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修订间差异

添加814字节 、​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HY留言 | 贡献
第32行: 第32行:
{{台词}}
{{台词}}
== 原型简介 ==
== 原型简介 ==
'''山城'''是扶桑级战列舰二号舰,是日本建造的第一级“超弩级”战舰,即超无畏舰。山城号于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建造,1913年11月20日开工,1915年11月3日下水,1917年3月31日竣工。
山城是扶桑级战列舰二号舰,是日本建造的第一级“超弩级”战舰,即超无畏舰。山城号于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建造,1913年11月20日开工,1915年11月3日下水,1917年3月31日竣工。
 
“山城”以相当于现在京都府南部的山城国来命名。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Japanese_battleships_Yamashiro,_Fuso_and_Haruna.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7/Japanese_battleships_Yamashiro%2C_Fuso_and_Haruna.jpg|宽度=400|说明=历史上的山城号}}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Japanese_battleships_Yamashiro,_Fuso_and_Haruna.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7/Japanese_battleships_Yamashiro%2C_Fuso_and_Haruna.jpg|宽度=400|说明=历史上的山城号}}
在1910年的日本造舰计划中,扶桑级战舰原本要建造8艘,由于预算被删减,只完成了扶桑号及山城号。
在1910年的日本造舰计划中,扶桑级战舰原本要建造8艘,由于预算被删减,只完成了扶桑号及山城号。
山城号战列舰完工时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


山城号是日本自行设计的第二艘战舰,虽然改良了[[扶桑|扶桑号]]的缺点,但是整体而言仍旧不理想,是故完成后原本还有两艘同级的姊妹舰被重新设计为伊势级战舰。
山城号是日本自行设计的第二艘战舰,虽然改良了[[扶桑|扶桑号]]的缺点,但是整体而言仍旧不理想,是故完成后原本还有两艘同级的姊妹舰被重新设计为伊势级战舰。


===经历===
1927年,山城号进行了第一次的现代化改装工程,完工之后,曾支援了多次的中国侵略作战:如澎湖、秦皇岛、舟山群岛、青岛、旅顺、大连及高雄港均曾出现她的踪迹。
1941年12月7日 本舰和姊妹舰扶桑号一起,出动护援南云中将的珍珠港攻击部队。
1942年11月15日~1943年1月15日 由于扶桑号已经落在时代之后,既没有长门号的火力,也没有金刚号的高速,所以,堂堂的一艘超弩级战舰降格成濑户内海的海军兵学校的少尉候补生练习舰,就这样停泊在濑户内海之中。
1944年10月25日山城号被2发鱼雷命中,剧烈燃烧并发生爆炸,舰桥崩塌,西村中将以下除10人被美军救起外,其他均随舰葬身鱼腹。
===改造===
扶桑级的主炮采用与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相同的35.6cm(14in)两联装主炮,共布置了六座主炮炮塔{{黑幕|(多炮塔神教)}},防护也比金刚级增强了不少{{黑幕|作为代价航速下降到22节}}。同旧式战列舰区别,其炮塔采用中央轴线布置。一号二号炮塔在舰桥前方;三号炮塔在一号烟囱前;四号炮塔在一号和二号烟囱之间;五号六号炮塔在后主桅后方。这种紧密的布置加上高耸的<del>违章建筑</del>舰桥。使山城的现代化改装变得十分困难。因为三号炮塔空间狭小无法布置弹射器故山城号的弹射器布置在四号炮塔上。1935年大改造之后,取消了一号烟囱。在一战之后,日本海军总结英德日德兰海战的教训,发现在远距离舰队炮战中,甲板的装甲防护十分重要。但是扶桑级的甲板比较薄,这是一个致命弱点。1935年伦敦海军裁军会议失败,以及1936年华盛顿条约期满作废之后,日本海军开始对旧战列舰进行改造。
扶桑级的主炮采用与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相同的35.6cm(14in)两联装主炮,共布置了六座主炮炮塔{{黑幕|(多炮塔神教)}},防护也比金刚级增强了不少{{黑幕|作为代价航速下降到22节}}。同旧式战列舰区别,其炮塔采用中央轴线布置。一号二号炮塔在舰桥前方;三号炮塔在一号烟囱前;四号炮塔在一号和二号烟囱之间;五号六号炮塔在后主桅后方。这种紧密的布置加上高耸的<del>违章建筑</del>舰桥。使山城的现代化改装变得十分困难。因为三号炮塔空间狭小无法布置弹射器故山城号的弹射器布置在四号炮塔上。1935年大改造之后,取消了一号烟囱。在一战之后,日本海军总结英德日德兰海战的教训,发现在远距离舰队炮战中,甲板的装甲防护十分重要。但是扶桑级的甲板比较薄,这是一个致命弱点。1935年伦敦海军裁军会议失败,以及1936年华盛顿条约期满作废之后,日本海军开始对旧战列舰进行改造。


