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芒斯曼特湾:修订间差异

添加4,410字节 、​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37行: 第37行:


==原型简介==
==原型简介==
科芒斯曼特湾级护航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在二战期间设计建造的最后一级护航航母,和前一代[[瓜达卡纳尔|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一样,该级也是从龙骨建造之初就是按照T3规格油轮舰体设计的,并不是和[[|桑提|桑加蒙]]级航母是中途从油船改造过来的,但是气总体布局和桑加蒙级类似,只是设计上改进了部分桑加蒙级的缺陷。


不过最早的一批科芒斯曼特湾级航母服役时已经是1944年年末了,此时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对日军已经呈现出碾压之势,导致她们在二战中并没有太多两眼的表现,很多都没有参与一线战斗,而是在后方作为训练舰。
===舰船设计===
1943年,此时已经是太平洋战争的中期阶段,为了缓解缺乏航母的现状,美国开始大力扩大航母的建造量和建造速度。
最开始美国政府采用收购的方式从民间购买油轮,并将其改造为不少的中小型轻型航母和护航航母,其中例如[[博格]]级护航航母以及桑加蒙级护航航母。
随后美国轮船制造商亨利·约翰·凯萨(Henry John Kaiser)提出了一种利用流水线制造预制件,再将部件焊接起来的造船方案,这样的标准化流水生产线可以大大的提高航母的建造速度,而使用该方法生产的护航航母就是后来的[[瓜达卡纳尔|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该级航母共生产了50艘,是美国海军建造数量最多的航母之一,而且依靠着流水生产线,工厂最快仅需80天左右就可以生产出一艘卡萨布兰卡级航母。
有了卡萨布兰卡级大规模量产的成功先例,美国海军希望以当时成熟的T3油轮规格来继续建造新一级护航航母,并继续扩大规模,总体布局参考设计较为成功的桑加蒙级,这便是科芒斯曼特湾级护航航母。
===基础参数===
科芒斯曼特湾级采用T3-S2-A1油轮规格的船体,内部布局以及外形和桑加蒙级非常相似,但整体规模要比桑加蒙级大了许多。该级全长169.8米,水线长160米,宽23米,吃水深度9.35米,标准排水量11100吨,满载排水量24500吨。
该级的动力系统由两套Allison-Chalmers蒸汽轮机和四台锅炉组成,额定功率16000马力(11931千瓦),航速19节(35公里/小时),15节航速下的航程为10200海里。
科芒斯曼特湾级航母拥有一个长152.7×24.4米的木制飞行甲板,相比桑加蒙级的要大很多。其机库容量也更大,尺寸为65.8×21×5.33米,可以搭载诸如F6F战斗机、TBM鱼雷机或者F4U等飞机共34架。机库拥有两部升降机,分别位于甲板的前部和舰岛并排的位置,以及甲板后端。
该级由于规模更大,也足以搭载更多的防空火力来防御当时日军采用的神风自杀攻击,该级搭载了2门5英寸/38 Mk.12炮,同时搭载了3座四联装和12座双联装40毫米博福斯防空炮。虽然到了1944年20毫米厄利孔防空炮已经被证明不足以抵御神风的自杀冲锋,但因其占据空间小,该级还是安装了20门20毫米厄利孔单装防空炮来提供防空火力。
该级配备了SK-2空中搜索雷达(就是立绘中最显眼的那个雷达),和SG水面搜索雷达。
===服役历史===
该级首舰科芒斯曼特湾号于1943年9月23日在位于华盛顿州塔科马的托德海军造船厂开始建造,1944年5月9日下水,1944年11月27日服役。
此时太平洋战场美军的实力已经基本碾压日军,同时欧洲战场那边苏联也已经大举反攻德国,所以科芒斯曼特湾并没有机会参与前线战斗,科芒斯曼特湾于1945年2月1日在西雅图附近的普吉特湾担任训练舰。
一直到1945年10月2日她卸任训练舰为止,科芒斯曼特湾在后方培养出了545名海军军官和5053名船员以及249名海军飞行员。
1945年10月21日,科芒斯曼特湾启程前往珍珠港进行训练,于1946年1月28日返回塔科马。
1946年11月30日,科芒斯曼特湾被编入预备役。
1955年6月12日,科芒斯曼特湾重新服役,并担任直升机母舰,舷号变更为“CVHE-105”。1959年5月7日变更为飞机运输舰,舷号变更为“AKV-37”。
1971年4月1日,科芒斯曼特湾就草草的退役,并在1972年8月25日被出售拆解。


==游戏相关==
==游戏相关==
7,50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