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舰队:修订间差异

添加399字节 、​ 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16行: 第16行: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
! colspan=6 | 1907年日本海军主力舰和装甲巡洋舰一览
! colspan="6" |1907年日本海军主力舰和装甲巡洋舰一览
|-
|-
! style="width:11%" | 舰种
! style="width:11%" |舰种
! style="width:15%" | 舰型 !! 舰名 !! 下水时间 !! 主要火炮
! style="width:15%" |舰型!!舰名!!下水时间!!主要火炮
! style="width:25%" | 备注  
! style="width:25%" |备注
|-
|-
| rowspan=13 | 战列舰 || 富士型 || 富士 || 1896.3.31 || 40倍径305mm双联装×2<br>40倍径152mm单装×10 || 同型舰“八岛”已于日俄战争中沉没
| rowspan="13" |战列舰||富士型||富士||1896.3.31||40倍径305mm双联装×2<br>40倍径152mm单装×10||同型舰“八岛”已于日俄战争中沉没
|-
|-
| rowspan=3 | 敷岛型 || 敷岛 || 1898.11.1 || rowspan=3 | 40倍径305mm双联装×2<br>40倍径152mm单装×14 || 同型舰“初濑”已于日俄战争中沉没
| rowspan="3" |敷岛型||敷岛||1898.11.1|| rowspan="3" |40倍径305mm双联装×2<br>40倍径152mm单装×14|| rowspan="3" |同型舰“初濑”已于日俄战争中沉没
|-  
|-  
| 朝日 || 1899.3.13  
|朝日||1899.3.13
|-
|-
| 三笠 || 1900.11.8  
|三笠||1900.11.8
|-
|-
|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 || 丹后 || 1894.11.6 || 40倍径305mm双联装炮×2<br>40倍径152mm双联装×4<br>40倍径152mm单装×4 || 原帝俄海军“波尔塔瓦(Полтава)”,1905.1.1在旅顺掳获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丹后||1894.11.6||40倍径305mm双联装炮×2<br>40倍径152mm双联装×4<br>40倍径152mm单装×4||原帝俄海军“波尔塔瓦(Полтава)”,1905.1.1在旅顺掳获;<br>同型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塞瓦斯托波尔(Севастополь) ”已于日俄战争中沉没
|-
|-
| rowspan=2 | 佩列斯韦特级<br>/<br>相模型 || 相模 || 1898.5.19 || rowspan=2 | 45倍径254mm双联装×2<br>45倍径152mm单装×10 || 原帝俄海军“佩列斯韦特(Пересвет)”,1905.1.1在旅顺掳获
| rowspan="2" |佩列斯韦特级<br>/<br>相模型||相模||1898.5.19|| rowspan="2" |45倍径254mm双联装×2<br>45倍径152mm单装×10||原帝俄海军“佩列斯韦特(Пересвет)”,1905.1.1在旅顺掳获;<br>同型舰“奥斯利雅维亚(Ослябя)”已于日俄战争中沉没
|-
|-
| 周防 || 1900.5.24 || 原帝俄海军“胜利(Победа)”,1905.1.1在旅顺掳获
|周防||1900.5.24||原帝俄海军“胜利(Победа)”,1905.1.1在旅顺掳获
|-
|-
| 无级别 || 肥前 || 1900.10.23 || 40倍径305mm双联装×2<br>40倍径152mm单装×12 || 原帝俄海军“列特维赞(Ретвизан)”,1905.1.1在旅顺掳获
|无级别||肥前||1900.10.23||40倍径305mm双联装×2<br>40倍径152mm单装×12||原帝俄海军“列特维赞(Ретвизан)”,1905.1.1在旅顺掳获;<br>同型仿制舰“波将金(Броненосец Потёмкин)”于1925年拆解
|-
|-
| 博罗季诺级 || 石见 || 1902.7.19 || 40倍径305mm双联装×2<br>45倍径203mm单装×6 || 原帝俄海军“奥廖尔(Орёл)”,1905.5.28在对马海战中向日军投降
|博罗季诺级||石见||1902.7.19||40倍径305mm双联装×2<br>45倍径203mm单装×6||原帝俄海军“奥廖尔/鹰(Орёл)”,1905.5.28在对马海战中向日军投降;<br>同型舰“博罗季诺(Бородино)”、“苏沃洛夫公爵(Князь Суворов)”、“亚利山大三世(Император Александр III ))”已于日俄战争中沉没;<br>同型舰“光荣(Слава)”于1917年凿沉,1935年拆解
|-
|-
| rowspan=2 | 香取型 || 香取 || 1905.7.4 || rowspan=2 | 45倍径305mm联装×2<br>45倍径254mm单装×4  
| rowspan="2" |香取型||香取||1905.7.4|| rowspan="2" |45倍径305mm联装×2<br>45倍径254mm单装×4
|-
|-
| 鹿岛 || 1905.3.22  
|鹿岛||1905.3.22
|-
|-
| rowspan=2 | 萨摩型 || 萨摩 || 1906.11.15 || rowspan=2 | 45倍径305mm联装×2<br>45倍径254mm单装×4 || 1910.3.25竣工  
| rowspan="2" |萨摩型||萨摩||1906.11.15|| rowspan="2" |45倍径305mm联装×2<br>45倍径254mm单装×4||1910.3.25竣工
|-
|-
| 安艺<ref>日文汉字写作“安芸”,汉语资料也有直接照抄的。但是日文的“芸”是“藝”的简化字,和现代汉语中念“yún”的“芸”已非同一含义。“藝”在现行规范汉字中对应的简化字为“艺”</ref> || 1907.4.15 || 1911.3.11竣工
|安艺<ref>日文汉字写作“安芸”,汉语资料也有直接照抄的。但是日文的“芸”是“藝”的简化字,和现代汉语中念“yún”的“芸”已非同一含义。“藝”在现行规范汉字中对应的简化字为“艺”</ref>||1907.4.15||1911.3.11竣工
|-
|-
| rowspan=9 | 装甲巡洋舰 || rowspan=2 | 浅间型 || 浅间 || 1898.3.22 || rowspan=2 | 40倍径203mm联装×2<br>40倍径152mm单装×14 || rowspan=2 |  
| rowspan="9" |装甲巡洋舰|| rowspan="2" |浅间型||浅间||1898.3.22|| rowspan="2" |40倍径203mm联装×2<br>40倍径152mm单装×14|| rowspan="2" |
|-
|-
| 常磐 || 1898.7.6  
|常磐||1898.7.6
|-
|-
| 无级别 || 八云 || 1899.7.8 || 45倍径203mm联装×2<br>40倍径152mm单装×12
|无级别||八云||1899.7.8||45倍径203mm联装×2<br>40倍径152mm单装×12
|-
|-
| 无级别 || 吾妻 || 1899.6.24 || 40倍径203mm联装×2<br>40倍径152mm单装×12
|无级别||吾妻||1899.6.24||40倍径203mm联装×2<br>40倍径152mm单装×12
|-
|-
| rowspan=2 | 出云型 || 出云 || 1898.9.19 || rowspan=2 | 40倍径203mm联装×2<br>40倍径152mm单装×14 || rowspan=2 |  
| rowspan="2" |出云型||出云||1898.9.19|| rowspan="2" |40倍径203mm联装×2<br>40倍径152mm单装×14|| rowspan="2" |
|-
|-
| 磐手 || 1900.3.29
|磐手||1900.3.29
|-
|-
| rowspan=2 | 春日型 || 春日 || 1902.10.22 || rowspan=2 | 40倍径254mm单装×1<br>45倍径203mm联装×1<br>40倍径152mm单装×14
| rowspan="2" |春日型||春日||1902.10.22|| rowspan="2" |40倍径254mm单装×1<br>45倍径203mm联装×1<br>40倍径152mm单装×14
|-
|-
| 日进 || 1903.2.9  
|日进||1903.2.9
|-
|-
| 巴扬级 || 阿苏 || 1900.6.12 || 45倍径203mm单装×2<br>45倍径152mm单装×8 || 原帝俄海军“巴扬(Баян)”,1905.1.1在旅顺掳获
|巴扬级||阿苏||1900.6.12||45倍径203mm单装×2<br>45倍径152mm单装×8||原帝俄海军“巴扬(Баян)”,1905.1.1在旅顺掳获;<br>同型舰“马卡洛夫海军上将( Адмирал Макаров)”于1914年击沉;<br>“巴杨II(БаянII)”、“智慧女神( Паллада)”于1922年拆解
|-
|-
| rowspan=4 | “战列巡洋舰” || rowspan=2 | 筑波型 || 筑波 || 1905.12.26 || rowspan=2 | 45倍径305mm双联装×2<br>45倍径152mm单装×120 || 开工时官方分类为装甲巡洋舰,至1912年才改为“巡洋战舰”
| rowspan="4" |“战列巡洋舰”|| rowspan="2" |筑波型||筑波||1905.12.26|| rowspan="2" |45倍径305mm双联装×2<br>45倍径152mm单装×120||开工时官方分类为装甲巡洋舰,至1912年才改为“巡洋战舰”
|-
|-
| 生驹 || 1906.4.9 || 1908.3.24竣工。开工时官方分类为装甲巡洋舰,至1912年才改为“巡洋战舰”
|生驹||1906.4.9||1908.3.24竣工。开工时官方分类为装甲巡洋舰,至1912年才改为“巡洋战舰”
|-
|-
| rowspan=2 | 鞍马型 || 鞍马 || 1907.10.21 || rowspan=2 | 45倍径305mm联装×2<br>45倍径152mm联装×4 || 1911.2.28竣工。开工时官方分类为装甲巡洋舰,至1912年才改为“巡洋战舰”  
| rowspan="2" |鞍马型||鞍马||1907.10.21|| rowspan="2" |45倍径305mm联装×2<br>45倍径152mm联装×4||1911.2.28竣工。开工时官方分类为装甲巡洋舰,至1912年才改为“巡洋战舰”
|-
|-
| 伊吹 || 1907.11.21 || 1909.11.1竣工。开工时官方分类为装甲巡洋舰,至1912年才改为“巡洋战舰”
|伊吹||1907.11.21||1909.11.1竣工。开工时官方分类为装甲巡洋舰,至1912年才改为“巡洋战舰”
|-
|-
|}
|}
第79行: 第79行: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
! colspan=6 | “八八舰队”前日本无畏舰一览
! colspan="6" |“八八舰队”前日本无畏舰一览
|-
|-
! style="width:11%" | 舰种
! style="width:11%" |舰种
! style="width:11%" | 舰型 !! 舰名 !! 开工/下水时间 !! 主炮
! style="width:11%" |舰型!!舰名!!开工/下水时间!!主炮
! style="width:30%" | 备注  
! style="width:30%" |备注
|-
|-
| rowspan=2 | “无畏”战列舰 || rowspan=2 | 河内型 || 河内 || 1909.4.1开工<br>1910.10.15下水 || rowspan=2 | 50倍径305mm联装×2<br>45倍径305mm联装×4 || 1907年“补充舰艇费”以“伊号战舰”名义列入计划;<br>1912.3.1竣工
| rowspan="2" |“无畏”战列舰|| rowspan="2" |河内型||河内||1909.4.1开工<br>1910.10.15下水|| rowspan="2" |50倍径305mm联装×2<br>45倍径305mm联装×4||1907年“补充舰艇费”以“伊号战舰”名义列入计划;<br>1912.3.1竣工
|-
|-
| 摄津 || 1909.1.18开工<br>1911.3.30下水 || 1907年“补充舰艇费”以“伊号战舰”名义列入计划;<br>1912.7.1竣工
|摄津||1909.1.18开工<br>1911.3.30下水||1907年“补充舰艇费”以“伊号战舰”名义列入计划;<br>1912.7.1竣工
|-
|-
| rowspan=4 | 战列巡洋舰 || rowspan=4 | 金刚型 || [[金刚]] || 1911.1.17开工<br>1912.5.18下水 || rowspan=4 | [[日本35.6厘米连装炮|45倍径356mm双联装]]×4 || 1907年“补充舰艇费”首次以“伊号装甲巡洋舰”名义列入计划,未开工;<br>1910.11.17同英国维克斯船厂签约建造;<br>1913.8.16竣工
| rowspan="4" |战列巡洋舰|| rowspan="4" |金刚型||[[金刚]]||1911.1.17开工<br>1912.5.18下水|| rowspan="4" |[[日本35.6厘米连装炮|45倍径356mm双联装]]×4||1907年“补充舰艇费”首次以“伊号装甲巡洋舰”名义列入计划,未开工;<br>1910.11.17同英国维克斯船厂签约建造;<br>1913.8.16竣工
|-
|-
| [[比睿]] || 1911.11.4开工<br>1912.11.21下水 || 1904年“新设临时军事费”首次以“卯号装甲巡洋舰”名义列入计划,未开工;<br>1914.8.14竣工
|[[比睿]]||1911.11.4开工<br>1912.11.21下水||1904年“新设临时军事费”首次以“卯号装甲巡洋舰”名义列入计划,未开工;<br>1914.8.14竣工
|-
|-
| [[榛名]] || 1912.3.16开工<br>1913.12.14下水 || 1897年“第3期海军扩张”首次以“二号装甲巡洋舰”名义列入计划,未开工;<br>1915.4.19竣工
|[[榛名]]||1912.3.16开工<br>1913.12.14下水||1897年“第3期海军扩张”首次以“二号装甲巡洋舰”名义列入计划,未开工;<br>1915.4.19竣工
|-
|-
| [[雾岛]] || 1912.3.17开工<br>1913.12.1下水 || 1897年“第3期海军扩张”首次以“三号装甲巡洋舰”名义列入计划,未开工;<br>1915.4.19竣工
|[[雾岛]]||1912.3.17开工<br>1913.12.1下水||1897年“第3期海军扩张”首次以“三号装甲巡洋舰”名义列入计划,未开工;<br>1915.4.19竣工
|-
|-
| rowspan=4 | 超无畏战列舰 || rowspan=2 | 扶桑型 || [[扶桑]] || 1912.3.11开工<br>1914.3.28下水 || rowspan=4 | [[日本35.6厘米连装炮|45倍径356mm双联装]]×6 || 1897年“第3期海军扩张”首次以“三号战舰”名义列入计划,未开工;<br>1915.11.8竣工
| rowspan="4" |超无畏战列舰|| rowspan="2" |扶桑型||[[扶桑]]||1912.3.11开工<br>1914.3.28下水|| rowspan="4" |[[日本35.6厘米连装炮|45倍径356mm双联装]]×6||1897年“第3期海军扩张”首次以“三号战舰”名义列入计划,未开工;<br>1915.11.8竣工
|-
|-
| [[山城]] || 1913.11.20开工<br>1915.11.3下水 || 1910年“新设造舰费”以“四号战舰”名义列入计划;<br>1917.3.31竣工
|[[山城]]||1913.11.20开工<br>1915.11.3下水||1910年“新设造舰费”以“四号战舰”名义列入计划;<br>1917.3.31竣工
|-
|-
| rowspan=2 | 伊势型 || [[伊势]] || 1915.5.10开工<br>1916.11.12下水 || 1910年“新设造舰费”以“五号战舰”名义列入计划,原定为扶桑型三号舰,因预算问题延迟开工,随后在扶桑型基础上修改设计自成一型;<br>1917.12.15竣工
| rowspan="2" |伊势型||[[伊势]]||1915.5.10开工<br>1916.11.12下水||1910年“新设造舰费”以“五号战舰”名义列入计划,原定为扶桑型三号舰,因预算问题延迟开工,随后在扶桑型基础上修改设计自成一型;<br>1917.12.15竣工
|-
|-
| [[日向]] || 1915.5.6开工<br>1917.1.27下水 || 1910年“新设造舰费”以“六号战舰”名义列入计划,原定为扶桑型四号舰,因预算问题延迟开工,随后变更为伊势型二号舰;<br>1918.4.30竣工
|[[日向]]||1915.5.6开工<br>1917.1.27下水||1910年“新设造舰费”以“六号战舰”名义列入计划,原定为扶桑型四号舰,因预算问题延迟开工,随后变更为伊势型二号舰;<br>1918.4.30竣工
|-
|-
|}
|}
第126行: 第126行:
::'''[[长门]]'''、'''[[陆奥]]'''
::'''[[长门]]'''、'''[[陆奥]]'''
*'''加贺型战列舰(2艘)'''
*'''加贺型战列舰(2艘)'''
::'''[[加贺]]'''、'''土佐'''
::'''[[加贺]]'''、'''[[土佐]]'''
*'''天城型战列巡洋舰(4艘)'''
*'''天城型战列巡洋舰(4艘)'''
::'''天城'''、'''[[赤城]]'''、'''高雄'''、'''爱宕'''
::'''[[天城]]'''、'''[[赤城]]'''、'''高雄'''、'''爱宕'''
*'''纪伊型战列舰(4艘)'''
*'''纪伊型战列舰(4艘)'''
::'''纪伊'''、'''尾张'''、'''十一号舰/第十三号战舰'''<ref name="BB_number>这一编号是日俄战争前日本海军“第三期扩张计划”的遗留产物。当时将扶桑级战列舰延续之前香取型战列舰香取、鹿岛两舰被编为第一、二号的顺序编为第三、四号战舰,之后日本海军便将伊势、长门、加贺级顺延为第物~十号,纪伊级四艘则为第十一~十四号。</ref>、'''十二号舰/第十四号战舰'''<ref name="BB_number></ref>
::'''纪伊'''、'''尾张'''、'''十一号舰/第十三号战舰'''<ref name="BB_number">这一编号是日俄战争前日本海军“第三期扩张计划”的遗留产物。当时将扶桑级战列舰延续之前香取型战列舰香取、鹿岛两舰被编为第一、二号的顺序编为第三、四号战舰,之后日本海军便将伊势、长门、加贺级顺延为第物~十号,纪伊级四艘则为第十一~十四号。</ref>、'''十二号舰/第十四号战舰'''<ref name="BB_number"></ref>
*'''八号舰型/十三号型战列巡洋舰(4艘)'''<ref name="BC_number>本型双重名称同样跟“第三期扩张计划”及之后几次造舰预算的遗留问题有关。在这几次预算制定过程中,伊吹型战巡伊吹被编为第一号,金刚型的榛名、雾岛编为第二、三号,金刚、比睿为伊、卯号,天城型四艘依次为第四~七号,至本型首舰正好为第八号。“十三号”则是因为本型首舰在八八舰队计划中排列第十三号。</ref>
*'''八号舰型/十三号型战列巡洋舰(4艘)'''<ref name="BC_number">本型双重名称同样跟“第三期扩张计划”及之后几次造舰预算的遗留问题有关。在这几次预算制定过程中,伊吹型战巡伊吹被编为第一号,金刚型的榛名、雾岛编为第二、三号,金刚、比睿为伊、卯号,天城型四艘依次为第四~七号,至本型首舰正好为第八号。“十三号”则是因为本型首舰在八八舰队计划中排列第十三号。</ref>
::'''[[十三号战舰|十三号舰]]/第八号巡洋战舰'''、'''十四号舰/第九号巡洋战舰'''、'''十五号舰/第十号巡洋战舰'''、'''十六号舰/第十一号巡洋战舰'''
::'''[[十三号战舰|十三号舰]]/第八号巡洋战舰'''、'''十四号舰/第九号巡洋战舰'''、'''十五号舰/第十号巡洋战舰'''、'''十六号舰/第十一号巡洋战舰'''


