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修订间差异

添加8,935字节 、​ 2022年2月13日 (星期日)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68行: 第68行:
赤城是旧日本海军在二战期间最著名的航空母舰之一,也是日本海军庞大的“'''[[八八舰队]]'''”计划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为数不多幸存的大型战舰之一。
赤城是旧日本海军在二战期间最著名的航空母舰之一,也是日本海军庞大的“'''[[八八舰队]]'''”计划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为数不多幸存的大型战舰之一。


赤城原本是“'''[[八八舰队]]'''”计划中'''天城型战列巡洋舰'''的二号舰,舰名来自于1915(大正4)年在“八四舰队案”中通过,1920年12月6日以战列巡洋舰之身于'''[[造船厂|吴海军工厂]]'''动工。在1922(大正11)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缔结后,赤城一度停工,但第二年(1923/大正12)便得以依据条约中改建航母相关的条款重新开工,改造为航空母舰。
赤城原本是“'''[[八八舰队]]'''”计划中'''天城型战列巡洋舰'''的二号舰,舰名来自于1916(大正5)年在“八四舰队案”中通过,1920年12月6日以战列巡洋舰之身于'''[[造船厂|吴海军工厂]]'''动工。在1922(大正11)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缔结后,赤城一度停工,但第二年(1923/大正12)又依据条约中改建航母相关的条款重新开工,改造为航空母舰。


赤城之名来自于关东地区北部群马县前桥市的赤城山(海拔1800米),是日本海军作战序列中第二代使用“赤城”为名的军舰<ref>第一代赤城号是由神户小野滨造船厂(该厂的人员、设备1903年后并入[[造船厂|吴海军工厂]])、1888年下水的日本第一艘自建全铁甲舰体军舰(摩耶型4号舰,前三艘中,1、2号舰“摩耶”、“鸟海”为熟铁制,3号舰“爱宕”为钢骨木壳。另:此型中摩耶、鸟海、爱宕也均为日本海军中使用该舰名的第一代),曾参加过甲午海战。</ref>,1919(大正8)年7月17日正式命名。虽然按照日本海军的舰名命名规则,在赤城建造的20年代,航空母舰原则上应当使用“会飞的祥瑞动物”命名,但日本海军并未在赤城舰种变更后对她重新命名,于是“赤城”这一舰名便一直使用了下来。
赤城之名来自于关东地区北部群马县前桥市的赤城山(海拔1800米),是日本海军作战序列中第二代使用“赤城”为名的军舰<ref>第一代赤城号是由神户小野滨造船厂(该厂的人员、设备1903年后并入[[造船厂|吴海军工厂]])、1888年下水的日本第一艘自建全铁甲舰体军舰(摩耶型4号舰,前三艘中,1、2号舰“摩耶”、“鸟海”为熟铁制,3号舰“爱宕”为钢骨木壳。另:此型中摩耶、鸟海、爱宕也均为日本海军中使用该舰名的第一代),曾参加过甲午海战。</ref>,1919(大正8)年7月17日正式命名。虽然按照日本海军的舰名命名规则,在赤城建造的20年代,航空母舰原则上应当使用“会飞的祥瑞动物”命名,但日本海军并未在赤城舰种变更后对她重新命名,于是“赤城”这一舰名便一直使用了下来。
第78行: 第78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本海军的官方定义里,并没有“赤城型航空母舰”这一舰级,同样来源于未完工主力舰改造的'''[[加贺]]'''也不是赤城的姐妹舰。按照日本海军原定的计划,《华盛顿海军条约》中允许日本保有的两艘改造航母将是两艘转职的天城型战巡——一号舰'''天城'''和二号舰赤城。但随着天城在1923年9月的关东大地震中报废,她的名额改为由'''加贺型战列舰'''一号舰'''[[加贺]]'''替补,赤城也因此成了没有姐妹舰的独苗。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本海军的官方定义里,并没有“赤城型航空母舰”这一舰级,同样来源于未完工主力舰改造的'''[[加贺]]'''也不是赤城的姐妹舰。按照日本海军原定的计划,《华盛顿海军条约》中允许日本保有的两艘改造航母将是两艘转职的天城型战巡——一号舰'''天城'''和二号舰赤城。但随着天城在1923年9月的关东大地震中报废,她的名额改为由'''加贺型战列舰'''一号舰'''[[加贺]]'''替补,赤城也因此成了没有姐妹舰的独苗。


