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十六英寸主炮(T):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5行: 第15行:
美国国会参议员本杰明·提尔曼(Benjamin R. Tillman)在一战时期是参议院海军事务委员会的成员,他对海军提出造舰方案感到厌倦,因为最终开工的战列舰总会比国会批准的方案更大、花费更贵。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不如直接设计一型各项指标都达到极限的“最大化战列舰”(Maximum Battleship)!
美国国会参议员本杰明·提尔曼(Benjamin R. Tillman)在一战时期是参议院海军事务委员会的成员,他对海军提出造舰方案感到厌倦,因为最终开工的战列舰总会比国会批准的方案更大、花费更贵。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不如直接设计一型各项指标都达到极限的“最大化战列舰”(Maximum Battleship)!


提尔曼的想法来自于威廉·墨菲特中校(Cdr. William A. Moffett,后来的海军少将)“建造极限”(Build the Limits)的思想,墨菲特在1916年8月才在《海军力量》(Sea Powers)上撰文公开自己的观点,但提尔曼显然在此之前已经与墨菲特交流过类似的想法。墨菲特声称,抛开排水量限制去建造一型战列舰,其火力、装甲、航速不必以“够用”为基准,而是尽可能达到“极致”,有助于充分利用海军预算——海军也不需要和其他国家搞军备竞赛,先前造的战舰性能不及假想敌后来造的战舰,这样就相当于浪费了;并且,他还预计采取这个策略将引领世界造舰潮流,而作为先发方的美国,自然拥有更高的主动权。
提尔曼的想法来自于威廉·墨菲特中校(Cdr. William A. Moffett,后来的海军少将)“建造极限”(Build the Limits)的思想,墨菲特在1916年8月才在《海军力量》(Sea Powers)上撰文公开自己的观点,但提尔曼显然在此之前已经与墨菲特交流过类似的想法。墨菲特声称,抛开排水量限制去建造一型战列舰,其火力、装甲、航速不必以“够用”为基准,而是尽可能达到“极致”,有助于充分利用海军预算——海军不需要和其他国家搞军备竞赛,担心先前造的战舰性能不及假想敌后来造的战舰,而浪费了资源;并且,他还预计采取这个策略将引领世界造舰潮流,而作为先发方的美国,自然拥有更高的主动权。


当然,这个“抛开排水量限制”目前还是做不到的,墨菲特也自知美国的“两洋海军”战略,因此战舰的尺寸就限制在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程度,即——水线长975英尺(297.2米),水线宽108英尺(32.9米),吃水38英尺(11.6米)。墨菲特自己先提出了一个方案:尺寸如上,排水量6万吨,装备5座双联18英寸炮塔、16座6英寸炮廓炮、4个水下鱼雷管,25万马力,航速36节。
当然,“抛开排水量限制”在当时是做不到的,墨菲特也自知美国的“两洋海军”战略,因此战舰的尺寸就限制在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程度,即——水线长975英尺(297.2米),水线宽108英尺(32.9米),吃水38英尺(11.6米)。墨菲特自己先提出了一个方案:尺寸如上,排水量6万吨,装备5座双联18英寸炮塔、16座6英寸炮廓炮、4个水下鱼雷管,25万马力,航速36节。


提尔曼在1916年6月21日要求海军展开“最大化战列舰”的研究,并引用了墨菲特的文章。海军部其实对这种设计兴趣不大,但还是安排修造局的设计师,刘易斯·麦克布莱德上校(Capt. Lewis B. McBride)进行了设计。
提尔曼在1916年6月21日要求海军展开“最大化战列舰”的研究,并引用了墨菲特的文章。海军部其实对这种设计兴趣不大,但还是安排修造局的设计师,刘易斯·麦克布莱德上校(Capt. Lewis B. McBride)进行了设计。
18,596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