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类型:修订间差异

添加613字节 、​ 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
第1,728行: 第1,728行:
友情链接:[[zhmoe:潜艇]]
友情链接:[[zhmoe:潜艇]]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在中国大陆,潜艇不论吨位几何,一律称之为潜艇,算是舰艇划分的例外。台湾地区和日本则根据吨位,会分别以潜艇和潜舰称呼。
在中国大陆,潜艇不论吨位几何,一律称之为潜艇,算是舰艇划分的例外。台湾地区和日本则根据吨位,会分别以潜艇和潜舰称呼。苏联最为特别,吨位破万的潜艇,以“水下巡洋舰”称呼。


潜艇的概念早在17世纪便有人提出,但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远远不足,人们虽然已经意识到潜艇具有非凡的隐蔽性和突袭效果,但是仍然认为她们没有军事价值。步入19世纪,随着柴电动力引擎和双层船壳的发明,以及鱼雷技术的进步,潜艇的威力逐渐显现。一战中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让各国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水下的恐惧——潜艇在水下突然现身,用鱼雷重创目标后又销声匿迹。到20世纪,各国都有发展自己的潜艇,并将潜艇用于袭击商船、偷袭舰队与隐蔽侦察的行动,而在破交袭击中又以德国和美国潜艇的表现最为抢眼。战后,由于潜艇自身巨大的隐蔽性优势,各国也没有停止发展潜艇,甚至在潜艇上装上弹道导弹和核反应堆,让她们成为水下的利剑。
潜艇的概念早在17世纪便有人提出,但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远远不足,人们虽然已经意识到潜艇具有非凡的隐蔽性和突袭效果,但是仍然认为她们没有军事价值。
 
步入19世纪,随着柴电动力引擎和双层船壳的发明,以及鱼雷技术的进步,潜艇的威力逐渐显现。一战中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让各国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水下的恐惧——潜艇在水下突然现身,用鱼雷重创目标后又销声匿迹。到20世纪40年代,各国都有发展自己的潜艇,并将潜艇用于袭击商船、偷袭舰队与隐蔽侦察的行动,而在破交袭击中又以德国和美国潜艇的表现最为抢眼。然而,由于反潜武器和传感器的快速发展,加之动力明显比水面舰艇羸弱(潜航速度只有6节左右,和浅水重炮舰一个水平),潜艇在大兵团交战时很难占到太多便宜。
 
不论如何,由于潜艇自身巨大的隐蔽性优势,各国在战后仍然大力发展潜艇。50年代核动力和潜射导弹的出现终于让潜艇臻至完美:25~44节的潜航速度给予了潜艇能在水面舰艇狂轰滥炸下全身而退的机会,而随时可能从某片海域冒出来的战略导弹则把潜艇抬高到了达摩克利斯剑的地位。由此,潜艇彻底遁入水下,彻底抛弃了火炮等在水面上才能使用的武器装备。


现实中的潜艇一般不与舰队一同行动,这点与游戏中还是挺吻合的。
现实中的潜艇一般不与舰队一同行动,这点与游戏中还是挺吻合的。
2,369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