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萨科拉:修订间差异

添加13,577字节 、​ 2024年2月21日 (星期三)
(文本替换 - 替换“w[w|x|s][1|2|3|4].sinaimg.cn”为“tva1.sinaimg.cn”)
(未显示5个用户的3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seo:
{{#seo:
|title=舰R百科-彭萨科拉
|title=舰R百科 玩家自由编辑的战舰少女R百科
|titlemode=append
|title_mode=append
|keywords=战舰少女R,战舰少女,舰R,百科,彭萨科拉,USS Pensacola,CA-24,彭萨科拉级,重巡洋舰
|keywords=战舰少女R,战舰少女wiki,舰娘,战舰少女,wiki,舰R,百科,原型简介,游戏数据,彭萨科拉,USS Pensacola,CA-24,彭萨科拉级,重巡洋舰
|description={{#invoke:string|country|{{#invoke:台词|简介|彭萨科拉}}}}
|description={{#invoke:string|country|{{#invoke:台词|简介|彭萨科拉}}}}
}}
}}
第12行: 第12行:
{{舰娘名片
{{舰娘名片
|本名=彭萨科拉
|本名=彭萨科拉
|别名=彭脆脆、美云、小战巡
|别名=彭脆脆、美云、小战巡、灰色幽灵
|原名=USS Pensacola (CA-24)
|原名=USS Pensacola (CA-24)
|国籍=美国
|国籍=美国
第26行: 第26行:
__TOC__
__TOC__


<br clear="all" />
==游戏数据==
==游戏数据==
<tabber>
<tabber>
第31行: 第32行:
{{舰娘
{{舰娘
|战舰名=彭萨科拉
|战舰名=彭萨科拉
|获得方式=掉落(5-3 B,6-1,8-1,8-3~8-4,9-1)
|获得方式=掉落(5-3 B,6-1,8-1,8-3~8-4,9-1~9-2)
}}
}}
|-|
|-|
第39行: 第40行:
|获得方式= 改造
|获得方式= 改造
}}
}}
|-|
和谐立绘 =
{{和谐立绘|图鉴编号=1139}}
|-|
|-|
换装-星海花岛 =  
换装-星海花岛 =  
第56行: 第60行:
换装-星海花岛={{台词/表|星海花岛}}
换装-星海花岛={{台词/表|星海花岛}}
</tabber>
</tabber>
==彭萨科拉级设计简介==
[[File:USS_Pensacola_(CA-24)_underway_at_sea_in_September_1935_(NH_97838).jpg|400px|缩略图|右|1935年的彭萨科拉号]]
彭萨科拉级重巡洋舰是美国海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后建造的第一级条约型巡洋舰,同样也是美军在条约下对巡洋舰设计探索的第一步,可以看得出该级身上也有着诸多不太成熟的设计,但也为后面的美系重巡洋舰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级只有两艘:彭萨科拉号(本舰)和二号舰[[盐湖城]]号。
===舰船设计===
在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各个海军大国都开始思考如何设计既符合条约要求又满足自身需求的新型巡洋舰。
但在早在1916年,英国就已经建造出了被誉为“重巡洋舰鼻祖”的霍金斯级巡洋舰(Hawkins-class),那时候霍金斯级就已经搭载了7.5英寸(191毫米)火炮,同时还兼具30节左右的航速。相比之下,霍金斯在同一时期美国的[[奥马哈]]级巡洋舰面前简直就是怪物一般的存在(当然这么直接比其实并不合理,因为霍金斯级和奥马哈级的作战用途本来也不一样)。
因此在条约签订后,美国海军决定立刻效仿霍金斯级巡洋舰建造一级以高火力高输出为目标的巡洋舰,以应对英国皇家海军的霍金斯级巡洋舰还有潜在对手日本建造的新型巡洋舰(后来的[[古鹰]]级)。
在得到英国和日本都在进行新巡洋舰研发建造的消息后,1924年12月,美国国会批准通过了两艘搭载8英寸(203毫米)口径主炮的新型巡洋舰的建造工程,这两艘就是后来的彭萨科拉级重巡洋舰,两艘巡洋舰的建造计划被列入1925财年项目。
====基本参数====
由于该级是美国设计的第一级条约巡洋舰,设计经验不足导致该级有着较多的缺陷,这也是该级只有两艘的主要原因,下面会仔细说明。
彭萨科拉级全长178.5米,宽19.8米,吃水深5.9米。标准排水量9246吨,满载排水量11697吨。
动力系统由8台White-Forster锅炉和4台Parsons蒸汽轮机组成,额定功率10700马力(80000千瓦),最刚航速32.5节(60.2公里/小时)。在15节的经济航速下航程为10000海里(18520公里)。
该级的主炮布局类似于早前的[[内华达]]级战列舰,舰首尾甲板各个安装了一座三联装8英寸/55主炮炮塔和一座双联装8英寸/55主炮炮塔,共十门主炮。每座炮塔内的主炮都共用一座主炮抬升机,因此每座炮塔内的主炮不能各自独立升降。除此以外,因为二号和三号炮塔分别比一号、四号炮塔的位置要高,呈背负式布局,因此一号和二号炮塔可以同时向船首方向开火,同样三号和四号炮塔也可以同时向船尾方向开火,也可四座炮塔在射界范围内同时向同一方向齐射,但是这样做会使得原本重心过高的船体变得更加不稳定。
然而由于彭萨科拉级的上层建筑设计并不合理,导致该级的适航性极差,不得不在1930年代返厂着重解决上层建筑重心过高的问题。
该级的副炮包括8门5英寸(127毫米)单装25倍径炮、两门3磅礼炮、4座四联装1.1英寸(28毫米)防空炮、6座四联装40毫米博福斯防空炮和28座单装20航母厄利孔防空炮。同时还搭载有6个21英寸(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941年前已被拆除)。
当然搭载如此重的火力配置,美国和英国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在规定的吨位如何解决装甲防护的问题。然而美国这边的解决办法和英国的[[肯特]]级基本如出一辙,那就是大幅削减防护水平(这也是该级“彭脆脆”称号的由来)。
彭萨科拉级的主装甲带被削减至最厚只有76毫米,这样的主装最多只能抵御6英寸口径的炮弹,对于6英寸以上的穿甲弹就基本无能为力了。水平装甲44毫米厚,主炮塔装甲只有约64毫米厚,防护水平非常薄弱,和[[肯特]]级算是五十步笑百步的水平了。


