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淀:修订间差异

删除45字节 、​ 2021年6月25日 (星期五)
第106行: 第106行:


===船只设计===
===船只设计===
大淀可以被视作阿贺野级巡洋舰的放大版,保留了类似的舰体设计,主要包括平甲板型设计和球型艏设计,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武装和布局上,同时大淀级的船体防护也有所减弱。<br>
大淀可以被视作阿贺野级巡洋舰的放大版,保留了类似的舰体设计,主要包括平甲板型设计和球型艏设计,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武装和布局上,同时大淀级的船体防护也有所减弱。
同阿贺野型相比,大淀的动力有所增强。大淀由四组舰本式锅炉驱动,总功率为110000马力,最高航速可以达到35节(合65千米每小时)。在设计中,大淀应当能以18节航速巡航8700海里,实际曾经巡航过10500海里。<br>
 
大淀的主武器系统为2座3联装共6门60倍径三式155毫米(6.1英寸)口径火炮组成。这些火炮最初是用作最上级的高平两用炮设计的,但是最上级在30年代的改造中将3联装155毫米火炮替换成了双联装203毫米火炮,被替换下来的火炮被大淀接收。该型火炮由于射角限制(最高55°)和低射速(5到6发每分钟),并不能很好的执行防空任务,但却是十分出色的反舰武器。<br>
同阿贺野型相比,大淀的动力有所增强。大淀由四组舰本式锅炉驱动,总功率为110000马力,最高航速可以达到35节(合65千米每小时)。在设计中,大淀应当能以18节航速巡航8700海里,实际曾经巡航过10500海里。
大淀的重型防空武器由4座双联装共8门65倍径98式100毫米口径火炮组成,这些火炮和[[秋月]]型驱逐舰和计划建造的B-64大型巡洋舰携带防空炮的为同一型号。这些火炮被认为是旧日本海军曾使用过的重型防空炮中最出色的一型,主要的弱点是由于过高的射速(15至20发每分钟)和炮口初速(1000米每秒),身管寿命过短。大淀其他的防空装备还包括基于法国哈奇开斯机炮设计的60倍径96式25毫米防空炮,不过该型防空炮被认为效率较为低下。<br>
 
所有的主武器均置于上层建筑前方,十分类似于英国[[纳尔逊]]级、法国的敦刻尔克级和[[黎塞留]]级以及日本自己的利根级的设计。这么设计的目的类似于利根级,主要是因为大淀建造的目的为侦查巡洋舰,舰体整个后部甲板飞机起降设施所占据。出于同样的原因,大淀成为了整个就日本海军巡洋舰中唯一没有装备鱼雷的巡洋舰。省下来的吨位被用于增加水上飞机设施以及一个45米长的二式一号10型弹射器以起降新型[[紫云|E15K1紫云型水上飞机]]。<br>
大淀的主武器系统为2座3联装共6门60倍径三式155毫米(6.1英寸)口径火炮组成。这些火炮最初是用作最上级的高平两用炮设计的,但是最上级在30年代的改造中将3联装155毫米火炮替换成了双联装203毫米火炮,被替换下来的火炮被大淀接收。该型火炮由于射角限制(最高55°)和低射速(5到6发每分钟),并不能很好的执行防空任务,但却是十分出色的反舰武器。
E15K1紫云型水上飞机设计时的目的是在敌方拥有制空权的地区进行侦查工作,并为潜水艇小编队提供目标指引,这要求紫云有能力在陆基战斗机的攻击下自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紫云在机翼下有两组可以收回的浮筒,在机体下方还有一个可巨大的丢弃式中心浮舟,以提升在战斗中的表现。然而由于对性能过高的要求,紫云的开发和建造遭遇了较大的困难,到1942年为止,仅有4架紫云被交付使用,直到大战结束,也只有15架紫云完工。在这15架紫云中,6架被送往帕劳供大淀实验。尽管有更强的引擎,E15K1紫云(比E13A1零式水侦重500千克)的表现仍旧不尽如人意,在遭受战斗机攻击时很容易损失。因此紫云的建造工作刚一开始就在1944年上半年被取消了。大淀也因此从没有装备过超过两架舰载机,尤其是后来大淀被改装为其他用途,巨大的机库也挪作他用。<br>
 
