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修订间差异

删除4字节 、​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内容扩充)
第130行: 第130行:
==原型简介==
==原型简介==
===概述===
===概述===
高雄号重巡洋舰,是拥有“日本重巡洋舰之王”之称的高雄型重巡一番舰。基于昭和2年的舰艇补充计划而建造。作为一万吨级的重巡洋舰第二批计划,高雄型的主尺寸、性能以及武备与前型舰妙高型十分接近,<del>几乎可以说是妙高一改型</del>。虽说与妙高很是相像,但是设计用途已经注定了她们的不同:高雄四舰天生就是作为夜战部队旗舰的。因此其异常硕大的舰橋<del>胸部</del>也就不难理解了。
高雄号重巡洋舰,是拥有“日本重巡洋舰之王”之称的高雄型重巡一番舰。基于昭和2年的舰艇补充计划而建造。作为一万吨级的重巡洋舰第二批计划,高雄型的主尺寸、性能以及武备与前型舰妙高型十分接近,<del>几乎可以说是妙高一改型</del>。虽说与妙高很是相像,但是设计用途已经注定了她们的不同:高雄四舰天生就是作为夜战部队旗舰的。因此其异常硕大的舰桥<del>胸部</del>也就不难理解了。


===设计与改造===
===设计与改造===
第137行: 第137行:
而当时恰巧一贯恪守常规的平贺让在完成妙高型重巡的设计之后便出访旧日本海军的老师——英国。因此,高雄型的设计便由喜好鱼雷武备、一代鬼才藤本喜久雄担任。藤本喜久雄不愧是一向以各种新奇设计来不断满足军令部各种脑洞奇大要求的鬼才,立刻就交出了以前的重巡洋舰所从未尝试过的两样创新:其一便是这异常高大雄伟的舰橋;其二是之前在驱逐舰上实装并实验的,IJN专利技术{{黑幕|如此煞费苦心的重视雷击能力的也就IJN了}}鱼雷再装填装置。
而当时恰巧一贯恪守常规的平贺让在完成妙高型重巡的设计之后便出访旧日本海军的老师——英国。因此,高雄型的设计便由喜好鱼雷武备、一代鬼才藤本喜久雄担任。藤本喜久雄不愧是一向以各种新奇设计来不断满足军令部各种脑洞奇大要求的鬼才,立刻就交出了以前的重巡洋舰所从未尝试过的两样创新:其一便是这异常高大雄伟的舰橋;其二是之前在驱逐舰上实装并实验的,IJN专利技术{{黑幕|如此煞费苦心的重视雷击能力的也就IJN了}}鱼雷再装填装置。


高雄型的硕大舰橋<del>胸部</del>使得她拥有了更为宽敞的内部空间,也更有利于观测和射击指挥。在容纳了旗舰设施之后依旧拥有相比妙高型大三倍的内部空间。然而硕大的舰橋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因为舰橋的正面过大,使其成为了敌舰良好的靶子<del>胸大易摔定理</del>;同时也引发了气流紊乱、舰体复原性不佳;以及自妙高便遗留下来的三号炮台射界因朝向舰橋而射界不良的问题(防空魔改型[[摩耶]]除外)。
高雄型的硕大舰桥<del>胸部</del>使得她拥有了更为宽敞的内部空间,也更有利于观测和射击指挥。在容纳了旗舰设施之后依旧拥有相比妙高型大三倍的内部空间。然而硕大的舰桥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因为舰桥的正面过大,使其成为了敌舰良好的靶子<del>胸大易摔定理</del>;同时也引发了气流紊乱、舰体复原性不佳;以及自妙高便遗留下来的三号炮台射界因朝向舰橋而射界不良的问题(防空魔改型[[摩耶]]除外)。


另一项新引入的鱼雷再装填装置,使得作为夜战部队旗舰的高雄型拥有了不俗的雷击能力。在之前型号的重巡洋舰上,大多是使用6座双联装固定式鱼雷发射管,雷击范围极其有限。而到了高雄型,舰政本部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型鱼雷发射管:八九式双联装610mm鱼雷发射管。单舷备有2座,并得益于快速再装填技术,使得她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单舷连射八发鱼雷。在1939年的近代化改造计划中,高雄、[[爱宕]]率先将鱼雷发射器改装为九二式四联装610mm鱼雷发射管一型,且配备了新式的九三式酸素鱼雷,使得她雷击能力达到了日本重巡的极致。
另一项新引入的鱼雷再装填装置,使得作为夜战部队旗舰的高雄型拥有了不俗的雷击能力。在之前型号的重巡洋舰上,大多是使用6座双联装固定式鱼雷发射管,雷击范围极其有限。而到了高雄型,舰政本部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型鱼雷发射管:八九式双联装610mm鱼雷发射管。单舷备有2座,并得益于快速再装填技术,使得她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单舷连射八发鱼雷。在1939年的近代化改造计划中,高雄、[[爱宕]]率先将鱼雷发射器改装为九二式四联装610mm鱼雷发射管一型,且配备了新式的九三式酸素鱼雷,使得她雷击能力达到了日本重巡的极致。


