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修订间差异

添加7,275字节 、​ 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
内容扩充
无编辑摘要
(内容扩充)
第33行: 第33行:
{{台词}}
{{台词}}
==原型简介==
==原型简介==
妙高为旧日本帝国海军所属的妙高型重巡洋舰一番舰,该级舰船有平贺让设计建造,其舰艇发展自古鹰、青叶型,在此基础上,妙高型的主炮数量增至10门,防护能力也有所提升,作为代价的是,妙高型在建成之后的吨位超过了华盛顿海军条约所规定的吨位限制。另外,由于妙高型的二番舰那智的竣工日期要早于妙高,所以这一型舰船也有被叫做那智型。
妙高型一番舰妙高,是在华盛顿条约签订之后的“条约型巡洋舰”。基于条约所限制1924年造舰计划中一万吨重型巡洋舰第一批补充计划而建造。该型认真贯彻落实了IJN的夜战思想方针,可以说是在条约舰期间火力最强的一艘巡洋舰。
[[文件:Moyoko(1).jpg|缩略图|妙高彩绘图,此时已是完全形态]]
===设计背景与理念===
由于1922年华盛顿海军的签订,将重巡洋舰级吨位限制于一万吨以下、主炮口径限制于8英寸(203mm)  以下。同时条约还将日本的主力舰级吨位限制于美国主力舰级吨位的六成。对于日本海军而言,认为自己在主力舰级上“被列强(指英、美)剥削压迫”,是“奇耻大辱”。因此下定决心要在巡洋舰这一在条约中界定尚有漏洞可钻的舰种上大作文章。


1924年10月25日,妙高于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开始建造,1927年4月16日下水,即位不到半年的昭和天皇也参与了妙高的下水仪式,1929年7月31日,妙高正式竣工服役。
由此,所谓“条约型巡洋舰”便应运而生。自然,其它的条约国也不傻,于是各海军列强们在条约所造成的“海军假日”现象里开始了“条约型巡洋舰竞赛”。<br>
对于日本海军而言,尤其重视的便是重巡洋舰(一等巡洋舰)的研究计划,甚至后期还动起了轻巡洋舰(二等巡洋舰)的主意(即“惊人的违约舰”最上型)。


1930年10月26日,日本举行观舰式妙高型4艘舰作为御召舰的供奉舰参与其中。
该型舰的设计落在了日本造舰大师平贺让手中,本舰也是旧日本帝国海军条约型一万吨级巡洋舰的开始。该型舰由军令部要求装备四座双联装200mm炮塔,四组双联装610mm鱼雷发射管,防护标准按抵御152mm(6英寸)口径炮弹标准设计,同时要求拥有35.5+节的高航速以胜任夜战主力的工作。
[[文件:Moyoko(2).jpg|缩略图|妙高前部彩绘图,可见其独特的主炮布局方式]]
妙高型基于前型舰古鹰型、青叶型而修改,并改进了前型舰不成熟的设计,同时也运用了创新性的设计。其中比较明显的标志性设计便是其前部三座主炮塔呈金字塔状的布局方式:二号炮塔安装在高于一、三号炮塔的炮座上;三号炮塔炮口向后,抵在舰桥前。这样的设计使得三号炮塔的射界有些尴尬;有些看官可能会担心:这样的设计会不会炮手一不小心把舰桥炸了?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操作,因为三号炮塔在会伤及本舰的射角下安装了限制其射击的装置。这一设计也同时被高雄型重巡洋舰(除三番舰摩耶)、利根型航空巡洋舰继承,直至最上型、伊吹型(未建成)才将三号炮塔重新设计。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爆发,妙高型编为第五战队,并参与到了侵华战争中。
然而平贺让拒绝为新锐重巡加装鱼雷。他认为在一等巡洋舰上增设鱼雷发射管,无异于增加了自身舰船的被着火率,甚至是舰船被鱼雷殉爆的的概率。平贺让这一担忧在后来某重巡上的确被毒奶中了…<br>
但为了使“夜战思想”贯彻到全舰,以IJN“武装到牙齿”的思维,在军令部的授意下,此时刚崭露头角的新任造舰官“鬼才”藤本喜久雄趁平贺让出国访问8个月期间,为妙高型新增了6座双联610mm鱼雷发射器(改装后撤除)。原本对舾装鱼雷持反对态度的平贺让,在回国后妙高型木已成舟的情况下也是无可奈何。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第五战队便成为了进攻东南亚菲律宾及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攻略舰队成员之一。
为了实现在高航速下仍能保证其舰体的结构强度,妙高型在舰体上也下了一番功夫。


