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乔治五世:修订间差异

添加145字节 、​ 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参考资料:​ 添加参考资料来源
→‎原型简介:​ 增添大量设计过程与技术细节
→‎参考资料:​ 添加参考资料来源
 
第38行: 第38行:
===设计历程===
===设计历程===


==== 快速主力舰竞赛 ====
====快速主力舰竞赛====
随着《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各大海军强国正式进入了“海军假日”,但德意志级的出现打破了这个氛围。虽然德意志级吨位较小、防护较差,但其相对较高的速度以及六门283毫米口径的主炮却使得其很适合充当破交舰的角色。作为回应,法国建造了敦刻尔克级、意大利则对其现有的四艘老舰进行了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后来的黎塞留级与维内托级亦与为前列事件的影响之一,这便是30年代的欧洲快速主力舰竞赛。然而以海上交通线为命脉的英帝国,此时却因《第一次伦敦海军条约》而无法进行任何主力舰建造,于是英国海军首脑决定,顺着《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解禁了总吨位限制与建造禁令,英国人势必要在其第一批新锐战列舰上扳回颓势,并且这些新战舰应当来得越早越好——尤其是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引发地中海危机给予了皇家海军巨大的压力。
随着《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各大海军强国正式进入了“海军假日”,但德意志级的出现打破了这个氛围。虽然德意志级吨位较小、防护较差,但其相对较高的速度以及六门283毫米口径的主炮却使得其很适合充当破交舰的角色。作为回应,法国建造了敦刻尔克级、意大利则对其现有的四艘老舰进行了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后来的黎塞留级与维内托级亦与为前列事件的影响之一,这便是30年代的欧洲快速主力舰竞赛。然而以海上交通线为命脉的英帝国,此时却因《第一次伦敦海军条约》而无法进行任何主力舰建造,于是英国海军首脑决定,顺着《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解禁了总吨位限制与建造禁令,英国人势必要在其第一批新锐战列舰上扳回颓势,并且这些新战舰应当来得越早越好——尤其是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引发地中海危机给予了皇家海军巨大的压力。


==== 抢跑 ====
====抢跑====
实际上早在1934年,针对新一代战列舰的设计工作便已开始。虽然在此之前英国曾提议将限制进一步压低到两万余吨、12in口径主炮,但显然维持现有35,000吨标准的意见占上风。在评估过14in、15in、16in三个口径后,为了尽可能避免现有战列舰在对抗新舰时处于劣势,以及当时的第一海务大臣、日德兰海战时贝蒂座舰狮号的舰长、查特菲尔德(请牢记这个名字)受日德兰海战的影响{{黑幕|PTSD}},认为较小口径的舰炮能通过更好的防护以及皇家海军近战战术的配合反杀主炮口径更大的战舰,遂有相当大的倾向将主炮口径限定在14in。虽然美国方面为了应对日本“既想退出条约、又不想被认为破坏和平”的小心思而提出了升降机条款,但皇家海军对新舰的紧迫要求还是促使着设计工作朝着14in开展。那么,整个基调是:12门14in主炮,1935年7月定案封存开始备料,1937年1月1日立即开工,20个月下水腾出船台建造狮级,用这些前期准备达成“抢跑”效果以尽快形成战斗力,让这些新舰赶在1940年服役。
实际上早在1934年,针对新一代战列舰的设计工作便已开始。虽然在此之前英国曾提议将限制进一步压低到两万余吨、12in口径主炮,但显然维持现有35,000吨标准的意见占上风。在评估过14in、15in、16in三个口径后,为了尽可能避免现有战列舰在对抗新舰时处于劣势,以及当时的第一海务大臣、日德兰海战时贝蒂座舰狮号的舰长、查特菲尔德(请牢记这个名字)受日德兰海战的影响{{黑幕|PTSD}},认为较小口径的舰炮能通过更好的防护以及皇家海军近战战术的配合反杀主炮口径更大的战舰,遂有相当大的倾向将主炮口径限定在14in。虽然美国方面为了应对日本“既想退出条约、又不想被认为破坏和平”的小心思而提出了升降机条款,但皇家海军对新舰的紧迫要求还是促使着设计工作朝着14in开展。那么,整个基调是:12门14in主炮,1935年7月定案封存开始备料,1937年1月1日立即开工,20个月下水腾出船台建造狮级,用这些前期准备达成“抢跑”效果以尽快形成战斗力,让这些新舰赶在1940年服役。


