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势:修订间差异

删除48字节 、​ 2024年1月17日 (星期三)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44行: 第44行:
==伊势型设计简介==
==伊势型设计简介==
[[File:ONI-Ise-classDrawing.jpg|500px|缩略图|右|伊势型设计线图]]
[[File:ONI-Ise-classDrawing.jpg|500px|缩略图|右|伊势型设计线图]]
伊势级在设计方面最首要的就是改进一些扶桑级上的设计失误。
伊势级舰以[[扶桑]]级战列舰的第3、4号舰预算编列建造,在设计上也可以视为扶桑级的改进型,该级在设计方面最首要的就是改进一些扶桑级上的设计失误。


首先是扶桑级上主炮塔分布排列的问题,因扶桑级的六座主炮塔采用“2-1-1-2”的排布,位于舰身中部的两座炮塔使得对弹药舱的装甲防护设计难度大大增加,其次在齐射时,舰上更多的部位都会受到开炮产生的爆风的影响,所以伊势级采用了美国海军怀俄明级战列舰相似的三群背负式布局;其次是扶桑级早期设计中使用的手动装填6英寸(152毫米)副炮用的45.36公斤炮弹射速过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海军设计了一种更小的5.5英寸(140毫米)火炮,用质量更小的炮弹换取更高的射速;最后是需要提高扶桑级过低的航速,因无法订购最新型的发动机,所以伊势级将舰体加长,扩大了锅炉房,并缩短了前甲板长度,这使得伊势级的航速较扶桑级提高了约0.5节至23节(43公里/小时)。
首先是扶桑级上主炮塔分布排列的问题,因扶桑级的六座主炮塔采用“2-1-1-2”的排布,位于舰身中部的两座炮塔使得对弹药舱的装甲防护设计难度大大增加,其次在齐射时,舰上更多的部位都会受到开炮产生的爆风的影响,所以伊势级采用了美国海军怀俄明级战列舰相似的三群背负式布局;其次是扶桑级早期设计中使用的手动装填6英寸(152毫米)副炮用的45.36公斤炮弹射速过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海军设计了一种更小的5.5英寸(140毫米)火炮,用质量更小的炮弹换取更高的射速;最后是需要提高扶桑级过低的航速,因无法订购最新型的发动机,所以伊势级将舰体加长,扩大了锅炉房,并缩短了前甲板长度,这使得伊势级的航速较扶桑级提高了约0.5节至23节(43公里/小时)。
第83行: 第83行:
==原型简介==
==原型简介==
[[File:Ise04cropped.jpg|500px|缩略图|右|1935年改装前的伊势号战列舰]]
[[File:Ise04cropped.jpg|500px|缩略图|右|1935年改装前的伊势号战列舰]]
伊势级舰以[[扶桑]]级战列舰的第3、4号舰预算编列建造,在设计上也可以视为扶桑级的改进型,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修复扶桑级设计上的一些问题。首舰伊势1916年11月12日下水,1917年12月15日正式服役。
伊势级的两艘在火力上与扶桑级相当,同样是具备四十五倍径十四英寸连装炮六基共十二门,但在炮群配置方式上改为与美国海军怀俄明级战列舰相似的三群背负式。服役后分别在1923年(大正十二年)、1927年(昭和二年)、1932年(昭和七年)、1935年(昭和十年)、1943年(昭和十八年)进行了数次大大小小的现代化改装,是日本海军史上改装次数最多的军舰。


伊势级在火力上与扶桑级相当,同样是具备四十五倍径十四英寸连装炮六基共十二门,但在炮群配置方式上改为与美国海军怀俄明级战列舰相似的三群背负式。服役后分别在1923年(大正十二年)、1927年(昭和二年)、1932年(昭和七年)、1935年(昭和十年)、1943年(昭和十八年)进行了数次大大小小的现代化改装,是日本海军史上改装次数最多的军舰。
多次改造使得本级舰在外型上跟服役之初有很大的差别,战斗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也成为日本海军史上第一艘装备雷达设施的战舰。


多次改造使得本级舰在外型上跟服役之初有很大的差别,战斗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也成为日本海军史上第一艘装备雷达设施的战舰。
伊势级的首舰伊势号1916年11月12日下水,1917年12月15日正式服役。


===服役历史===
===服役历史===
7,451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