==原型简介==
==原型简介==
===简介===
[[File:USS_Pensacola_(CA-24)_at_the_Mare_Island_Naval_Shipyard_on_3_July_1945_(19-N-87792).jpg|400px|缩略图|右|历史上的彭萨科拉号]]
彭萨科拉于1926年10月27日在纽约海军船厂开工,1929年4月25日下水,1930年2月6日完工,编号CL24。1931年7月1日改编号CA24。1946年8月26日退役,1948年11月10日注销舰籍,并作为靶船击沉于华盛顿州水域。在二战中,该舰共获得13枚战斗之星奖章。
该级首舰彭萨科拉号于1926年10月27日在位于纽约的布鲁克林造船厂开工建造,1929年4月25日下水,1930年2月6日建成服役。
{{隐藏|标题=历史上的彭萨科拉号|内容=http://tva1.sinaimg.cn/large/bf6e5448jw1erbyecxd6qj20fy05l74e.jpg|400px}}
 
===装备===
彭萨科拉有一个特别的绰号叫做“灰色幽灵”(Grey Ghost),这个绰号与[[企业]]号航母的那个“灰色幽灵”一模一样,但不同的是,彭萨科拉的这个绰号是当时在美军里广受好评的日本电台“零点时刻”的女播音员户栗郁子在一档节目中给她取的,而这位户栗郁子也就是为人所熟知的“东京玫瑰”(Tokyo Rose)。
  至战争结束,共装备了28门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22门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战争期间,还安装了SK、SG等系列雷达,更换或加装Mk35、Mk33等射控系统,Mk3、Mk4、Mk28、Mk51等火控雷达。
 
===战历===
==服役历史==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彭萨科拉”号正在掩护前往马尼拉的运输船队,12月7日转航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战前时期===
服役后彭萨科拉一直在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进行训练和演习,并多次穿越巴拿马运河前往夏威夷珍珠港进行演习。
 
值得一提的是,彭萨科拉最开始服役时的舷号是“CL-24”,美军最开始确实是将其列为“轻装甲巡洋舰”一类。不过在《伦敦海军条约》中正式规定重巡洋舰的标准后,该级被归类为重巡洋舰,舷号才被改为“CA-24”。
 
1935年1月15日,彭萨科拉离开诺福克,穿越巴拿马运河前往夏威夷珍珠港,加入美国太平洋舰队。之后彭萨科拉参与了多次“舰队问题”系列(Fleet Problems)演习。
 
