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赤城: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添加627字节 、​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补图
(排版,补图)
(补图)
第56行: 第56行:


=== 新生与困惑 ===
=== 新生与困惑 ===
天城型战列巡洋舰,起源于与长门型战列舰同期的1916年“超弩级八四舰队”计划案。由外号“保险丝”之称的日本海军造舰大师平贺让主持设计,设计时满载排水量47000吨、5座410mm双联装主炮、水线主装甲带254mm、8台蒸汽轮机提供131200马力的澎湃动力所带来的30节航速,完全能与战列舰[[长门]]一争高下。<br>
天城型战列巡洋舰,起源于与长门型战列舰同期的1916年“超弩级八四舰队”计划案。由外号“保险丝”之称的日本海军造舰大师平贺让主持设计,设计时满载排水量47000吨、5座410mm双联装主炮、水线主装甲带254mm、8台蒸汽轮机提供131200马力的澎湃动力所带来的30节航速,完全能与战列舰[[长门]]一争高下。
 
然而一纸《华盛顿海军条约》,却将天城型以及同时期在建的加贺型全部叫停。条约限制了日本在航空母舰级上的吨位——英美吨位的60%,即81000吨。这就意味着仅允许了长门型战列舰继续建造;而允许将在建的一型主力舰改造为航空母舰。此时的两艘天城型战列巡洋舰已完工总进度的40%,舰身已完工、同时又兼具高航速,正是日本海军改造为航母的绝佳材料。<br>
然而一纸《华盛顿海军条约》,却将天城型以及同时期在建的加贺型全部叫停。条约限制了日本在航空母舰级上的吨位——英美吨位的60%,即81000吨。这就意味着仅允许了长门型战列舰继续建造;而允许将在建的一型主力舰改造为航空母舰。此时的两艘天城型战列巡洋舰已完工总进度的40%,舰身已完工、同时又兼具高航速,正是日本海军改造为航母的绝佳材料。<br>
改造计划的重任就落在了素有“鬼才”之称的藤本喜久雄身上。藤本在数年前于英国考察学习时便对航母这一刚新兴的、当时被各国海军仅仅视为与巡洋舰地位差不多的舰种颇感兴趣,回国后更是与后来中岛飞机株式会社的创始人、著名飞机设计师中岛知久平,一同推动了日本海军航空兵雏形若宫丸、[[凤翔]]的诞生。
改造计划的重任就落在了素有“鬼才”之称的藤本喜久雄身上。藤本在数年前于英国考察学习时便对航母这一刚新兴的、当时被各国海军仅仅视为与巡洋舰地位差不多的舰种颇感兴趣,回国后更是与后来中岛飞机株式会社的创始人、著名飞机设计师中岛知久平,一同推动了日本海军航空兵雏形若宫丸、[[凤翔]]的诞生。
第63行: 第64行:
藤本喜久雄不愧为“鬼才”之称,他的思维在当时而言是超前、激进的:航母的飞行甲板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在保障飞行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起降舰载机。但在直通式飞行甲板起飞与降落是一对矛盾体,不可能做到同时完成;而且飞行甲板上时常还需要摆放飞机和其它设备,这些都会对舰载机起降效率构成障碍。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藤本也不可能思维飞跃至现代航母的斜直两段式甲板的层次上去思考问题。
藤本喜久雄不愧为“鬼才”之称,他的思维在当时而言是超前、激进的:航母的飞行甲板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在保障飞行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起降舰载机。但在直通式飞行甲板起飞与降落是一对矛盾体,不可能做到同时完成;而且飞行甲板上时常还需要摆放飞机和其它设备,这些都会对舰载机起降效率构成障碍。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藤本也不可能思维飞跃至现代航母的斜直两段式甲板的层次上去思考问题。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kagi_and_Nagato.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3/Akagi_and_Nagato.jpg|宽度=400|说明=1930年8月15日,停靠于横须贺海军工厂的赤城,<br>碰巧长门经过旁,可见赤城全舰之庞大}}
藤本喜久雄最终把眼光放在了英国老师的身上,借鉴了正在进行二次改装的英国皇家海军暴怒号(HMS Furious)航空母舰,并将其发扬光大:由暴怒号的双层飞行甲板直接变为赤城的具有三层飞行甲板、三层机库结构。三层飞行甲板呈阶梯式分布,目的是采用多甲板分散起飞与降落业务,增加航空管制效率。<br>
藤本喜久雄最终把眼光放在了英国老师的身上,借鉴了正在进行二次改装的英国皇家海军暴怒号(HMS Furious)航空母舰,并将其发扬光大:由暴怒号的双层飞行甲板直接变为赤城的具有三层飞行甲板、三层机库结构。三层飞行甲板呈阶梯式分布,目的是采用多甲板分散起飞与降落业务,增加航空管制效率。<br>
甲板最顶层为降落甲板,同时也可以作为负载较重的舰攻机起飞用的甲板。长190.2米、宽43.6米,首端向下倾斜0.5°、尾端稍向下倾斜1.5°以减小舰载机着舰时的气流影响。前后各一部升降机,前部升降机偏向右舷设计,尺寸略大于后部,贯穿两层机库;后部升降机居中线设计,贯穿全部三层机库。<br>
甲板最顶层为降落甲板,同时也可以作为负载较重的舰攻机起飞用的甲板。长190.2米、宽43.6米,首端向下倾斜0.5°、尾端稍向下倾斜1.5°以减小舰载机着舰时的气流影响。前后各一部升降机,前部升降机偏向右舷设计,尺寸略大于后部,贯穿两层机库;后部升降机居中线设计,贯穿全部三层机库。<br>
第69行: 第71行:


藤本如此煞费苦心的复杂设计,都是为了能将舰载机起降效率最大化。如此一来不同机种在不同的甲板上起飞,降落和补给不会互相干扰,那么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动最大化的攻击波。{{黑幕|按藤本的奇思妙想,赤城与加贺就不会有中途岛海战那“场面一度十分尴尬”的五分钟了。}}<br>
藤本如此煞费苦心的复杂设计,都是为了能将舰载机起降效率最大化。如此一来不同机种在不同的甲板上起飞,降落和补给不会互相干扰,那么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动最大化的攻击波。{{黑幕|按藤本的奇思妙想,赤城与加贺就不会有中途岛海战那“场面一度十分尴尬”的五分钟了。}}<br>
{{黑幕|顺带一提,若有兴趣想一睹理想化条件下的多层飞行甲板航母的风采,可以去看看满满都是昭和风、对动漫界而言有划时代意义的《宇宙战舰大和号2199》。在其中伽米拉斯(大ガミラス)帝国海军的“ガイペロソ”级多层式航宙母舰“ツユデルグ”、“ラソべア”、“バルグレイ”就是以赤城、加贺为原型设计的,理所当然的也“发扬光大”到四层飞行甲板。}}
{{黑幕|顺带一提,若有兴趣想一睹理想化条件下的多层飞行甲板航母的风采,可以去看看满满都是昭和风、对动漫界而言是时代象征的《宇宙战舰大和号》。在其中伽米拉斯(大ガミラス)帝国海军的“ガイペロソ”级多层式航宙母舰“ツユデルグ”、“ラソべア”、“バルグレイ”就是以赤城、加贺为原型设计的,理所当然的也“发扬光大”到四层飞行甲板。}}


==== 动力配置 ====
==== 动力配置 ====
第180行: 第182行:


1923年1月12日,通过将天城、赤城改造为航空母舰的决定。
1923年1月12日,通过将天城、赤城改造为航空母舰的决定。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Japanese_aircraft_carrier_Akagi_1925.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d/Japanese_aircraft_carrier_Akagi_1925.jpg|宽度=400|说明=1925年4月6日,吴海军工厂,船渠中刚刚浸水的赤城}}
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姊妹舰天城号船身由[[造船厂|横须贺海军工厂]]船台上摔下,舰身完全损坏。
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姊妹舰天城号船身由[[造船厂|横须贺海军工厂]]船台上摔下,舰身完全损坏。


1923年11月9日,于[[造船厂|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始改造为航空母舰。
1923年11月9日,于[[造船厂|吴海军工厂]]开始改造为航空母舰。


1925年4月22日,下水。随后因舾装方案选择,各方争执不休。
1925年4月22日,下水。随后因舾装方案选择,各方争执不休。
68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