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柏林伯爵:修订间差异

删除1,532字节 、​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4行: 第14行:
|本名=齐柏林伯爵
|本名=齐柏林伯爵
|别名=780
|别名=780
|原名=Graf·Zeppelin
|原名=Graf Zeppelin
|国籍=德国
|国籍=德国
|生日=12月8日
|生日=12月8日
第62行: 第62行: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Bundesarchiv_RM_25_Bild-62,_Flugzeugtr%C3%A4ger_%22Graf_Zeppelin%22,_Bau.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7/Bundesarchiv_RM_25_Bild-62%2C_Flugzeugtr%C3%A4ger_%22Graf_Zeppelin%22%2C_Bau.jpg/638px-Bundesarchiv_RM_25_Bild-62%2C_Flugzeugtr%C3%A4ger_%22Graf_Zeppelin%22%2C_Bau.jpg|宽度=400|说明=1940年6月,正在建造中的齐柏林伯爵}}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Bundesarchiv_RM_25_Bild-62,_Flugzeugtr%C3%A4ger_%22Graf_Zeppelin%22,_Bau.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7/Bundesarchiv_RM_25_Bild-62%2C_Flugzeugtr%C3%A4ger_%22Graf_Zeppelin%22%2C_Bau.jpg/638px-Bundesarchiv_RM_25_Bild-62%2C_Flugzeugtr%C3%A4ger_%22Graf_Zeppelin%22%2C_Bau.jpg|宽度=400|说明=1940年6月,正在建造中的齐柏林伯爵}}
===舰船历史===
齐柏林伯爵级航空母舰是德国战争海军在20世纪30年代计划建造的一级航空母舰,属于“Z计划”(Plan Z)的一部分。
齐柏林伯爵级航母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元帅埃里西·雷德尔(Erich Raeder)在30年代中期提出的Z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虽然得到了日本的帮助,但是德国终于还是由于缺乏建造航母的经验以及海空军之间的斗争等原因未能完成建造。


德国一战之后受《凡尔赛条约》限制,海军发展一直受限。但随着1933年纳粹上台重整海军和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德国海军制订了旨在重建海军的Z计划,其中就包括2~4艘航空母舰,并计划为这批航空母舰制造3种舰载机——[[BF109T|梅塞斯密特Bf 109T(战斗机)]]{{黑幕|服役于空军}}、[[Ju-87C斯图卡|容克Ju 87C(俯冲轰炸机)]]{{黑幕|服役于空军}}、菲泽勒Fi 167(鱼雷机){{黑幕|取消量产}}。由于缺乏建造经验,齐柏林伯爵参考英国暴怒号与日本[[赤城|赤城号]]的{{黑幕|过时}}设计,装备了16门150毫米炮和12门105毫米炮。
该级计划建造四艘,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项目终止,其中只有首舰齐柏林伯爵号下水,二号舰([[彼得·施特拉塞尔]]这个名字为猜测命名)仅仅只建造了飞行甲板就在船坞内被拆解,而三、四号舰完全没有开工。


飞行甲板长242米,宽30米,装备2台压缩空气弹射器和3台升降机。20万马力的主机功率使其理论上能达到35节的最高航速,19节航速下最多续航9600英里。双层机库设计,可以收纳41~48架舰载机。
===舰船设计===
====设计背景====
德国在一战结束之后受《凡尔赛条约》限制,海军发展一直受限。但随着希特勒在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后,德国开始逐渐想办法打破《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海军的封锁。


1935年11月16日,基尔德意志造船厂获得建造订单,1936年12月28日动工铺设龙骨,1938年12月8日下水,并被命名为齐柏林伯爵。
1935年6月18日,英国单方面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该协定允许德国建造相当于英国总吨位35%的各种军舰,相当于直接废除了《凡尔赛条约》中对德国海军的限制。