1940年,彭萨科拉在珍珠港安装了美军的第一型雷达——[[改良型对空雷达|CXAM雷达]],幸运的成为了最早安装雷达的六艘美国军舰之一。
 
===太平洋战争初期===
1941年11月29日,彭萨科拉从珍珠港出发前往菲律宾马尼拉,错过了12月7日发生的日军偷袭珍珠港。
 
在珍珠港遭袭美日正式开战后,彭萨科拉先前往澳大利亚,再在1942年1月19日返回珍珠港。
 
2月17日,彭萨科拉被编入由[[列克星敦(CV-2)|列克星敦]]号航母为核心的第11特遣舰队,舰队随后前往南太平洋新不列颠岛被日军占领的拉包尔基地对日军进行空袭。在列克星敦进行空袭时,彭萨科拉在布干维尔岛附近击落了两架日军飞机,舰队没有遭到任何损伤。
 
3月6日,第11特舰在海上与由[[约克城]]号航母为核心的第17特舰会合,两只舰队前往几内亚湾,在3月10日对位于萨拉马瓦和莱城的日军机场发起突然袭击,并对其造成严重破坏。完成突袭任务后舰队前往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进行补给。
 
4月8日,彭萨科拉随第17特舰经萨摩亚返回珍珠港,然后护送运输编队前往新赫布里底群岛。随后在5月底又与以[[企业]]号航母为核心的第16特舰返回珍珠港。
 
5月28日,因美军提前截获了日军即将进攻中途岛的计划,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尼米兹(Chester W. Nimitz)开始提前部署准备伏击日军。彭萨科拉被编入[[企业]]和[[大黄蜂]]所在的第16特舰,前往中途岛东北部海域,并在6月2日与[[约克城]]所在的地17特舰会合,舰队在此静候攻击中途岛的日军舰队。
 
====中途岛海战====
6月4日,中途岛海战打响。
 
在美军的俯冲轰炸机先后击沉日军的[[赤城]]、[[加贺]]和[[苍龙]]三艘航母后,当天下午,日军仅剩的一艘航母[[飞龙]]号在发现[[约克城]]号航母的位置后开始对其发起进攻。
 
彭萨科拉收到命令被临时编入第17特舰,立刻脱离舰队前往协助约克城号抵御空袭。
 
但当彭萨科拉号抵达约克城附近时,约克城号已经被日军飞机严重击伤,已经失去了航行能力。彭萨科拉只能留在约克城号附近帮助其抵御后面袭来的日军飞机。
 
但后面约克城号还是又被两发鱼雷击中,遗憾的沉没。彭萨科拉只能返回第16特舰协助[[企业]]号追击撤退的日军舰队。
 
6月13日,彭萨科拉返回珍珠港,并在6月22日护送企业号前往中途岛运送飞机。
 
===瓜岛战役===
====前期====
1942年8月7日,美军陆战一师在美军舰队的掩护下登陆了位于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占领了日军在瓜岛上正在修建的机场。彭萨科拉在美军登陆期间负责掩护[[萨拉托加]]、[[大黄蜂]]和[[黄蜂]]号三艘航母。
 
但因日军潜艇的偷袭,[[萨拉托加]]号在8月31日被击伤不得不返回修理,而[[黄蜂]]号则在9月15日被直接击沉,此时美军在南太平洋只剩[[大黄蜂]]一艘可以作战的航母([[企业]]在8月底的东所罗门海战中受损此时也在珍珠港维修)。
 
彭萨科拉于9月26日抵达努美阿,与[[大黄蜂]]号航母会合并担任其护卫舰。10月2日,舰队从努美阿出发前往圣伊莎贝尔岛附近。
 
10月24日,大黄蜂舰队与维修归来的[[企业]]号航母会合,组成第61特舰,开始在瓜岛-图拉吉岛一带搜寻和拦截来犯的日军舰队。
 
10月26日,大黄蜂号的飞机发现了一支来袭的日军航母编队,圣克鲁兹群岛海战(日本称为“南太平洋海战”)爆发。
 
由于此次战斗也是双方航母之间的战斗,彭萨科拉并没有直接参战的机会,只能帮助企业和大黄蜂击退来袭的日军飞机。
 
虽然本次战斗中大黄蜂和企业的舰载机编队重创了日军[[翔鹤]]和[[瑞鹤]]号航母的舰载机编队,击落对方高达123架飞机,但大黄蜂号还是因被击中损伤过重而沉没,企业号也再次受损。
 
