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超重弹: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71行: 第71行:
美国人发现,随着射击距离的增加,炮弹命中水平装甲的概率会不断上升。上表的数据需要结合实际作战中相当少的命中作对比。在一战中能保持5%的命中了已经很好了,这就是说,在26000码的距离上(28%的打击集中在舷侧装甲),1.4%炮弹将命中舷侧装甲,3.6%炮弹将命中水平装甲。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发射了4598枚炮弹,命中100发;而德国则发射了3597枚炮弹,命中120发。然而德国有37发是在短距离上命中英国三艘英国装甲巡洋舰的。而在较远距离上,每一发命中都很重要。具有弯曲弹道的炮弹命中水平装甲或许更加重要一些,因为这些炮弹可以损伤动力装置或摧毁弹药库。因此有观点认为,优化舷侧装甲穿深的炮在未来海战中作用几乎没有。
美国人发现,随着射击距离的增加,炮弹命中水平装甲的概率会不断上升。上表的数据需要结合实际作战中相当少的命中作对比。在一战中能保持5%的命中了已经很好了,这就是说,在26000码的距离上(28%的打击集中在舷侧装甲),1.4%炮弹将命中舷侧装甲,3.6%炮弹将命中水平装甲。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发射了4598枚炮弹,命中100发;而德国则发射了3597枚炮弹,命中120发。然而德国有37发是在短距离上命中英国三艘英国装甲巡洋舰的。而在较远距离上,每一发命中都很重要。具有弯曲弹道的炮弹命中水平装甲或许更加重要一些,因为这些炮弹可以损伤动力装置或摧毁弹药库。因此有观点认为,优化舷侧装甲穿深的炮在未来海战中作用几乎没有。


16英寸56倍径炮重168吨,50倍径Mark 2的重128吨,45倍径则为105吨。(新炮的)一座双联装炮座每门炮是1190吨,三联则是974吨;相对而言50倍径则是1030和843吨。对于[[马里兰]]的7560吨为备质量,可以使用三联装的16英寸50倍径炮的炮塔,但对于16英寸56倍径的炮却只能用6门或7门炮(两座三联5844吨,三座双联7140吨,两座三联一座双联7682吨)。
16英寸56倍径炮重168吨,50倍径Mark 2的重128吨,45倍径则为105吨。(新炮的)一座双联装炮座每门炮是1190吨,三联则是974吨;相对而言50倍径则是1030和843吨。对于[[马里兰]]的7560吨武备质量,可以使用三联装的16英寸50倍径炮的炮塔,但对于16英寸56倍径的炮却只能用6门或7门炮(两座三联5844吨,三座双联7140吨,两座三联一座双联7682吨)。


总之,增加200英尺每秒初速可以增加3500码最大舷侧装甲穿透距离,然而对水平装甲的则是减少2000码。由于对舷侧和水平装甲命中概率的不同,这个免疫区的变化是等效的。至此,选择并不多,而且军械局认为九门16英寸50倍径是最好的,尤其是这种主炮已经制造出来的情况下;另外50倍径炮Mark 2跟56倍径炮相比,发射炮弹的数量会更多,从而命中也会更多。
总之,增加200英尺每秒初速可以增加3500码最大舷侧装甲穿透距离,然而对水平装甲的则是减少2000码。由于对舷侧和水平装甲命中概率的不同,这个免疫区的变化是等效的。至此,选择并不多,而且军械局认为九门16英寸50倍径是最好的,尤其是这种主炮已经制造出来的情况下;另外50倍径炮Mark 2跟56倍径炮相比,发射炮弹的数量会更多,从而命中也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