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瀚海狂客/Obj 810:修订间差异

添加8字节 、​ 2023年7月22日 (星期六)
 
第85行: 第85行:


===== 年表 =====
===== 年表 =====
*1917年(大正6年)4月1日:新编,包括矶风型一等驱逐舰的矶风[I]、滨风[I]两舰,隶属第二舰队第二水雷战队。【矶风[I]、滨风[I]】 1917年(大正6年)4月14日:天津风[I]竣工,编入。【矶风[I]、滨风[I]、天津风[I]】 1917年(大正6年)5月31日:时津风[I]竣工,编入。【矶风[I]、滨风[I]、天津风[I]、时津风[I]】 1918年(大正7年)3月25日:时津风[I]座礁,30日放弃(注)。  1918年(大正7年)4月17日:时津风[I]从编制中移除。【矶风[I]、滨风[I]、天津风[I]】 1920年(大正9年)2月19日:时津风[I]重新编入。【矶风[I]、滨风[I]、天津风[I]、时津风[I]】 1920年(大正9年)5月1日:转为横须贺镇守府预备舰。 1920年(大正9年)10月13日:舰籍转为舞鹤镇守府,番号变更为第三十三驱逐队(I)。转为舞鹤镇守府预备舰。 1922年(大正11年)12月1日:舰籍转为吴镇守府,番号变更为第十八驱逐队(II)。转隶舞鹤要港部部队。 1923年(大正12年)12月1日:转为吴镇守府预备舰。 1924年(大正13年)4月1日:转隶大凑要港部部队。 1925年(大正14年)4月1日:转为吴镇守府预备舰。 1927年(昭和2年)2月5日:转隶第一遣外舰队。 1927年(昭和2年)9月20日:转为吴镇守府预备舰。 1935年(昭和10年)4月1日:因所属舰全部老化除籍,解散。 注:时津风[I]座礁后严重受损、舰体折断,失去修复价值。日本海军将舰上武器及可用零件拆卸后重新制造了船体,事实上相当于重新制造一艘新舰,但在官方文件中定义为“大修理”,仍视为同一艘船。
*1917年(大正6年)4月1日:新编,包括矶风型一等驱逐舰的矶风[I]、滨风[I]两舰,隶属第二舰队第二水雷战队。【矶风[I]、滨风[I]】
*1917年(大正6年)4月14日:天津风[I]竣工,编入。【矶风[I]、滨风[I]、天津风[I]】
*1917年(大正6年)5月31日:时津风[I]竣工,编入。【矶风[I]、滨风[I]、天津风[I]、时津风[I]】
*1918年(大正7年)3月25日:时津风[I]座礁,30日放弃。
*1918年(大正7年)4月17日:时津风[I]从编制中移除。【矶风[I]、滨风[I]、天津风[I]】
*1920年(大正9年)2月19日:时津风[I]重新编入。【矶风[I]、滨风[I]、天津风[I]、时津风[I]】
*1920年(大正9年)5月1日:转为横须贺镇守府预备舰。
*1920年(大正9年)10月13日:舰籍转为舞鹤镇守府,番号变更为第三十三驱逐队(I)。转为舞鹤镇守府预备舰。
*1922年(大正11年)12月1日:舰籍转为吴镇守府,番号变更为第十八驱逐队(II)。转隶舞鹤要港部部队。
*1923年(大正12年)12月1日:转为吴镇守府预备舰。
*1924年(大正13年)4月1日:转隶大凑要港部部队。
*1925年(大正14年)4月1日:转为吴镇守府预备舰。
*1927年(昭和2年)2月5日:转隶第一遣外舰队。
*1927年(昭和2年)9月20日:转为吴镇守府预备舰。
*1935年(昭和10年)4月1日:因所属舰全部老化除籍,解散。
注:时津风[I]座礁后严重受损、舰体折断,失去修复价值。日本海军将舰上武器及可用零件拆卸后重新制造了船体,事实上相当于重新制造一艘新舰,但在官方文件中定义为“大修理”,仍视为同一艘船。