第142行: 第142行: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
! colspan=7 | 八四、八六、八八舰队主力舰队构成
! colspan="7" |八四、八六、八八舰队主力舰队构成
|-
|-
! rowspan="2" style="width:10%" align="center" | 舰种 ||colspan="2" style="width:30%" align="center" | 八四舰队 ||colspan="2" style="width:30%" align="center" | 八六舰队 || colspan="2" align="center" style="width:30%" |八八舰队
! rowspan="2" style="width:10%" align="center" |舰种|| colspan="2" style="width:30%" align="center" |八四舰队|| colspan="2" style="width:30%" align="center" |八六舰队|| colspan="2" align="center" style="width:30%" |八八舰队
|-
|-
| align="center" | 一线兵力 || align="center" | 二线兵力 || align="center" | 一线兵力 || align="center" | 二线兵力 || align="center" | 一线兵力 || align="center" | 二线兵力
| align="center" |一线兵力|| align="center" |二线兵力|| align="center" |一线兵力|| align="center" |二线兵力|| align="center" |一线兵力|| align="center" |二线兵力
|-
|-
| align="center" | 战舰 || align="center" | [[扶桑]]<br>[[山城]]<br>[[伊势]]<br>[[日向]]<br>[[长门]]<br>[[陆奥]]<br>[[加贺]]<br>土佐 || align="center" | 香取<br>鹿岛<br>萨摩<br>安艺<br>河内<br>摄津 || align="center" | [[扶桑]]<br>[[山城]]<br>[[伊势]]<br>[[日向]]<br>[[长门]]<br>[[陆奥]]<br>[[加贺]]<br>土佐 || align="center" | 香取<br>鹿岛<br>萨摩<br>安艺<br>河内<br>摄津 || align="center" | [[长门]]<br>[[陆奥]]<br>[[加贺]]<br>土佐<br>纪伊<br>尾张<br>十一号舰<br>十二号舰 || align="center" | 香取<br>鹿岛<br>萨摩<br>安艺<br><del>河内</del><sup> '''{{color|green|B}}'''</sup><br>摄津<br>[[扶桑]]<br>[[山城]]<br>[[伊势]]<br>[[日向]]  
| align="center" |战舰|| align="center" |[[扶桑]]<br>[[山城]]<br>[[伊势]]<br>[[日向]]<br>[[长门]]<br>[[陆奥]]<br>[[加贺]]<br>[[土佐]]|| align="center" |香取<br>鹿岛<br>萨摩<br>安艺<br>河内<br>摄津|| align="center" |[[扶桑]]<br>[[山城]]<br>[[伊势]]<br>[[日向]]<br>[[长门]]<br>[[陆奥]]<br>[[加贺]]<br>[[土佐]]|| align="center" |香取<br>鹿岛<br>萨摩<br>安艺<br>河内<br>摄津|| align="center" |[[长门]]<br>[[陆奥]]<br>[[加贺]]<br>[[土佐]]<br>纪伊<br>尾张<br>十一号舰<br>十二号舰|| align="center" |香取<br>鹿岛<br>萨摩<br>安艺<br><del>河内</del><sup> '''{{color|green|B}}'''</sup><br>摄津<br>[[扶桑]]<br>[[山城]]<br>[[伊势]]<br>[[日向]]
|-
|-
| align="center" | 巡洋<br>战舰 || align="center" | [[榛名]]<br>[[雾岛]]<br>天城<br>[[赤城]] || align="center" | 筑波<br>鞍马<br>伊吹<br>生驹<br>[[金刚]]<br>[[比睿]] || align="center" | [[榛名]]<br>[[雾岛]]<br>天城<br>[[赤城]]<br>高雄<br>爱宕 || align="center" | <del>筑波</del><sup> '''{{color|green|A}}'''</sup><br>鞍马<br>伊吹<br>生驹<br>[[金刚]]<br>[[比睿]] || align="center" | 天城<br>[[赤城]]<br>高雄<br>爱宕<br>[[十三号战舰|十三号舰]]<br>十四号舰<br>十五号舰<br>十六号舰 || align="center" | 鞍马<br>伊吹<br>生驹<br>[[金刚]]<br>[[比睿]]<br>[[榛名]]<br>[[雾岛]]
| align="center" |巡洋<br>战舰|| align="center" |[[榛名]]<br>[[雾岛]]<br>[[天城]]<br>[[赤城]]|| align="center" |筑波<br>鞍马<br>伊吹<br>生驹<br>[[金刚]]<br>[[比睿]]|| align="center" |[[榛名]]<br>[[雾岛]]<br>[[天城]]<br>[[赤城]]<br>高雄<br>爱宕|| align="center" |<del>筑波</del><sup> '''{{color|green|A}}'''</sup><br>鞍马<br>伊吹<br>生驹<br>[[金刚]]<br>[[比睿]]|| align="center" |[[天城]]<br>[[赤城]]<br>高雄<br>爱宕<br>[[十三号战舰|十三号舰]]<br>十四号舰<br>十五号舰<br>十六号舰|| align="center" |鞍马<br>伊吹<br>生驹<br>[[金刚]]<br>[[比睿]]<br>[[榛名]]<br>[[雾岛]]
|-
|-
| colspan="7" align="center" | ※二线兵力只统计香取型和筑波型及之后的主力舰,早期前无畏舰不予统计。<br> '''{{color|green|A}}''':战列巡洋舰“筑波”已于1917年1月14日在横须贺停泊中自爆沉没。<br> '''{{color|green|B}}''':战列舰“河内”已于1918年7月12日在山口县德山湾泊地停泊中自爆沉没。
| colspan="7" align="center" |※二线兵力只统计香取型和筑波型及之后的主力舰,早期前无畏舰不予统计。<br> '''{{color|green|A}}''':战列巡洋舰“筑波”已于1917年1月14日在横须贺停泊中自爆沉没。<br> '''{{color|green|B}}''':战列舰“河内”已于1918年7月12日在山口县德山湾泊地停泊中自爆沉没。
|-  
|-  
|}
|}
第168行: 第168行: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width:"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width:"
! colspan=8 | 长门型各舰一览
! colspan="8" |长门型各舰一览
|-
|-
! style="width:7%" | 番号 !! style="width:10%" | 八八舰<br>队序号 !! style="width:7%" | 舰名 !! style="width:12%" | 开工时间 !! style="width:12%" | 下水时间 !! style="width:12%" | 竣工时间 !! 结局
! style="width:7%" |番号!! style="width:10%" |八八舰<br>队序号!! style="width:7%" |舰名!! style="width:12%" |开工时间!! style="width:12%" |下水时间!! style="width:12%" |竣工时间!!结局
|-
|-
| 1 || 1 || [[长门]] || 1917.8.28 || 1919.11.9 || 1920.11.25 || 存活至二战后,1946年作为靶舰参与“十字路口行动”,在Baker核试验4天后于1946.7.28深夜~7.29凌晨间沉没
|1||1||[[长门]]||1917.8.28||1919.11.9||1920.11.25||存活至二战后,1946年作为靶舰参与“十字路口行动”,在Baker核试验4天后于1946.7.28深夜~7.29凌晨间沉没
|-
|-
| 2 || 2 || [[陆奥]] || 1918.6.1 || 1920.5.31 || 1921.10.24 || 1943.6.8在广岛湾柱岛泊地停泊期间因三号炮塔弹药库爆炸而沉没
|2||2||[[陆奥]]||1918.6.1||1920.5.31||1921.10.24||1943.6.8在广岛湾柱岛泊地停泊期间因三号炮塔弹药库爆炸而沉没
|}
|}