1939年9月,当时的工程已经完成了85%,但二战爆发打乱了齐柏林伯爵的建造工作,工程随即放缓并于1940年5月停止。随后,未完工的齐柏林伯爵被转移至哥滕哈芬(Gotenhafen,今波兰格丁尼亚(Gdynia))。
为此德国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Erich Raeder)在1938年提出了重建一支足以与英国和法国抗衡的水面舰队,这就是“Z计划”,根据该计划,到1945年海军需要拥有4艘航空母舰,而齐柏林伯爵级A舰和B舰这是该计划中的前两条。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夕,齐柏林伯爵被转移至斯特丁(Stettin,今波兰什切青(Szczecin))以避免遭到苏联空军的攻击,并于11月返回哥滕哈芬。之后被作为浮动硬木仓库使用,并获得了“候鸟”(Zugvögel)的运输船伪装名。
在“Z计划”中就有建造四艘航空母舰的项目,这就是齐柏林伯爵级航空母舰。雷德尔希望能借助航空母舰和战列舰来支援装甲舰和巡洋舰进行破交作战,以这种方式抗衡英国皇家海军。


1942年4月,希特勒决定齐柏林伯爵重启建造,并为此设计新的舰载战斗机[[Me 155|Me-155A]]。12月5日,齐柏林伯爵于基尔德意志造船厂恢复建造。
其实德国在1933年就开始研究航空母舰的可行性,到了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签订后,希特勒才正式批准了“Z计划”中建造四艘航空母舰的项目。随后德国方面派遣工程师到日本考察,他们检阅了[[赤城]]号航母并得到了日本提供的飞行甲板设计图。
 
然而1943年1月30日希特勒下令取消所有主力舰的建造,齐柏林伯爵于2月2日再次停止建造。4月23日,齐柏林伯爵被转移到斯特丁。


1936年12月28日,该级的首舰齐柏林伯爵号终于开工建造。虽然是向日本取了经,但德国对于建造航空母舰显然还是严重缺乏经验,导致其采用了很多早就被日本和美国验证而淘汰掉的过时设计理念。
{{隐藏|标题='''停泊在基尔港口内的齐柏林号'''|内容={{外链图片|地址=http://www.german-navy.de/pics/postcards/grafzeppelin_001.jpg|宽度=400}}<br>{{外链图片|地址=http://www.german-navy.de/pics/postcards/grafzeppelin_002.jpg|宽度=400}}}}
{{隐藏|标题='''停泊在基尔港口内的齐柏林号'''|内容={{外链图片|地址=http://www.german-navy.de/pics/postcards/grafzeppelin_001.jpg|宽度=400}}<br>{{外链图片|地址=http://www.german-navy.de/pics/postcards/grafzeppelin_002.jpg|宽度=400}}}}


1945年4月25日,由于苏军逼近,齐柏林伯爵被自沉在港内。1945年8月17日,苏联将其打捞出水。随后该舰的记录就此消失。对此历史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猜测——例如苏军拖曳往列宁格勒过程中遇到了暴风雨,或者误触水雷沉没之类的说法。
====设计参数====
 
而根据后来公布的苏联方面记录,1947年2月2日,齐柏林伯爵被列为靶舰,编号ПБ-101(PB-101)。8月16日-18日,其先后遭受舰炮、航空炸弹和鱼雷的攻击,并于18日当天沉没在55°48'N,18°38'E。
 
2006年7月12日,其残骸被波兰石油公司的船只发现。7月26日,波兰海军调查船确认其为齐柏林伯爵号,并于次日对外宣布。
 
===建造和设计===
齐柏林号的龙骨在1936年12月28日开始铺设,建造工作由位于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厂承担,使用的是刚刚完成建造[[格奈森瑙|格奈斯瑙号]]的船台。2年后,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列出了一张为了使德国海军拥有在北海挑战英国海上霸权的能力所急需建造的舰船清单,即Z计划。根据Z计划,到1945年,海军需要拥有4艘航空母舰,而齐柏林伯爵级A舰和B舰这是该计划中的前两条。1939年3月1日,希特勒同意了这一计划。在之前的1938年,齐柏林伯爵级B舰在位于基尔的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日耳曼尼亚(Friedrich Krupp Germaniawerft)船厂开始铺设龙骨。1938年12月8日,齐柏林伯爵号完成船体建造。
 