1942年1月4日,正停泊在达沃马拉拉格湾的日本舰队遭受到了空袭,妙高被一架B17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击中,前部的弹药库因此而进水,妙高也因为这次受伤而成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一艘受损的大型军舰。随后,妙高回到佐世保进行维修,第五战队的旗舰则变成了那智。
1928年–1929年,四艘妙高型巡洋舰相继完工。尽管藤本一再要求将舰上所有不必要的设备减少重量(甚至曾要求工人将水密门直接裁去一半以减重),但由于武备部分过多导致重量过大,其实际排水量已然超过了条约限制(以妙高为例,建成后其标准排水量10902吨,公试排水量13281吨)。<br>
实际上其实际吨位过高反倒对她带来了不少麻烦,抛开后来“第四舰队事件”所发现的舰体复原性问题不谈,由于自身重量上升而带来航速与续航能力的损失,防护性自然也因为其储备浮力的损失


2月20日,修理完毕的妙高从佐世保出发,并于26日抵达东南亚与舰队合流,随后的27日,第五战队、第二水雷战队。第四水雷战队与由美、英、荷、澳等国组成的多国舰队遭遇,双方旋即展开了战斗,在这场被称之为泗水海战的战斗,日本海军大获全胜,几乎将多国舰队全军歼灭,而在残存的多国舰队之中,重巡洋舰埃克塞特及两艘驱逐舰也于3月1日被第五战队击沉。
{| class="wikitable"
|-
! colspan="4" | 设计诸元(以1944年6月)
|-
| 标准排水量 || 15900吨 || 满载排水量 || 19800吨
|-
| 全长 || 227.5米 || 舰宽 || 21.3米
|-
| 装甲 || 34-46mm(水平)<br>127mm(主)<br>25mm(炮塔) || 吃水 || 6.32米
|-
| 舰载机 || 3架 || 舰侦(战)配置 || 爱知E13A1(‘Jake’)<br>三菱F1M2(‘Pete’)
|-
| 防空武器 || 50倍径三年式改203mm双联装炮台D型5座<br>40倍径八九式双联127mm高射炮A1型改一4座<br>九六式25mm高射炮52门(三联×4,双联×8,单装×24)<br>九二式四联装610mm鱼雷发射管一型4座,配九三式酸素鱼雷24发 || 动力 || 吕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8座,舰本式蒸汽轮机4台<br>130000马力<br>载油2318吨
|-
| 轴数 || 4轴 || 航速 || 33节
|-
| 续航力 || 7463海里/14节 || 舰员 || 891人
|}


5月,珊瑚海海战开启,妙高成为MO作战机动部队的旗舰,并与翔鹤及瑞鹤一同行动,8日,机动部队与美军相遇并展开战斗,美军的列克星敦在战斗中被击沉,翔鹤也受损严重。
===妙高之名===
妙高取名自山川名。妙高山位于今新泻县西南部上信越高原国家公园内,最高峰为2446米的火山丘,是双重式火山。<br>
其四周有神奈山(1909米)、赤仓山(2141米)等群山环绕,山野绵延,是绝佳的放牧地。冬季还有滑雪场,还有多处温泉,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


在这之后,妙高又分别参与了6月的中途岛海战、8月的第二次所罗门海战,10月15日,妙高还作为支援队伍被临时编入瓜岛战役的作战队伍中,26日,妙高有参与到南太平洋海战之中。
现今继承“妙高”之名的是日本海上自卫队金刚级导弹护卫舰三号舰(DDG-175)。1993年4月8日于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开工建造,1994年10月5日下水,1996年3月14日竣工服役。标准排水量7250吨,装备宙斯盾战斗系统(Aegis combat system),最高航速30+节,母港为舞鹤。


1943年11月,第五战队与其他数只战队组成联合袭击部队开始向布干维尔岛出发,其目的,是为了消灭美军的运输部队,布干维尔海战因此而爆发。2日,妙高与驱逐舰初风相撞,妙高因此而中破,初风受损着更为严重,舰首大破、航行不能的初风随后便被美军集火击沉。


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10月的莱特湾海战,妙高均有参与,但因为在莱特湾海战中遭受空袭损伤严重,妙高被迫回到新加坡,12月13日夜,因受损严重而不得不回到日本本土的妙高又遭到美国潜艇青鲈的雷击,妙高的舰尾因此而被截断。无法继续航行的妙高只得再次被拖回新加坡停留下来,与她身处一地的还有遭遇相近的重巡洋舰高雄。
===战历编年史===
1923年12月10日,[[造船厂|横须贺海军工厂]]预定建造重巡洋舰妙高;与此同时[[造船厂|吴海军工厂]]预定建造同型舰那智。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妙高及高雄都因受损而无法再次外出作战,停泊在新加坡港口的这两艘舰开始担当通讯、修理母舰,随后,两舰又被引渡到了英国,但因各种原因,两舰最终被下达了自沉命令。
1924年10月25日,于[[造船厂|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建造。
 
