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4:修订间差异

大小无更改 、​ 2023年7月21日 (星期五)
无编辑摘要
(文本替换 - 替换“(\n)(== 游戏数据 ==)”为“$1<br clear="all" />$1$2”)
无编辑摘要
第47行: 第47行:
== 原型简介 ==
== 原型简介 ==


1940年,为了应对日本海军的丸四计划,美国海军通过了以新增建造3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和2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为主体的第二次文森法案。为应对军备竞赛,日本海军也作出了反应,开始讨论丸五计划。这个造舰计划包括了超大和型战列舰,[[B65|超甲巡]]型战列巡洋舰,以及所谓“大型重防御航母”。
1940年,为了应对日本海军的丸四计划,美国海军通过了以新增建造3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和2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为主体的第三次文森法案。为应对军备竞赛,日本海军也作出了反应,开始讨论丸五计划。这个造舰计划包括了超大和型战列舰,[[B65|超甲巡]]型战列巡洋舰,以及所谓“大型重防御航母”。
[[File:Experimental Type 15 Twin-Engine Shipborne Attack Aircraft.jpg|200px|缩略图|右|“十五试双发舰攻”的推定图]]
[[File:Experimental Type 15 Twin-Engine Shipborne Attack Aircraft.jpg|200px|缩略图|右|“十五试双发舰攻”的推定图]]
这种新型航母起源于1938年提出的“新型双发舰攻”设想,当时日本海航的发动机研发进度不佳,为了开发兼顾攻击与侦察的攻击机,航空本部选择了双发动机构型的“十五试双发舰攻”作为“[[天山]]”式舰上攻击机的后继型号。“十五试双发舰攻”比当时的“银河”陆上攻击机略小,但挂载能力依然达到了1000kg,空载航程达到2000海里。而为了运用这种中大型舰载机,自然需要设计新的航空母舰。
这种新型航母起源于1938年提出的“新型双发舰攻”设想,当时日本海航的发动机研发进度不佳,为了开发兼顾攻击与侦察的攻击机,航空本部选择了双发动机构型的“十五试双发舰攻”作为“[[天山]]”式舰上攻击机的后继型号。“十五试双发舰攻”比当时的“银河”陆上攻击机略小,但挂载能力依然达到了1000kg,空载航程达到2000海里。而为了运用这种中大型舰载机,自然需要设计新的航空母舰。
18,570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