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大拿:修订间差异

大小无更改 、​ 2022年6月6日 (星期一)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04行: 第104行:
蒙大拿的主炮和衣阿华级一样,均为16英寸(406毫米)50口径Mk 7主炮,但多了一座炮塔,也就是12门主炮装配在4座三联炮塔中,布局为首尾各两座,每座炮塔的三根炮管都可以独立进行俯仰升降,最升降大俯仰角分别为-5度和45度。
蒙大拿的主炮和衣阿华级一样,均为16英寸(406毫米)50口径Mk 7主炮,但多了一座炮塔,也就是12门主炮装配在4座三联炮塔中,布局为首尾各两座,每座炮塔的三根炮管都可以独立进行俯仰升降,最升降大俯仰角分别为-5度和45度。


该炮可以发射两种不同类型的炮弹,一种是用于反舰反装甲的Mk 8 APC“超重型”穿甲弹,重1225公斤,该炮可以以762米/秒的初速度发射此弹,最大射程可达39公里,在20000码(18.3公里)处Mk 8炮弹可以击穿510毫米厚的垂直钢制甲板。另一种炮弹则是用于对海岸和非装甲目标轰炸的Mk 13 HC爆破弹,重862公斤,该炮弹爆炸时可在地面炸出一个宽15米深6.1米的坑。
该炮可以发射两种不同类型的炮弹,一种是用于反舰反装甲的Mk.8 APC“超重型”穿甲弹,重1225公斤,该炮可以以762米/秒的初速度发射此弹,最大射程可达39公里,在20000码(18.3公里)处Mk.8炮弹可以击穿510毫米厚的垂直钢制甲板。另一种炮弹则是用于对海岸和非装甲目标轰炸的Mk 13 HC爆破弹,重862公斤,该炮弹爆炸时可在地面炸出一个宽15米深6.1米的坑。


蒙大拿级的火控系统主要由福特公司生产的Mk 1A火控计算机组成,这是一种模拟计算机,通过舰上测距仪和风速计等设备传递的数据,可以计算炮弹发射后的模拟弹道,并且增加重力、风速、炮弹旋转的马格努斯效应和视差的弹道校正补偿,有着出色动态精度。
蒙大拿级的火控系统主要由福特公司生产的Mk 1A火控计算机组成,这是一种模拟计算机,通过舰上测距仪和风速计等设备传递的数据,可以计算炮弹发射后的模拟弹道,并且增加重力、风速、炮弹旋转的马格努斯效应和视差的弹道校正补偿,有着出色动态精度。
第115行: 第115行:


====装甲====
====装甲====
对于战列舰来说装甲设计一直都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战列舰的装甲一般以足以抵御自己主炮的炮弹为设计标准,但就算是衣阿华级的装甲也只是能抵御美军早前的16英寸(406毫米)1016公斤的Mk.5炮弹,而蒙大拿级的装甲则真做到了可以抵御自己的1225公斤Mk.8穿甲弹。
对于战列舰来说装甲设计一直都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战列舰的装甲一般以足以抵御自己主炮的炮弹为设计标准,但就算是衣阿华级的装甲也只是能抵御美军早期的16英寸(406毫米)1016公斤的Mk.5炮弹,而蒙大拿级的装甲则真做到了可以抵御自己的1225公斤Mk.8穿甲弹。


蒙大拿级的装甲依然继承了自[[内华达]]级战列舰以来的“重点防护”设计理念,主要的装甲集中在轮机舱,弹药库以及炮塔附近。但与衣阿华级不同的是,蒙大拿级因更宽的舰体增加了外部装甲带。
蒙大拿级的装甲依然继承了自[[内华达]]级战列舰以来的“重点防护”设计理念,主要的装甲集中在轮机舱,弹药库以及炮塔附近。但与衣阿华级不同的是,蒙大拿级因更宽的舰体增加了外部装甲带。
第172行: 第172行:
:Mk 23则是指的美国在冷战时期研制的16英寸Mk.23炮弹,也被称为“核炮弹”。
:Mk 23则是指的美国在冷战时期研制的16英寸Mk.23炮弹,也被称为“核炮弹”。
[[File:Mk23.jpg|缩略图|当今仅存的一颗Mk.23炮弹,现被保存在新墨西哥州原子能博物馆]]
[[File:Mk23.jpg|缩略图|当今仅存的一颗Mk.23炮弹,现被保存在新墨西哥州原子能博物馆]]
{{隐藏|标题 = Mk 23炮弹小科普|内容 = 在冷战时期,为提高核打击能力,美苏两国开始相继研究核装药的炮弹。<br>而美国则在1953年后成功研发了具有核打击能力的Mk.23炮弹,这种炮弹是美国海军在陆军280毫米炮装备的Mk.9和Mk.19炮弹基础上,开发的一款为舰炮所使用的炮弹。这款炮弹的弹头是一枚15-20千吨当量的核弹,威力相当于半个广岛原子弹,适用于美国海军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装备的9门16英寸(406毫米)舰炮。<br>Mk.23炮弹长5.3英尺(1.61米),重1900磅(861.3公斤),当量相当于12-20千吨TNT炸药,毫无疑问该炮弹是史上最强的舰炮炮弹。理论上,若装备了这款核炮弹,那衣阿华级一次齐射,便是135-180千吨的TNT当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八九倍。这让衣阿华无论是对地轰炸还是对水面目标,都具有决定性的投射能力。<br>但不幸的是,在1956年该炮弹开始量产后不久,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便陆续退役,这也导致炮弹没有了用武之地,这一批炮弹被一直封存在核武库中直到1962年10月,也没有已知的将核炮弹部署到战列舰上的情况。}}
{{隐藏|标题 = Mk.23炮弹小科普|内容 = 在冷战时期,为提高核打击能力,美苏两国开始相继研究核装药的炮弹。<br>而美国则在1953年后成功研发了具有核打击能力的Mk.23炮弹,这种炮弹是美国海军在陆军280毫米炮装备的Mk.9和Mk.19炮弹基础上,开发的一款为舰炮所使用的炮弹。这款炮弹的弹头是一枚15-20千吨当量的核弹,威力相当于半个广岛原子弹,适用于美国海军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装备的9门16英寸(406毫米)舰炮。<br>Mk.23炮弹长5.3英尺(1.61米),重1900磅(861.3公斤),当量相当于12-20千吨TNT炸药,毫无疑问该炮弹是史上最强的舰炮炮弹。理论上,若装备了这款核炮弹,那衣阿华级一次齐射,便是135-180千吨的TNT当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八九倍。这让衣阿华无论是对地轰炸还是对水面目标,都具有决定性的投射能力。<br>但不幸的是,在1956年该炮弹开始量产后不久,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便陆续退役,这也导致炮弹没有了用武之地,这一批炮弹被一直封存在核武库中直到1962年10月,也没有已知的将核炮弹部署到战列舰上的情况。}}


夜间2——“'''听说那些被屡次沿用的舰名,其过往足以传承后代。而“苍穹与宝藏之州”却只给予了我空洞的回忆,与无法停息的战意——您竟也目睹过那片土地的风光?真不可思议。'''”
夜间2——“'''听说那些被屡次沿用的舰名,其过往足以传承后代。而“苍穹与宝藏之州”却只给予了我空洞的回忆,与无法停息的战意——您竟也目睹过那片土地的风光?真不可思议。'''”
7,444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