=== 第二驱逐队(II) ===
=== 第二驱逐队(II) ===
''见'''第十六驱逐队(I)'''''
''见'''第十六驱逐队(I)'''''
=== 第三驱逐队(III) ===
''→'''第十四驱逐队(II)'''''
'''存续时间'''
* 1919年(大正8年)2月1日 - 1939年(昭和14年)12月10日
'''初始编制'''
* 江风型一等驱逐舰:江风[I]、谷风[I]
'''后续编入'''
* 枞型二等驱逐舰:菊、葵
==== 概述 ====
太平洋战争前存在的驱逐队,组建于1919年(大正8年)2月1日,因同日由神风型三等驱逐舰(初代神风型)组成的第三驱逐队(II)更名为第六驱逐队(II),本队顶替空缺成为第三驱逐队(III)。最初由江风型一等驱逐舰的江风[I]、谷风[I]组成,横须贺镇守府籍。1919年(大正8年)11月1日,转籍吴镇守府,因由神风型三等驱逐舰(初代神风型)组成的第十四驱逐队(I)已转籍横须贺并更名为第九驱逐队(II),本队顶替空缺成为第十四驱逐队(II)。1920年(大正9年)12月25日,枞型二等驱逐舰的菊、葵编入,成为同时编有一、二等驱逐舰的混成驱逐队。因二者性能差异过大,难以进行编队作战,仅隶属第一舰队第一水雷战队一年便退居二线,派遣至要港部部队从事沿岸警备工作。后江风[I]、谷风[I]调出,若竹型二等驱逐舰的夕颜一度编入,枞型的萩[I]编入。1939年(昭和14年)12月10日,菊、葵、萩[I]改造为哨戒艇,本队解散。
==== 年表 ====
* 1919年(大正8年)2月1日:新编,包括江风型一等驱逐舰的江风[I]、谷风[I]两舰,隶属第二舰队第二水雷战队。
* 1919年(大正8年)11月1日:舰籍转为吴镇守府,番号变更为第十四驱逐队,隶属第二舰队第二水雷战队。
* 1920年(大正9年)12月25日:枞型二等驱逐舰菊、葵(均于20日竣工)编入。
* 1921年(大正10年)12月1日:转为吴镇守府预备舰。
* 1923年(大正12年)12月1日:转隶第一舰队第一水雷战队。
* 1924年(大正13年)12月1日:转为吴镇守府预备舰。
* 1925年(大正14年)12月1日:派遣至马公要港部。
* 1928年(昭和3年)12月10日:转为吴镇守府预备舰。
* 1930年(昭和5年)12月1日:派遣至舞鹤要港部。
* 1931年(昭和6年)12月1日:江风[I]、谷风[I]从吴镇守府部队调出。若竹型二等驱逐舰夕颜自第十六驱逐队(II)调入。
* 1935年(昭和10年)11月15日:夕颜从吴镇守府部队调出。枞型二等驱逐舰萩[I]从第十五驱逐队(IV)调入。
* 1939年(昭和14年)12月10日:解散。菊、葵、萩[I]改造为哨戒艇。
注:江风[I]、谷风[I]、夕颜[I]三舰调出本队后详细舰历暂缺。江风[I]于1934年(昭和9年)4月1日除籍拆解。谷风[I]于1935年(昭和10年)4月1日除籍,未拆解;1940年(昭和15年)4月1日更名废驱逐舰第十九号,继续在吴港系留;1944年(昭和19年)一度作为回天鱼雷练习舰使用,后被用作防波堤,战后解体。夕颜1940年(昭和15年)4月1日舰种变更为哨戒艇,更名为第四十六号哨戒艇,1944年(昭和19年)11月10日战沉。
=== 第十四驱逐队(II) ===
''见'''第三驱逐队(III)'''''