'''船体'''
'''船体'''
齐柏林伯爵级舰体全长262.5米,宽31.5米,吃水深度7.6米,标准排水量33550吨。


齐柏林伯爵级的船体由19个水密舱组成,这也是德国海军主力舰艇的标准划分方式。主装甲厚度从100毫米(合3.9英寸,位于轮机室和舰艉弹药库附近),到60毫米(合2.4英寸,位于前部弹药库附近),到最薄处30毫米(合1.2英寸,位于舰艏附近)不等。舰艉装甲厚达80毫米,用于保护舵机。主装内的舷内装甲厚20毫米(合0.79英寸),用于应对鱼雷的威胁。
该级的船体由19个水密舱组成,这也是德国海军主力舰艇的标准划分方式。主装甲厚度从100毫米(合3.9英寸,位于轮机室和舰艉弹药库附近),到60毫米(合2.4英寸,位于前部弹药库附近),到最薄处30毫米(合1.2英寸,位于舰艏附近)不等。舰艉装甲厚达80毫米,用于保护舵机。主装内的舷内装甲厚20毫米(合0.79英寸),用于应对鱼雷的威胁。


水平防护方面,应对航空炸弹的第一道屏障由飞行甲板构成,它同时也扮演主甲板的角色。这一层装甲大约为20毫米(合0.79英寸)厚,在升降机和通风井等重要设施附近厚度加厚到了40毫米(合1.6英寸),以提供额外防护。机库下方为主装甲板(又称二层仓甲板),其厚度约为60毫米(合2.4英寸,位于弹药库附近)到40毫米(合1.6英寸,位于轮机室附近)不等。主装甲板的外延向下倾斜45度,构成了水线防护的一部分。
水平防护方面,应对航空炸弹的第一道屏障由飞行甲板构成,它同时也扮演主甲板的角色。这一层装甲大约为20毫米(合0.79英寸)厚,在升降机和通风井等重要设施附近厚度加厚到了40毫米(合1.6英寸),以提供额外防护。机库下方为主装甲板(又称二层仓甲板),其厚度约为60毫米(合2.4英寸,位于弹药库附近)到40毫米(合1.6英寸,位于轮机室附近)不等。主装甲板的外延向下倾斜45度,构成了水线防护的一部分。
第101行: 第94行:


'''动力'''
'''动力'''
类似于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中的设计,齐柏林伯爵级的动力由16座La Mont式高压轮机提供,这些轮机与后方的4组螺旋桨一起为齐柏林航空母舰提供了15万千瓦(20万匹马力)的动力,航空母舰的最高航速也高达35节。满载5000吨燃油时(1942年增加凸起后的条件下),齐柏林伯爵的可以以19节的航速航行9600英里(合15400千米);然而战时对这些数据的估计是十分不准确的,实际数据可能要低很多。
类似于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中的设计,齐柏林伯爵级的动力由16座La Mont式高压轮机提供,这些轮机与后方的4组螺旋桨一起为齐柏林航空母舰提供了15万千瓦(20万匹马力)的动力,航空母舰的最高航速也高达35节。满载5000吨燃油时(1942年增加凸起后的条件下),齐柏林伯爵的可以以19节的航速航行9600英里(合15400千米);然而战时对这些数据的估计是十分不准确的,实际数据可能要低很多。


第107行: 第99行:


'''飞行甲板'''
'''飞行甲板'''
齐柏林伯爵的钢制甲板全长242米(合794英尺),最宽处宽30米(合98英尺)。舰岛位于飞行甲板右侧后部,由钢制横梁支撑。齐柏林伯爵级航空母舰为开放式舰首设计,她的飞行甲板前端是不平整的(这主要是因为她的弹射器的原因),但这不会对气流产生不利影响,风洞实验证明这一观点。然而齐柏林瘦长的舰岛对气流的不利影响无法忽视。
齐柏林伯爵的钢制甲板全长242米(合794英尺),最宽处宽30米(合98英尺)。舰岛位于飞行甲板右侧后部,由钢制横梁支撑。齐柏林伯爵级航空母舰为开放式舰首设计,她的飞行甲板前端是不平整的(这主要是因为她的弹射器的原因),但这不会对气流产生不利影响,风洞实验证明这一观点。然而齐柏林瘦长的舰岛对气流的不利影响无法忽视。


'''机库'''
'''机库'''
齐柏林伯爵级的上下机库长而狭窄,工场、储存室和船员舱在机库外面,这和英国航空母舰的机库设计十分相似。上层机库长185米宽16米,下层机库长172米宽16米。上层机库高6米,下层机库高5.7米。总可用面积为5450平方米,总共可携带41架飞机,包括18架Fieseler Fi 167(下层机库中)、17架Junkers Ju 87C(上层机库中)和10架Messerschmitt Bf 109T(上层机库中)。
齐柏林伯爵级的上下机库长而狭窄,工场、储存室和船员舱在机库外面,这和英国航空母舰的机库设计十分相似。上层机库长185米宽16米,下层机库长172米宽16米。上层机库高6米,下层机库高5.7米。总可用面积为5450平方米,总共可携带41架飞机,包括18架Fieseler Fi 167(下层机库中)、17架Junkers Ju 87C(上层机库中)和10架Messerschmitt Bf 109T(上层机库中)。


