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伊势: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第71行: 第71行:
伊势级舰艇的水线保护带最大厚度为299毫米的维氏胶结装甲;在它的下方是100 毫米装甲板。上装甲甲板由两层55毫米厚的高强度钢组成,下装甲甲板也由两层高强度钢组成,但只有30毫米厚。该甲板的侧面向下倾斜,以与带式装甲下列的底部相接。带装甲的末端由厚度为203至102毫米(8至4英寸)的隔板封闭。  
伊势级舰艇的水线保护带最大厚度为299毫米的维氏胶结装甲;在它的下方是100 毫米装甲板。上装甲甲板由两层55毫米厚的高强度钢组成,下装甲甲板也由两层高强度钢组成,但只有30毫米厚。该甲板的侧面向下倾斜,以与带式装甲下列的底部相接。带装甲的末端由厚度为203至102毫米(8至4英寸)的隔板封闭。  


炮塔的正面装甲厚度为254毫米,顶部装甲厚度为76毫米。 炮台装甲厚149毫米,炮塔装甲厚299毫米,而不是原设计的305毫米。指挥塔的侧面装甲厚305毫米。
炮塔的正面装甲厚度为254毫米,顶部装甲厚度为76毫米。 炮台装甲厚149毫米,炮塔装甲厚299毫米,而不是原设计的305毫米;指挥塔的侧面装甲厚305毫米。


伊势级是唯一将�火药舱置于弹药舱上方的日本战列舰,因为日军方面希望在高度易燃的火药弹药与水雷和鱼雷爆炸之间留出尽可能多的空间以防发生殉爆。
伊势级是唯一将火药舱置于弹药舱上方的日本战列舰,因为日军方面希望在高度易燃的火药弹药与水雷和鱼雷爆炸之间留出尽可能多的空间以防发生殉爆。


1916年日德兰海战期间三艘英国战列巡洋舰的致命弹药舱爆炸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人们才意识到远距离投掷炮弹的杀伤力。为了进一步保护弹药舱,双层底的深度在弹药舱和其下方的装甲增加到总共3.58米。此外,伊势级包含660个水密隔间,以在发生战斗损坏时保持浮力。  
1916年日德兰海战期间三艘英国战列巡洋舰的致命弹药舱爆炸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人们才意识到远距离投掷炮弹的杀伤力。为了进一步保护弹药舱,双层底的深度在弹药舱和其下方的装甲增加到总共3.58米。此外,伊势级包含660个水密隔间,以在发生战斗损坏时保持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