服役后的赤城很快便因为自己{{注音|独树一帜|离大谱}}的“三段式”设计而暴露出种种问题,最终不得不在1935(昭和10)-1938(昭和13)年间接受大改装,变成只有一层直通飞行甲板的模样,并以这个模样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在1942(昭和17)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中大破,于东京时间6日凌晨经第四驱逐队('''[[岚]]'''、'''[[野分]]'''、萩风、舞风)雷击处分后沉没。
服役后的赤城很快便因为自己{{注音|独树一帜|离大谱}}的“三段式”设计而暴露出种种问题,最终不得不在1935(昭和10)-1938(昭和13)年间接受大改装,变成只有一层直通飞行甲板的模样,并保持这一形象直至最终沉没。


[[文件:Akagi(1).jpg|缩略图|直通甲板改造后的完全体赤城彩绘图,一架零式舰战正在起飞]]
在近二十年的服役期中,赤城和同样改为航母的'''[[加贺]]'''构成了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力量的中坚,不时一同活动,并在日美开战前的1941(昭和16)年4月10日同[[加贺]]一同组建了第一航空舰队下属的“第一航空战队”,即著名的“一航战”,赤城同时担任舰队和战队的旗舰。当年12月7日,赤城作为整个攻击部队的旗舰参加了对珍珠港的偷袭,点燃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火。1942(昭和17)年6月,参战仅半年的赤城在中途岛海战中大破,于东京时间6日凌晨经第四驱逐队('''[[岚]]'''、'''[[野分]]'''、萩风、舞风)雷击处分后沉没,草草结束了自己的战争生涯,也用自己的沉没为畸形的日本帝国和癫狂的日本法西斯宣告了落日的开始。


===航母前的岁月===
===航母前的岁月===


=== 新生与困惑 ===
※''有关本节所述内容的更详细信息,参见'''[[八八舰队]]'''词条中的有关部分。''
天城型战列巡洋舰,起源于与长门型战列舰同期的1916年“超弩级八四舰队”计划案。由外号“保险丝”之称的日本海军造舰大师平贺让主持设计,设计时满载排水量47000吨、5座410mm双联装主炮、水线主装甲带254mm、8台蒸汽轮机提供131200马力的澎湃动力所带来的30节航速,完全能与战列舰[[长门]]一争高下。


然而一纸《华盛顿海军条约》,却将天城型以及同时期在建的加贺型全部叫停。条约限制了日本在航空母舰级上的吨位——英美吨位的60%,即81000吨。这就意味着仅允许了长门型战列舰继续建造;而允许将在建的一型主力舰改造为航空母舰。此时的两艘天城型战列巡洋舰已完工总进度的40%,舰身已完工、同时又兼具高航速,正是日本海军改造为航母的绝佳材料。<br>
====战巡血统====
改造计划的重任就落在了素有“鬼才”之称的藤本喜久雄身上。藤本在数年前于英国考察学习时便对航母这一刚新兴的、当时被各国海军仅仅视为与巡洋舰地位差不多的舰种颇感兴趣,回国后更是与后来中岛飞机株式会社的创始人、著名飞机设计师中岛知久平,一同推动了日本海军航空兵雏形若宫丸、[[凤翔]]的诞生。
 
天城型战列巡洋舰是日本海军“'''[[八八舰队]]'''”计划中的第三型主力舰和第一型战列巡洋舰,也是日本海军完全自己设计的第一型真·战列巡洋舰<ref>[[金刚]]型是由英国人设计的,再之前的筑波型和鞍马型虽然后来被日本海军从分类上“升级”为战列巡洋舰,但无论是设计建造之初的分类还是事实上的设计都还只能算是传统的前无畏时代装甲巡洋舰。</ref>。该型舰诞生于一战前后各海军列强间狂热的“超无畏舰”军备竞赛中,由外号“保险丝”之称的日本海军造舰大师平贺让{{黑幕|平抄抄}}主持设计,设计标准排水量41200长吨,有着5座[[日本41厘米连装炮|45口径三年式40cm炮]]双联装炮塔的强大火力、厚达254mm的水线主装甲带,以及由11台ロ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8台ロ号舰本式油煤混烧锅炉和4套蒸汽轮机组提供的131200马力澎湃动力和由此而来的30节航速。这些参数不但远远超过“八八舰队”计划中第一型主力舰'''[[长门]]'''型战列舰,甚至比起第二型、同样为战列舰的'''[[加贺]]型'''也要强大不少。对于这样的参数,即便是日本本国的海军学者在后来也不得不承认<ref>福井静夫《世界战舰物语》。此公当年和平贺让、藤本喜久雄等老一代大正造船人同为日本海军内的造船技术人员,不过比起这两位老仙要年轻差不多一代人。</ref>,当年平贺让所设计的这个玩意事实上根本就是一型高速战列舰。
 
