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修订间差异

添加3字节 、​ 2022年3月28日 (星期一)
无编辑摘要
第164行: 第164行:
==== 困惑 ====
==== 困惑 ====
赤城号改造的时期,正值航空母舰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从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埃里(Eugene Ely)首次驾驶双翼机由伯明翰(USS Birmingham)号巡洋舰上起飞,到英国1917年将索罗伯爵号邮轮改装为世界上第一艘全直通式飞行甲板航母——[[百眼巨人]],各个海军强国一直都在不断摸索航母的发展出路。此时没有人知道未来航空母舰的运用方式,隔壁一样在接受战列巡洋舰改造为航母的列克星敦级也是如此,仅仅保守的将航空母舰看作是重巡洋舰的战力,因此似乎各海军列强们都不谋而合的以“配置可以和巡洋舰一搏的重巡级火炮”作为航母的舾装必备标准之一。<br>
赤城号改造的时期,正值航空母舰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从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埃里(Eugene Ely)首次驾驶双翼机由伯明翰(USS Birmingham)号巡洋舰上起飞,到英国1917年将索罗伯爵号邮轮改装为世界上第一艘全直通式飞行甲板航母——[[百眼巨人]],各个海军强国一直都在不断摸索航母的发展出路。此时没有人知道未来航空母舰的运用方式,隔壁一样在接受战列巡洋舰改造为航母的列克星敦级也是如此,仅仅保守的将航空母舰看作是重巡洋舰的战力,因此似乎各海军列强们都不谋而合的以“配置可以和巡洋舰一搏的重巡级火炮”作为航母的舾装必备标准之一。<br>
1920年代,日本海军在“渐减邀击”作战中将航空母舰划归为用于侦察警戒和对假想敌舰队{{黑幕|其实就是美国海军}}进行前期打击的舰种,两个航空战队各配备一艘大型航空母舰及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分别部署于小笠原群岛以东和马里亚纳群岛以西水域。
1920年代,日本海军在“渐减邀击”作战中将航空母舰划归为用于侦察警戒和对假想敌舰队{{黑幕|其实就是美国海军}}进行前期打击的舰种,两个航空战队各配备一艘大型航空母舰及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分别部署于小笠原群岛以东和马里亚纳群岛以西水域。


藤本喜久雄的三层式飞行甲板方案被舰政本部认可后,名义上身为赤城设计主任的平贺让这时候却站出来表示:以航母为核心的航空编队既然要起到对敌舰队的侦察和前期打击,那就有必要加强其火炮输出能力。舰政本部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做出了一个让藤本喜久雄无比抓狂的决定——在新锐航母上加装10门50倍径三年式200mm主炮,以及6座45倍径十年式120mm炮。<br>
藤本喜久雄的三层式飞行甲板方案被舰政本部认可后,名义上身为赤城设计主任的平贺让这时候却站出来表示:以航母为核心的航空编队既然要起到对敌舰队的侦察和前期打击,那就有必要加强其火炮输出能力。舰政本部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做出了一个让藤本喜久雄无比抓狂的决定——在新锐航母上加装10门50倍径三年式200mm主炮,以及6座45倍径十年式120mm炮。<br>
就这样,在平贺让的主持下,这艘新锐空母上被强行塞下了射界及防空性能都异常令人怀疑的重巡级火炮组:舰艉两舷6个炮廓内各安装1门单装200mm炮;中层飞行甲板前端左右各安装一座双联装200mm炮;两舷外扩平台上安装6座45倍径十年式双联装高射炮。
就这样,在平贺让的主持下,这艘新锐空母上被强行塞下了射界及防空性能都异常令人怀疑的重巡级火炮组:舰艉两舷6个炮廓内各安装1门单装200mm炮;中层飞行甲板前端左右各安装一座双联装200mm炮;两舷外扩平台上安装6座45倍径十年式双联装高射炮。


与此同时,另一项困扰赤城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舰桥的设计。<br>
与此同时,另一项困扰赤城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舰桥的设计。<br>
在日本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上所实验的右舷前置舰桥。如果如凤翔一般将舰桥设置于中层甲板,则会阻碍上层机库中飞机的起飞作业。藤本计划将瞭望台置于左舷,罗经舰桥置于右舷,然而此举遭到了舾装员长海津良太郎大佐的强烈反对。因此藤本只得将舰桥设计为横跨两舷的舰桥,并将其简化,以期以后的大改能拆除并恢复中层甲板的作用。
在日本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上所实验的右舷前置舰桥。如果如凤翔一般将舰桥设置于中层甲板,则会阻碍上层机库中飞机的起飞作业。藤本计划将瞭望台置于左舷,罗经舰桥置于右舷,然而此举遭到了舾装员长海津良太郎大佐的强烈反对。因此藤本只得将舰桥设计为横跨两舷的舰桥,并将其简化,以期以后的大改能拆除并恢复中层甲板的作用。


7,512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