=== 第十六驱逐队(I) ===
=== 第十六驱逐队(I) ===
第155行: 第209行:




第三十三驱逐队(I)
=== 第三十三驱逐队(I) ===
 
''见'''第一驱逐队(II)'''''
见第一驱逐队(II)
 
=== 第三驱逐队(III) ===
''→'''第十四驱逐队(II)'''''
 
'''存续时间'''
 
* 1919年(大正8年)2月1日 - 1939年(昭和14年)12月10日
 
'''初始编制'''
 
* 江风型一等驱逐舰:江风[I]、谷风[I]
 
'''后续编入'''
 
* 枞型二等驱逐舰:菊、葵
 
==== 概述 ====
太平洋战争前存在的驱逐队,组建于1919年(大正8年)2月1日,因同日由神风型三等驱逐舰(初代神风型)组成的第三驱逐队(II)更名为第六驱逐队(II),本队顶替空缺成为第三驱逐队(III)。最初由江风型一等驱逐舰的江风[I]、谷风[I]组成,横须贺镇守府籍。1919年(大正8年)11月1日,转籍吴镇守府,因由神风型三等驱逐舰(初代神风型)组成的第十四驱逐队(I)已转籍横须贺并更名为第九驱逐队(II),本队顶替空缺成为第十四驱逐队(II)。1920年(大正9年)12月25日,枞型二等驱逐舰的菊、葵编入,成为同时编有一、二等驱逐舰的混成驱逐队。因二者性能差异过大,难以进行编队作战,仅隶属第一舰队第一水雷战队一年便退居二线,派遣至要港部部队从事沿岸警备工作。后江风[I]、谷风[I]调出,若竹型二等驱逐舰的夕颜一度编入,枞型的萩[I]编入。1939年(昭和14年)12月10日,菊、葵、萩[I]改造为哨戒艇,本队解散。
 
==== 年表 ====
 
* 1919年(大正8年)2月1日:新编,包括江风型一等驱逐舰的江风[I]、谷风[I]两舰,隶属第二舰队第二水雷战队。
* 1919年(大正8年)11月1日:舰籍转为吴镇守府,番号变更为第十四驱逐队,隶属第二舰队第二水雷战队。
* 1920年(大正9年)12月25日:枞型二等驱逐舰菊、葵(均于20日竣工)编入。
* 1921年(大正10年)12月1日:转为吴镇守府预备舰。
* 1923年(大正12年)12月1日:转隶第一舰队第一水雷战队。
* 1924年(大正13年)12月1日:转为吴镇守府预备舰。
* 1925年(大正14年)12月1日:派遣至马公要港部。
* 1928年(昭和3年)12月10日:转为吴镇守府预备舰。
* 1930年(昭和5年)12月1日:派遣至舞鹤要港部。
* 1931年(昭和6年)12月1日:江风[I]、谷风[I]从吴镇守府部队调出。若竹型二等驱逐舰夕颜自第十六驱逐队(II)调入。
* 1935年(昭和10年)11月15日:夕颜从吴镇守府部队调出。枞型二等驱逐舰萩[I]从第十五驱逐队(IV)调入。
* 1939年(昭和14年)12月10日:解散。菊、葵、萩[I]改造为哨戒艇。
 
注:江风[I]、谷风[I]、夕颜[I]三舰调出本队后详细舰历暂缺。江风[I]于1934年(昭和9年)4月1日除籍拆解。谷风[I]于1935年(昭和10年)4月1日除籍,未拆解;1940年(昭和15年)4月1日更名废驱逐舰第十九号,继续在吴港系留;1944年(昭和19年)一度作为回天鱼雷练习舰使用,后被用作防波堤,战后解体。夕颜1940年(昭和15年)4月1日舰种变更为哨戒艇,更名为第四十六号哨戒艇,1944年(昭和19年)11月10日战沉。
 
=== 第十四驱逐队(II) ===
''见'''第三驱逐队(III)'''''
755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