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三联240毫米炮:修订间差异

大小无更改 、​ 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3行: 第13行:
造船部门经过计算后发现,如果需要压制德国的[[德意志(装甲舰)|德意志级装甲舰]],或者日本的[[高雄]]级重巡洋舰,主炮口径最好超过220mm,而考虑到日后战舰的发展趋势,最后选用了60倍径240mm舰炮作为主炮。这种240mm炮发射235kg的弹丸,炮口初速940m/s。列宁格勒金属工厂下属设计局为这些主炮设计了三联装炮塔,最大仰角为60°,最大射速为5rpm,固定角度装填。
造船部门经过计算后发现,如果需要压制德国的[[德意志(装甲舰)|德意志级装甲舰]],或者日本的[[高雄]]级重巡洋舰,主炮口径最好超过220mm,而考虑到日后战舰的发展趋势,最后选用了60倍径240mm舰炮作为主炮。这种240mm炮发射235kg的弹丸,炮口初速940m/s。列宁格勒金属工厂下属设计局为这些主炮设计了三联装炮塔,最大仰角为60°,最大射速为5rpm,固定角度装填。


战舰的船体部分则交给了第一中央设计局(TsBKS-1)设计,总设计师为V.P. 里姆斯基-高沙可夫(V.P. Rimsky-Korsakov),他将这个方案称为“大型巡洋舰X”(Bol'shoi kreiser X)。X方案标排17000吨,装备3座三联装240mm主炮,航速38节;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在后部炮塔的后方甲板下设置了双层机库,可以容纳8架水上飞机,在舰尾的弹射器上还可以额外布置1架。如此之多的水上飞机让人想到了瑞典的[[哥特兰]]号巡洋舰。此外,X方案还有配备2艘“跳蚤”式半潜鱼雷艇用于近海作战,以及100枚水雷用于攻势布雷作战。为了达到海军要求的航速,设计局决定采用在[[历战|45型驱逐舰]]上测试的新式高压锅炉,六台高低压并轴锅炉推动三根大轴,总功率达到21万马力。防护方面,X方案却仅有115mm的主装甲带,显然不能免疫条约巡洋舰的炮弹,但这是为了航速作出的取舍。
战舰的船体部分则交给了第一中央设计局(TsBKS-1)设计,总设计师为V.P. 里姆斯基-高沙可夫(V.P. Rimsky-Korsakov),他将这个方案称为“大型巡洋舰X”(Bol'shoi kreiser X)。X方案标排17000吨,装备3座三联装240mm主炮,航速38节;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在后部炮塔的后方甲板下设置了双层机库,可以容纳8架水上飞机,在舰尾的弹射器上还可以额外布置1架。如此之多的水上飞机让人想到了瑞典的[[哥特兰]]号巡洋舰。此外,X方案还有配备2艘“跳蚤”式半潜鱼雷艇用于近海作战,以及100枚水雷用于攻势布雷作战。为了达到海军要求的航速,设计局决定采用在[[历战|45型驱逐舰]]上测试的新式高压锅炉,六台高低压并轴锅炉推动三根大轴,总功率达到21万马力。防护方面,X方案却仅有115mm的主装甲带,不能完全免疫条约巡洋舰的炮弹,但这是为了航速作出的取舍。


1935年底,第一设计局针对X方案面对条约巡洋舰压制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改进方案,大体设计不变,而升级了火力和防护,降低了航速,数据如下:
1935年底,第一设计局针对X方案面对条约巡洋舰压制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改进方案,大体设计不变,而升级了火力和防护,降低了航速,数据如下:
18,46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