第206行: 第206行:
加贺型战列右舷和甲板线图,注意品字形布置的三~五号炮塔;<br>
加贺型战列右舷和甲板线图,注意品字形布置的三~五号炮塔;<br>
川崎造船所制作的的战列舰加贺预想模型,约1925年;
川崎造船所制作的的战列舰加贺预想模型,约1925年;
停工后的土佐在从长崎拖往吴港的过程中,1922.8.1。
停工后的[[土佐]]在从长崎拖往吴港的过程中,1922.8.1。
}}
}}


加贺型是[[长门]]型的后继舰型,因二号舰土佐开工更早,也被称为土佐型。本型共建造'''[[加贺]]'''、'''土佐'''两艘,均因《华盛顿条约》未能以战列舰完工,只有'''[[加贺]]'''最终得以改造为航空母舰留存至后条约时代。游戏中实装的就是改造为航空母舰后的'''[[加贺]]'''。
加贺型是[[长门]]型的后继舰型,因二号舰[[土佐]]开工更早,也被称为[[土佐]]型。本型共建造'''[[加贺]]'''、'''[[土佐]]'''两艘,均因《华盛顿条约》未能以战列舰完工,只有'''[[加贺]]'''最终得以改造为航空母舰留存至后条约时代。游戏中实装的就是改造为航空母舰后的'''[[加贺]]'''。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
! colspan=7 | 加贺型各舰一览
! colspan="7" |加贺型各舰一览
|-
|-
! style="width:7%" | 番号 !! style="width:10%" | 八八舰<br>队序号 !! style="width:7%" | 舰名 !! style="width:12%" | 开工时间 !! style="width:12%" | 下水时间 !! style="width:12%" | 竣工时间 !! 备注及结局
! style="width:7%" |番号!! style="width:10%" |八八舰<br>队序号!! style="width:7%" |舰名!! style="width:12%" |开工时间!! style="width:12%" |下水时间!! style="width:12%" |竣工时间!!备注及结局
|-
|-
| 1 || 3 || [[加贺]] || 1920.7.19 || 1921.11.17 || 1928.3.31 || 《华盛顿条约》签订后原定废弃,后因原定改造为航母的'''天城'''在关东大地震中严重受损、丧失修复价值,顶替天城改造为航母,1942.6.5在中途岛海战中沉没
|1||3||[[加贺]]||1920.7.19||1921.11.17||1928.3.31||《华盛顿条约》签订后原定废弃,后因原定改造为航母的'''[[天城]]'''在关东大地震中严重受损、丧失修复价值,顶替[[天城]]改造为航母,1942.6.5在中途岛海战中沉没
|-
|-
| 2 || 4 || 土佐 || 1920.2.16 || 1921.12.18 || - || 《华盛顿条约》签订后停工,后移交日本海军作为靶舰,1925.2.9自沉
|2||4||[[土佐]]||1920.2.16||1921.12.18||-||《华盛顿条约》签订后停工,后移交日本海军作为靶舰,1925.2.9自沉
|}
|}


第229行: 第229行:
*轮机/轴数:
*轮机/轴数:
::加贺:布朗-柯蒂斯式冲击式蒸气轮机(每套高、低压各1)×4 / 4轴
::加贺:布朗-柯蒂斯式冲击式蒸气轮机(每套高、低压各1)×4 / 4轴
::土佐:三菱帕森斯反击式蒸汽轮机(每套高、低压各1)×4 / 4轴
::[[土佐]]:三菱帕森斯反击式蒸汽轮机(每套高、低压各1)×4 / 4轴
*最大推进功率:91000轴马力
*最大推进功率:91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6.5<ref name="Showazosenshi_1"></ref>节或28.3节<ref>《帝国海军机关史》下卷</ref>
*最高速度:26.5<ref name="Showazosenshi_1"></ref>节或28.3节<ref>《帝国海军机关史》下卷</ref>
第262行: 第262行:
从上到下:<br>
从上到下:<br>
天城型战列巡洋舰的线图,注意该线图是按照两座烟囱的早期设计绘制的,四号炮塔的起飞滑行台也未加装;
天城型战列巡洋舰的线图,注意该线图是按照两座烟囱的早期设计绘制的,四号炮塔的起飞滑行台也未加装;
隔壁窝窝屎{{黑幕|养生休闲小游戏}}里的天城,大概是八八舰队得以完成的架空世界线中参照长门现代化改造后的版本,烟囱改成了类似[[Yamato|大和]]的样式,本来应当出现在四号炮塔上的飞机滑行台也被白毛子自作主张换成了舰尾的飞机弹射器。<br>
隔壁窝窝屎{{黑幕|养生休闲小游戏}}里的[[天城]],大概是八八舰队得以完成的架空世界线中参照长门现代化改造后的版本,烟囱改成了类似[[Yamato|大和]]的样式,本来应当出现在四号炮塔上的飞机滑行台也被白毛子自作主张换成了舰尾的飞机弹射器。<br>
{{黑幕|跟没МА的白毛子较什么真啊,没给把主炮魔改成46cm双联×5就不错了(恼)}}
{{黑幕|跟没МА的白毛子较什么真啊,没给把主炮魔改成46cm双联×5就不错了(恼)}}
}}
}}


天城型是“八八舰队”计划中第一型战列巡洋舰,也是日本自行设计的第一型真·战列巡洋舰。天城型是基于加贺型的设计改进而来的,相当于加贺型的“升级版”。该型总共计划建造'''天城'''、'''[[赤城]]'''、'''高雄'''、'''爱宕'''四艘,仅一艘'''[[赤城]]'''最终得以改造为航空母舰留存至后条约时代。游戏中实装的就是改造为航空母舰后的'''[[赤城]]'''。
天城型是“八八舰队”计划中第一型战列巡洋舰,也是日本自行设计的第一型真·战列巡洋舰。天城型是基于加贺型的设计改进而来的,相当于加贺型的“升级版”。该型总共计划建造'''[[天城]]'''、'''[[赤城]]'''、'''高雄'''、'''爱宕'''四艘,仅一艘'''[[赤城]]'''最终得以改造为航空母舰留存至后条约时代。游戏中实装的就是改造为航空母舰后的'''[[赤城]]'''。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
! colspan=7 | 天城型各舰一览
! colspan="7" |天城型各舰一览
|-
|-
! style="width:7%" | 番号 !! style="width:10%" | 八八舰<br>队序号 !! style="width:7%" | 舰名 !! style="width:12%" | 开工时间 !! style="width:12%" | 下水时间 !! style="width:12%" | 竣工时间 !! 备注及结局
! style="width:7%" |番号!! style="width:10%" |八八舰<br>队序号!! style="width:7%" |舰名!! style="width:12%" |开工时间!! style="width:12%" |下水时间!! style="width:12%" |竣工时间!!备注及结局
|-
|-
| 1 || 5 || 天城 || 1920.12.16 || - || - || 《华盛顿条约》签订后计划改造为航母,但在改造途中因关东大地震严重受损失去修复价值而放弃,1923.11.17解体
|1||5||[[天城]]||1920.12.16||-||-||《华盛顿条约》签订后计划改造为航母,但在改造途中因关东大地震严重受损失去修复价值而放弃,1923.11.17解体
|-
|-
| 2 || 6 || [[赤城]] || 1920.12.6 || 1925.4.22 || 1927.3.25 || 《华盛顿条约》签订后改造为航母,1942.6.6在中途岛海战中沉没
|2||6||[[赤城]]||1920.12.6||1925.4.22||1927.3.25||《华盛顿条约》签订后改造为航母,1942.6.6在中途岛海战中沉没
|-
|-
| 3 || 7 || 高雄 || 1921.12.19 || - || - || 计划阶段曾被命名为“爱鹰”,在土佐下水后腾出的船台开工建造。《华盛顿条约》签订后被废弃,1925年解体
|3||7||高雄||1921.12.19||-||-||计划阶段曾被命名为“爱鹰”,在[[土佐]]下水后腾出的船台开工建造。《华盛顿条约》签订后被废弃,1925年解体
|-
|-
| 4 || 8 || 爱宕 || 1921.11.22 || - || - || 在加贺下水后腾出的船台开工建造,《华盛顿条约》签订后被废弃,1925年解体
|4||8||爱宕||1921.11.22||-||-||在加贺下水后腾出的船台开工建造,《华盛顿条约》签订后被废弃,1925年解体
|-
|-
|}
|}
第290行: 第290行:
*锅炉:ロ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11+ロ号舰本式油煤混烧锅炉×8
*锅炉:ロ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11+ロ号舰本式油煤混烧锅炉×8
*轮机/轴数:
*轮机/轴数:
::天城/赤城:技本式冲击式蒸汽轮机×8(高压、低压各4),分4组 / 4轴
::[[天城]]/赤城:技本式冲击式蒸汽轮机×8(高压、低压各4),分4组 / 4轴
::高雄:技本式冲击式高压蒸汽轮机×4,三菱帕森斯反击式低压蒸汽轮机×4,分4组 / 4轴
::高雄:技本式冲击式高压蒸汽轮机×4,三菱帕森斯反击式低压蒸汽轮机×4,分4组 / 4轴
::爱宕:布朗-柯蒂斯式冲击式蒸汽轮机×4(每套高压×1、中压×1、低压×2) / 4轴
::爱宕:布朗-柯蒂斯式冲击式蒸汽轮机×4(每套高压×1、中压×1、低压×2) / 4轴
第311行: 第311行:
天城型的主炮布置和加贺型类似,同为五座双联装410mm,前甲板2+后甲板3布置。但是相比于加贺型,天城型优化了后甲板三座主炮的布置方式,从加贺的品字形布局改为上甲板2+主甲板1。这在大大提升了中部三号炮塔射界的同时,也改善了后甲板三座炮塔旋转时的同步性。这也是天城型在外观上和加贺型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天城型的主炮布置和加贺型类似,同为五座双联装410mm,前甲板2+后甲板3布置。但是相比于加贺型,天城型优化了后甲板三座主炮的布置方式,从加贺的品字形布局改为上甲板2+主甲板1。这在大大提升了中部三号炮塔射界的同时,也改善了后甲板三座炮塔旋转时的同步性。这也是天城型在外观上和加贺型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天城级的设计航速高达30节,因而有着相当强悍的动力系统。该型是日本海军第一型主机总功率超过10万马力的大型舰艇,也对后来条约时代'''[[妙高]]型重巡洋舰'''的研制产生了影响。
[[天城]]级的设计航速高达30节,因而有着相当强悍的动力系统。该型是日本海军第一型主机总功率超过10万马力的大型舰艇,也对后来条约时代'''[[妙高]]型重巡洋舰'''的研制产生了影响。


