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修订间差异

添加246字节 、​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排版,补图
(排版,补图)
第50行: 第50行:
1920年12月6日以战列巡洋舰之身于[[造船厂|吴海军工厂]]动工,《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后被命令改建为航母。<br>
1920年12月6日以战列巡洋舰之身于[[造船厂|吴海军工厂]]动工,《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后被命令改建为航母。<br>
赤城号建成时标准排水量26900长吨(27332吨),由于在改造时已事先完成舰体的建造工程,导致只能以原先战列巡洋舰的舰体为基础,在主甲板之上搭建其他航舰必备结构。
赤城号建成时标准排水量26900长吨(27332吨),由于在改造时已事先完成舰体的建造工程,导致只能以原先战列巡洋舰的舰体为基础,在主甲板之上搭建其他航舰必备结构。
[[文件:Akagi(1).jpg|缩略图|完全体的赤城彩绘图,一架零式舰战正在起飞]]


1923年开始改建;1927年3月23日竣工,同年8月1日服役。曾夺得当时“世界上最大航母”的桂冠,尽管只保持了3个月时间,就被[[列克星敦(CV-2)]]、[[萨拉托加]]超越。
1923年开始改建;1927年3月23日竣工,同年8月1日服役。曾夺得当时“世界上最大航母”的桂冠,尽管只保持了3个月时间,就被[[列克星敦(CV-2)]]、[[萨拉托加]]超越。
第68行: 第70行:
藤本如此煞费苦心的复杂设计,都是为了能将舰载机起降效率最大化。如此一来不同机种在不同的甲板上起飞,降落和补给不会互相干扰,那么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动最大化的攻击波。{{黑幕|按藤本的奇思妙想,赤城与加贺就不会有中途岛海战那“场面一度十分尴尬”的五分钟了。}}<br>
藤本如此煞费苦心的复杂设计,都是为了能将舰载机起降效率最大化。如此一来不同机种在不同的甲板上起飞,降落和补给不会互相干扰,那么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动最大化的攻击波。{{黑幕|按藤本的奇思妙想,赤城与加贺就不会有中途岛海战那“场面一度十分尴尬”的五分钟了。}}<br>
{{黑幕|顺带一提,若有兴趣想一睹理想化条件下的多层飞行甲板航母的风采,可以去看看满满都是昭和风、对动漫界而言有划时代意义的《宇宙战舰大和号2199》。在其中伽米拉斯(大ガミラス)帝国海军的“ガイペロソ”级多层式航宙母舰“ツユデルグ”、“ラソべア”、“バルグレイ”就是以赤城、加贺为原型设计的,理所当然的也“发扬光大”到四层飞行甲板。}}
{{黑幕|顺带一提,若有兴趣想一睹理想化条件下的多层飞行甲板航母的风采,可以去看看满满都是昭和风、对动漫界而言有划时代意义的《宇宙战舰大和号2199》。在其中伽米拉斯(大ガミラス)帝国海军的“ガイペロソ”级多层式航宙母舰“ツユデルグ”、“ラソべア”、“バルグレイ”就是以赤城、加贺为原型设计的,理所当然的也“发扬光大”到四层飞行甲板。}}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JapaneseAircraftCarrierAkagi3Deck_cropped.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e/JapaneseAircraftCarrierAkagi3Deck_cropped.jpg|宽度=400|说明=摄于1927年6月17日,伊予海湾,赤城全功率试航。<br>由此图可以清晰分辨出其早期三段甲板式设计;同时也能看出其排烟设计的问题。}}


