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娜:修订间差异

删除281字节 、​ 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删除了“海伦娜每分钟17发射速”的谣言(历史考据容不得谣言),修改了晓号中弹170发的说法(黑幕中),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晓号中了海伦娜170发(命中率超过97%根本不可能)
(删除了“海伦娜每分钟17发射速”的谣言(历史考据容不得谣言),修改了晓号中弹170发的说法(黑幕中),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晓号中了海伦娜170发(命中率超过97%根本不可能))
第93行: 第93行:
10月20日,海伦娜在圣埃斯皮里图岛和圣克里斯托巴尔岛之间遭到日本潜艇的袭击,数枚鱼雷在它附近爆炸,但海伦娜没有受伤。31日,逃过一劫的海伦娜调往第65特混编队第4分队,护送从圣埃斯皮里图岛向瓜达尔卡纳尔岛运输补给品的船队,先后在10月31日-11月3日和11月5日-8日之间完成2次运输增援任务。12日上午,遭到日军飞机的袭击。海伦娜丝毫未受伤,整个编队一共击落了8架日机。
10月20日,海伦娜在圣埃斯皮里图岛和圣克里斯托巴尔岛之间遭到日本潜艇的袭击,数枚鱼雷在它附近爆炸,但海伦娜没有受伤。31日,逃过一劫的海伦娜调往第65特混编队第4分队,护送从圣埃斯皮里图岛向瓜达尔卡纳尔岛运输补给品的船队,先后在10月31日-11月3日和11月5日-8日之间完成2次运输增援任务。12日上午,遭到日军飞机的袭击。海伦娜丝毫未受伤,整个编队一共击落了8架日机。


11月12日夜,包括海伦娜在内的5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与日军的炮击舰队(包括'''[[比叡|比叡号]]'''、'''雾岛号'''2艘战列舰和1艘轻巡,14艘驱逐舰组成)遭遇。海伦娜首先发现敌情并报告后,指挥官指挥不利和指挥系统的缺陷导致舰队阵形混乱,浪费了先机。1时50分,双方几乎同时开火,这时舰队已经闯入了日军队列之中,双方军舰混成一团。指挥官再次指挥失误,导致数艘战舰只能被动挨打或误伤友军,但是作为海伦娜却凭借雷达在混战中成功地避开了受伤的友舰。海伦娜打开了探照灯罩住了日军'''[[晓|晓号驱逐舰]]'''并让全部主炮以每门每分钟17发的超高速发射(这比理论值每分钟要高7发)<ref>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谣传:战斗报告是这么写的,在当地时间11月13日1点48分到1点50分,也就是集火晓的这短暂两分钟的时间内,该舰消耗6英寸主炮炮弹175发</ref>,持续{{黑幕|吊打熊孩子}}超过2分钟,直到目标开始猛烈燃烧。{{黑幕|海伦娜有五座三联装火炮,也就是说晓总共中了她170发炮弹,估计已经被打成筛子了。}}
11月12日夜,包括海伦娜在内的5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与日军的炮击舰队(包括'''[[比叡|比叡号]]'''、'''雾岛号'''2艘战列舰和1艘轻巡,14艘驱逐舰组成)遭遇。海伦娜首先发现敌情并报告后,指挥官指挥不利和指挥系统的缺陷导致舰队阵形混乱,浪费了先机。1时50分,双方几乎同时开火,这时舰队已经闯入了日军队列之中,双方军舰混成一团。指挥官再次指挥失误,导致数艘战舰只能被动挨打或误伤友军,但是作为海伦娜却凭借雷达在混战中成功地避开了受伤的友舰。海伦娜打开了探照灯罩住了日军'''[[晓|晓号驱逐舰]]''',在大约两分钟的时间里,该舰消耗6英寸主炮炮弹175发(约5.8发/分钟){{黑幕|吊打熊孩子}},直到目标开始猛烈燃烧。{{黑幕|海伦娜有五座三联装火炮,估计晓已经被打成筛子了。}}


注意,SG雷达的测角精度是不能够满足引导火炮射击要求的,而当时USN的轻巡洋舰也没有精度足够的火控雷达,所以此时海伦娜仍然要开探照灯,否则同样无法准确射击。
注意,SG雷达的测角精度是不能够满足引导火炮射击要求的,而当时USN的轻巡洋舰也没有精度足够的火控雷达,所以此时海伦娜仍然要开探照灯,否则同样无法准确射击。
1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