由于主装设计能够免疫自身火炮射击、火力和加贺型相当,以及最高航速高达30节,天城型事实上已经完全跳出了“费舍尔战巡”的影子。即使按照后条约时代的标准,也完全可以算作一型彻底的“高速战列舰”。
由于主装设计能够免疫自身火炮射击、火力和加贺型相当,以及最高航速高达30节,天城型事实上已经完全跳出了“费舍尔战巡”的影子。即使按照后条约时代的标准,也完全可以算作一型彻底的“高速战列舰”。


长期以来都有观点认为,天城型直到计划取消都还在沿用计划早期两座直立烟囱的设计。但近年的考证结果表明,在计划取消前,天城级的烟囱已经合并为一座(类似1936年现代化改造后的'''长门'''和'''陆奥''')。这么改进的原因是之前的两座直烟囱设计有着致命的缺陷,一号烟囱离魁梧的日式舰桥{{黑幕|违章建筑@[[扶桑]]}}过近,在航行时会因涡流导致煤烟倒灌进舰桥。同样采用两座直烟囱的长门型只有80000马力,但服役后这一问题就已十分严重,不得不在1924年全部将一号烟囱改成向后弯曲的形状以减轻影响{{黑幕|长门仙贝事弯♀的(}},勉强凑合到1934-1936年间就又全部改成了离舰桥更远的合并式烟囱。而对于131200马力的天城型而言,这个问题显然会更加严重,所以未等建成就进行了修改。
长期以来都有观点认为,天城型直到计划取消都还在沿用计划早期两座直立烟囱的设计。但近年的考证结果表明,在计划取消前,[[天城]]级的烟囱已经合并为一座(类似1936年现代化改造后的'''长门'''和'''陆奥''')。这么改进的原因是之前的两座直烟囱设计有着致命的缺陷,一号烟囱离魁梧的日式舰桥{{黑幕|违章建筑@[[扶桑]]}}过近,在航行时会因涡流导致煤烟倒灌进舰桥。同样采用两座直烟囱的长门型只有80000马力,但服役后这一问题就已十分严重,不得不在1924年全部将一号烟囱改成向后弯曲的形状以减轻影响{{黑幕|长门仙贝事弯♀的(}},勉强凑合到1934-1936年间就又全部改成了离舰桥更远的合并式烟囱。而对于131200马力的天城型而言,这个问题显然会更加严重,所以未等建成就进行了修改。


另外还有资料声称,虽然在早期设计中并未考虑舰载航空器,天城型在计划后期还是在四号炮塔上增设了水上飞机起飞用的滑行台,同时在主甲板上增加了飞船系留设备。
另外还有资料声称,虽然在早期设计中并未考虑舰载航空器,天城型在计划后期还是在四号炮塔上增设了水上飞机起飞用的滑行台,同时在主甲板上增加了飞船系留设备。
第326行: 第326行: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
! colspan=7 | 纪伊型各舰一览
! colspan="7" |纪伊型各舰一览
|-
|-
! style="width:7%" | 番号 !! style="width:10%" | 八八舰<br>队序号 !! style="width:7%" | 舰名 !! style="width:12%" | 开工时间 !! style="width:12%" | 下水时间 !! style="width:12%" | 竣工时间 !! 备注及结局
! style="width:7%" |番号!! style="width:10%" |八八舰<br>队序号!! style="width:7%" |舰名!! style="width:12%" |开工时间!! style="width:12%" |下水时间!! style="width:12%" |竣工时间!!备注及结局
|-
|-
| 1 || 9 || 纪伊 || - || - || - || 1921.10下令建造,但直至《华盛顿条约》签订仍未开工,随后取消计划
|1||9||纪伊||-||-||-||1921.10下令建造,但直至《华盛顿条约》签订仍未开工,随后取消计划
|-
|-
| 2 || 10 || 尾张 || - || - || - || 1921.10下令建造,但直至《华盛顿条约》签订仍未开工,随后取消计划
|2||10||尾张||-||-||-||1921.10下令建造,但直至《华盛顿条约》签订仍未开工,随后取消计划
|-
|-
| 3 || 11 || 第十一号舰 || - || - || - || 计划阶段代号“第十三号战舰”,预定舰名为“骏河”,直至《华盛顿条约》签订仍未开工,随后取消计划
|3||11||第十一号舰||-||-||-||计划阶段代号“第十三号战舰”,预定舰名为“骏河”,直至《华盛顿条约》签订仍未开工,随后取消计划
|-
|-
| 4 || 12 || 第十二号舰 || - || - || - || 计划阶段代号“第十四号战舰”,预定舰名为“近江”,直至《华盛顿条约》签订仍未开工,随后取消计划
|4||12||第十二号舰||-||-||-||计划阶段代号“第十四号战舰”,预定舰名为“近江”,直至《华盛顿条约》签订仍未开工,随后取消计划
|-
|-
|}
|}
第437行: 第437行:
这一艘“翔鹤”是日本海军历史上第二艘以“翔鹤”为名的军舰,游戏中实装的1937年[[翔鹤]][[瑞鹤|型]]则是第二代“翔鹤型”航空母舰,首舰'''[[翔鹤]]'''则是日本海军的第三代“翔鹤”。
这一艘“翔鹤”是日本海军历史上第二艘以“翔鹤”为名的军舰,游戏中实装的1937年[[翔鹤]][[瑞鹤|型]]则是第二代“翔鹤型”航空母舰,首舰'''[[翔鹤]]'''则是日本海军的第三代“翔鹤”。


这艘“翔鹤”计划在浅野造船所建造,但直至《华盛顿条约》签署都没有开工。在《华盛顿条约》签署后,由于天城型的'''天城'''和'''[[赤城]]'''被确定改为航母,这艘“翔鹤”的建造计划也就此搁置,直到'''天城'''在关东大地震中报废、'''[[加贺]]'''确定顶替'''天城'''改造为航母后的1923年11月19日正式取消建造。
这艘“翔鹤”计划在浅野造船所建造,但直至《华盛顿条约》签署都没有开工。在《华盛顿条约》签署后,由于天城型的'''[[天城]]'''和'''[[赤城]]'''被确定改为航母,这艘“翔鹤”的建造计划也就此搁置,直到'''[[天城]]'''在关东大地震中报废、'''[[加贺]]'''确定顶替'''[[天城]]'''改造为航母后的1923年11月19日正式取消建造。


至于《八八舰队案》中的第二艘航母,则自始至终没有命名,甚至都无法明确是否会建造为初代“翔鹤”航母的同级舰。在《华盛顿条约》签署后,这艘连名字也没有的航母也就一并被取消了。
至于《八八舰队案》中的第二艘航母,则自始至终没有命名,甚至都无法明确是否会建造为初代“翔鹤”航母的同级舰。在《华盛顿条约》签署后,这艘连名字也没有的航母也就一并被取消了。
第471行: 第471行:
值得一提的是,自“八六舰队案”开始建造神风型和若竹型开始,日本海军一度取消了驱逐舰的舰名,转而用“第×号驱逐舰”来命名。这一规定的初衷是,如“八八舰队”计划得以顺利推进,那么设计寿命只有2期16年的驱逐舰势必会大量建造,时间一长难免会发生新舰不知道该起什么名字的尴尬情况,索性按照扫海艇这种纯量产炮灰一样只给一个唯一编号拉倒。按照这一规定,一等驱逐舰使用奇数编号,二等驱逐舰使用偶数编号。这样,“神风型”就成了“第一号型”,“若竹型”就成了“第二号型”。
值得一提的是,自“八六舰队案”开始建造神风型和若竹型开始,日本海军一度取消了驱逐舰的舰名,转而用“第×号驱逐舰”来命名。这一规定的初衷是,如“八八舰队”计划得以顺利推进,那么设计寿命只有2期16年的驱逐舰势必会大量建造,时间一长难免会发生新舰不知道该起什么名字的尴尬情况,索性按照扫海艇这种纯量产炮灰一样只给一个唯一编号拉倒。按照这一规定,一等驱逐舰使用奇数编号,二等驱逐舰使用偶数编号。这样,“神风型”就成了“第一号型”,“若竹型”就成了“第二号型”。


虽然驱逐舰名字不够这一问题随着《华盛顿条约》的签订而失去意义,但日本海军还是将这个规定延续了一段时间,直至1928年8月1日吹雪型9号舰“第四十三号驱逐舰”<ref name=”DD_number”>在停止建造二等驱逐舰之后,一等驱逐舰使用奇数编号的规定并没有立即废止。因此,虽然神风型累计只建造了9艘,排第10位的[[睦月]]还是被编为“第十九号驱逐舰”。直到睦月型10号舰三日月时,日本海军才取消了一等驱逐舰只用奇数编号的限制,“三日月”也就从“第三十三号”变成了“第三十二号”,后续累计排第22位的吹雪也就变成了“第三十五号”,吹雪型的9号舰自然也就成了“第四十三号”。</ref>服役之后才取消,改为重新为驱逐舰赋予舰名。在这期间开工的[[睦月|睦月型]]和[[吹雪|吹雪型]]也分别被命名为“第十九号型”和“第三十五号型”。所谓“神风型”、“若竹型”、“睦月型”和“吹雪型”,其实都是从1928年8月1日之后才有的概念。
虽然驱逐舰名字不够这一问题随着《华盛顿条约》的签订而失去意义,但日本海军还是将这个规定延续了一段时间,直至1928年8月1日吹雪型9号舰“第四十三号驱逐舰”<ref name="”DD_number”">在停止建造二等驱逐舰之后,一等驱逐舰使用奇数编号的规定并没有立即废止。因此,虽然神风型累计只建造了9艘,排第10位的[[睦月]]还是被编为“第十九号驱逐舰”。直到睦月型10号舰三日月时,日本海军才取消了一等驱逐舰只用奇数编号的限制,“三日月”也就从“第三十三号”变成了“第三十二号”,后续累计排第22位的吹雪也就变成了“第三十五号”,吹雪型的9号舰自然也就成了“第四十三号”。</ref>服役之后才取消,改为重新为驱逐舰赋予舰名。在这期间开工的[[睦月|睦月型]]和[[吹雪|吹雪型]]也分别被命名为“第十九号型”和“第三十五号型”。所谓“神风型”、“若竹型”、“睦月型”和“吹雪型”,其实都是从1928年8月1日之后才有的概念。


