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凯纳:修订间差异

删除428字节 、​ 2020年8月4日 (星期二)
回滚,纠正英法语混译错误
→‎舰船设计:​ 内容扩充
(回滚,纠正英法语混译错误)
第63行: 第63行:
*15节下续航力5000海里
*15节下续航力5000海里


然而问题出现了,海军方面要求迪凯纳级拥有和杜盖·图鲁安级相当的航速水平,但仅达这个要求的动力系统和主炮炮塔的重量就已经占了条约要求的10000吨的三分之一。法国海军建造局最初计划沿用杜盖·图鲁安级的装甲设计,但如果这样舰船吨位必定会超过条约限制。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用2节航速换取更佳水面防护的考量,为了比较两种方案,STCN(Service technique des constructions navales,法国海军建造技术科)根据要求同时拿出了高航速方案和重防护方案。尽管法国海军最终选择了杜盖-图鲁安模式的防护,STCN依然希望能够拿出一部分重量分给保护轮机段的30毫米防弹钢板,然而法国海军最高委员会(Conseil supérieur de la marine, CSM)此时介入,将防护重点选择在了弹药舱和舵机以及水密舱隔板厚度上(从8毫米提高到20毫米)。为了协调在装甲上的吨位,STCN转而推荐了牺牲2节航速的重防护方案,以免新的巡洋舰无法抵挡驱逐舰舰炮,然而海军参谋部根据对意大利方面的情报,推断意大利海军将会拥有航速超过34节巡洋舰,牺牲航速的方案被否决了。最终建造时,杜肯级的装甲总重仅仅为460吨(368/370吨船体和90吨炮塔防护),虽然相比杜盖-图鲁安级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远远比不上牺牲了推力和航速的肯特级(1025吨)。{{黑幕|30毫米厚的侧舷装甲什么概念?在当时是全球最薄巡洋舰装甲,基本就和纸糊的没什么两样,相当于海上裸奔}}


在最初法国海军计划照搬杜盖·图鲁安级的防护模式,但他们并没有放弃用2节航速换取更佳水面防护的考量,为了比较两种方案,法国海军建造局根据要求同时拿出了高航速方案和重防护方案。尽管法国海军最终选择了杜盖·图鲁安模式的防护,建造局依然希望能够拿出一部分重量分给保护轮机段的30毫米防弹钢板,然而法国海军最高委员会此时介入,将防护重点选择在了弹药舱和舵机以及水密舱隔板厚度上(从8毫米提高到20毫米)。
以后人的眼光来看,法国海军参谋部显然大大低估了换装203毫米主炮对舰体重量带来的冲击,尽管杜肯级的舰体强度已经不是杜盖-图鲁安级所能相比,203毫米主炮齐射带来的重心偏移依然过于明显。每座双联203毫米炮塔重量都高达180吨,远远超出了155毫米炮塔的80吨,每颗203毫米炮弹弹重123千克,而155毫米炮弹只有57千克。再加上指标里每座203炮塔备弹都有150发而非原案的125发,杜肯级主炮全重已经逼近了930吨,活生生比杜盖-图鲁安的400吨提高了135%。雪上加霜的是,为了应对增长的空中威胁,海军参谋部准备为杜肯级装备8座单装100毫米高平两用炮,每座备弹500发,以及8座40毫米高炮,每座备弹1000发,更不要提近距防空还需要12挺8毫米机枪。除了武装之外,杜肯级还将继续装备水上侦察机。为了抵消增重,原计划的四联装鱼雷将会被替换为三联装鱼雷。