==== 海军史上最大的笑话 ====
====海军史上最大的笑话====
为了应对德法意逐渐高速化的主力舰,除了1934年几个极初期23节与少数26节方案外,指标速度均为27~29节,皇家海军认为,即使速度比法意的15in主炮30节舰要稍慢,亦可通过拂晓接敌、航母断腿等战术配合以达成战术目标。在抢跑的基调下,KGV级经早先的设计迭代后,最终于1935年10月形成了代号为14N的设计方案。14N方案的舰体尺寸已经和后来的KGV相差无几,速度为标准排水量下以十万马力主机功率达到28节,其特征在于将动力舱室集中后置/主炮全前置+单烟囱,并采用10座双联4.5in高平两用炮,这一布局腾出了数百吨重量。1936年初,战舰的高平炮正式确定为理论效能接近的8座5.25in,这腾出了另外一些重量,查特菲尔德随即决定用这些重量来改善防护:直到14N的设计方案,其主装甲带高度只有两层甲板,而自此开始先是加了一道比主装薄1in的上装,后续则将上装加厚并将装甲甲板由中甲板的位置提升至主甲板,这就是14O方案。当然,这一举措也确实有好处,其一是增加舰艇储备浮力并增加装甲盒内可用空间,其二是即使炸弹在装甲甲板上爆炸也可使其远离水线,使得战舰水线完整能够继续作战。在此之后,其主装厚度亦进一步提升,由原先的14/13in提升至15/14in。
为了应对德法意逐渐高速化的主力舰,除了1934年几个极初期23节与少数26节方案外,指标速度均为27~29节,皇家海军认为,即使速度比法意的15in主炮30节舰要稍慢,亦可通过拂晓接敌、航母断腿等战术配合以达成战术目标。在抢跑的基调下,KGV级经早先的设计迭代后,最终于1935年10月形成了代号为14N的设计方案。14N方案的舰体尺寸已经和后来的KGV相差无几,速度为标准排水量下以十万马力主机功率达到28节,其特征在于将动力舱室集中后置/主炮全前置+单烟囱,并采用10座双联4.5in高平两用炮,这一布局腾出了数百吨重量。1936年初,战舰的高平炮正式确定为理论效能接近的8座5.25in,这腾出了另外一些重量,查特菲尔德随即决定用这些重量来改善防护:直到14N的设计方案,其主装甲带高度只有两层甲板,而自此开始先是加了一道比主装薄1in的上装,后续则将上装加厚并将装甲甲板由中甲板的位置提升至主甲板,这就是14O方案。当然,这一举措也确实有好处,其一是增加舰艇储备浮力并增加装甲盒内可用空间,其二是即使炸弹在装甲甲板上爆炸也可使其远离水线,使得战舰水线完整能够继续作战。在此之后,其主装厚度亦进一步提升,由原先的14/13in提升至15/14in。


但是,经过进一步论证,14N的全前置单烟囱的方案被否决,战舰被认为需要回到较为常规的上甲板布局,这意味着卡好的吨位不够用。'''此时海军建造总监斯坦利·古道尔爵士提议通过瞒报排水量等作弊方式将此问题掩盖过去,但查特菲尔德却否决了这一想法,而来自海军内部对德法意军舰瞒报、吨位超标军舰的质疑,也被“建造技术较低”的理由搪塞过去'''。最终在比较三座主炮塔中任意一座改为双联装的影响后,最终决定更改B炮塔以实现“高达”770吨的最大化减重。唯一的好消息是,机械部门认为将动力系统增重100吨即可获得11万马力的“主机可持续性过载功率”,在经过细化后,'''1936年5月28日'''14P方案成型,最终成为了后来的英王乔治五世级。
但是,经过进一步论证,14N的全前置单烟囱的方案被否决,战舰被认为需要回到较为常规的上甲板布局,这意味着卡好的吨位不够用。'''此时海军建造总监斯坦利·古道尔爵士提议通过瞒报排水量等作弊方式将此问题掩盖过去,但查特菲尔德却否决了这一想法,而来自海军内部对德法意军舰瞒报、吨位超标军舰的质疑,也被“建造技术较低”的理由搪塞过去'''。最终在比较三座主炮塔中任意一座改为双联装的影响后,最终决定更改B炮塔以实现“高达”770吨的最大化减重。唯一的好消息是,机械部门认为将动力系统增重100吨即可获得11万马力的“主机可持续性过载功率”,在经过细化后,'''1936年5月28日'''14P方案成型,最终成为了后来的英王乔治五世级。