如算上在“八八舰队”计划取消后继续衍生出的'''[[睦月|睦月型]]''',游戏中共实装了2艘与“八八舰队”计划相关的驱逐舰,分别是峰风型的首舰'''[[峰风]]'''和睦月型的首舰'''[[睦月]]''',江风型、神风型(二代)、追风型、枞型和若竹型则无一实装。不过,在一些舰娘的台词中,分别提到了神风型(二代)首舰'''神风'''和神风型(二代)后期型/追风型首舰'''追风''',在'''[[睦月]]'''的立绘中也有10个相同打扮的玩偶出现,所以不排除在将来实装的可能性{{黑幕|s∞n+1}}。
如算上在“八八舰队”计划取消后继续衍生出的'''[[睦月|睦月型]]''',游戏中共实装了2艘与“八八舰队”计划相关的驱逐舰,分别是峰风型的首舰'''[[峰风]]'''和睦月型的首舰'''[[睦月]]''',江风型、神风型(二代)、追风型、枞型和若竹型则无一实装。不过,在一些舰娘的台词中,分别提到了神风型(二代)首舰'''神风'''和神风型(二代)后期型/追风型首舰'''追风''',在'''[[睦月]]'''的立绘中也有10个相同打扮的玩偶出现,所以不排除在将来实装的可能性{{黑幕|s∞n+1}}。
第494行: 第494行:
1915年(大正4年)9月,不死心的海军将去年惨遭枪毙的计划稍作修改{{黑幕|指砍掉了一部分}},重新提交国会讨论。新的“八四舰队案”计划建造的主力舰下降至6艘,但舰艇总数上升至71艘,分为大正五年度(1916)和大正六年度(1917)两个造舰计划,执行时间为1916年(大正5年)-1923年(大正12年)。方案还另包括一个航空队整备计划,执行时间为1916年(大正5年)-1920年(大正9年)。三个计划和其他杂费的总预算为3亿6429万日元。
1915年(大正4年)9月,不死心的海军将去年惨遭枪毙的计划稍作修改{{黑幕|指砍掉了一部分}},重新提交国会讨论。新的“八四舰队案”计划建造的主力舰下降至6艘,但舰艇总数上升至71艘,分为大正五年度(1916)和大正六年度(1917)两个造舰计划,执行时间为1916年(大正5年)-1923年(大正12年)。方案还另包括一个航空队整备计划,执行时间为1916年(大正5年)-1920年(大正9年)。三个计划和其他杂费的总预算为3亿6429万日元。


按照计划,该案完成后,日本海军将拥有舰龄不满8年的一线战列舰8艘和战列巡洋舰4艘,包括该案提出时正在建造中的'''[[扶桑]]'''、'''[[山城]]'''、'''[[伊势]]'''、'''[[日向]]'''4艘战列舰<ref>伊势、日向二舰原定计划建造为扶桑型3、4号舰,因预算问题未能紧随扶桑和山城开工,后根据扶桑和山城的经验教训修改设计,重新定为伊势型。两舰均于1915年当年开工。</ref>,分别将在大正5、6、7、9年(1916-1920年间)开工的'''[[长门]]'''、'''[[陆奥]]'''、'''[[加贺]]'''、'''土佐'''4艘战列舰,刚竣工的'''[[榛名]]'''、'''[[雾岛]]'''2艘战列巡洋舰,以及分别在大正十年、十一年时达到8年舰龄的'''[[金刚]]'''、'''[[比睿]]'''二舰的代舰,即天城型的'''天城'''和'''[[赤城]]'''。这也就是“八四”之名的来历。
按照计划,该案完成后,日本海军将拥有舰龄不满8年的一线战列舰8艘和战列巡洋舰4艘,包括该案提出时正在建造中的'''[[扶桑]]'''、'''[[山城]]'''、'''[[伊势]]'''、'''[[日向]]'''4艘战列舰<ref>伊势、日向二舰原定计划建造为扶桑型3、4号舰,因预算问题未能紧随扶桑和山城开工,后根据扶桑和山城的经验教训修改设计,重新定为伊势型。两舰均于1915年当年开工。</ref>,分别将在大正5、6、7、9年(1916-1920年间)开工的'''[[长门]]'''、'''[[陆奥]]'''、'''[[加贺]]'''、'''[[土佐]]'''4艘战列舰,刚竣工的'''[[榛名]]'''、'''[[雾岛]]'''2艘战列巡洋舰,以及分别在大正十年、十一年时达到8年舰龄的'''[[金刚]]'''、'''[[比睿]]'''二舰的代舰,即天城型的'''[[天城]]'''和'''[[赤城]]'''。这也就是“八四”之名的来历。


该案的计划执行年限只到大正12年(1923)为止,原因是届时'''[[扶桑]]'''、'''[[山城]]'''、'''[[伊势]]'''、'''[[日向]]'''四舰都将陆续达到8年舰龄,需要转入二线并建造新舰代替。如提前做出预算,等到执行时变数可能很大,故留至下一期造舰计划另行安排。
该案的计划执行年限只到大正12年(1923)为止,原因是届时'''[[扶桑]]'''、'''[[山城]]'''、'''[[伊势]]'''、'''[[日向]]'''四舰都将陆续达到8年舰龄,需要转入二线并建造新舰代替。如提前做出预算,等到执行时变数可能很大,故留至下一期造舰计划另行安排。
第549行: 第549行:
:::'''[[陆奥]]'''
:::'''[[陆奥]]'''
::*加贺型 - 2艘(1艘改建,1艘未建成)
::*加贺型 - 2艘(1艘改建,1艘未建成)
:::'''[[加贺]]'''(后改造为航母)、土佐
:::'''[[加贺]]'''(后改造为航母)、[[土佐]]
:*战列巡洋舰 - 2艘(2469万1480日元×2)(1艘改建,1艘未建成)
:*战列巡洋舰 - 2艘(2469万1480日元×2)(1艘改建,1艘未建成)
::*天城型
::*天城型
:::天城(航母改造中因关东大地震严重受损,报废)、'''[[赤城]]'''(改建为航母)
:::[[天城]](航母改造中因关东大地震严重受损,报废)、'''[[赤城]]'''(改建为航母)
:*巡洋舰 - 9艘(轻巡:691万5078日元×3、小型:455万日元×6)(变更后均建成)
:*巡洋舰 - 9艘(轻巡:691万5078日元×3、小型:455万日元×6)(变更后均建成)
::※最初计划为轻巡7200吨×3、小型(天龙型)×6,实际建造为中型5500吨×8、小型×1。
::※最初计划为轻巡7200吨×3、小型(天龙型)×6,实际建造为中型5500吨×8、小型×1。
第697行: 第697行:
20世纪10年代末对于日本而言并不是什么适合大建的好年景。一方面,1918年7-9月,因战争造成米价飞涨,日本国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米骚动”,在吴港甚至连部分海军士兵都参加了暴动。时任的寺内正毅内阁下令出动警察和军队进行镇压,造成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并最终导致寺内内阁垮台。另一方面,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11月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日本也急需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来修养生息。
20世纪10年代末对于日本而言并不是什么适合大建的好年景。一方面,1918年7-9月,因战争造成米价飞涨,日本国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米骚动”,在吴港甚至连部分海军士兵都参加了暴动。时任的寺内正毅内阁下令出动警察和军队进行镇压,造成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并最终导致寺内内阁垮台。另一方面,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11月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日本也急需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来修养生息。


但是列强间的军备竞赛并未随着一战的结束而一起鸣金收兵。帝国主义的扩张本能决定了哪家都不愿意将海军战略调整为守势,日本自然也不能例外。1919年6月,日本海军向防务会议提出了新的预算拨款要求{{黑幕|第三张饼}}。要求指出:在即将到来的1923年(大正12年)至,1926年(大正15年)期间,日本海军现役超无畏舰中,战列舰'''[[扶桑]]'''、'''[[山城]]'''、'''[[伊势]]'''、'''[[日向]]'''和战列巡洋舰'''[[金刚]]'''、'''[[比睿]]'''、'''[[榛名]]'''、'''[[雾岛]]'''共8舰都将达到8年舰龄,应当退居二线。于是到1927年(“大正16年”/昭和2年),日本海军手中舰龄不满8年的主力舰仅剩下'''[[长门]]'''、'''[[陆奥]]'''、'''[[加贺]]'''、'''土佐'''、'''天城'''、'''[[赤城]]'''、'''高雄'''、'''爱宕'''这4战4巡,不但撑不起两年前提出的“八六舰队”,甚至连四年前的“八四舰队”都无法满足{{黑幕|饼白摊了}}。但是主力舰队的规模断然不能减少,甚至继续扩张的必要。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1927年前新造4.1万吨级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各4艘(即'''纪伊型'''和'''[[十三号战舰|十三号型]]'''),使主力舰队达到战列舰和战巡各8艘的标准,也就是“八八舰队”,这样才能确保日本的国防安全。
但是列强间的军备竞赛并未随着一战的结束而一起鸣金收兵。帝国主义的扩张本能决定了哪家都不愿意将海军战略调整为守势,日本自然也不能例外。1919年6月,日本海军向防务会议提出了新的预算拨款要求{{黑幕|第三张饼}}。要求指出:在即将到来的1923年(大正12年)至,1926年(大正15年)期间,日本海军现役超无畏舰中,战列舰'''[[扶桑]]'''、'''[[山城]]'''、'''[[伊势]]'''、'''[[日向]]'''和战列巡洋舰'''[[金刚]]'''、'''[[比睿]]'''、'''[[榛名]]'''、'''[[雾岛]]'''共8舰都将达到8年舰龄,应当退居二线。于是到1927年(“大正16年”/昭和2年),日本海军手中舰龄不满8年的主力舰仅剩下'''[[长门]]'''、'''[[陆奥]]'''、'''[[加贺]]'''、'''[[土佐]]'''、'''[[天城]]'''、'''[[赤城]]'''、'''高雄'''、'''爱宕'''这4战4巡,不但撑不起两年前提出的“八六舰队”,甚至连四年前的“八四舰队”都无法满足{{黑幕|饼白摊了}}。但是主力舰队的规模断然不能减少,甚至继续扩张的必要。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1927年前新造4.1万吨级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各4艘(即'''纪伊型'''和'''[[十三号战舰|十三号型]]'''),使主力舰队达到战列舰和战巡各8艘的标准,也就是“八八舰队”,这样才能确保日本的国防安全。