两艘战列舰服役之后,均加入日本海军战列舰第一战队。1927年,山城号进行了第一次的现代化改装工程,完工之后,曾支援了多次的中国侵略作战:如澎湖、秦皇岛、舟山群岛、青岛、旅顺、大连及高雄港均曾出现她的踪迹。1935年第二次改造工程完工,山城号与扶桑号开始有明显的差异(如第三号主炮山城朝后,扶桑则相反)。1938年一度被编入后备舰队,负责官兵训练方面的任务。
1927年,山城号进行了第一次的现代化改装工程{{黑幕|(然而找不到相关改造情况。。)}},1935年进行第二次改造,改造后排水量达34500吨,全长 212.75m,全幅 33.08m,航速24.5节,装备36cm45倍径主炮十二门,15cm副炮14门,12.7cm高角炮八门 25mm机枪16挺,水上侦察机3架,发射器一具。
 
===二战===
二战初期,由于日本海军燃油储备紧张,均在柱岛泊地“待机”。后曾经作为舰载机空袭的练习靶舰使用。中途岛之役时,山城号曾参与北上支援阿留申群岛的攻击任务,之后到1944年9月以前,她成了日本海军各兵科学校的教育训练舰,期间曾入坞加强防空火力,防空机枪多得惊人。战争中期,由于日本海军航母损失惨重,曾经计划将这两艘战列舰同伊势级一样改装成“航空战舰”,但最后未果。1944年莱特湾大海战时,扶桑号和山城号均加入西村舰队,预备于10月25日通过苏里高海峡,对美军在莱特湾的登陆舰队实施炮火打击。于25日凌晨在苏里高海峡口遭到奥登多夫指挥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伏击,3时10分扶桑号先被鱼雷炸成两段(未立即沉没),对此依旧全然不知情的西村祥治仍然下令突入(''我魚雷ヲ受ク 各艦ハ前進シテ敵艦隊ヲ攻撃スベシ''),同时山城号亦被一枚鱼雷击中。3时53分,美军'''宾夕法尼亚'''、'''[[马里兰|马里兰]]'''、'''[[加利福尼亚|加利福尼亚]]'''、'''[[田纳西|田纳西]]'''、'''[[西弗吉尼亚|西弗吉尼亚]]'''<s>(一众珍珠港的受害者)</s>和'''密西西比'''等6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以经典的T字阵法向残存的西村舰队开火,用全正面交叉火力在雷达引导下共发射大口径主炮炮弹245发,巡洋舰发射炮弹4000多发,寡不敌众的山城号接二连三遭到重创,于4时19分沉没,壮烈地倒在人类海战史上最后一个T字战列线面前。她是最后一艘与其它战列舰交战的战列舰,也是二战中为数不多的被战列舰击沉的战列舰之一。
二战初期,由于日本海军燃油储备紧张,均在柱岛泊地“待机”。后曾经作为舰载机空袭的练习靶舰使用。中途岛之役时,山城号曾参与北上支援阿留申群岛的攻击任务,之后到1944年9月以前,她成了日本海军各兵科学校的教育训练舰,期间曾入坞加强防空火力,防空机枪多得惊人。战争中期,由于日本海军航母损失惨重,曾经计划将这两艘战列舰同伊势级一样改装成“航空战舰”,但最后未果。1944年莱特湾大海战时,扶桑号和山城号均加入西村舰队,预备于10月25日通过苏里高海峡,对美军在莱特湾的登陆舰队实施炮火打击。于25日凌晨在苏里高海峡口遭到奥登多夫指挥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伏击,3时10分扶桑号先被鱼雷炸成两段(未立即沉没),对此依旧全然不知情的西村祥治仍然下令突入(''我魚雷ヲ受ク 各艦ハ前進シテ敵艦隊ヲ攻撃スベシ''),同时山城号亦被一枚鱼雷击中。3时53分,美军'''宾夕法尼亚'''、'''[[马里兰|马里兰]]'''、'''[[加利福尼亚|加利福尼亚]]'''、'''[[田纳西|田纳西]]'''、'''[[西弗吉尼亚|西弗吉尼亚]]'''<s>(一众珍珠港的受害者)</s>和'''密西西比'''等6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以经典的T字阵法向残存的西村舰队开火,用全正面交叉火力在雷达引导下共发射大口径主炮炮弹245发,巡洋舰发射炮弹4000多发,寡不敌众的山城号接二连三遭到重创,于4时19分沉没,壮烈地倒在人类海战史上最后一个T字战列线面前。她是最后一艘与其它战列舰交战的战列舰,也是二战中为数不多的被战列舰击沉的战列舰之一。


136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