'''升降机'''
'''升降机'''
齐柏林伯爵级沿飞行甲板的中轴线布置了三台电动升降机,舰艏附近(和舰桥前端并列)、舰艉及船舯各一个。这些八角形的升降机为13米×14米(合43英尺×46英尺),起重能力约5.5吨。
齐柏林伯爵级沿飞行甲板的中轴线布置了三台电动升降机,舰艏附近(和舰桥前端并列)、舰艉及船舯各一个。这些八角形的升降机为13米×14米(合43英尺×46英尺),起重能力约5.5吨。


'''弹射器'''
'''弹射器'''
两座德意志船厂生产的压缩空气式弹射装置被安放在飞行甲板前端末尾处,用于辅助起飞。它们长23米(合75英尺),能将2500千克重的飞机加速至140千米/时。
两座德意志船厂生产的压缩空气式弹射装置被安放在飞行甲板前端末尾处,用于辅助起飞。它们长23米(合75英尺),能将2500千克重的飞机加速至140千米/时。


第131行: 第119行:


'''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
四道拦阻索被安放在飞行甲板末端,在船中部的起重机前后还有额外两道拦阻索。在最初的设计中,前部升降机的前后还有额外四条拦阻索,可能是用于舰艏飞机的复位,这一设计在建造中被取消。
四道拦阻索被安放在飞行甲板末端,在船中部的起重机前后还有额外两道拦阻索。在最初的设计中,前部升降机的前后还有额外四条拦阻索,可能是用于舰艏飞机的复位,这一设计在建造中被取消。


'''避风屏'''
'''避风屏'''
前部和船舯的升降机前面有两道4米高的钢制避风屏,它们被用来减小飞行甲板上的风速。在不被使用时,它们可以被放倒平铺在甲板上以便飞机通过。
前部和船舯的升降机前面有两道4米高的钢制避风屏,它们被用来减小飞行甲板上的风速。在不被使用时,它们可以被放倒平铺在甲板上以便飞机通过。


'''舰岛'''
'''舰岛'''
齐柏林伯爵级的右舷舰岛包含了指挥系统、导航系统和海图室等设施,同时也搭载了3座探照灯、4个球形火控装置和一个很大的烟囱。在1942年的设计中,还添加了一个战斗机引导塔、一个对空搜索雷达天线,烟囱上加装了一个弯头的烟囱帽以防止排出的烟气干扰到战斗机引导塔。
齐柏林伯爵级的右舷舰岛包含了指挥系统、导航系统和海图室等设施,同时也搭载了3座探照灯、4个球形火控装置和一个很大的烟囱。在1942年的设计中,还添加了一个战斗机引导塔、一个对空搜索雷达天线,烟囱上加装了一个弯头的烟囱帽以防止排出的烟气干扰到战斗机引导塔。


'''武装'''
'''武装'''
齐柏林伯爵级使用高低射角各自独立的火炮来各自进行防空或者反舰作战,而同时代的其他主要海军则倾向于使用高平两用炮,同时利用护航船只来保护航空母舰免受水面舰艇的威胁。齐柏林级的主要反舰武器是8座双联15 cm SK C/28炮塔。这8座炮塔布置于齐柏林伯爵级上机库甲板的四个角上,然而这些位置(尤其是前面的四座)很容易受到海水侵蚀。
齐柏林伯爵级使用高低射角各自独立的火炮来各自进行防空或者反舰作战,而同时代的其他主要海军则倾向于使用高平两用炮,同时利用护航船只来保护航空母舰免受水面舰艇的威胁。齐柏林级的主要反舰武器是8座双联15 cm SK C/28炮塔。这8座炮塔布置于齐柏林伯爵级上机库甲板的四个角上,然而这些位置(尤其是前面的四座)很容易受到海水侵蚀。