==== 难产 ====
====难产====
英王乔治五世号和威尔士亲王号总算赶上了1937年1月1日最早的那班车,但是,设计阶段的拖延与更改仍然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后果。人们很快发现,不管是熟练工人还是装甲钢产能,甚至是炮塔这样的关键设备都远未达到原先为抢跑设定的目标。30年代英国所有的炮塔/炮架基本由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进行开发,但由于间战期间英国火炮和炮架研发使用的极度混乱{{黑幕|仅1935年正在研发的就有:新4in炮架、新4.5in炮塔(三种)、新4.7in炮塔、双联5.25in炮塔、三联6in炮塔起码7种}},加上间战期间针对大口径舰炮炮架的研究基本集中于三联装,这使得乔治五世级的炮塔开发遭遇了明显拖延,仅砍掉B炮塔带来的额外一个双联炮塔的工作量就使得KGV级整体进度滞后了至少半年,而装甲钢产能的不足甚至被炮塔的严重延误所掩盖{{黑幕|英国甚至不得不从捷克进口部分非渗碳装甲用于建造光辉级航母}}。而KGV的后2舰,安森与豪,其实际开工时间已经与原计划的狮级相差无几。狮级的三联炮架开发亦因此延后,直到战争爆发将整个项目彻底停摆。即使是率先开工的英王乔治五世号,其完工时间也已来到1940年12月11日。
英王乔治五世号和威尔士亲王号总算赶上了1937年1月1日最早的那班车,但是,设计阶段的拖延与更改仍然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后果。人们很快发现,不管是熟练工人还是装甲钢产能,甚至是炮塔这样的关键设备都远未达到原先为抢跑设定的目标。30年代英国所有的炮塔/炮架基本由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进行开发,但由于间战期间英国火炮和炮架研发使用的极度混乱{{黑幕|仅1935年正在研发的就有:新4in炮架、新4.5in炮塔(三种)、新4.7in炮塔、双联5.25in炮塔、三联6in炮塔起码7种}},加上间战期间针对大口径舰炮炮架的研究基本集中于三联装,这使得乔治五世级的炮塔开发遭遇了明显拖延,仅砍掉B炮塔带来的额外一个双联炮塔的工作量就使得KGV级整体进度滞后了至少半年,而装甲钢产能的不足甚至被炮塔的严重延误所掩盖{{黑幕|英国甚至不得不从捷克进口部分非渗碳装甲用于建造光辉级航母}}。而KGV的后2舰,安森与豪,其实际开工时间已经与原计划的狮级相差无几。狮级的三联炮架开发亦因此延后,直到战争爆发将整个项目彻底停摆。即使是率先开工的英王乔治五世号,其完工时间也已来到1940年12月11日。


=== 舰船简介 ===
===舰船简介===
该级舰垂线间长700ft/213.36米,全长745ft/227.08米,宽103ft/31.39米(计入弹射器则为34.26m),标椎排水量36,730吨对应吃水29.25ft/8.92m,重载排水量约42,000~43,000吨,前往太平洋部署时可达45,000吨。以标准排水量衡量,除了敦刻尔克级和沙恩霍斯特级,英王乔治五世级是所有新锐战列舰里最小的(如同时期的[[俾斯麦]]级和[[维内托]]级的标排至少都在4万吨以上)。
该级舰垂线间长700ft/213.36米,全长745ft/227.08米,宽103ft/31.39米(计入弹射器则为34.26m),标椎排水量36,730吨对应吃水29.25ft/8.92m,重载排水量约42,000~43,000吨,前往太平洋部署时可达45,000吨。以标准排水量衡量,除了敦刻尔克级和沙恩霍斯特级,英王乔治五世级是所有新锐战列舰里最小的(如同时期的[[俾斯麦]]级和[[维内托]]级的标排至少都在4万吨以上)。


第72行: 第72行:
防空火力方面,该级初始搭载了四门0.5英寸四联防空炮,但后来为了增强防空能力,将这些0.5英寸炮全换成了Mark VI砰砰炮。主要防空火力为六座八联砰砰炮,相比于同期的28mm“芝加哥钢琴”或者25mm“96神炮”,其火力持续性最佳、单发毁伤能力最强,但因初速较低而有效射程较近、弹道不佳。
防空火力方面,该级初始搭载了四门0.5英寸四联防空炮,但后来为了增强防空能力,将这些0.5英寸炮全换成了Mark VI砰砰炮。主要防空火力为六座八联砰砰炮,相比于同期的28mm“芝加哥钢琴”或者25mm“96神炮”,其火力持续性最佳、单发毁伤能力最强,但因初速较低而有效射程较近、弹道不佳。


==== 防护设计 ====
====防护设计====
英王乔治五世级乃至所有英国新式战列舰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垂直主装(实际上是随船壳倾斜)这一近乎“开倒车”的结构。该结构虽然在甲弹对抗方面被严厉诟病,但其考虑过程本身与周密程度都值得作为参照。
英王乔治五世级乃至所有英国新式战列舰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垂直主装(实际上是随船壳倾斜)这一近乎“开倒车”的结构。该结构虽然在甲弹对抗方面被严厉诟病,但其考虑过程本身与周密程度都值得作为参照。


第165行: 第165行: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references />
<references />《British Battleships 1919-1945: New Revised Edition》【英】R.A.Burt,P532~P588
 
《British Battleship 1906-1946》【美】Norman Friedman,P448~P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