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修订间差异

添加2,548字节 、​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概况:​ 内容扩充
无编辑摘要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概况:​ 内容扩充
第15行: 第15行:
=== 概况 ===
=== 概况 ===


彗星的研发于1938年在横须贺海军航空技术工厂展开,设定上其飞行速度在500千米/时以上,在当时这个速度足以超越绝大多数的战斗机。对当时的日本而言这个项目无意是个巨大的挑战,但他们还是在1940年取得了成功,原型机造了出来。
日本海军技术人员曾在太平洋战争前根据从德国带回的He-118轰炸机和DB601液冷发动机的样品与资料,提出“十三试舰上爆击机”方案,其性能要求之高令人惊诧,最高速度竟要求达到519公里/小时,而日本海军对零式舰战的研发计划“十二试舰上战斗机”的要求也不过是500公里/小时(当然零战的速度大大超出了设计要求),爆击机竟然要求比战斗机还快,还要求可搭载炸弹达到500千克。


这种全金属机身的下单翼飞机拥有可收放起落架和位于机翼上的减速板,配备有一个可伸缩的投弹瞄准器。乘员两名,其中一名是飞行员,另一名则担任导航员或无线电操作员或炮手的工作。一台12缸倒V型的“热田”液冷直列式发动机为飞机提供895千瓦(1,200马力)的额定功率。
1940年横须贺海军航空厂改名为航空技术厂,拥有全日本最好的航空研发试验设施(例如最大的风洞),由设计技师山名正夫率领团队于当年12月制造出十三试舰上爆击机的首架原型机。这是革命性的舰载爆击机,采用仿制DB601的热田21型水冷发动机,机首呈圆锥形并有硕大的散热器进气口,整机呈流线型,十分美观,全面采用电力驱动,配有复杂的复合式襟翼系统、内置弹仓、机翼整体油箱等等,不过为了减轻重量,照旧没有安装防护设备,它们被击中时很容易起火。机身内置弹舱,可挂载500公斤炸弹一枚或250公斤炸弹两枚。双侧机翼下方各有一个外挂点,可挂载两枚30公斤炸弹。自卫武器有2挺装在机头的7.7毫米机枪和1挺装在后座的7.92毫米机枪。后座机枪后来在部分型号中被1挺13毫米机枪所替代。彗星拥有可收放起落架和位于机翼上的减速板,配备有一个可伸缩的投弹瞄准器。乘员两名,其中一名是飞行员,另一名则担任导航员或无线电操作员或炮手的工作。


机身内置弹舱,可挂载500公斤炸弹一枚或250公斤炸弹两枚。双侧机翼下方各有一个外挂点,可挂载两枚30公斤炸弹。自卫武器有2挺装在机头的7.7毫米机枪和1挺装在后座的7.92毫米机枪。后座机枪后来在部分型号中被1挺13毫米机枪所替代。
十三试舰爆的速度和航程性能表现比严苛的海军计划的要求都要高出许多,但其机体强度不足的弱点很快就暴露出来,原本应该先尽力解决这个技术问题,但两架宝贵的原型机却被改造为高速舰载侦察机(服役后成为二式舰侦),其中一架便是近藤勇座机,搭载在苍龙上参加中途岛海战,侦察返回后在飞龙降落并向山口多闻通报美舰队消息。试飞事故和原型机的损失导致研发进程延后,直到1943年6月彗星11型以及对发动机稍作改动得到的彗星12型才开始进行量产,部队实际使用后又很快发现其液冷发动机故障率太高、极难进行维护,到年底更换为三菱金星62型空冷星型发动机,改造成为彗星33型。彗星33型的机头又变得与以往的战机一样笨重,阻力大增,但由于马力值从1400上升至1560,飞行速度倒只是下降了些许。


测试表明彗星具备不错的机动性。彗星机身修长,有助于高速飞行,但非常脆弱。由于出于减重的目的而没有设置自封油箱和装甲,它们被击中时很容易起火。
总产量2033架(另有资料称2157架)。马里亚纳海战时日军大型航母上搭载彗星舰爆80架左右,惨败之后这些彗星只能大量沦为自杀特攻机,不过还是有一些安装了斜向20毫米机炮成为夜间战斗机(金泽久雄少尉甚至声称其驾驶彗星夜战击落了5架B29轰炸机而成为王牌),还有一些彗星直至战败仍然在从事夜间袭击作战(著名的“芙蓉部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海军航空兵最后一次出动,时任第五航空舰队司令的宇垣缠(他在山本五十六手下担任联合舰队参谋长期间郁郁不得志)率领11架彗星对冲绳美军进行自杀袭击,但这次行动被认为违反了已下达的停战命令(所谓“私兵特攻”)。
 
还有一件趣事值得一提:日本陆军也向德国付了一笔钱,重复购入DB601发动机技术,仿制成功后用于Ki61飞燕式战斗机上,也频频发生轴承断裂之类的故障。战争结束前陆海军终于开会研究了技术合作问题,竟发现各自按照DB601仿制的液冷发动机,零部件却不能互相通用!


=== 基本参数 ===
=== 基本参数 ===
32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