彭萨科拉号帮忙接受了188名大黄蜂号的幸存者,并在10月30日将他们运送至后方较安全的努美阿。
 
11月12~13日爆发的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彭萨科拉负责为企业护航。
 
====塔萨法隆格海战====
11月底,彭萨科拉被调入由海军少将卡尔顿·H·赖特(Carleton H. Wright)率领的第67特混舰队,同队的还有明尼阿波利斯号(USS Mineapolis CA-36)、[[北安普顿]]、[[新奥尔良]]三艘重巡洋舰,火奴鲁鲁号轻巡洋舰(USS Honolulu CL-48)和几艘驱逐舰。
 
11月29日,第67特舰收到命令,出发前往瓜岛附近拦截一支日本运输舰队。


1942年2月,掩护运输船队前往萨摩亚,1942年2月到3月,“彭萨科拉”号加入了“[[列克星敦(CV-2)]]”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TF.11特混舰队,开始了对日本的反击作战,成功地奇袭了新几内亚岛上的莱城和萨拉摩阿,并于2-5月在南太平洋水域活动,其中4月护航运输编队前往新赫布里底群岛;
11月30日晚,第67特舰抵达瓜岛伦加角附近,开始搜寻敌舰方位,不久后舰队雷达侦测到敌舰正沿萨沃岛以南靠近瓜岛一边向美军舰队驶来,美军准备迎战,塔萨法隆格海战爆发(日本称为“伦加角夜战”)。


5月底,“彭萨科拉”参加了中途岛大战,在海战中暂时归第17特混编队指挥,以加强“[[约克城]]”号航母的防空力量;
日军舰队是由海军少将田中赖三指挥的第二水雷战队,由8艘驱逐舰组成。单从兵力对比看,美军此战拥有巨大优势。


海战后的6月22日参与运输物资增援中途岛,8月开赴瓜达卡纳尔岛(以下简称瓜岛)水域,10月26日掩护“[[大黄蜂]]”号航母参加圣克鲁斯大海战,并救助该航母的水兵;
当双方距离接近至5海里(约8公里)以内时,美军驱逐舰开始释放鱼雷进行雷击,但均未命中。


11月2~7日掩护运输船队前往瓜岛,11月中掩护航母部队在瓜岛水域活动,11月29~30日参加了塔萨法隆加海战,“彭萨科拉”号等舰在塔萨法隆格海战中,左舷命中一枚鱼雷,机舱进水,主炮失去动力,舰上多处燃起大火,舰上有125名官兵牺牲,68人受伤。
此时日军的前卫驱逐舰[[高波]]号也发现了美军舰队,立刻加速行驶吸引美军方面的火力,以保全后方负责运输物资的队友驱逐舰。在确定好位置后,高波向着美军舰队方向发射了8发鱼雷。


1943年11月,参加了进攻吉尔伯特群岛的作战。
随后美军向天空发射照明弹,照亮了高波的方位,并开始集火攻击高波,高波瞬间就被多艘美军重巡洋舰猛烈的炮火覆盖,并被击中多次起火爆炸最后瘫痪在海面上。
[[File:USS Pensacola (CA-24) alongside of USS Vestal (AR-4) after the Battle of Tassafaronga, 17 December 1942 (80-G-33862).jpg|400px|缩略图|右|彭萨科拉在塔萨法隆格海战后接受维修,旁边的维修舰是[[女灶神]]号]]
但高波射出的那几枚鱼雷精准的命中了舰队中靠前的明尼阿波利斯号和[[新奥尔良]]号,在其后的彭萨科拉号为避免和前面的新奥尔良号相撞立刻向左转向,结果正好被高波的其中一枚鱼雷命中,击中其左舷主桅杆下方,直接炸毁了三号炮塔并引发大火。


1944年1月参加进攻马绍尔群岛的行动,3~4月掩护航母部队空袭西加罗林群岛诸地,6月炮击千岛群岛,9月炮击威克岛、马尔库斯群岛,10月参加莱特湾大海战并于25日参加加恩加诺角海战,11月三度炮击硫磺岛。
在彭萨科拉号后方的火奴鲁鲁号和[[北安普顿]]号立刻上前掩护受伤的友军。


1945年1月炮击父岛、母岛和硫磺岛,在轰击硫磺岛时,“彭萨科拉”号被日军海岸炮命中6弹,造成17人阵亡,119人受伤。2月参加进攻硫磺岛的行动,3~4月参加进攻冲绳的行动在冲绳附近,它又险遭潜艇暗算——鱼雷从舰身5米外掠过。
彭萨科拉号上的大火随即又引爆了弹药库发生二次爆炸,舰上的损管人员拼尽全力抢救才使得彭萨科拉号免于沉没,最后成功撤离战场,这次爆炸导致彭萨科拉号上118名船员死亡。


