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厘米四连装氧气鱼雷:修订间差异

添加2,155字节 、​ 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新增详细分型
(新增详细分型)
第10行: 第10行:
==装备简介==
==装备简介==


与三联装发射器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了一根管子。这种四联装的发射器装备于[[白露]]型、朝潮型、[[阳炎]]型、夕云型、[[秋月]]型驱逐舰,长良型([[五十铃]])、球磨型(作为重雷装巡洋舰的[[北上]]、[[大井]]{{黑幕|装备了丧心病狂的40座<del>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del>}})、[[川内]]型、阿贺野型轻巡洋舰,[[古鹰]]型(改装后)、[[青叶]]型(改装后)、[[妙高]]型(改装后)、[[高雄]]型(改装后)重巡洋舰。
与三联装发射器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了一根管子。


93式氧气鱼雷的介绍参看[[61厘米三连装氧气鱼雷|61厘米三连装氧气鱼雷]]。
93式氧气鱼雷的介绍参看[[61厘米三连装氧气鱼雷|61厘米三连装氧气鱼雷]]。
===发射管型详细划分===
====九二式四联装鱼雷发射管一型====
装备舰型:<br>
重巡洋舰级:古鹰型、青叶型、妙高型、高雄型(除四番舰[[鸟海]])
轻巡洋舰级:长良型(仅一番舰长良、二番舰[[五十铃]]、六番舰阿武隈)、川内型(仅二番舰[[神通]]、三番舰[[那珂]])、阿贺野型
由于实装时间较晚,九二式四联装鱼雷发射管一型基本都是在舰只大改时候才换装上去的。因在旋转动力装置上做了轻量化处理,虽然是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却也只有15.6吨,相比九〇式三联装鱼雷发射管一型还要轻一吨。妙高型各舰在1933年11月至1936年6月第一次改造时单舷仅装备一座,1939年1月至12月第二次改造时单舷增加至两座;高雄型的一、二番舰[[高雄]]与[[爱宕]]于1938年5月在改装后安装四座,三番舰[[摩耶]]、四番舰[[鸟海]]则因开战而错失了改装机会,之后三番舰[[摩耶]]在1943年12月至1944年3月受损修理时得以换装。
====九二式四联装鱼雷发射管二型====
装备舰型:白露型、朝潮型、阳炎型、夕云型、秋月型、松型、橘型
除了独生女[[岛风]]以外,白露型以后的所有驱逐舰均使用九二式四联装鱼雷发射管二型。由于驱逐舰舰宽与吨位限制的缘故,往往在航行时晃动剧烈,尤其是以日本海军“水雷屋”的习性,驱逐舰专挑海况恶劣的天气行动,因此九二式四联装鱼雷发射管二型的旋转动力装置做了强化处理,即使在舰体倾斜时也可使用。除了后期为节省预算而建造的松型和橘型以外都装备有次发装填装置,并相比一型做了一些轻量化处理。
====九二式四联装鱼雷发射管三型====
装备舰型:球磨型(仅[[北上]]、[[大井]])
此型号就目前所知仅重雷装舰装备。1941年8月25日至9月30日,[[北上]]与[[大井]]于佐世保海军工厂接受重雷装舰改造工程。这次改装将5、6、7号50倍径三年式140mm炮以及所有的六年式双联装鱼雷发射管撤除,换装10座九二式四联装鱼雷发射管三型,意味着单舷拥有丧心病狂的20条鱼雷射线。在战争中期,已无多少用武之地的重雷装舰[[北上]]和[[大井]]于1942年八月至九月撤除四座九二式四联装鱼雷发射管三型,作为高速运输舰使用。战争末期,垂死挣扎的IJN于1944年8月至1945年1月将[[北上]]全部的50倍径三年式140mm炮以及九二式四联装鱼雷发射管三型撤除,作为回天鱼雷搭载舰。


==游戏相关==
==游戏相关==
6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