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号战舰:修订间差异

添加10字节 、​ 2022年7月2日 (星期六)
第100行: 第100行:
在海军决定“纪伊”级的方案几乎同时,1920年9月4日,平贺让就提出搭载46cm炮的主力舰,应从第13号舰起,即“八八舰队”的最后四舰。1921年2月,平贺让细化了第13号舰型的设计,将数据具体到排水量47500吨,4座双联46cm炮,航速30节。这个参数与之前新型主力舰的K方案非常相似。
在海军决定“纪伊”级的方案几乎同时,1920年9月4日,平贺让就提出搭载46cm炮的主力舰,应从第13号舰起,即“八八舰队”的最后四舰。1921年2月,平贺让细化了第13号舰型的设计,将数据具体到排水量47500吨,4座双联46cm炮,航速30节。这个参数与之前新型主力舰的K方案非常相似。


6月,平贺让再次细化了方案。第13号舰的舰型和动力与新主力舰的13个方案类似,防护也同样要求对41cm炮有一定的免疫区。武器方面,平贺让也意识到46cm炮开发困难,但46cm炮比起41cm炮优势更大,因此平贺让仍然坚持采用46cm炮,但他也建议将身管缩短为45倍径。考虑到50倍径炮需要更长时间来研发,再加上控制排水量的原因,采用这种方案也颇为合理。
6月,平贺让再次细化了方案。第13号舰的防护也与K方案一样要求对41cm炮有一定的免疫区,舰型、动力等配置也与K方案大同小异。武器方面,平贺让意识到46cm炮开发困难,但46cm炮比起41cm炮优势更大,因此平贺让仍然坚持采用46cm炮,不过他也建议将身管缩短为45倍径。考虑到50倍径炮需要更长时间来研发,再加上控制排水量的原因,采用这种方案也颇为合理。


{{隐藏|标题=石桥孝夫绘制的第13号战舰推定线图|内容=[[File:Type No.13 (Ishibashi).png|800px|]]}}
{{隐藏|标题=石桥孝夫绘制的第13号战舰推定线图|内容=[[File:Type No.13 (Ishibashi).png|800px|]]}}
第112行: 第112行:


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第13号型战舰还没有走出图纸,就连同“八八舰队”的最后8舰一同取消了,但在研究新型主力舰的过程中,“主炮研究会”的讨论给了日本海军许多启发,在其后的“金刚代舰”与“大和”级战列舰上也能找到它们不少的影子。
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第13号型战舰还没有走出图纸,就连同“八八舰队”的最后8舰一同取消了,但在研究新型主力舰的过程中,“主炮研究会”的讨论给了日本海军许多启发,在其后的“金刚代舰”与“大和”级战列舰上也能找到它们不少的影子。
== 游戏相关 ==
== 游戏相关 ==
=== 台词解析 ===
=== 台词解析 ===
18,496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