为了协调在装甲上的吨位,建造局转而推荐了牺牲2节航速的重防护方案,以免新的巡洋舰无法抵挡驱逐舰舰炮,然而海军参谋部根据对意大利方面的情报,推断意大利海军将会拥有航速超过34节巡洋舰,牺牲航速的方案被否决了,所以只剩下削减各个部分的装甲以减轻吨位一条路可走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四联装鱼雷减少为三联装鱼雷所带来的的减重几乎可以忽略(每枚鱼雷约2吨,8枚鱼雷加8枚备弹减少到6枚鱼雷加6枚备弹只不过少了8吨重量而已),每座100毫米炮重达20吨,加上共重16吨的40毫米高炮和飞机起降系统的60到70吨,杜肯级这一部分的总重达到了155到165吨,尽管相对10000吨的条约而言依然不多,但已经让法国面临破坏条约的风险。后来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也证实了这一点。的确,华盛顿条约的10000吨(实际上是长吨,对于欧陆国家来说,这个限制等于公制的10160吨)限制并不包含燃油、补给或水,但即使在这个标准之下,最后留给动力系统的吨位也只有1740吨。而如果按照这个重量来设计动力系统,法国现有的技术只能输出84000CV的推力,换算过来是理论航速31.5节,而理论上杜肯级需要120000CV的推力来达到34节(作为对比,皇家海军的肯特级花费了1880吨来达到80000马力31.5节的表现)。法国海军确实考虑过直接采用过热蒸汽技术,但最终因为不成熟而放弃,这一项技术直到埃米尔·贝尔汀号建造时才第一次用于巡洋舰。为了获得更好的动力系统设计,法国海军决定对外招标,AC布列塔尼凭借自己一个紧凑的8小管锅炉四轴方案胜出,这个方案理论上可以产生115000CV的推力,足够让杜肯级跑出34节,同时依靠巡航轮机满足15节下5000海里续航力的要求。


最终建造时,迪凯纳级的侧舷装甲被削减到30毫米水平,装甲总重仅仅为460吨(368/370吨船体和90吨炮塔防护),虽然相比杜盖·图鲁安级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远远比不上牺牲了推力和航速的肯特级(1025吨)。{{黑幕|30毫米厚的侧舷装甲什么概念?在当时是全球最薄巡洋舰装甲,基本就和纸糊的没什么两样,相当于海上裸奔}}
除此之外,STCN还为额外的减重付出了更多努力,例如将100毫米高平两用炮换成了75毫米高平两用炮,4座Thornycroft A/S深弹炮也被取消,后者的位置将会留待未来改装时与水听器一起重新启用。


以后人的眼光来看,法国海军参谋部显然大大低估了换装203毫米主炮对舰体重量带来的冲击,尽管迪凯纳级的舰体强度已经不是杜盖·图鲁安级所能相比,203毫米主炮齐射带来的重心偏移依然过于明显。每座双联203毫米炮塔重量都高达180吨,远远超出了155毫米炮塔的80吨,每颗203毫米炮弹弹重123千克,而155毫米炮弹只有57千克。再加上指标里每座203炮塔备弹都有150发而非原案的125发,迪凯纳级主炮全重已经逼近了930吨,活生生比杜盖·图鲁安的400吨提高了135%。雪上加霜的是,为了应对增长的空中威胁,海军参谋部准备为迪凯纳级装备8座单装100毫米高平两用炮,每座备弹500发,以及8座40毫米高炮,每座备弹1000发,更不要提近距防空还需要12挺8毫米机枪。除了武装之外,迪凯纳级还将继续装备水上侦察机。为了抵消增重,原计划的四联装鱼雷将会被替换为三联装鱼雷。
杜肯级首舰杜肯的订单由布雷斯特造船厂承接,于1924年10月30日开工,1925年12月17日下水,1929年1月25日进入现役;姊妹舰图尔维尔的订单则由洛里昂造船厂承接,于1925年4月4日开工,1926年8月24日下水,1929年3月12日进入现役。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四联装鱼雷减少为三联装鱼雷所带来的的减重几乎可以忽略(每枚鱼雷约2吨,8枚鱼雷加8枚备弹减少到6枚鱼雷加6枚备弹只不过少了8吨重量而已),每座100毫米炮重达20吨,加上共重16吨的40毫米高炮和飞机起降系统的60到70吨,迪凯纳级这一部分的总重达到了155到165吨,尽管相对10000吨的条约而言依然不多,但已经让法国面临破坏条约的风险。后来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也证实了这一点。的确,《华盛顿海军条约》的10000吨(实际上是长吨,对于欧陆国家来说,这个限制等于公制的10160吨)限制并不包含燃油、补给或水,但即使在这个标准之下,最后留给动力系统的吨位也只有1740吨。而如果按照这个重量来设计动力系统,法国现有的技术只能输出84000CV的推力,换算过来是理论航速31.5节,而理论上迪凯纳级需要120000CV的推力来达到34节(作为对比,皇家海军的肯特级花费了1880吨来达到80000马力31.5节的表现)。法国海军确实考虑过直接采用过热蒸汽技术,但最终因为不成熟而放弃,这一项技术直到埃米尔·贝尔汀号建造时才第一次用于巡洋舰。