1935年,第四舰队事件发生后,大部分幸存下来的IJN舰只追加加固补强结构工程。高雄与[[爱宕]]为了改善舰体复原性不佳的窘境,不得不将自己标志性的硕大舰橋进行小型化改装。而自己的姊妹舰[[摩耶]]、[[鸟海]]则因开战在即而错失了舰橋的改造机会,因此高雄四舰的外观都会有细微的差距。
1935年,第四舰队事件发生后,大部分幸存下来的IJN舰只追加加固补强结构工程。高雄与[[爱宕]]为了改善舰体复原性不佳的窘境,不得不将自己标志性的硕大舰橋进行小型化改装。而自己的姊妹舰[[摩耶]]、[[鸟海]]则因开战在即而错失了舰桥的改造机会,因此高雄四舰的外观都会有细微的差距。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
第179行: 第179行: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舰长为朝仓丰次大佐,隶属于近藤信竹中将麾下的第四战队,对菲律宾吕宋岛林加延湾的登陆作战进行了支援。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舰长为朝仓丰次大佐,隶属于近藤信竹中将麾下的第四战队,对菲律宾吕宋岛林加延湾的登陆作战进行了支援。


1942年初,从事爪哇海的作战行动。3月1日,高雄号的水上侦察机对荷兰商船恩加诺号进行了轰炸。翌日晚上,高雄与爱宕将美军驱逐舰皮斯伯里号 (USS Pillsbury, DD-227) 击沉。3月4日,高雄与[[爱宕]]、[[摩耶]]及第4驱逐队的[[岚]]、野分2艘驱逐舰在芝拉扎附近向盟军舰队进行攻击,期间击沉了弗朗科里号油轮、安庆号补给舰及1艘扫雷艇,还俘获2艘原属荷兰的货船,并击沉两艘进行护卫的澳大利亚小型护卫舰雅拉号。
1942年初,从事爪哇海的作战行动。3月1日,高雄号的水上侦察机对荷兰商船恩加诺号进行了轰炸。翌日晚上,高雄与爱宕将美军驱逐舰皮斯伯里号 (USS Pillsbury, DD-227) 击沉。3月4日,高雄与[[爱宕]]、[[摩耶]]及第4驱逐队的[[岚]]、野分2艘驱逐舰在芝拉扎附近向盟军舰队进行攻击,期间击沉了弗朗科里号油轮、安庆号补给舰及1艘扫雷艇,还俘获2艘原属荷兰的货船,并击沉为两艘货船护卫的澳大利亚小型护卫舰雅拉号。


返回日本后,在4月时发生了杜立德空袭,便对美军特遣舰队进行捜索。但最终没有任何成果。
返回日本后,在4月时发生了杜立特空袭,便对美军特遣舰队进行捜索。但最终没有任何成果。


1942年5月2日,与摩耶共同前往救援被美军潜艇击沉的瑞穗号水上机母舰的所属乘员。
1942年5月2日,与摩耶共同前往救援被美军潜艇击沉的瑞穗号水上机母舰的所属乘员。
第205行: 第205行:
1944年10月22日,隶属于栗田健男中将指挥下的第一游击部队,从文莱航向莱特湾出击。
1944年10月22日,隶属于栗田健男中将指挥下的第一游击部队,从文莱航向莱特湾出击。


1944年10月23日,在文莱岛近海航行期间,于6时34分被美军潜艇海鲫号(USS Darter, SS-227) 所发射的2枚鱼雷分别击中了右舷鱼雷发射管的正下方及右舷后甲板。该攻击造成“高雄”舰上有33人战死,另外第三、第四锅炉室被破坏,外轴严重损毁,并失去了螺旋桨,最终在海上无法行动。另外,由于淡水水槽亦受损伤,所以只好用锅炉将海水蒸馏后使用。直至21时,高雄才达到6-11节的速度。21时44分,高雄开始撤退。虽然其间仍然受到海鲫号的追击,但在海军航空兵的援护下仍得以成功撤离,而海鲫号之后意外触礁并自沉。10月25日17时14分,高雄在驱逐舰长波、朝霜,鱼雷艇鹎的护卫下安全抵达文莱。(参考莱特湾海战)
1944年10月23日,在文莱岛近海航行期间,于6时34分被美军潜艇海鲫号(USS Darter, SS-227) 所发射的2枚鱼雷分别击中了右舷鱼雷发射管的正下方及右舷后甲板。该攻击造成高雄舰上有33人战死,另外第三、第四锅炉室被破坏,外轴严重损毁,并失去了螺旋桨,最终在海上无法行动。另外,由于淡水水槽亦受损伤,所以只好用锅炉将海水蒸馏后使用。直至21时,高雄才达到6-11节的速度。21时44分,高雄开始撤退。虽然其间仍然受到海鲫号的追击,但在海军航空兵的援护下仍得以成功撤离,而海鲫号之后意外触礁并自沉。10月25日17时14分,高雄在驱逐舰长波、朝霜,鱼雷艇鹎的护卫下安全抵达文莱。(参考莱特湾海战)


1944年11月8日,高雄在清霜号驱逐舰的护卫下从文莱出发前往新加坡。
1944年11月8日,高雄在清霜号驱逐舰的护卫下从文莱出发前往新加坡。
第220行: 第220行:


1945年10月29日在舰底装上炸药。18时30分炸药点火引爆,其后又遭到纽芬兰号巡洋舰(HMS Newfoundland, C59)的炮击。最终在18时38分,从舰尾开始沉没。
1945年10月29日在舰底装上炸药。18时30分炸药点火引爆,其后又遭到纽芬兰号巡洋舰(HMS Newfoundland, C59)的炮击。最终在18时38分,从舰尾开始沉没。


==游戏相关==
==游戏相关==
1,244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