战争结束时在北太平洋活动,后于1946年被用作十字路口行动的核爆测试。历经两次核爆实验后,彭萨科拉仍未沉没,其后正式退役,船体被用于辐射学研究。1948年11月10日作为靶船被击沉于华盛顿州近海。
彭萨科拉号随后返回圣埃斯皮里图岛进行临时维修,在进行完临时维修后,彭萨科拉返回珍珠港准备进行大修,与1943年1月27日抵达珍珠港。
 
===1943~1944===
彭萨科拉的这次维修时间非常长,从1943年年初一直修到了年末。
 
1943年11月8日,维修完成的彭萨科拉号从珍珠港出发,前往支援美军进攻位于吉尔伯特群岛的塔拉瓦环礁。在登陆前的炮击轰炸中,彭萨科拉向岛上的日军岸防设施倾泻了600多发主炮炮弹。
 
11约20日,美军登陆部队开始登陆塔拉瓦,彭萨科拉负责用炮击和防空火力进行掩护。
 
1944年1月31日,美军开始继续进攻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和马朱罗,彭萨科拉继续进行支援,一直到2月18日美军占领马朱罗和夸贾林。
 
3月30日美军进攻加罗林群岛是,彭萨科拉被编入美军快速航母编队进行掩护和支援。
 
4月25日,彭萨科拉离开马朱罗前往北太平洋,于6月13日抵达。
 
彭萨科拉随后前往日本本土北方的千岛群岛附近炮击轰炸日本松原机场,随后又摧毁了多个日本北方机场设施,完成任务后于6月底返回阿拉斯加地区,8月8日返回珍珠港。
 
8月29日,彭萨科拉离开珍珠港前往马里亚纳群岛,在途中参与了对威克岛的炮击轰炸,随后又对南鸟岛进行炮击轰炸。这些炮击任务实际上都是美军的佯攻计划,以吸引日军的注意力,而掩盖美军接下来要进攻的真正目标——菲律宾。
 
====莱特湾海战====
10月12日,为阻止美军在莱特湾登陆期间遭到来自台湾的日军飞机袭击,美军快速航母编队前往对台湾的日军机场进行空袭,美日双方飞机在台湾岛海域上空展开激战。
 
彭萨科拉随后前往支援快速航母编队,帮助在战斗中被日军飞机击伤的堪培拉号重巡洋舰(USS Canberra CA-70,巴尔的摩级的堪培拉)和休斯顿号轻巡洋舰(USS Houston CL-81,克爹级的休斯顿)返回乌利西,随后也加入快速航母编队准备支援美军登陆莱特湾。
 
彭萨科拉跟随舰队对吕宋岛上的日军机场进行轰炸。
 
10月20日,美军正式开始登陆莱特湾。
 
10月25日,彭萨科拉前往恩加诺角附近帮助舰队追击日军航母编队(恩加诺角海战)。
 
莱特湾海战结束后,11月12日,彭萨科拉前往炮击轰炸硫磺岛随后在11月20日准备返回塞班岛。
 
11月22日,彭萨科拉返回塞班岛,为后面进攻硫磺岛做准备。
 
===1945===
1945年1月27日,彭萨科拉在乌利西加入由海军中将B·J·罗杰斯率领的炮击轰炸编队,该队下辖六艘战列舰、四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舰队随后前往蒂尼安岛集结。
 
