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英国三联16英寸炮(改):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内容扩充排版)
无编辑摘要
第30行: 第30行:
实际上,这里的Mk II应该只是膛线的区别(更换膛线后的炮管提高了炮口初速),实际上,这两种采用不同膛线的炮管用在了同一艘船上。首先换用新膛线的是罗德尼(1937年开始),然后是纳尔逊(1944年)。虽然英国曾计划研发2250磅重的16英寸炮弹,但由于财政经费问题,这种炮弹最终并没有生产出来,因此纳尔逊级战列舰就一直只能用2048磅的“轻弹”。
实际上,这里的Mk II应该只是膛线的区别(更换膛线后的炮管提高了炮口初速),实际上,这两种采用不同膛线的炮管用在了同一艘船上。首先换用新膛线的是罗德尼(1937年开始),然后是纳尔逊(1944年)。虽然英国曾计划研发2250磅重的16英寸炮弹,但由于财政经费问题,这种炮弹最终并没有生产出来,因此纳尔逊级战列舰就一直只能用2048磅的“轻弹”。


[[英国MK.III型三联16英寸炮|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Mk II主炮]],它采用的穿甲弹无疑是经过改进的,是新型的,弹重2375磅;但这种主炮和炮弹都是用在图纸船狮级战列舰上面的。
[[英国MK.Ⅲ型三联16英寸炮|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Mk II主炮]],它采用的穿甲弹无疑是经过改进的,是新型的,弹重2375磅;但这种主炮和炮弹都是用在图纸船狮级战列舰上面的。


下图显示的是:1942年,罗德尼号上,A炮塔正在安装使用Mark II 膛线的3门新炮。
下图显示的是:1942年,罗德尼号上,A炮塔正在安装使用Mark II 膛线的3门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