==== 动力配置 ====
==== 动力配置 ====
第76行: 第77行:
然而对赤城号带来最多麻烦的还有烟囱设计的问题。1920年代,日本海军唯一有操作实绩的[[凤翔]]号烟囱设计并不理想:[[凤翔]]的排烟系统设计明显仿照[[兰利]]号轻型航空母舰,在舰桥后右舷处设置三座起倒式烟囱,在舰载机起降时向舷外转倒;然而因为该设计严重影响舰体重心平衡而不再采用。此时日本海军航空设备研究重镇霞浦海军研究所却也一筹莫展,藤本喜久雄只能在新造的两艘改造航舰上来实验烟囱配置的最佳方式。<br>
然而对赤城号带来最多麻烦的还有烟囱设计的问题。1920年代,日本海军唯一有操作实绩的[[凤翔]]号烟囱设计并不理想:[[凤翔]]的排烟系统设计明显仿照[[兰利]]号轻型航空母舰,在舰桥后右舷处设置三座起倒式烟囱,在舰载机起降时向舷外转倒;然而因为该设计严重影响舰体重心平衡而不再采用。此时日本海军航空设备研究重镇霞浦海军研究所却也一筹莫展,藤本喜久雄只能在新造的两艘改造航舰上来实验烟囱配置的最佳方式。<br>
赤城号的设计则是在右舷分成两道烟囱排放:前方的大烟囱以30°倾角向下弯曲朝舷外,向海面排出一至四号动力舱11台吕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所产生的废气,让海水自然冷却热气流,为防止舰体倾斜时海水倒灌入动力舱室,在大烟囱上设有盲盖;后方第二烟囱则整合了五至六号动力舱8台油煤混烧锅炉向舰体上方直接排放,烟囱出口装有水冷循环装置以降低废气温度。但小烟囱直接向上排放,导致赤城在全航速航行、起飞舰载机时上层甲板被浓烟笼罩着,严重影响了舰载机起降安全以及上层甲板工作效率。向下外倾的烟囱实验配置相较之下比较不影响飞机操作,在经过改良成为后来日本航舰的一大特色。
赤城号的设计则是在右舷分成两道烟囱排放:前方的大烟囱以30°倾角向下弯曲朝舷外,向海面排出一至四号动力舱11台吕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所产生的废气,让海水自然冷却热气流,为防止舰体倾斜时海水倒灌入动力舱室,在大烟囱上设有盲盖;后方第二烟囱则整合了五至六号动力舱8台油煤混烧锅炉向舰体上方直接排放,烟囱出口装有水冷循环装置以降低废气温度。但小烟囱直接向上排放,导致赤城在全航速航行、起飞舰载机时上层甲板被浓烟笼罩着,严重影响了舰载机起降安全以及上层甲板工作效率。向下外倾的烟囱实验配置相较之下比较不影响飞机操作,在经过改良成为后来日本航舰的一大特色。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JapaneseAircraftCarrierAkagi3Deck_cropped.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e/JapaneseAircraftCarrierAkagi3Deck_cropped.jpg|宽度=400|说明=摄于1927年6月17日,伊予海湾,赤城全功率试航。<br>由此图可以清晰分辨出其早期三段甲板式设计;<br>同时也能看出其排烟设计的问题。}}


==== 困惑 ====
==== 困惑 ====
第100行: 第102行:
=== 近代化改造 ===
=== 近代化改造 ===
紧随着加贺的大改造工作{{黑幕|一方面是因为[[加贺]]的问题比赤城要多得多}},赤城的近代化改造工作从1935年到1938年于[[造船厂|佐世保海军工厂]]进行。这次大改的工程量之浩大、所耗费时间之长,甚至比当年将赤城从战列巡洋舰改为航母时更多。
紧随着加贺的大改造工作{{黑幕|一方面是因为[[加贺]]的问题比赤城要多得多}},赤城的近代化改造工作从1935年到1938年于[[造船厂|佐世保海军工厂]]进行。这次大改的工程量之浩大、所耗费时间之长,甚至比当年将赤城从战列巡洋舰改为航母时更多。
[[文件:Akagi(2).jpg|缩略图|改造完成后的赤城彩绘图]]


