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阳炎级驱逐舰简介:修订间差异

大小无更改 、​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无编辑摘要
(折叠列表)
无编辑摘要
 
第2行: 第2行:
日本在1936年宣布不再续约之后,舰政本部的设计终于可以跳出条约的限制。之前的朝潮型被海军嫌弃航程不足,因此阳炎型重点提升了续航力和适航性。海军方面原本希望进一步提升航速,但是由于舰体大型化以及动力系统技术的制约而作罢。阳炎型的续航力和机动性改善主要是依靠改良动力系统实现的,但是这些精密的动力系统对于日本来说并不容易制造,因此开战后日本驱逐舰补充缓慢。
日本在1936年宣布不再续约之后,舰政本部的设计终于可以跳出条约的限制。之前的朝潮型被海军嫌弃航程不足,因此阳炎型重点提升了续航力和适航性。海军方面原本希望进一步提升航速,但是由于舰体大型化以及动力系统技术的制约而作罢。阳炎型的续航力和机动性改善主要是依靠改良动力系统实现的,但是这些精密的动力系统对于日本来说并不容易制造,因此开战后日本驱逐舰补充缓慢。


由于驱逐舰属于“渐减邀击”计划中的夜战部队,阳炎型也和她的前辈们一样重视主炮和鱼雷武装,而忽视了反潜和防空等问题。战争的后期通过堆数量勉强解决了这些问题,比如将深弹增加至36枚,4座投射器;九六式机关炮也在战争末期增加到20挺以上。但是阳炎型和其他驱逐舰一样,大部分因为美军的空袭和潜艇攻击损失。
由于驱逐舰属于“渐减邀击”计划中的夜战部队,阳炎级也和她的前辈们一样重视主炮和鱼雷武装,而忽视了反潜和防空等问题。战争的后期通过堆数量勉强解决了这些问题,比如将深弹增加至36枚,4座投射器;九六式机关炮也在战争末期增加到20挺以上。但是阳炎型和其他驱逐舰一样,大部分因为美军的空袭和潜艇攻击损失。


阳炎型的一号鱼雷发射管次发装填机布局与朝潮型不同,具体说来就是阳炎型是布置在一号烟囱的两侧,形成开口朝前、正对鱼雷发射管前部的V字形,而朝潮型则是在二号烟囱的两侧,形成了开口朝后、直接对准一号鱼雷发射管后部的倒V字形,这也是区分两型战舰的重要特征。此外,阳炎型还改善了舰体强度和轻量化的问题,并且在锅炉方面比起朝潮型有了很大提升,其蒸汽压力从朝潮型的22公斤每平方厘米提升到了30公斤每平方厘米,蒸汽温度则从300摄氏度提升到了350摄氏度。
阳炎级的一号鱼雷发射管次发装填机布局与朝潮型不同,具体说来就是阳炎级是布置在一号烟囱的两侧,形成开口朝前、正对鱼雷发射管前部的V字形,而朝潮型则是在二号烟囱的两侧,形成了开口朝后、直接对准一号鱼雷发射管后部的倒V字形,这也是区分两型战舰的重要特征。此外,阳炎型还改善了舰体强度和轻量化的问题,并且在锅炉方面比起朝潮型有了很大提升,其蒸汽压力从朝潮型的22公斤每平方厘米提升到了30公斤每平方厘米,蒸汽温度则从300摄氏度提升到了350摄氏度。


阳炎型一共18艘,昭和12年(1937)的丸三计划列入18艘([[阳炎]]-[[野分]]),但是后三艘的经费被挪做他用{{黑幕|造大小姐去了}},于是昭和14年的丸四计划又列入3艘([[岚]],荻风,舞风)。全部舰艇都在开战前完工。
阳炎级一共18艘,昭和12年(1937)的丸三计划列入18艘([[阳炎]]-[[野分]]),但是后三艘的经费被挪做他用{{黑幕|造大小姐去了}},于是昭和14年的丸四计划又列入3艘([[岚]],荻风,舞风)。全部舰艇都在开战前完工。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