除去在主力舰上的狮子大开口,日本海军这次在其他舰艇上的需求也同样相当庞大,主要包括:
除去在主力舰上的狮子大开口,日本海军这次在其他舰艇上的需求也同样相当庞大,主要包括:
第734行: 第734行:
:*航空母舰 - 2艘(1万2500t、718万7500円×2)
:*航空母舰 - 2艘(1万2500t、718万7500円×2)
::*翔鹤型(初代)
::*翔鹤型(初代)
::※均未开工,华盛顿条约签署后取消建造,吨位重新分配给改装为航母的天城(后[[赤城]])和[[加贺]]。
::※均未开工,华盛顿条约签署后取消建造,吨位重新分配给改装为航母的[[天城]](后[[赤城]])和[[加贺]]。
:::翔鹤(II)、第3舰(舰名未定)
:::翔鹤(II)、第3舰(舰名未定)
:*巡洋舰 - 12艘(大型:8000t、803万9200円×4、中型:5500t、601万9750円×8)
:*巡洋舰 - 12艘(大型:8000t、803万9200円×4、中型:5500t、601万9750円×8)
第799行: 第799行: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mw-collapsible wikitable mw-collapsed" style="text-align:center;"
! colspan=14 | 《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时(1922.2.6)八八舰队相关舰艇建造情况
! colspan="14" |《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时(1922.2.6)八八舰队相关舰艇建造情况
|-
|-
! rowspan=2 style="width:6%" | 舰种
! rowspan="2" style="width:6%" |舰种
! colspan=3 style="width:12%;background:#DCDCDC" | 八四舰队  
! colspan="3" style="width:12%;background:#DCDCDC" |八四舰队
! colspan=3 style="width:12%" | 八六舰队  
! colspan="3" style="width:12%" |八六舰队
! colspan=3 style="width:12%;background:#DCDCDC" | 八八舰队
! colspan="3" style="width:12%;background:#DCDCDC" |八八舰队
! colspan=3 style="width:12%" | 总计  
! colspan="3" style="width:12%" |总计
! rowspan=2 | 备注  
! rowspan="2" |备注
|-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完工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在建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未建 !! 完工 !! 在建 !! 未建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完工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在建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未建 !! 完工 !! 在建 !! 未建
! style="background:#DCDCDC" |完工!! style="background:#DCDCDC" |在建!! style="background:#DCDCDC" |未建!!完工!!在建!!未建!! style="background:#DCDCDC" |完工!! style="background:#DCDCDC" |在建!! style="background:#DCDCDC" |未建!!完工!!在建!!未建
|-
|-
| 战列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2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2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colspan=3 | 无计划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4 || 2 || 2 || 4 || 完工'''[[长门]]'''、'''[[陆奥]]''',在建'''[[加贺]]'''、'''土佐''',未建纪伊型4
|战列|| style="background:#DCDCDC" |2|| style="background:#DCDCDC" |2||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colspan="3" |无计划||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4||2||2||4||完工'''[[长门]]'''、'''[[陆奥]]''',在建'''[[加贺]]'''、'''[[土佐]]''',未建纪伊型4
|-
|-
| 战巡 ||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 无计划 || || 2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2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4 || || 4 || 4 || 在建'''天城'''、'''[[赤城]]'''、'''高雄'''、'''爱宕''',未建'''[[十三号战舰|十三号型]]'''4
|战巡||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无计划|| ||2||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2|| style="background:#DCDCDC" |4|| ||4||4||在建'''[[天城]]'''、'''[[赤城]]'''、'''高雄'''、'''爱宕''',未建'''[[十三号战舰|十三号型]]'''4
|-
|-
| 巡洋(大) ||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 无计划 || colspan=3 | 无计划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4 || || || 4 || “八八舰队案”8000吨型
|巡洋(大)||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无计划|| colspan="3" |无计划||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4|| || ||4||“八八舰队案”8000吨型
|-
|-
| 巡洋(中)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5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3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 3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8 || 5 || 6 || 8 || 完工'''球磨'''、'''[[多摩]]'''、'''[[北上]]'''、'''[[大井]]'''、'''[[木曾]]''',在建长良型'''长良'''、'''[[五十铃]]'''、'''名取'''、'''由良'''、'''鬼怒'''、'''阿武隈''',未建'''[[川内]]'''、'''[[神通]]'''、'''[[那珂]]'''及川内型4~8号
|巡洋(中)|| style="background:#DCDCDC" |5|| style="background:#DCDCDC" |3||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3||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8||5||6||8||完工'''球磨'''、'''[[多摩]]'''、'''[[北上]]'''、'''[[大井]]'''、'''[[木曾]]''',在建长良型'''长良'''、'''[[五十铃]]'''、'''名取'''、'''由良'''、'''鬼怒'''、'''阿武隈''',未建'''[[川内]]'''、'''[[神通]]'''、'''[[那珂]]'''及川内型4~8号
|-
|-
| 巡洋(小)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2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 || colspan=3 | 无计划 ||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 无计划 || 2 || || 1 || 完工'''[[天龙]]'''、'''[[龙田]]''',未建'''[[夕张]]'''
|巡洋(小)|| style="background:#DCDCDC" |2||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1|| colspan="3" |无计划||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无计划||2|| ||1||完工'''[[天龙]]'''、'''[[龙田]]''',未建'''[[夕张]]'''
|-
|-
| 驱逐(大)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1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3 || 4 || 4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22 || 14 || 4 || 26 || 完工江风型2、峰风型12,在建[[峰风]]型'''野风'''、'''沼风'''、'''波风'''、神风型'''神风''',未建神风型'''朝风'''、'''春风'''、'''松风'''、'''旗风''',余下八六2艘+八八20艘未确定具体建造计划
|驱逐(大)|| style="background:#DCDCDC" |11||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3||4||4||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22||14||4||26||完工江风型2、峰风型12,在建[[峰风]]型'''野风'''、'''沼风'''、'''波风'''、神风型'''神风''',未建神风型'''朝风'''、'''春风'''、'''松风'''、'''旗风''',余下八六2艘+八八20艘未确定具体建造计划
|-
|-
| 驱逐(中)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4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4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2 || 2 || 12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0 || 16 || 6 || 22 || 完工枞型20,在建枞型'''菱'''、'''莲'''、'''蓼'''、'''堇'''、'''蓬'''、若竹型'''若竹''',未建若竹型'''吴竹'''、'''早苗'''、'''早蕨'''、'''朝颜'''、'''夕颜'''、'''芙蓉'''、'''刈萱''',余下八六5艘+八八10艘未确定具体建造计划
|驱逐(中)|| style="background:#DCDCDC" |14|| style="background:#DCDCDC" |4|| style="background:#DCDCDC" | ||2||2||12||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10||16||6||22||完工枞型20,在建枞型'''菱'''、'''莲'''、'''蓼'''、'''堇'''、'''蓬'''、若竹型'''若竹''',未建若竹型'''吴竹'''、'''早苗'''、'''早蕨'''、'''朝颜'''、'''夕颜'''、'''芙蓉'''、'''刈萱''',余下八六5艘+八八10艘未确定具体建造计划
|-
|-
| 航母 ||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 无计划 || || 1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2 || || 1 || 2 || 在建'''[[凤翔]]''',未建初代翔鹤型2艘
|航母||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无计划|| ||1||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2|| ||1||2||在建'''[[凤翔]]''',未建初代翔鹤型2艘
|-
|-
| 潜艇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3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5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2 || 14 || 32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28 || 15 || 19 || 60 || 未建60艘中含'''伊52''',另有八六31艘、八八28艘未确定具体建造计划
|潜艇|| style="background:#DCDCDC" |13|| style="background:#DCDCDC" |5|| style="background:#DCDCDC" | ||2||14||32||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28||15||19||60||未建60艘中含'''伊52''',另有八六31艘、八八28艘未确定具体建造计划
|-
|-
| 给油舰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5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2 || 3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3 || 7 || 4 || 3 || 在建知床型'''鹤见'''、'''尻矢'''、'''石廊'''、无级别'''神威''',未建3艘未确定具体建造计划<br>※含八四中以“杂船制造费”名义额外建造的'''剑崎''',不含八八中调整为破冰舰'''大泊'''、给粮舰'''间宫'''的两艘给油舰指标
|给油舰|| style="background:#DCDCDC" |5||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2||3||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1|| style="background:#DCDCDC" |3||7||4||3||在建知床型'''鹤见'''、'''尻矢'''、'''石廊'''、无级别'''神威''',未建3艘未确定具体建造计划<br>※含八四中以“杂船制造费”名义额外建造的'''剑崎''',不含八八中调整为破冰舰'''大泊'''、给粮舰'''间宫'''的两艘给油舰指标
|-
|-
| 工作舰 ||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 无计划 || colspan=3 | 无计划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 || || || 1 || 未确定具体建造计划
|工作舰||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无计划|| colspan="3" |无计划||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1|| || ||1||未确定具体建造计划
|-
|-
| 敷设舰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colspan=3 | 无计划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 || 1 || || 1 || 八八1艘未确定具体建造计划
|敷设舰|| style="background:#DCDCDC" |1||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colspan="3" |无计划||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1||1|| ||1||八八1艘未确定具体建造计划
|-
|-
| 潜水<br>母舰 ||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 无计划 || colspan=3 | 无计划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2 || || || 2 || 迅鲸型2艘,开工时分类为'''水雷母舰'''
|潜水<br>母舰||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无计划|| colspan="3" |无计划||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2|| || ||2||迅鲸型2艘,开工时分类为'''水雷母舰'''
|-
|-
| 炮舰 ||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 无计划 || colspan=3 | 无计划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4 || || 1 || 4 || 在建'''安宅,未建势多型4艘
|炮舰||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无计划|| colspan="3" |无计划||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1|| style="background:#DCDCDC" |4|| ||1||4||在建'''安宅,未建势多型4艘'''
|-
|-
| 扫海艇 ||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 无计划 || colspan=3 | 无计划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6 || || || 6 || 除扫海艇'''第1、2、3号'''外,余下3艘未确定具体建造计划
|扫海艇||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DCDCDC" |无计划|| colspan="3" |无计划||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6|| || ||6||除扫海艇'''第1、2、3号'''外,余下3艘未确定具体建造计划
|-
|-
| 其他<br>特务舰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2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colspan=3 | 无计划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 || 3 || || 1 || 八四2艘室户型给炭舰为以“杂船制造费”名义额外建造,八八2艘分别为利用给油舰指标建造的破冰舰'''大泊'''、给粮舰'''间宫'''
|其他<br>特务舰|| style="background:#DCDCDC" |2||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colspan="3" |无计划|| style="background:#DCDCDC" |1|| style="background:#DCDCDC" | || style="background:#DCDCDC" |1||3|| ||1||八四2艘室户型给炭舰为以“杂船制造费”名义额外建造,八八2艘分别为利用给油舰指标建造的破冰舰'''大泊'''、给粮舰'''间宫'''
|-
|-
| 总计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55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4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 || 9 || 29 || 48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4 || style="background:#DCDCDC" | 100 || 60 || 47 || 149
|总计|| style="background:#DCDCDC" |55|| style="background:#DCDCDC" |14|| style="background:#DCDCDC" |1||9||29||48|| style="background:#DCDCDC" |1|| style="background:#DCDCDC" |4|| style="background:#DCDCDC" |100||60||47||149
|-
|-
| colspan=14 | '''注:在1922年2月当月完工服役,但服役时间在6日之后的,一并按签约时未完工统计。'''
| colspan="14" |'''注:在1922年2月当月完工服役,但服役时间在6日之后的,一并按签约时未完工统计。'''
|}
|}


