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隱月子

在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加入
添加1,764字节 、​ 2018年8月7日 (星期二)
无编辑摘要
(试验向)
无编辑摘要
第33行: 第33行:
* [[峰风]],已完成
* [[峰风]],已完成
* [[雪风]],已完成
* [[雪风]],已完成
* [[时雨]],已实装,施工中
* [[天津风]],未实装,施工中
* [[时雨]],已实装
* [[夕立]],已完成
* [[夕立]],已完成
* [[岛风]],已完成
* [[岛风]],已完成
第64行: 第65行:


==试验田==
==试验田==
实验词条模板区
实验词条模板区''(非最终提交装态,仅用于测试排版)''
=== 一时雨塞 ===
{{#seo:
1931年列入丸一计划案。
|title=舰R百科-天津风
|titlemode=append
|keywords=战舰少女R,战舰少女,舰R,百科,天津风,Amatsukaze,阳炎级,驱逐舰
|description={{#invoke:string|country|{{#invoke:台词|简介|天津风}}}}
}}
{{导航}}
{{舰娘名片
|本名=天津风
|别名=
|原名=天津風(あまつかぜ,Amatsukaze)
|国籍=日本
|生日=10月19日
|人设=
|身高=118.5米
|体重=2033吨
|图鉴编号=167
|舰种=dd
|星级=2
}}


1933年12月9日于[[造船厂|浦贺船渠]]开工建造。
__TOC__
==游戏数据==
<tabber>
改造前 = {{舰娘|战舰名=天津风|获得方式=}}
</tabber>


1935年5月18日下水。
==台词==
{{台词}}
==原型概述==
一等驱逐舰天津风,阳炎型九番舰。1937年列入丸三计划案,1939年2月14日于[[造船厂|海军舞鹤造船厂]]开工建造。天津风与姐姐们最大的不同便是其实验性搭载的高温高压锅炉。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matsukaze_II.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f/Amatsukaze_II.jpg|宽度=400|说明=1940年10月17日}}


1936年9月7日竣工,划归一等驱逐舰。
{| class="wikitable"
|-
! colspan="4" | 设计诸元(以1944年)
|-
| 标准排水量 || 2033吨 || 满载排水量 || 2500吨
|-
| 全长 || 118.5米<br>72.4米(1944年遭雷击应急处理后) || 舰宽 || 10.8米
|-
| 吃水 || 3.8米
|-
| 武备 || 50倍径三年式127mm主炮6门(双联×3)<br>九六式25mm高射炮13门(双联×1,三联×4)<br>九二式610mm鱼雷发射管二型8具(四联×2,有次发装填功能,备九三式鱼雷16发)<br>深水炸弹18-36枚 || 动力 || 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3座,舰本式蒸汽轮机2台<br>52000马力<br>载油622吨
|-
| 轴数 || 2轴 || 航速 || 35.0节
|-
| 续航力 || 5000海里/18节 || 舰员 || 239人
|}


1936年10月上旬,作为昭和天皇御召舰[[比叡]]的随从舰,参加于北海道举行的陆军特别演习。
===战历编年史===
1939年2月14日,于[[造船厂|海军舞鹤造船厂]]开工建造。


1936年10月29日,参加于神户海举行的昭和11年特别大演习观舰式,作为御召舰[[比叡]]、供奉舰[[鸟海]]、[[爱宕]]、足柄的护卫舰。
1939年8月25日,被命名为天津风。


1936年10月30日,观舰式结束后,白露、时雨与御召舰[[比叡]]返航横须贺港。时雨入籍横须贺镇守府。
1939年10月19日下水。


1936年11月1日,与有明型二舰(有明、夕暮)、姐姐白露一起编成第九驱逐队。
1940年1月27日,与[[黑潮]](后于同年11月15日编入第15驱逐队)、[[雪风]]、时津风、初风编入新組建的第16驱逐队。


1936年12月1日,第九驱逐队编入第一舰队第一水雷战队。
1940年10月26日,竣工服役。舰籍归属[[造船厂|吴镇守府]]。


1936年12月15日,时雨同第九驱逐队转籍至佐世保镇守府。第九驱逐队改名第二十七驱逐队,时雨分配至第一小队。
1941年7月25日,谷紫郎大佐就任第16驱逐队司令,第16驱逐队编入第二水雷战队,第16驱逐队下分为第一小队([[雪风]]、时津风)和第二小队(天津风、初风)。


1941年12月上旬,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搭乘旗舰[[长门]],率领日本海军主力舰队向小笠原近海进发。
1941年,天津风迎来她的第一个作战任务:为第四航空战队的轻母[[龙骧]]航空队提供支援。


1942年1月15日,第二十九驱逐队在第九战队指挥官岸福治少佐的指挥下,对陆军第二师团的运输船队进行护航任务。
1941年12月11日至12日,第16驱逐队第二小队与第五战队(重巡洋舰[[妙高]]、那智、羽黑)汇合并成为其直卫舰。


1942年1月18日,时雨随6艘运输船由山口县门司出航。
1941年12月16日,天津风返回帕劳,护卫陆军运输船队。


1942年1月22日,抵达台湾基隆港。五天后,再次出港。
1941年12月20日,达沃攻略作战中,与姊妹舰亲潮共同担任陆军运输船队护卫。<br>
登陆作战开始后,天津风进入湾内,派遣内火艇试图控制达巴鄂市南岸的码头一带。但是天津风船因联合军的反击陷入危机,天津风开始进行了救援炮战,随后在达瓦奥市内发生爆炸


1942年1月29日,抵达台湾澎湖马公市。
1942年11月14日,参与第三次所罗门海战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erial_view_of_the_immobile_Japanese_carrier_Ryujo_with_two_destroyers_during_the_Battle_of_the_Eastern_Solomons,_24_August_1942_(80-G-88018).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8/Aerial_view_of_the_immobile_Japanese_carrier_Ryujo_with_two_destroyers_during_the_Battle_of_the_Eastern_Solomons%2C_24_August_1942_%2880-G-88018%29.jpg|宽度=400|说明=1942年8月24日,美军B-17轰炸机视角。正在做规避机动的天津风(左下)<br>与时津风(右上)将已失去航行能力的[[龙骧]]号上的幸存舰员转移}}
1942年2月17日,时雨与白露护送由横须贺出港的轻母[[瑞风]],在补充完零式舰战后前往菲律宾棉兰老岛。3月2日返航。
 
1942年4月18日,第二十七驱逐队归入第五航空战队([[翔鹤]]、[[瑞鹤]],指挥官原忠一少将)麾下。
 
1942年5月8日,时雨作为第二十七驱逐队领舰参加珊瑚岛海战(MO作战方案),主要工作是护卫及搜救迫降的舰载机。
 
1942年5月17日,第二十七驱逐队从MO机动部队建制中脱离。
 
1942年5月22日,返回吴港。
 
1942年7月14日,第二十七驱逐队编入第四水雷战队。
6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