为了获得更好的动力系统设计,法国海军决定对外招标,AC布列塔尼凭借自己一个紧凑的8小管锅炉四轴方案胜出,这个方案理论上可以产生115000CV的推力,足够让迪凯纳级跑出34节,同时依靠巡航轮机满足15节下5000海里续航力的要求。
除此之外,建造局还为额外的减重付出了更多努力,例如将100毫米高平两用炮换成了75毫米高平两用炮,4座Thornycroft A/S深弹炮也被取消,后者的位置将会留待未来改装时与水听器一起重新启用。
迪凯纳级首舰迪凯纳的订单由布雷斯特造船厂承接,姊妹舰图尔维尔的订单则由洛里昂造船厂承接,于1925年4月4日开工,1926年8月24日下水,1929年3月12日进入现役。


===舰体配置===
===舰体配置===
第91行: 第85行:
迪凯纳级的防御主要依赖于她们坚固的17个水密舱,轮机段的水密舱壁被60千克钢材加厚到了20毫米,保证即使一枚鱼雷直接命中轮机段,爆炸也不会危及旁边的其他锅炉室和轮机室。尽管名义上没用任何装甲防护,但是迪凯纳级的弹药段还是实质上拥有一层30毫米装甲的,而且弹药舱前后都有20毫米装甲隔板,加上舰体上的16到20毫米轻型装甲、22到24毫米甲板装甲和中间的空气缓冲,迪凯纳级也决不是驱逐舰主炮随便就能击穿的巡洋舰。
迪凯纳级的防御主要依赖于她们坚固的17个水密舱,轮机段的水密舱壁被60千克钢材加厚到了20毫米,保证即使一枚鱼雷直接命中轮机段,爆炸也不会危及旁边的其他锅炉室和轮机室。尽管名义上没用任何装甲防护,但是迪凯纳级的弹药段还是实质上拥有一层30毫米装甲的,而且弹药舱前后都有20毫米装甲隔板,加上舰体上的16到20毫米轻型装甲、22到24毫米甲板装甲和中间的空气缓冲,迪凯纳级也决不是驱逐舰主炮随便就能击穿的巡洋舰。


====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
迪凯纳级的203毫米主炮是专门为新一代巡洋舰所研发的,其制造工艺是简单可靠的自紧A管,收缩护套和炮尾环,装填机构采用的是Welin式断纹螺丝装填机构。第一代炮弹为OPf 1927型123.1千克AP标准弹和OEA 1927型123.8千克HE标准弹,第二代炮弹弹重稍轻(119.1千克),但第三代OPf 1936型134千克重弹则超过除美国海军152千克超重弹之外所有现役203毫米炮弹。这款编号1924型的50倍径203毫米炮能够在45度仰角下达到31400米的射程,第一代炮弹出膛速度为850米每秒,第三代炮弹则降低到了820米每秒,由于设计十分成功,随后的法国重巡洋舰都基本上采用了这一款火炮。1924型203毫米炮的理论射速为每分钟5到6发,实际操作中有所降低。
迪凯纳级的203毫米主炮是专门为新一代巡洋舰所研发的,其制造工艺是简单可靠的自紧A管,收缩护套和炮尾环,装填机构采用的是Welin式断纹螺丝装填机构。第一代炮弹为OPf 1927型123.1千克AP标准弹和OEA 1927型123.8千克HE标准弹,第二代炮弹弹重稍轻(119.1千克),但第三代OPf 1936型134千克重弹则超过除美国海军152千克超重弹之外所有现役203毫米炮弹。这款编号1924型的50倍径203毫米炮能够在45度仰角下达到31400米的射程,第一代炮弹出膛速度为850米每秒,第三代炮弹则降低到了820米每秒,由于设计十分成功,随后的法国重巡洋舰都基本上采用了这一款火炮。1924型203毫米炮的理论射速为每分钟5到6发,实际操作中有所降低。


第100行: 第94行:
舰载机方面,迪凯纳级采用了更先进的弹射器,能够弹射2500千克的舰载机,服役后使用的型号为Gordou-Leseurre GL 810 HY,后来替换为更先进的卢瓦尔130。
舰载机方面,迪凯纳级采用了更先进的弹射器,能够弹射2500千克的舰载机,服役后使用的型号为Gordou-Leseurre GL 810 HY,后来替换为更先进的卢瓦尔130。


====基本数据====
===基本数据===


排水量:(标准)10000吨;(正常)11404吨;(满载)12435吨
排水量:(标准)10000吨;(正常)11404吨;(满载)12435吨
182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