首席工程师哈得勒(Hadeler)本来计划在航空母舰上只设置8门火炮,四个角上每处2门单装火炮呈背负是设计。然而,德国海军技术处误解了他节省空间的意图,反而将火炮数量提升至16门,占用了更多的空间、吨位和电力资源。后来在建造齐柏林伯爵级的时候,曾有人建议将这些火炮提换成10.5 cm SK C/33并将它们安置在飞行甲板下方,然而因为涉及到的设计改动太过费时费力而最终被废弃。
首席工程师威廉·哈得勒(Wilhelm Hadeler)本来计划在航空母舰上只设置8门火炮,四个角上每处2门单装火炮呈背负是设计。然而,德国海军技术处误解了他节省空间的意图,反而将火炮数量提升至16门,占用了更多的空间、吨位和电力资源。后来在建造齐柏林伯爵级的时候,曾有人建议将这些火炮提换成10.5 cm SK C/33并将它们安置在飞行甲板下方,然而因为涉及到的设计改动太过费时费力而最终被废弃。


主要的防空武器来自于6座双联105毫米防空炮,舰桥前后各三座。这些防空炮在转向飞行甲板一侧开火时,炮口暴风可能损伤停在飞行甲板上的飞机,且会限制在此期间的飞行作业。
主要的防空武器来自于6座双联105毫米防空炮,舰桥前后各三座。这些防空炮在转向飞行甲板一侧开火时,炮口暴风可能损伤停在飞行甲板上的飞机,且会限制在此期间的飞行作业。此前日本和美国早就发现了此类问题并避免安装过多的火炮,但可惜德国这边并没有吸取这个经验。


齐柏林级的副防空武器是11座[[德国双联37毫米防空炮|双联37 mm SK C/30机炮]],这些机炮排列在飞行甲板边缘,4座位于右舷,6座位于左舷,1座位于船头。作为补充,船舷两侧的平台上有7座单装20 mm MG C/30机炮,4座位于左舷,3座位于右舷;这些火炮后来换成了20mm Flak机炮。
齐柏林级的副防空武器是11座[[德国双联37毫米防空炮|双联37 mm SK C/30机炮]],这些机炮排列在飞行甲板边缘,4座位于右舷,6座位于左舷,1座位于船头。作为补充,船舷两侧的平台上有7座单装20 mm MG C/30机炮,4座位于左舷,3座位于右舷;这些火炮后来换成了20mm Flak机炮。


'''飞行测试'''
'''飞行测试'''
1937年,由于齐柏林伯爵级预计将在1938年末完工,纳粹空军特拉福明德试飞所<small>(Travemünde,位于波罗的海海岸,在此地的试飞所第三帝国四大试飞中心之一,总部在雷希林(Rechlin))</small>组建了试飞单位,并开始了一系列测试工作,包括模拟在航空母舰上起降和训练未来的舰载机飞行员。
1937年,由于齐柏林伯爵级预计将在1938年末完工,纳粹空军特拉福明德试飞所<small>(Travemünde,位于波罗的海海岸,在此地的试飞所第三帝国四大试飞中心之一,总部在雷希林(Rechlin))</small>组建了试飞单位,并开始了一系列测试工作,包括模拟在航空母舰上起降和训练未来的舰载机飞行员。


第161行: 第144行:


'''舰载机'''
'''舰载机'''
齐柏林伯爵级的设计职能是远洋侦查平台,她最初的机组配置也是严格按照这一思想配置的:20架Fieseler Fi 167双翼机(用于侦查和鱼雷打击)、10架Messerschmitt Bf 109战斗机以及和13架Junkers Ju 87俯冲轰炸机。这一编制后来修正为30架Bf 109战斗机和12架Ju 87俯冲轰炸机,修正的原因是受到日本、英国以及美国的经验的影响,这些国家对航空母舰的定位逐渐由侦查平台提升为攻击性战役任务执行者的角色。
齐柏林伯爵级的设计职能是远洋侦查平台,她最初的机组配置也是严格按照这一思想配置的:20架Fieseler Fi 167双翼机(用于侦查和鱼雷打击)、10架Messerschmitt Bf 109战斗机以及和13架Junkers Ju 87俯冲轰炸机。这一编制后来修正为30架Bf 109战斗机和12架Ju 87俯冲轰炸机,修正的原因是受到日本、英国以及美国的经验的影响,这些国家对航空母舰的定位逐渐由侦查平台提升为攻击性战役任务执行者的角色。


7,450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