需要注意的是,大淀在设计阶段还有过另外两个方案。<br>
大淀的重型防空武器由4座双联装共8门65倍径98式100毫米口径火炮组成,这些火炮和[[秋月]]型驱逐舰和计划建造的B-64大型巡洋舰携带防空炮的为同一型号。这些火炮被认为是旧日本海军曾使用过的重型防空炮中最出色的一型,主要的弱点是由于过高的射速(15至20发每分钟)和炮口初速(1000米每秒),身管寿命过短。大淀其他的防空装备还包括基于法国哈奇开斯机炮设计的60倍径96式25毫米防空炮,不过该型防空炮被认为效率较为低下。
出于指挥潜艇作战的需要,大淀级轻巡洋舰必须具备强大的航空侦察能力,鉴于原计划搭载的水上飞机在运用上有诸多不便,由此产生了为其安装飞行甲板,搭载常规起降飞机的航母化方案,甚至计划装备弹射器。不过,这两个新奇的设计方案因为明显的缺陷最终没有被采纳,成为日本海军航母发展史上的一段小插曲。<br>
 
虽然W-105型舰(即大淀级)的初始设计基本满足作战需要,但联合舰队在讨论丸四计划时对水上侦察机的运用缺陷心存顾虑。众所周知,水上飞机需要降落在海面上,然后用起重机吊回舰上,因此在回收水上侦察机时,需要相对平静、风浪不高的海况条件,而且军舰需要停航或做低速直线航行,不能实施机动,这在与敌进行战斗时是非常危险的。考虑到大淀号作为对美迎击作战的先锋,要在接近敌方的海域实施强行侦察,在此情况下连续回收散布在海面上的多架侦察机,只能祈求在海况和敌情两方面都有好运气,这显然是很困难的,而且一旦遭遇敌机拦截,水上飞机也明显处于下风。针对上述问题,航空本部在1938年夏提出对W-105型舰做航母化设计的意见,由舰政本部福田启二造船少将研究具体方案,由此产生了W-105型舰的第二方案。<br>
所有的主武器均置于上层建筑前方,十分类似于英国[[纳尔逊]]级、法国的敦刻尔克级和[[黎塞留]]级以及日本自己的利根级的设计。这么设计的目的类似于利根级,主要是因为大淀建造的目的为侦查巡洋舰,舰体整个后部甲板飞机起降设施所占据。出于同样的原因,大淀成为了整个就日本海军巡洋舰中唯一没有装备鱼雷的巡洋舰。省下来的吨位被用于增加水上飞机设施以及一个45米长的二式一号10型弹射器以起降新型[[紫云|E15K1紫云型水上飞机]]。
福田少将的第二方案实际上是一款航空巡洋舰设计,与[[苍龙]]号航空母舰最初的G-6方案相似,其要领是将舰首主炮塔之后的上部构造按照平甲板航母的样式加以改建,设置全通式机库和飞行甲板,舰桥设置在机库前方,飞行甲板前端之下,与[[龙骧]]号类似,飞行甲板长150米,宽19米,(也有资料称长170米,宽25米)并整体向舰尾方向呈1.5度倾斜,便于舰载机降落,装有前后两部升降机,前部升降机前方设遮风栅,后部升降机左侧设收放式起重机,装有1~2座滑行制动装置和8道横向阻拦索。飞行甲板中部两侧各有2座起倒式无线电桅杆,在右舷前部设一根信号桅。为了能够在短小的飞行甲板上实现起飞,福田计划为其安装一部弹射器,并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设在飞行甲板前部左舷,正对舰首的前射方案,此时前部升降机的位置向右舷偏移;另一种是设在飞行甲板中部,向左舷前方倾斜的斜射方案,这主要是防止一旦弹射失败飞机撞上前部主炮塔的危险。W-105型舰第二方案预计搭载9架零战和9架由紫云改进的高速舰侦,共计18架;因为撤去了浮舟和浮筒,这些高速舰侦可以在飞行甲板上正常起降。飞机储存在甲板下的机库中,由甲板上的两座舷内升降机转运。<br>
 
