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修订间差异

添加247字节 、​ 2020年4月24日 (星期五)
→‎游戏相关:​添加内容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第72行: 第72行:
}}
}}


逸仙号巡洋舰是中华民国自行建造的一艘轻型巡洋舰,1930年4月10日于江南造船厂开工,1930年11月12日下水,1931年5月25日完工试航。排水量1650吨,主要武装有152mm前主炮一门和140mm后主炮一门,以及75mm高平两用炮四门。战斗力在抗战前的中国海军中仅次于宁海、平海两艘巡洋舰,排名第三。
逸仙号巡洋舰是中华民国自行建造的一艘轻型巡洋舰,1930年4月10日于江南造船厂开工,1930年11月12日下水,1931年5月25日完工试航。排水量1650吨,主要武装有150mm前主炮一门和140mm后主炮一门,以及75mm高平两用炮四门。战斗力在抗战前的中国海军中仅次于宁海、平海两艘巡洋舰,排名第三。


1933年8月5日,逸仙号接到巡视北方海域的命令而开往渤海区域。1933年末,福建十九路军起义,逸仙被调往该地镇压起义。1935年,日本在台举办始政40周年庆博览会,当时的福建省主席陈仪曾应日本总督之邀代表中国政府搭本舰前往台湾,期间本舰靠泊于基隆港。1936年,逸仙舰奉命监视在福建海域进行大演习的日方舰艇。
1933年8月5日,逸仙号接到巡视北方海域的命令而开往渤海区域。1933年末,福建十九路军起义,逸仙被调往该地镇压起义。1935年,日本在台举办始政40周年庆博览会,当时的福建省主席陈仪曾应日本总督之邀代表中国政府搭本舰前往台湾,期间本舰靠泊于基隆港。1936年,逸仙舰奉命监视在福建海域进行大演习的日方舰艇。
第84行: 第84行:
1946年逸仙进入海防第二舰队服役。1948年,逸仙号参加了辽沈战役的葫芦岛之战。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的南京第二舰队起义事件中,该舰停泊在江阴炮台下,曾打出白旗诈降,随后该舰利用夜色掩护逃脱到上海。同年撤退至台湾。
1946年逸仙进入海防第二舰队服役。1948年,逸仙号参加了辽沈战役的葫芦岛之战。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的南京第二舰队起义事件中,该舰停泊在江阴炮台下,曾打出白旗诈降,随后该舰利用夜色掩护逃脱到上海。同年撤退至台湾。


1953年,该舰在猫头洋海战与新中国海军军舰展开激烈炮战,开启大陆与台湾交手中大舰对战的先河。
1953年,该舰在猫头洋海战与新中国海军军舰展开激烈炮战,开启大陆与台湾交手中大舰对战的先河。(关于此次战斗仍有疑点,我方报告有“敌舰用后主炮向我还击”的片段,而逸仙在1950年驻基隆做宿舍船后并未补上后主炮,因此很有可能是我方将美制或日制护航驱逐舰误认为是逸仙)


1958年6月1日,除籍退役。1959年5月19日,被出售拆解。
1958年6月1日,除籍退役。1959年5月19日,被出售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