卡Mk2,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边条翼,然后才装备到“絮弗伦”号护卫舰上服役。
1968年,停泊于土伦的[[让巴尔]]号战列舰,上面有用于展览的马舒卡Mk1导弹。
 
1968年,在[[让巴尔]]号战列舰上展览的马舒卡Mk1导弹


[[File:masurca jean bart 1.jpg|600px]]
[[File:masurca jean bart 1.jpg|600px]]
18,570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