通过已经展现出来的问题与[[加贺]]的近代化工程的经验,日本海军得以修正许多不成功的实验设计。<br>
通过已经展现出来的问题与[[加贺]]的近代化工程的经验,日本海军得以修正许多不成功的实验设计。<br>
最重大的改变就是将多层飞行甲板回归单层设计,过去浪费掉的舰体前段空间扩建给封闭式机库使用,让航舰载机数量大增;而原本的上层飞行甲板则放大尺寸,延伸至舰艏并用立柱支撑,在甲板的尾端作为识别标识画上了一个巨大的平假名“ア”,即舰名赤城发音“AKAGI”的首字母“A”;增装第三座飞机升降机、安装10座吴式四型着舰制动装置;为改善飞行甲板的环境、也为了能使赤城保持高速航行,还将为人所诟病的小型烟囱去除,所有烟气由大烟囱排放;同时将舰桥重新设计为岛式舰桥。
最重大的改变就是将多层飞行甲板回归单层设计,过去浪费掉的舰体前段空间扩建给封闭式机库使用,让航舰载机数量大增;而原本的上层飞行甲板则放大尺寸,延伸至舰艏并用立柱支撑,在甲板的尾端作为识别标识画上了一个巨大的平假名“ア”,即舰名赤城发音“AKAGI”的首字母“A”;增装第三座飞机升降机、安装10座吴式四型着舰制动装置;为改善飞行甲板的环境、也为了能使赤城保持高速航行,还将为人所诟病的小型烟囱去除,所有烟气由大烟囱排放;同时将舰桥重新设计为岛式舰桥。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AkagiDeckApril42.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b/AkagiDeckApril42.jpg|宽度=400|说明=改为直通甲板的赤城号}}


出于航空母舰编队并行时便于各自的飞机起飞、降落的考虑,以及赤城右舷已有的烟囱,只得将舰桥设置于舰体左舷。<br>
出于航空母舰编队并行时便于各自的飞机起飞、降落的考虑,以及赤城右舷已有的烟囱,只得将舰桥设置于舰体左舷。<br>
原用意是让赤城号的飞机可以向右边盘旋,不会与并排同行舰的飞机起降发生空中交通冲突。然而实践后表明左舷舰桥结构有两层原因使得其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简单:<br>
原用意是让赤城号的飞机可以向右边盘旋,不会与并排同行舰的飞机起降发生空中交通冲突。然而实践后表明左舷舰桥结构有两层原因使得其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简单:<br>
①由于舰桥位置只比设置于右舷的烟囱稍微后方,进而产生飞行甲板后段气流紊乱的问题,最后导致左舷岛式上层建筑所发生的事故反而更多。<br>
# 由于舰桥位置只比设置于右舷的烟囱稍微后方,进而产生飞行甲板后段气流紊乱的问题,最后导致左舷岛式上层建筑所发生的事故反而更多。<br>
②因为左舷舰桥对于习惯向左盘旋降落的飞行员来说十分阻碍视线。<br>
# 因为左舷舰桥对于习惯向左盘旋降落的飞行员来说十分阻碍视线。<br>
综上而言,这又是一项失败的设计。因此之后日本航空母舰除了基于相同考虑设计的[[飞龙]]号航空母舰以外,舰桥都设置于右烟囱的前方。 赤城与[[飞龙]]也就成为了世界海军史上唯二的两艘左舷舰桥航母。
综上而言,这又是一项失败的设计。因此之后日本航空母舰除了基于相同考虑设计的[[飞龙]]号航空母舰以外,舰桥都设置于右烟囱的前方。 赤城与[[飞龙]]也就成为了世界海军史上唯二的两艘左舷舰桥航母。


第231行: 第234行:


1942年3月,进军印度洋。
1942年3月,进军印度洋。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AkagiDeckApril42.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b/AkagiDeckApril42.jpg|宽度=400|说明=1942年4月印度洋空袭期间,从刚起飞的[[九九式舰爆|爱知九九式舰爆]]上拍摄}}


1942年4月5日,空袭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舰爆队出动53架舰爆在阿布善次大尉的指挥下击沉2艘英国重巡洋舰多塞特郡、康沃尔。<br>
1942年4月5日,空袭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舰爆队出动53架舰爆在阿布善次大尉的指挥下击沉2艘英国重巡洋舰多塞特郡、康沃尔。<br>
68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