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拉多:修订间差异

添加3,502字节 、​ 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原型简介:​ 历史资料进行了扩充并优化了排版
→‎原型简介:​ 历史资料进行了扩充并优化了排版
第60行: 第60行:


==原型简介==
==原型简介==
===舰船简介===
科罗拉多号战列舰,为美国科罗拉多级战列舰1号舰。该级战列舰的基本设计继承了[[田纳西]]级战列舰,并改进了火力和防护力:美国军方在得到了日军长门级战列舰的情报,将田纳西级战列舰所拥有的12门14英寸主炮改为了8门16英寸主炮,防护性能也加强到了能够抵御同口径炮弹的程度。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原计划建造4艘,但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3号舰华盛顿号(USS Washington BB-47)的建造被取消。也正是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科罗拉多级和英国的[[纳尔逊]]级,日本的[[长门]]级战列舰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仅有的,装备有16寸主炮的战列舰,一同被称之为“Big Seven”。同为大7科罗拉多级远没纳尔逊和长门出名。
科罗拉多号战列舰,为美国科罗拉多级战列舰1号舰。该级战列舰的基本设计继承了[[田纳西]]级战列舰,并改进了火力和防护力:美国军方在得到了日军长门级战列舰的情报,将田纳西级战列舰所拥有的12门14英寸主炮改为了8门16英寸主炮,防护性能也加强到了能够抵御同口径炮弹的程度。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原计划建造4艘,但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3号舰华盛顿号(USS Washington BB-47)的建造被取消。也正是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科罗拉多级和英国的[[纳尔逊]]级,日本的[[长门]]级战列舰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仅有的,装备有16寸主炮的战列舰,一同被称之为“Big Seven”。同为大7科罗拉多级远没纳尔逊和长门出名。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USS_Colorado_(BB-45)_New_York_1932.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0/USS_Colorado_%28BB-45%29_New_York_1932.jpg|宽度=400|说明=历史上的科罗拉多号}}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USS_Colorado_(BB-45)_New_York_1932.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0/USS_Colorado_%28BB-45%29_New_York_1932.jpg|宽度=400|说明=历史上的科罗拉多号}}
===设计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海军强国都设计了规模和火力更强大的战列舰,主炮口径上升到16至18英寸。由于战列舰的建造和维护费用极其高昂,这种耗费高昂的军备竞赛在战争结束后显然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
一战结束后,美国海军于1919至1921年计划建造10艘战列舰,但在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个海军强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主力舰的吨位和主炮口径,规定了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总吨位比例,此外还规定签约各国需放弃各自的主力舰建造计划,不能建造或获得新的主力舰,在总吨位水平内替换原有军舰的情况除外。因此美国于1922年2月8日取消了其中7艘战列舰的建造,而唯一建成的3艘即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舰船设计===
技术特点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设计继承了田纳西级战列舰,沿袭了当时美国战列舰的标准风格,飞剪型舰艏,笼式主桅,副炮安装在艏楼甲板上,采用电气推进的动力系统,主要改进了火力和防护力。美国在获得日本海军长门级战列舰的情报后,更改了设计,用8门406毫米主炮取代了田纳西级战列舰上的12门356毫米的主炮,是当时口径上最大的。由于火力上加强,防御也相应加厚来抵御敌方相同大口径炮弹。动力方面采用电气推进的动力系统,航行速度同当时的所有美国战列舰一样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最大航速只有21节,其余各方面均与田纳西级相似。
舰型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采用了飞剪型舰艏,又称大西洋舰艏,是由垂直舰艏发展而来,其在垂直舰艏水线上部外飘,并与下部垂线圆滑过渡而成,即具有垂直的下部与外飘的上部,且大多数具有一定弧度。相比起垂直舰艏和倾斜舰艏,大西洋舰艏不但使艏部体积较大而有较大的浮力储备,且由于舰艏外飘的角度随干弦的升高而不断变大,所以在舰艏没入水中时,浮力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舰只“埋首”的问题,提高舰只的抗沉性能和在高海况下纵向(俯仰)稳定性。
布局  科罗拉多级舰体中部设有两具烟囱,前后各有一具笼式主桅杆,前部的设在艏楼上,后部的单独布置;舰艉设有一部吊车,用于回收两架水上飞机。
装甲结构  科罗拉多级装甲,水线厚343毫米,隔舱343毫米,炮塔正面457毫米,侧面后方229至254毫米,司令塔406毫米。
舰载武器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在前甲板和后甲板各布置有两座双联装16英寸(406毫米)45倍径主炮塔,四座主炮塔全部沿舰体纵向中轴线布置,在舰体前后呈背负式,这样的布局使八门炮可同时舷侧齐射,或四门炮向前后方向射击,能够发挥舷侧齐射火力,保证主炮向前后方向拥有良好的射界。12门127毫米高平两用副炮布置在舰体中部艏楼甲板两舷侧。此外还有40毫米高炮32-44门,20毫米高炮60门,在副炮后部两舷侧分散布置。科罗拉多的16英寸主炮在现代化改造中进行了结构强化,使得其可以发射更重的MK5型穿甲弹以增加主炮的威力。
===服役记录===
1921年3月22日,建造于纽约造船公司的科罗拉多下水。
1921年3月22日,建造于纽约造船公司的科罗拉多下水。


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