1927年4月16日,下水。下水仪式暨命名典礼由昭和天皇亲自主持,盛大而隆重。
 
由于大藏省财政预算紧缩,工程推迟不前。
 
1928年8月,舰桥结构及后烟囱完工。
 
1928年9月,前烟囱完工。
 
1929年7月35日,竣工服役。
 
1930年10月26日,日本于神户海举行观舰式。金刚型四番舰[[雾岛]]担任御召舰,妙高型四舰作为御召舰的供奉舰参与其中。
 
1934年11月-1936年6月,第一次改装。将200mm炮更换为203mm炮;改变第四炮塔上无线电天线支柱形状。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爆发,与那智、羽黑组成南方部队菲律宾部队第五战队,并参与侵华战争,上海登陆作战。
 
1940年3月-1941年4月,第二次改装。因航行时受风浪影响,第一炮塔的测距仪经常无法使用,因此于本次改装中撤除第一炮塔的6米测距仪;同时改变第二、第四炮塔上无线电天线支柱形状。
[[文件:Moyoko(3).PNG|缩略图|1941年3月31日,正在进行二次近代化改造公试的妙高]]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第五战队便编入进攻东南亚菲律宾及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攻略舰队成员,莱特湾部队第三舰队(指挥官高桥伊望中将,旗舰足柄)。
 
1942年1月4日11时55分,正停泊在达沃马拉拉格湾接受油船玄洋丸油料补给的日本舰队(重巡三艘、轻巡三艘、轻母及水母二艘、驱逐二艘,<del>内含[[雪风]]</del>)遭受到了八架B-17轰炸机空袭。妙高被其中一架B-17轰炸机水平轰炸命中左舷,前部的弹药库因此而进水;本次事件死伤60人,第五战队司令高木武雄少佐因爆炸负轻伤。妙高也因为这次受损而成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一艘受损的大型舰只。
 
1942年1月15日,妙高途经台湾返回[[造船厂|佐世保海军工厂]]维修,并扩大了第二炮塔测距仪开口。这期间第五战队旗舰变更为那智。
 
1942年2月20日,修理完毕的妙高从佐世保港出发。
 
1942年2月26日,抵达东南亚与舰队合流;<br>
1942年2月27日,第五战队、第二水雷战队、第四水雷战队与由美、英、荷、澳等国组成的多国舰队遭遇,双方旋即展开了战斗。在这场被称之为泗水海战的战斗,日本海军大获全胜,几乎将多国舰队全军歼灭。
 
1942年3月1日,第五战队(那智、羽黑、山风、江风)与多国舰队的残存舰重巡洋舰埃克塞特(HMS Exeter,68)及两艘驱逐舰相遇,然而第五战队炮弹及鱼雷备弹枯竭;后由足柄、妙高、[[雷]]、[[电]]协同行动将剩余的三艘多国舰队舰只击沉。<br>
此番战斗,足柄与妙高共计使用203mm炮弹1171发,妙高型四舰一共使用24枚酸素鱼雷;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酸素鱼雷由于自爆等原因,没有一枚命中敌舰。
 
1942年5月上旬,珊瑚海海战开启,妙高成为MO作战机动部队的旗舰,并与[[翔鹤]]及[[瑞鹤]]一同行动;<br>
8日,机动部队与美军相遇并展开战斗,美军的[[列克星敦(CV-2)]]在战斗中被击沉,[[翔鹤]]也受损严重。
 
在这之后,妙高又分别参与了6月的中途岛海战、8月的第二次所罗门海战。
 
1942年10月15日,妙高还作为支援队伍被临时编入瓜岛战役的作战队伍中,26日,妙高有参与到南太平洋海战之中。
 
1943年11月,第五战队与其他数支战队组成联合袭击部队开始向布干维尔岛出发,其目的,是为了消灭美军的运输部队,布干维尔海战因此而爆发。2日,妙高与驱逐舰初风相撞,妙高因此而中破;初风受损着更为严重,舰首大破、失去动力的初风随后便被美军集火击沉。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yoko_after_surrender.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3/Myoko_after_surrender.jpg|宽度=400|说明=1945年9月25日,新加坡港,由英国东印度舰队接收的妙高;<br>一旁的是I-501(德国海军U-181)和I-502(德国海军U-862)}}
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10月的莱特湾海战,妙高均有参与,但因为在莱特湾海战中遭受空袭损伤严重,妙高被迫回到新加坡,12月13日夜,因受损严重而不得不回到日本本土的妙高又遭到美国潜艇青鲈的雷击,妙高的舰尾因此而被截断。无法继续航行的妙高只得再次被拖回新加坡停留下来,与她身处一地的还有遭遇相近的重巡洋舰[[高雄]]。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妙高及[[高雄]]都因受损而无法再次外出作战,停泊在新加坡港口的这两艘舰开始担当通讯、修理母舰,随后,两舰又被引渡到了英国,但因各种原因,两舰最终被下达了自沉命令。


1946年7月8日,妙高于马六甲海峡自沉。
1946年7月8日,妙高于马六甲海峡自沉。
6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