当时摆在日本海军面前的是一个一地鸡毛的情况:一方面,算上三个舰队案中以诸如“杂船建造费”之类的名义额外建造的军舰,整个“八八舰队”计划中包含的新造军舰数量高达惊人的256艘;另一方面,由于计划中最庞大的“八八舰队案”在两年前的1920年才刚刚过,资源和国内造船厂的能力又都摆在那里,1922年初的整个“八八舰队”计划事实上连一半的进度都没有{{黑幕|大饼刚开始摊}}。自打1914年计划开始实施以来,就算日本海军加班加点,这256艘舰艇中,最终能够赶在条约前{{注音|完工服役|强行出厂}}的,也只有包括'''[[长门]]'''和'''[[陆奥]]'''这两艘硕果仅存的战列舰在内的60艘各型舰艇。已经开工但还未服役的有47艘,其中还包括已经被条约明文判处死刑的'''[[加贺]]'''、'''土佐'''、'''天城'''、'''[[赤城]]'''、'''高雄'''、'''爱宕'''六艘主力舰。至于尚未开工的舰艇,则有足足149艘之多。
当时摆在日本海军面前的是一个一地鸡毛的情况:一方面,算上三个舰队案中以诸如“杂船建造费”之类的名义额外建造的军舰,整个“八八舰队”计划中包含的新造军舰数量高达惊人的256艘;另一方面,由于计划中最庞大的“八八舰队案”在两年前的1920年才刚刚过,资源和国内造船厂的能力又都摆在那里,1922年初的整个“八八舰队”计划事实上连一半的进度都没有{{黑幕|大饼刚开始摊}}。自打1914年计划开始实施以来,就算日本海军加班加点,这256艘舰艇中,最终能够赶在条约前{{注音|完工服役|强行出厂}}的,也只有包括'''[[长门]]'''和'''[[陆奥]]'''这两艘硕果仅存的战列舰在内的60艘各型舰艇。已经开工但还未服役的有47艘,其中还包括已经被条约明文判处死刑的'''[[加贺]]'''、'''[[土佐]]'''、'''[[天城]]'''、'''[[赤城]]'''、'''高雄'''、'''爱宕'''六艘主力舰。至于尚未开工的舰艇,则有足足149艘之多。


所有这些舰艇都随着《华盛顿条约》签署后的形势变化而面临命运的裁决。很显然,除去条约规定必须废弃的六艘主力舰,其余已经开工的舰艇若是能够建成,总归比拆掉要强;但对于那些尚未开工的舰艇而言,是否需要继续按照原计划展开建造,就成了一个未知数。事实上,这些尚未变成实物的舰艇最终大多都永远变成了故纸堆里的代号。
所有这些舰艇都随着《华盛顿条约》签署后的形势变化而面临命运的裁决。很显然,除去条约规定必须废弃的六艘主力舰,其余已经开工的舰艇若是能够建成,总归比拆掉要强;但对于那些尚未开工的舰艇而言,是否需要继续按照原计划展开建造,就成了一个未知数。事实上,这些尚未变成实物的舰艇最终大多都永远变成了故纸堆里的代号。
第861行: 第861行:
===加贺型===
===加贺型===


加贺型的两舰'''[[加贺]]'''和'''土佐'''虽然都成功在华盛顿会议期间下水,但按照会议的要求,这两舰都属于必须废弃的范围。为了尽量减少损失,日本在会议中曾一度提出将这两舰改为航母。但最终,考虑到加贺型两艘舰体完成度过高,改造难度较大,天城型的性能参数又更接近大型舰队航空母舰,日本海军转而选择了尚未下水的'''天城'''和'''[[赤城]]'''来改造为条约中允许的两艘3.3万吨航空母舰。此后,日本海军原定将两艘加贺型都作为靶舰(日本海军分类为“标的舰”),[[加贺]]用于测试鱼雷和航空炸弹,土佐则用于测试舰炮(也有说法称土佐原计划只作为加贺的备用)。1922年7月8日和31日,[[加贺]]和土佐先后被移交给日本海军,[[加贺]]在7月14日被拖至横须贺,土佐则在8月4日被拖至吴港。
加贺型的两舰'''[[加贺]]'''和'''[[土佐]]'''虽然都成功在华盛顿会议期间下水,但按照会议的要求,这两舰都属于必须废弃的范围。为了尽量减少损失,日本在会议中曾一度提出将这两舰改为航母。但最终,考虑到加贺型两艘舰体完成度过高,改造难度较大,天城型的性能参数又更接近大型舰队航空母舰,日本海军转而选择了尚未下水的'''[[天城]]'''和'''[[赤城]]'''来改造为条约中允许的两艘3.3万吨航空母舰。此后,日本海军原定将两艘加贺型都作为靶舰(日本海军分类为“标的舰”),[[加贺]]用于测试鱼雷和航空炸弹,[[土佐]]则用于测试舰炮(也有说法称[[土佐]]原计划只作为加贺的备用)。1922年7月8日和31日,[[加贺]]和[[土佐]]先后被移交给日本海军,[[加贺]]在7月14日被拖至横须贺,[[土佐]]则在8月4日被拖至吴港。


1923年(大正12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爆发,导致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内改造中的'''天城'''报废。搁置在横须贺、还没有被拖出打靶的'''[[加贺]]'''因此得以起死回生,顶替'''天城'''改造为航母。11月19日,[[加贺]]的分类从战舰变更为航母,并在12月26日开始改造工作。变成航母的[[加贺]]在1928年(昭和3年)3月31日竣工,一直存活到二战,最终在1942年6月5日的中途岛海战中沉没,详见'''[[加贺]]'''的词条。
1923年(大正12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爆发,导致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内改造中的'''[[天城]]'''报废。搁置在横须贺、还没有被拖出打靶的'''[[加贺]]'''因此得以起死回生,顶替'''[[天城]]'''改造为航母。11月19日,[[加贺]]的分类从战舰变更为航母,并在12月26日开始改造工作。变成航母的[[加贺]]在1928年(昭和3年)3月31日竣工,一直存活到二战,最终在1942年6月5日的中途岛海战中沉没,详见'''[[加贺]]'''的词条。


'''土佐'''的命运则要山穷水尽的多。这艘只完成了船体的战列舰在下水时甚至就发生了彩球打不开的乌龙,基本确定只能成为靶舰后更是被船厂工作人员嘲讽为“前途本该获得祝福的土佐变成了水上的土左卫门”<ref>“前途を祝福されたはずの土佐がドザ(土左衛門)になった”。“土左卫门”是江户时代以来日本人对水面上浮尸的委婉称呼。</ref>。1924年(大正13年)4月14日,'''土佐'''和三艘天城型('''天城'''、'''高雄'''、'''爱宕''')、两艘纪伊型('''纪伊'''、'''尾张''')的停工和除籍通令下达,宣告着土佐被彻底判了死刑。从当年6月起,土佐开始作为靶舰进行了数个月的多项实验,其中就包括当时正在研制的'''[[91式穿甲弹|九一式穿甲弹]]'''。'''土佐'''测试的结果为后续的日本海军军舰提供了相当大的参考价值,包括'''[[妙高|妙高型]][[羽黑|重巡洋舰]]'''、'''[[高雄]][[爱宕|型]][[摩耶|重巡]][[鸟海|洋舰]]'''、'''[[最上]][[三隈|型]][[铃谷|重巡]][[熊野|洋舰]]'''甚至'''[[Yamato|大和型]][[Musashi|战列舰]]'''在内的一系列条约和后条约时代舰型都从土佐的实验数据中受益颇大。
'''[[土佐]]'''的命运则要山穷水尽的多。这艘只完成了船体的战列舰在下水时甚至就发生了彩球打不开的乌龙,基本确定只能成为靶舰后更是被船厂工作人员嘲讽为“前途本该获得祝福的[[土佐]]变成了水上的土左卫门”<ref>“前途を祝福されたはずの[[土佐]]がドザ(土左衛門)になった”。“土左卫门”是江户时代以来日本人对水面上浮尸的委婉称呼。</ref>。1924年(大正13年)4月14日,'''[[土佐]]'''和三艘天城型('''[[天城]]'''、'''高雄'''、'''爱宕''')、两艘纪伊型('''纪伊'''、'''尾张''')的停工和除籍通令下达,宣告着[[土佐]]被彻底判了死刑。从当年6月起,[[土佐]]开始作为靶舰进行了数个月的多项实验,其中就包括当时正在研制的'''[[91式穿甲弹|九一式穿甲弹]]'''。'''[[土佐]]'''测试的结果为后续的日本海军军舰提供了相当大的参考价值,包括'''[[妙高|妙高型]][[羽黑|重巡洋舰]]'''、'''[[高雄]][[爱宕|型]][[摩耶|重巡]][[鸟海|洋舰]]'''、'''[[最上]][[三隈|型]][[铃谷|重巡]][[熊野|洋舰]]'''甚至'''[[Yamato|大和型]][[Musashi|战列舰]]'''在内的一系列条约和后条约时代舰型都从[[土佐]]的实验数据中受益颇大。


1925年(大正16年)2月3日,完成了使命的'''土佐'''被同样受条约制裁、已经改装为靶舰牵引舰{{黑幕|然而官方分类还是跟靶舰一样的“标的舰”}}的前无畏舰'''摄津'''牵引到大分县的佐伯港,安装用于自沉的炸药。2月8日,土佐在摄津的牵引下最后一次出港,并在第二天的2月9日晨在“土佐”这一舰名由来地的高知县冲之岛西方约10海里处(丰后水道南部水域)自沉。
1925年(大正16年)2月3日,完成了使命的'''[[土佐]]'''被同样受条约制裁、已经改装为靶舰牵引舰{{黑幕|然而官方分类还是跟靶舰一样的“标的舰”}}的前无畏舰'''摄津'''牵引到大分县的佐伯港,安装用于自沉的炸药。2月8日,[[土佐]]在摄津的牵引下最后一次出港,并在第二天的2月9日晨在“[[土佐]]”这一舰名由来地的高知县冲之岛西方约10海里处(丰后水道南部水域)自沉。


然而'''土佐'''的故事还没有就此结束。长崎市著名的“海上煤矿岛”端岛又因岛上密密麻麻的建筑构成的剪影从某一角度看酷似军舰而被称为“军舰岛”,这个“军舰”其实最早指的就是只有船体的土佐。另外,在大正昭和之交以至之后很久,诸如“土佐没有自沉,而是被藏起来了”这样的都市传说也在正处于军国主义狂潮之中的日本社会流传了相当长的时间。
然而'''[[土佐]]'''的故事还没有就此结束。长崎市著名的“海上煤矿岛”端岛又因岛上密密麻麻的建筑构成的剪影从某一角度看酷似军舰而被称为“军舰岛”,这个“军舰”其实最早指的就是只有船体的[[土佐]]。另外,在大正昭和之交以至之后很久,诸如“[[土佐]]没有自沉,而是被藏起来了”这样的都市传说也在正处于军国主义狂潮之中的日本社会流传了相当长的时间。


在两艘加贺型都停工以后,遗留下来的物资大多都被缺乏资源的日本海军重新利用了。两舰的剩余物资中除主炮外可利用的部分都被挪去支援'''天城'''和'''[[赤城]]'''的改造,而随着'''天城'''的报废,相当一部分物资转了一圈又重新用到了'''[[加贺]]'''身上。另外,到1923年,加贺型的主炮塔总共有10座已经完工或接近完工,其中就包括'''土佐'''的1~3号炮塔。这些炮塔和半成品同样被再利用,其中,土佐的1、2号炮塔被让渡给陆军{{黑幕|马粪}},分别被{{黑幕|陆军马粪的}}特殊起重机船'''蜻州丸'''搬去对马要塞丰炮台和韩国釜山要塞的张子嶝炮台充当要塞炮,3号炮塔则在后来和其他半成品以及天城型遗留的4座炮塔一起在1924~1926年间用于了'''[[长门]]'''和'''[[陆奥]]'''的现代化改造。
在两艘加贺型都停工以后,遗留下来的物资大多都被缺乏资源的日本海军重新利用了。两舰的剩余物资中除主炮外可利用的部分都被挪去支援'''[[天城]]'''和'''[[赤城]]'''的改造,而随着'''[[天城]]'''的报废,相当一部分物资转了一圈又重新用到了'''[[加贺]]'''身上。另外,到1923年,加贺型的主炮塔总共有10座已经完工或接近完工,其中就包括'''[[土佐]]'''的1~3号炮塔。这些炮塔和半成品同样被再利用,其中,[[土佐]]的1、2号炮塔被让渡给陆军{{黑幕|马粪}},分别被{{黑幕|陆军马粪的}}特殊起重机船'''蜻州丸'''搬去对马要塞丰炮台和韩国釜山要塞的张子嶝炮台充当要塞炮,3号炮塔则在后来和其他半成品以及天城型遗留的4座炮塔一起在1924~1926年间用于了'''[[长门]]'''和'''[[陆奥]]'''的现代化改造。