天城型计划建造四艘,分别被命名为'''天城'''、'''赤城'''、'''高雄'''(计划最初为“爱鹰”)和'''爱宕'''。赤城是二号舰,和一号舰天城一起于1916(大正5)年作为“八八舰队”第一阶段计划——“八四舰队案”中第二部分“大正六年度造舰计划”中的两艘战列巡洋舰名额被纳入预算,单舰建造预算2469万1480日元。后两舰'''高雄'''和'''爱宕'''则在“八八舰队”第二阶段计划——“八六舰队案”中作为“大正七年度造舰计划”中的两艘战列巡洋舰名额被纳入预算,单舰建造预算3240万7064日元。
 
{{黑幕|很乱对不对,八八舰队计划就是这么复杂.jpg}}
 
{{黑幕|PS:注意这里的'''高雄'''和'''爱宕'''跟游戏里的高雄型重巡洋舰[[高雄]]和[[爱宕]]完全不是一回事,八八舰队计划就是这么复杂(二度)}}
 
1919(大正8)年7月17日,天城、赤城两舰被正式命名,并于1920(大正9)年12月先后开工。高雄、爱宕两舰则开工较晚,1920年3月26日才获命名,直至1921(大正10)年底才先后开工。
 
{{隐藏|标题=天城型战列巡洋舰可能的模样|内容={{外链图片|地址=https://patchwiki.biligame.com/images/blhx/0/00/8h88rkeirewsvfa1g1ude4d60rpzs9t.jpg|宽度=700}}<br>
[[文件:AMAGI WoWS.png|700px]]<br>
从上到下:<br>
天城型战列巡洋舰的线图。该线图是按照两座烟囱的早期设计绘制的,四号炮塔的起飞滑行台也未加装,和华盛顿海军会议前的最后一版设计并不一致,详见'''[[八八舰队#天城型战列巡洋舰]]''';
隔壁窝窝屎{{黑幕|养生休闲小游戏}}里的天城,大概是八八舰队得以完成的架空世界线中参照长门现代化改造后的版本,烟囱改成了类似[[Yamato|大和]]的样式,本来应当出现在四号炮塔上的飞机滑行台也被白毛子自作主张换成了舰尾的飞机弹射器。<br>
{{黑幕|跟没МА的白毛子较什么真啊,没给把主炮魔改成46cm双联×5就不错了(恼)}}<br>
{{黑幕|你在八八舰队词条中会看见几乎一样的内容}}
}}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赤城将会和她的三艘姐妹舰一样以战巡的身份完工,并和两艘长门型战列舰('''[[长门]]'''、'''[[陆奥]]''')、两艘加贺型战列舰('''[[加贺]]'''、'''土佐''')、四艘纪伊型战列舰('''纪伊'''、'''尾张'''、没有正式命名但暂定叫“骏河”和“近江”的八八舰队十三、十四号舰)以及四艘'''[[十三号战舰|十三号型战列巡洋舰]]'''(一个确定名字的都没有)一起,构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日本海军的绝对中坚。但是,为了竞赛而竞赛的大建无论对于哪个列强的国家财政而言都是不可承受的,对于差不多拿出了一半财政收入来倾家荡产建设“八八舰队”{{黑幕|赌国运}}的日本当然也一样。随着美、英、日、法、意五国在1921(大正10)年11月坐在了华盛顿会议的谈判桌前,未完工的赤城和自己的三艘姐妹舰一下子变得前途未卜起来。
 
=== “约”后余生 ===
 
在1921年-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会议中,因军备竞赛而焦头烂额的五大海军列强虽然各自为了利益吵得不可开交,但大家的核心观点都是一致的——为了财政不崩盘,必须削减和废弃手头已经老旧或尚未完工的主力舰;但为了保证自己不会落于下风,必须想办法让别人比自己砍掉更多的主力舰。
 