考虑到该舰将在敌方陆基飞机的航程范围内作战,对飞行甲板的防御力也给予一定的关注在其表面铺设10毫米厚的装甲钢板,增加飞行甲板的刚性能够防止小型炸弹的贯穿,水线装甲带由原案的60毫米减少到50毫米。动力装置的情况不明,有资料称与原案相同,为4台舰本式高中低压蒸汽轮机和6座吕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输出功率110000马力,航速为34节,烟囱设置为标准的舷侧横向下弯式烟囱一座,位于右舷中部。<br>
E15K1紫云型水上飞机设计时的目的是在敌方拥有制空权的地区进行侦查工作,并为潜水艇小编队提供目标指引,这要求紫云有能力在陆基战斗机的攻击下自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紫云在机翼下有两组可以收回的浮筒,在机体下方还有一个可巨大的丢弃式中心浮舟,以提升在战斗中的表现。然而由于对性能过高的要求,紫云的开发和建造遭遇了较大的困难,到1942年为止,仅有4架紫云被交付使用,直到大战结束,也只有15架紫云完工。在这15架紫云中,6架被送往帕劳供大淀实验。尽管有更强的引擎,E15K1紫云(比E13A1零式水侦重500千克)的表现仍旧不尽如人意,在遭受战斗机攻击时很容易损失。因此紫云的建造工作刚一开始就在1944年上半年被取消了。大淀也因此从没有装备过超过两架舰载机,尤其是后来大淀被改装为其他用途,巨大的机库也挪作他用。
第二方案的标准排水量是原案的两倍,由8200吨增加到16000吨,而航速只下降1节,其动力系统应该有所加强。第二方案在武备方面保留原案的配置,舰首2座155毫米三联装舰炮保持不变,4座长身管10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布置在飞行甲板两舷,依据弹射器的安装位置不同,其布局也有所变化,位于右舷横向烟囱后方的100毫米高射炮采用全封闭炮塔,而其余三座为后部开放的防盾,此外还配备了6座25毫米双联装机关炮,每舷三座。<br>
 
在对第二方案进行讨论时,有人提出19米宽的飞行甲板对于高速舰载机来说太窄了,尤其在夜间降落时存在很大的危险,因此将飞行甲板后部120米着舰区的宽度增加到25米,但是120米的降落滑行距离对于高速舰侦来说已经是最低限度了。对比W-105型舰原案与第二方案,后者有如下优势: 1、舰载机数量增加;2、起降受天气、海况影响小,能够展开更有效的侦察行动;3、在必要时能够搭载舰爆和舰攻,作为辅助航母参加舰队作战。<br>
需要注意的是,大淀在设计阶段还有过另外两个方案。
但是,在海军技术会议对第二方案进行审议时,认为其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与正规航母相比,飞行甲板面积过于狭小,载机数量也太少,而造价却不低,相当于飞龙号的四分之三;作为航空巡洋舰,其6门155毫米舰炮的火力只能对抗驱逐舰一类的目标,在面对装备12~15门152毫米舰炮的美国轻巡洋舰时明显处于下风,炮战能力不足;更为重要的是,该舰预定搭载的航母用弹射器实际上尚未开发成功,在近期内没有装备上舰的可能,而且其斜向弹射设计在日本海军的技术权威们看来太过怪异,难以接受,仅这一点就足够宣判第二方案的死刑了。舰政本部针对上述质疑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方案,继续增大排水量,加装2~6门155毫米舰炮,或者干脆设计成一艘纯粹的航空母舰,但这已经偏离了W-105型舰的设计初衷,遭到否决,最终W-105型舰还是按照常规设计进行建造。<br>
 
这两个最后未被采用的方案,正如我们所见,就成为了大淀改造的理论依据。<br>
出于指挥潜艇作战的需要,大淀级轻巡洋舰必须具备强大的航空侦察能力,鉴于原计划搭载的水上飞机在运用上有诸多不便,由此产生了为其安装飞行甲板,搭载常规起降飞机的航母化方案,甚至计划装备弹射器。不过,这两个新奇的设计方案因为明显的缺陷最终没有被采纳,成为日本海军航母发展史上的一段小插曲。
 
虽然W-105型舰(即大淀级)的初始设计基本满足作战需要,但联合舰队在讨论丸四计划时对水上侦察机的运用缺陷心存顾虑。众所周知,水上飞机需要降落在海面上,然后用起重机吊回舰上,因此在回收水上侦察机时,需要相对平静、风浪不高的海况条件,而且军舰需要停航或做低速直线航行,不能实施机动,这在与敌进行战斗时是非常危险的。考虑到大淀号作为对美迎击作战的先锋,要在接近敌方的海域实施强行侦察,在此情况下连续回收散布在海面上的多架侦察机,只能祈求在海况和敌情两方面都有好运气,这显然是很困难的,而且一旦遭遇敌机拦截,水上飞机也明显处于下风。针对上述问题,航空本部在1938年夏提出对W-105型舰做航母化设计的意见,由舰政本部福田启二造船少将研究具体方案,由此产生了W-105型舰的第二方案。
 
