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雾岛: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第23行: 第23行:


==原型简介==
==原型简介==
雾岛号是旧日本帝国海军最初的“巡洋战舰”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4号舰。
舰名以绵延于宫崎县与鹿儿岛县境内的雾岛山命名,而雾岛号的舰内神社也是从雾岛神宫的分祀。
与川崎造船所建造的金刚型3号舰榛名一样,是日本最早的由本国民间造船厂自行建造的战舰。1号舰金刚由英国维克斯造船厂建造,2号舰比叡则为横须贺海军工厂建造。


== 服役简历 ==
1912年3月17日,作为巡洋战舰于三菱合资会社三菱造船所(现在的三菱重工业长崎造船所))动工。(榛名于3月16日动工。)


1913年12月1日,下水。(榛名于12月14日下水,晚于雾岛,两舰竣工时间相同。)
1915年4月19日,服役,隶属佐世保镇守府。
1930年,进行第一次现代化改装,扩阔舰身全幅,增加水平防御与水下防御装甲,并增设防雷突出部。动力性能虽然也得到提升,但由于排水量增加,改装后航速不升反降。
同年10月26日,在神户海域举行的特别大演习观舰式中被指定为裕仁天皇乘坐的御召舰,与先导舰足柄、供奉舰妙高、那智、羽黑共同担任观舰式主役,并于11月19日搭载天皇由冈山县宇野港起航前往横须贺军港以参加此后的陆军特别大演习,于21日抵达横须贺军港。
1936年接受第二次现代化改装,不但进一步强化了装甲防御,同时更换了引擎,136,000马力的动力性能相比改装前几近翻倍,成为航速可高达约30节的高速战舰。
1941年太平洋战争开战时,与比叡共同组成第3战队第2小队,亦共同参与了珍珠港攻击、印度洋作战及中途岛海战。而由于拥有高速,因此活跃于航空母舰机动部队,作为随伴护卫舰。
1942年11月15日,于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与美国舰队交战,并在极近距离发生炮击战。由于当时雾岛正执行亨德森基地舰炮射击,主炮塔只准备了三式弹,就此雾岛在没有替换对舰战斗用的穿甲弹,直接使用三式弹向美国战舰南达科他号战舰 (BB-57)|南达科他号进行攻击。南达科他号随即被日本舰队以26枚不同大小的炮弹击中,不但上部构造物受损,更令电源系统发生故障导致不能进行射击﹐被迫从战场上撤离。但是,雾岛亦被南达科他号后方的美国战舰华盛顿号战舰 (BB-56)|华盛顿号以雷达锁定,并受到集中火力攻击。
由于日本舰队只集中向南达科他号进行攻击,因此严重忽略了华盛顿号。而华盛顿号所进行的炮击,在7分钟之内有9发击中了雾岛。结果雾岛后部三号及四号主炮塔受到破坏,舰桥严重受损。而舰上亦发生大火,操舵室亦被破坏。而雾岛因不能操舵,在只能向左回旋的情况下从战列中掉队。虽然雾岛以人力操舵及全力灭火力求复归战列﹐但是由于蒸汽导管破裂,喷出的高压蒸汽导致大部份机关科员(轮机科)战死等严重损害,虽然后来成功灭火,但雾岛却停止前行。舰长随后下令进行自沈处理及全员退舰。于0130(15日上午1时30分),雾岛在萨沃岛以西11哩的地点,从左舷后部开始沈入海中。退舰后的乘员由驱逐舰照月号驱逐舰|照月所接收。
继前日的比叡之后,雾岛的沉没对日本海军产生很大冲击﹐在以后的海战中对投入战舰作战变得十分慎重<ref>光荣 《战舰名鉴》</ref>﹐而在太平洋战争后期﹐战舰虽为有效战力但为此失去作战机会。同年12月20日除籍。


==游戏相关==
==游戏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