===天城型===
===天城型===
第877行: 第877行:
和完成度较高的加贺型不同,天城型的四舰直到条约签署都没有建造到可以下水的程度。考虑到本型动力更为充沛,舰体更长,舰体完成度也没有加贺型那么高,改造为航母会更为有利,日本海军最终选择了该型而不是加贺型作为条约允许的两艘改造航母的来源。但是由于各舰进度和关东大地震的影响,该级的四舰同样也是命运各异。
和完成度较高的加贺型不同,天城型的四舰直到条约签署都没有建造到可以下水的程度。考虑到本型动力更为充沛,舰体更长,舰体完成度也没有加贺型那么高,改造为航母会更为有利,日本海军最终选择了该型而不是加贺型作为条约允许的两艘改造航母的来源。但是由于各舰进度和关东大地震的影响,该级的四舰同样也是命运各异。


首舰'''天城'''在四舰中开工排行第二,早在1920年(大正9年)12月16日就已开工,因而和二号舰'''[[赤城]]'''一起成为了日本海军改造航母的最佳选择。1923年(大正12年)1月18日,还躺在横须贺海军工厂船台上的天城开始进行改造为航母的施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日本海军最终就会拥有两艘天城型航空母舰,而不是一艘'''[[赤城]]'''和一艘相当不一样的'''[[加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23年(大正12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爆发,横须贺工厂中的天城严重受损。船台上支撑舰体结构的垫木倒塌,龙骨从船台上掉落,整个施工中的船体都扭曲变形{{黑幕|腰折了}}。
首舰'''[[天城]]'''在四舰中开工排行第二,早在1920年(大正9年)12月16日就已开工,因而和二号舰'''[[赤城]]'''一起成为了日本海军改造航母的最佳选择。1923年(大正12年)1月18日,还躺在横须贺海军工厂船台上的[[天城]]开始进行改造为航母的施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日本海军最终就会拥有两艘天城型航空母舰,而不是一艘'''[[赤城]]'''和一艘相当不一样的'''[[加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23年(大正12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爆发,横须贺工厂中的[[天城]]严重受损。船台上支撑舰体结构的垫木倒塌,龙骨从船台上掉落,整个施工中的船体都扭曲变形{{黑幕|腰折了}}。


灾后,经过日本海军的判定,'''天城'''已经彻底失去了继续建造的价值。11月12日,日本海军省公开发表有关报废天城,由'''[[加贺]]'''顶替改造为航母的决定。当月17日,天城开始拆解,回收的资源被用于[[赤城]]和[[加贺]]的改造。1924年(大正13年)4月14日,天城的停工除籍通令下达;同年7月15日,天城解体工作结束。“天城”这一舰名则在之后的二战中被{{黑幕|现赶出来堵窟窿的}}云龙型航母2号舰'''天城'''继承。
灾后,经过日本海军的判定,'''[[天城]]'''已经彻底失去了继续建造的价值。11月12日,日本海军省公开发表有关报废[[天城]],由'''[[加贺]]'''顶替改造为航母的决定。当月17日,[[天城]]开始拆解,回收的资源被用于[[赤城]]和[[加贺]]的改造。1924年(大正13年)4月14日,[[天城]]的停工除籍通令下达;同年7月15日,[[天城]]解体工作结束。“[[天城]]”这一舰名则在之后的二战中被{{黑幕|现赶出来堵窟窿的}}云龙型航母2号舰'''[[天城]]'''继承。


二号舰'''[[赤城]]'''则要幸运得多。由于是在吴海军工厂开工建造,关东大地震对赤城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因而赤城得以顺利改造为航母,和'''[[加贺]]'''一同存活到了二战,并最终在1942年中途岛海战中大破后于6月6日凌晨被第四驱逐队的四艘阳炎级驱逐舰('''[[岚]]'''、'''[[野分]]'''、'''荻风'''、'''舞风''')雷击处分,详见'''[[赤城]]'''的页面。
二号舰'''[[赤城]]'''则要幸运得多。由于是在吴海军工厂开工建造,关东大地震对赤城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因而赤城得以顺利改造为航母,和'''[[加贺]]'''一同存活到了二战,并最终在1942年中途岛海战中大破后于6月6日凌晨被第四驱逐队的四艘阳炎级驱逐舰('''[[岚]]'''、'''[[野分]]'''、'''荻风'''、'''舞风''')雷击处分,详见'''[[赤城]]'''的页面。


三号舰'''高雄'''和四号舰'''爱宕'''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多变数或幸运了。虽然高雄使用的是三菱长崎造船所建造'''土佐'''所用的船台,爱宕使用的是川崎神户造船所建造'''[[加贺]]'''所用的船台,但这两艘前辈截然相反的命运却没有给后辈们带来任何影响。由于两舰都是在1921年(大正10年)底(高雄12月19日、爱宕11月22日)才开工,几个月的工期令两舰的建造进度实在是糊不上墙,因此选择谁成为改造为航母的幸运儿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和这两舰毫无关联。条约签订之后,两舰继续拖拖拉拉了一些日子,到1924年(大正13年)4月14日便一起被宣布停工除籍,至1925年(大正14年)均拆解完成。
三号舰'''高雄'''和四号舰'''爱宕'''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多变数或幸运了。虽然高雄使用的是三菱长崎造船所建造'''[[土佐]]'''所用的船台,爱宕使用的是川崎神户造船所建造'''[[加贺]]'''所用的船台,但这两艘前辈截然相反的命运却没有给后辈们带来任何影响。由于两舰都是在1921年(大正10年)底(高雄12月19日、爱宕11月22日)才开工,几个月的工期令两舰的建造进度实在是糊不上墙,因此选择谁成为改造为航母的幸运儿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和这两舰毫无关联。条约签订之后,两舰继续拖拖拉拉了一些日子,到1924年(大正13年)4月14日便一起被宣布停工除籍,至1925年(大正14年)均拆解完成。


'''高雄'''和'''爱宕'''停工后,回收的资源同样被用于'''天城'''(后变成'''[[加贺]]''')和'''[[赤城]]'''的航母改造。另外,为爱宕准备的锅炉中有四座油煤混烧被用在了“八八舰队案”中那艘挪用了一艘给油舰指标建造的给粮舰,也就是相当有名的'''间宫'''上。两舰的舰名则分别为日后的高雄型重巡洋舰1、2号舰'''[[高雄]]'''和'''[[爱宕]]'''继承。
'''高雄'''和'''爱宕'''停工后,回收的资源同样被用于'''[[天城]]'''(后变成'''[[加贺]]''')和'''[[赤城]]'''的航母改造。另外,为爱宕准备的锅炉中有四座油煤混烧被用在了“八八舰队案”中那艘挪用了一艘给油舰指标建造的给粮舰,也就是相当有名的'''间宫'''上。两舰的舰名则分别为日后的高雄型重巡洋舰1、2号舰'''[[高雄]]'''和'''[[爱宕]]'''继承。


和加贺型类似,到1932年时,天城型也造出了4座炮塔的成品或半成品。这当中有两座'''[[赤城]]'''的炮塔同样被让渡给陆军{{黑幕|马粪}},其中赤城的1号炮塔同样被'''蜻州丸'''搬去壹岐要塞的黑崎炮台充当要塞炮,另一座则下落不详。剩下的炮塔则和加贺型的遗产一样在日后被用于长门型的现代化改造,但赤城4号炮塔的两根备用炮管没用被使用,在广岛陆军兵器补给厂的仓库里一直扔到战败后下落不明{{黑幕|不管如何还是落进了陆军马粪的手里(悲}}。
和加贺型类似,到1932年时,天城型也造出了4座炮塔的成品或半成品。这当中有两座'''[[赤城]]'''的炮塔同样被让渡给陆军{{黑幕|马粪}},其中赤城的1号炮塔同样被'''蜻州丸'''搬去壹岐要塞的黑崎炮台充当要塞炮,另一座则下落不详。剩下的炮塔则和加贺型的遗产一样在日后被用于长门型的现代化改造,但赤城4号炮塔的两根备用炮管没用被使用,在广岛陆军兵器补给厂的仓库里一直扔到战败后下落不明{{黑幕|不管如何还是落进了陆军马粪的手里(悲}}。


至于'''天城'''的善后{{黑幕|遗产瓜分}}工作,还有几个值得一提的地方。首先还是给粮舰'''间宫'''。这艘船最初计划安装来自'''[[加贺]]'''和'''爱宕'''的油煤混烧锅炉各四座,但随着天城报废、[[加贺]]获得重生,[[加贺]]这四座锅炉的缺额就改为由天城省出来的锅炉补上了。至于剩下的锅炉,日后'''[[榛名]]'''第一次改造时,为天城准备的重油专烧锅炉也有一部分获得了再利用。
至于'''[[天城]]'''的善后{{黑幕|遗产瓜分}}工作,还有几个值得一提的地方。首先还是给粮舰'''间宫'''。这艘船最初计划安装来自'''[[加贺]]'''和'''爱宕'''的油煤混烧锅炉各四座,但随着[[天城]]报废、[[加贺]]获得重生,[[加贺]]这四座锅炉的缺额就改为由[[天城]]省出来的锅炉补上了。至于剩下的锅炉,日后'''[[榛名]]'''第一次改造时,为[[天城]]准备的重油专烧锅炉也有一部分获得了再利用。


另外一个'''天城'''遗产去向则显得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天城被解体后,受损不算特别严重的双层船底被日本海军拿去加工{{黑幕|废铁再生}}了一堆浮动码头继续发挥余热。有来源不明的资料{{黑幕|指维基百科上都没有列出来源}}称,这些浮码头中甚至有一个直到日本战败、横须贺海军工厂变成'''[[美国海军]]横须贺海军设施'''(U.S. Fleet Activities Yokosuka FAC3099)后还让美国人继续作为“10-11”号码头用了几十年,直到2007年3月横须贺基地为部属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USS CVN-73 George Washington)而扩建改造时才被美国人停止使用。
另外一个'''[[天城]]'''遗产去向则显得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天城]]被解体后,受损不算特别严重的双层船底被日本海军拿去加工{{黑幕|废铁再生}}了一堆浮动码头继续发挥余热。有来源不明的资料{{黑幕|指维基百科上都没有列出来源}}称,这些浮码头中甚至有一个直到日本战败、横须贺海军工厂变成'''[[美国海军]]横须贺海军设施'''(U.S. Fleet Activities Yokosuka FAC3099)后还让美国人继续作为“10-11”号码头用了几十年,直到2007年3月横须贺基地为部属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USS CVN-73 George Washington)而扩建改造时才被美国人停止使用。


{{黑幕|[[华盛顿|总统]]:不是我但还是我,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黑幕|[[华盛顿|总统]]:不是我但还是我,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第922行: 第922行:


==参考文献与注释==
==参考文献与注释==
<references/>
<references />


{{总索引|旧日本帝国海军}}
{{总索引|旧日本帝国海军}}
29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