福田少将的第二方案实际上是一款航空巡洋舰设计,与[[苍龙]]号航空母舰最初的G-6方案相似,其要领是将舰首主炮塔之后的上部构造按照平甲板航母的样式加以改建,设置全通式机库和飞行甲板,舰桥设置在机库前方,飞行甲板前端之下,与[[龙骧]]号类似,飞行甲板长150米,宽19米,(也有资料称长170米,宽25米)并整体向舰尾方向呈1.5度倾斜,便于舰载机降落,装有前后两部升降机,前部升降机前方设遮风栅,后部升降机左侧设收放式起重机,装有1~2座滑行制动装置和8道横向阻拦索。飞行甲板中部两侧各有2座起倒式无线电桅杆,在右舷前部设一根信号桅。为了能够在短小的飞行甲板上实现起飞,福田计划为其安装一部弹射器,并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设在飞行甲板前部左舷,正对舰首的前射方案,此时前部升降机的位置向右舷偏移;另一种是设在飞行甲板中部,向左舷前方倾斜的斜射方案,这主要是防止一旦弹射失败飞机撞上前部主炮塔的危险。W-105型舰第二方案预计搭载9架零战和9架由紫云改进的高速舰侦,共计18架;因为撤去了浮舟和浮筒,这些高速舰侦可以在飞行甲板上正常起降。飞机储存在甲板下的机库中,由甲板上的两座舷内升降机转运。
 
考虑到该舰将在敌方陆基飞机的航程范围内作战,对飞行甲板的防御力也给予一定的关注在其表面铺设10毫米厚的装甲钢板,增加飞行甲板的刚性能够防止小型炸弹的贯穿,水线装甲带由原案的60毫米减少到50毫米。动力装置的情况不明,有资料称与原案相同,为4台舰本式高中低压蒸汽轮机和6座吕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输出功率110000马力,航速为34节,烟囱设置为标准的舷侧横向下弯式烟囱一座,位于右舷中部。
 
第二方案的标准排水量是原案的两倍,由8200吨增加到16000吨,而航速只下降1节,其动力系统应该有所加强。第二方案在武备方面保留原案的配置,舰首2座155毫米三联装舰炮保持不变,4座长身管10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布置在飞行甲板两舷,依据弹射器的安装位置不同,其布局也有所变化,位于右舷横向烟囱后方的100毫米高射炮采用全封闭炮塔,而其余三座为后部开放的防盾,此外还配备了6座25毫米双联装机关炮,每舷三座。
 
在对第二方案进行讨论时,有人提出19米宽的飞行甲板对于高速舰载机来说太窄了,尤其在夜间降落时存在很大的危险,因此将飞行甲板后部120米着舰区的宽度增加到25米,但是120米的降落滑行距离对于高速舰侦来说已经是最低限度了。对比W-105型舰原案与第二方案,后者有如下优势: 1、舰载机数量增加;2、起降受天气、海况影响小,能够展开更有效的侦察行动;3、在必要时能够搭载舰爆和舰攻,作为辅助航母参加舰队作战。
 
但是,在海军技术会议对第二方案进行审议时,认为其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与正规航母相比,飞行甲板面积过于狭小,载机数量也太少,而造价却不低,相当于飞龙号的四分之三;作为航空巡洋舰,其6门155毫米舰炮的火力只能对抗驱逐舰一类的目标,在面对装备12~15门152毫米舰炮的美国轻巡洋舰时明显处于下风,炮战能力不足;更为重要的是,该舰预定搭载的航母用弹射器实际上尚未开发成功,在近期内没有装备上舰的可能,而且其斜向弹射设计在日本海军的技术权威们看来太过怪异,难以接受,仅这一点就足够宣判第二方案的死刑了。舰政本部针对上述质疑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方案,继续增大排水量,加装2~6门155毫米舰炮,或者干脆设计成一艘纯粹的航空母舰,但这已经偏离了W-105型舰的设计初衷,遭到否决,最终W-105型舰还是按照常规设计进行建造。
 
这两个最后未被采用的方案,正如我们所见,就成为了大淀改造的理论依据。
 
*由于大淀的这两个原案飞行甲板长度为170或150米,而杜利特尔空袭中最前端B-25的起飞距离在137米左右,辅之以游戏世界的一点点魔法,大淀改理论上是完全具备放飞B-25的能力的。
*由于大淀的这两个原案飞行甲板长度为170或150米,而杜利特尔空袭中最前端B-25的起飞距离在137米左右,辅之以游戏世界的一点点魔法,大淀改理论上是完全具备放飞B-25的能力的。


15,143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