2月16日,舰队抵达硫磺岛海域,彭萨科拉开始和其他支援舰一起炮击硫磺岛西北部。
 
第二天,彭萨科拉继续执行炮击轰炸任务,但被硫磺岛上日军守军的岸防炮击中六次,导致舰上14四114伤,彭萨科拉自身受损也有点严重,随后她撤退进行维修。
 
2月19日,完成临时维修的彭萨科拉号返回前线继续支援美军登陆硫磺岛,一直支援至3月1日。
 
3月3日,彭萨科拉撤离硫磺岛返回乌利西进行补给和维护。
 
彭萨科拉随后在乌利西被编入第54特舰,准备进攻冲绳。
 
4月1日,彭萨科拉首次在美军进攻冲绳的行动中进行炮击轰炸支援,一直持续至15日,随后彭萨科拉返回珍珠港。
 
5月7日,彭萨科拉抵达马雷岛海军工厂进行维修。
 
8月3日,彭萨科拉完成维修启程前往阿拉斯加,随后一直待在那里直到日本投降。
 
8月31日,她前往日本本州北部。
 
11月14日,彭萨科拉启程前往硫磺岛,在那里搭载了约200名美军士兵返回美国。
 
彭萨科拉在二战中共获得13枚战斗之星。
 
===战后===
1946年4月29日,舰体老旧的彭萨科拉号被选中参与“十字路口”行动的核爆测试。
 
5月29日,彭萨科拉抵达比基尼环礁,和其他试验船一样被当做靶舰。历经两次核爆实验后,彭萨科拉仍未沉没,其后正式退役,船体被用于辐射学研究。
 
1948年11月10日,彭萨科拉再次被当做靶船被击沉于华盛顿州近海。


==游戏相关==
==游戏相关==
{{模板:舰船评价嵌入}}
===台词解析===
===台词解析===
白天特殊3——“'''可不准在我面前提某个外号,只有敌人才会这么叫我,我不允许你说出口。'''”
白天特殊3——“'''可不准在我面前提某个外号,只有敌人才会这么叫我,我不允许你说出口。'''”


夜战——“'''Grey Ghost出场!哈哈,蛮不错嘛!'''”
夜战——“'''Grey Ghost出场!哈哈,蛮不错嘛!'''”
:“Grey Ghost”,灰色幽灵之意,这一名字由日方提出,它同时还是企业的别称。
:“Grey Ghost”,灰色幽灵之意,这一名字由日方著名的电台主播“东京玫瑰”提出,它同时还是企业的别称。


夜间1——“'''玫瑰花虽然美丽,但是容易凋零,只有徘徊在海上的幽灵,才能真正让敌人害怕。'''”
夜间1——“'''玫瑰花虽然美丽,但是容易凋零,只有徘徊在海上的幽灵,才能真正让敌人害怕。'''”
第93行: 第254行:
夜间特殊2——“'''您应该也很讨厌玫瑰吧?那种仗着自己外表美丽就肆意长刺的东西最讨厌了……'''”
夜间特殊2——“'''您应该也很讨厌玫瑰吧?那种仗着自己外表美丽就肆意长刺的东西最讨厌了……'''”


白天2——“'''被美丽的玫瑰赠名,岂有不接受的理由。可惜,如果真的是幽灵的话,可不会怜爱娇嫩的花朵~'''”
改后白天2——“'''被美丽的玫瑰赠名,岂有不接受的理由。可惜,如果真的是幽灵的话,可不会怜爱娇嫩的花朵~'''”
:这里说的玫瑰指的是日本对美心理战宣传的女电台播音员“东京玫瑰”,彭萨科拉的别称“灰色幽灵”正是由她提出的。
:这里说的玫瑰指的是日本对美心理战宣传的女电台播音员“东京玫瑰”(真名叫做户栗郁子),彭萨科拉的别称“灰色幽灵”正是由她提出的。


提督室——“'''欢迎回来——!我刚学会了一首歌,要听吗?'''”
提督室——“'''欢迎回来——!我刚学会了一首歌,要听吗?'''”
第108行: 第269行:
{|
{|
|-
|-
| {{外链图片|地址=http://tva1.sinaimg.cn/large/4875aad2jw1f30nkex7qqj20be0gcgm6.jpg|宽度=250px}} || {{外链图片|地址=http://tva1.sinaimg.cn/large/4875aad2jw1f30nkf3syvj207g068q30.jpg}}
| {{外链图片|地址=https://0v0.zjsnrwiki.com/images/sinaimg/4875aad2jw1f30nkex7qqj20be0gcgm6.jpg|宽度=250px}} || {{外链图片|地址=https://0v0.zjsnrwiki.com/images/sinaimg/4875aad2jw1f30nkf3syvj207g068q30.jpg}}
|}
|}
===游戏性能===
2017年12月版本更新中,彭萨科拉开放改造{{黑幕|成为战列巡洋舰}},除了属性大幅提升之外,她的技能直接在面板上增加了20点火力和20点装甲,虽然有减少15点闪避的负面效果,但也足够让彭萨科拉一跃成为比肩战巡的存在,随着后来巴尔的摩技能的实装,彭萨科拉理所当然地凭借强力的面板成为了美{{黑幕|战}}巡铁[[威奇塔|三]][[波特兰|角]]的成员之一。


==船际关系==
==船际关系==
攻略组
34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