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01反舰导弹:修订间差异

添加8字节 、​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无编辑摘要
第9行: 第9行:
==装备简介==
==装备简介==


在刚刚开始544导弹(即苏联后来的P-15“白蚁”导弹)的仿制任务之时,中国的技术人员已经开始探索提高反舰导弹突防能力的途径,而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提高导弹飞行速度,缩小目标的拦截射击时间。而在更早的1957年,派往苏联的中国技术人员已经了解到苏联当时正在研制中的兀一6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这加深了中国同行对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认识。在1965年4月召开的国防部五院首届年会上,钱学森、梁守粱提出在中程反舰导弹上使用冲压发动机的设想,这是中国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关于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设想。据此,三院31所开始进行冲压喷气发动机的预研工作。1969年,在鲍克明、刘兴洲的主持下,31所利用已有的预研成果研制出了首台冲压发动机,并进行地面试验600余次。 
在刚刚开始544导弹(即苏联后来的P-15“白蚁”导弹)的仿制任务之时,中国的技术人员已经开始探索提高反舰导弹突防能力的途径,而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提高导弹飞行速度,缩小目标的拦截射击时间。而在更早的1957年,派往苏联的中国技术人员已经了解到苏联当时正在研制中的P-6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这加深了中国同行对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认识。在1965年4月召开的国防部五院首届年会上,钱学森、梁守粱提出在中程反舰导弹上使用冲压发动机的设想,这是中国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关于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设想。据此,三院31所开始进行冲压喷气发动机的预研工作。1969年,在鲍克明、刘兴洲的主持下,31所利用已有的预研成果研制出了首台冲压发动机,并进行地面试验600余次。 


1971年9月,海军批准了研制冲压发动机低空、超音速导弹的总体方案,后来发展出“鹰击一号”多用途反舰导弹。在“鹰击一号”项目获得批准后一个月,一种体积更大的超音速岸舰导弹的总体设计方案也被批准,项目定名“海鹰三号”。后者在外形上可以视为前者的放大,全长增至9.85米,直径0.76米,全重达3400千克,第一级发动机为四台并联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射程达130千米,飞行弹道和“鹰击一号”舰载型基本相同,使用与“海鹰二号”类似的512千克聚能爆破战斗部。“海鹰三号”导弹在设计中使用了大量“海鹰二号”岸舰导弹的成熟技术,弹体窗口位置与“海鹰二号”大致相同,在最初的试验中还利用了“海鹰二号”的地面设备。但总体而言,“海鹰三号”的研制毕竟脱离了过去苏联“白蚁”的设计规范。  
1971年9月,海军批准了研制冲压发动机低空、超音速导弹的总体方案,后来发展出“鹰击一号”多用途反舰导弹。在“鹰击一号”项目获得批准后一个月,一种体积更大的超音速岸舰导弹的总体设计方案也被批准,项目定名“海鹰三号”。后者在外形上可以视为前者的放大,全长增至9.85米,直径0.76米,全重达3400千克,第一级发动机为四台并联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射程达130千米,飞行弹道和“鹰击一号”舰载型基本相同,使用与“海鹰二号”类似的512千克聚能爆破战斗部。“海鹰三号”导弹在设计中使用了大量“海鹰二号”岸舰导弹的成熟技术,弹体窗口位置与“海鹰二号”大致相同,在最初的试验中还利用了“海鹰二号”的地面设备。但总体而言,“海鹰三号”的研制毕竟脱离了过去苏联“白蚁”的设计规范。  
第19行: 第19行:
在“海鹰三号”的研发过程中,第一个问题来自于助推器,助推器的布局、挂装、脱离方式都曾费了很大的周折。为了保证初速,“海鹰三号”采用了“X”布局的4助推方式,而4个助推器的瞬间喷发功率平衡便成了发射的关键——在西北戈壁试验时,“海鹰三号”曾几次由于这个问题而从发射架上翻落。除此之外,导弹上都有柱状或环状的高压气瓶,“海鹰一号”和“海鹰二号”的瓶内压力保持在180千克/平方厘米,这对气瓶的材料和工艺是个极大挑战,当时能为这种气瓶充气的空压机都是全国厂家协作的产物,而海一3所使用的环状气瓶压力还要提高一倍,达到360千克/平方厘米……  
在“海鹰三号”的研发过程中,第一个问题来自于助推器,助推器的布局、挂装、脱离方式都曾费了很大的周折。为了保证初速,“海鹰三号”采用了“X”布局的4助推方式,而4个助推器的瞬间喷发功率平衡便成了发射的关键——在西北戈壁试验时,“海鹰三号”曾几次由于这个问题而从发射架上翻落。除此之外,导弹上都有柱状或环状的高压气瓶,“海鹰一号”和“海鹰二号”的瓶内压力保持在180千克/平方厘米,这对气瓶的材料和工艺是个极大挑战,当时能为这种气瓶充气的空压机都是全国厂家协作的产物,而海一3所使用的环状气瓶压力还要提高一倍,达到360千克/平方厘米……  


至1986年海一3工程项目共制造样弹约10枚。由于“海鹰二号”已开始大批量装备岸防部队,于是八机部在1981年1月13日召开的计划工作会议上传达了张爱萍副总理“三号弹暂不列入型号研制”的批示。同年8月14日,国防工办下达了《关于停止研制三号弹的通知》。1986年,“海鹰三号”项目实际上已完全终止,转为技术储备。此后,“海鹰三号”曾以C-301的名称试图向国外出口。与此同时,“鹰击一号”也在以C-101的名称作同样的努力,但从后来的情况看,这种推销并不理想。  
至1986年“海鹰三号”工程项目共制造样弹约10枚。由于“海鹰二号”已开始大批量装备岸防部队,于是八机部在1981年1月13日召开的计划工作会议上传达了张爱萍副总理“三号弹暂不列入型号研制”的批示。同年8月14日,国防工办下达了《关于停止研制三号弹的通知》。1986年,“海鹰三号”项目实际上已完全终止,转为技术储备。此后,“海鹰三号”曾以C-301的名称试图向国外出口。与此同时,“鹰击一号”也在以C-101的名称作同样的努力,但从后来的情况看,这种推销并不理想。  


{| class="wikitable" style="border:1"
{| class="wikitable" style="border:1"
第28行: 第28行:
|C-301的外观与结构。
|C-301的外观与结构。
|}
|}
==游戏相关==
==游戏相关==


17,793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