出于这样的小算盘,五大列强手中每一条存在或不存在的主力舰都成了别人的眼中钉和自己的筹码,此时施工进度连下水都办不到的赤城也因此一度面临成为弃子被解体的危机。不过由于五国都不愿将手中在建的主力舰全部废弃,《华盛顿海军条约》缔约时还是增加了允许各缔约国有限制地将未完工主力舰改建为航母的条款。
 
按照最终的结果,日本海军除了两艘长门型战列舰外,包括加贺型、天城型在内的全部14艘在建或待建的主力舰都必须予以废弃,航空母舰总吨位也被限制在8.1万长吨。不过,日本还可以利用用未完工的主力舰改造两艘标准排水量不超过3.3万长吨的航空母舰。
 
此时日本海军能拿得出手的半成品主力舰只有两艘舰体已经下水的加贺型战列舰('''[[加贺]]'''、'''土佐''')和两艘进度约40%的天城型战列巡洋舰('''天城'''、'''赤城''')。虽然最初曾考虑使用两艘加贺型来进行改造,但由于天城和赤城比起加贺和土佐完工程度更低,改造起来需要拆除重造的部分更少;舰体相对较长,改造为航母后可以有着更长的飞行甲板;航速更高,改造为航母后可以提供更大的甲板风改善舰载机起降性能等优点,日本海军最终还是选择了'''天城'''和'''赤城''',加贺和土佐两舰已下水的舰体则作为靶舰使用。
 
改造计划的重任就落在了素有“鬼才”之称的藤本喜久雄身上。藤本在数年前于英国考察学习时便对航母这一刚新兴的、当时被各国海军仅仅视为与巡洋舰地位差不多的舰种颇感兴趣,回国后更是与后来中岛飞机株式会社的创始人、著名飞机设计师中岛知久平,一同推动了日本海军载机舰的早期尝试——水上飞机母舰'''若宫'''<ref> 原名莱星顿(Lethington),1901年完工,船东不详,在日俄战争期间由俄罗斯实际操纵。1905年(明治38年)1月从英国卡迪夫(Cardiff)经由香港驶往符拉迪沃斯托克途中在对马海峡被日本海军掳获,同年编入日本海军作为输送船使用。1914年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1931年除籍并于次年解体。PS:这玩意编入日本海军后直到1915年舰名都是“若宫丸”。</ref>和航空母舰'''[[凤翔]]'''的诞生。
 
1923年,已经因华盛顿会议而停工等待命运裁决的天城和赤城被确定改造为航母,并重新开始施工。如果历史的行程就照此继续走下去的话,日本海军将拥有两艘完全一样的天城型航母,赤城也不会成为独苗。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当年9月1日,矩震级高达8.1级的关东大地震爆发,正在'''[[造船厂|横须贺海军工厂]]'''建造的天城被强烈的地震波严重破坏,彻底失去了继续建造的价值。
 
为了补上天城报废带来的空缺,日本海军只得再想办法弄一艘航母出来。幸运的是,虽然进度惨不忍睹的'''高雄'''和'''爱宕''',以及八字没一撇的'''纪伊'''和'''尾张'''都指望不上,他们手中还有一艘'''[[加贺]]'''可用。当时加贺的船体虽然已经确定要作为靶舰,但因为种种原因还依然系泊在横须贺军港,没有跟同门的二号舰土佐一样被拖出去打靶。11月12日,日本海军省公开发表有关报废天城,由加贺顶替改造为航母的决定。直到此时,日后的一航战两舰命运才算最终确定,“赤城”和“加贺”这两个名字也就此捆在了一起。
 
===新生与困惑===
 
※''本节所述内容有一部分是赤城和加贺的共同特征,参见'''[[加贺]]'''词条。''
 
为了尽可能节约资源,日本海军把整个“八八舰队”计划内主力舰废弃后遗留下来的资材都拿来供给了赤城和加贺的改造工程,包括两舰和土佐剩余物资中的可利用部分,高雄、爱宕、纪伊、尾张四舰取消建造后留下的遗产和天城报废拆解后回收的部分材料。不过由于当时全世界都没几个人能想明白今后的航空母舰会怎么发展,赤城和加贺的改造结果可以说是充满了摸索、尝试与奇思妙想。这直接导致了两舰在服役后暴露出一大串问题,不得不在日后再次改装。从某些意义上讲,20年代的日本海军算是白精打细算了。


==== 三段式飞行甲板 ====
==== 三段式飞行甲板 ====
747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