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91式穿甲弹: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47行: 第47行:
===水中弹===
===水中弹===
在上述的射击测试后,水中弹重要性被及时提升并水下弹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尖头弹”的水下弹道是短而不规则的;而“平头弹”的水下弹道则是,在根据炮弹大小而短暂弯曲一段距离后,就平行于水面前进,上述情况至少是在入水角度在5°到25°的条件下发生的,如下图所示。炮弹速度会逐渐减低到零,随后炮弹沉没或爆炸。
在上述的射击测试后,水中弹重要性被及时提升并水下弹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尖头弹”的水下弹道是短而不规则的;而“平头弹”的水下弹道则是,在根据炮弹大小而短暂弯曲一段距离后,就平行于水面前进,上述情况至少是在入水角度在5°到25°的条件下发生的,如下图所示。炮弹速度会逐渐减低到零,随后炮弹沉没或爆炸。
该图中,横轴表示离炮弹入水位置的距离(弹径),纵轴表示水深(弹径),ω表示入射角(在该图为最优角度25°),Vs表示入射速度,Va表示实际速度,两条线中,弯曲的虚线表示尖头弹的水中弹道,而弯曲的实线表示平头弹的水中弹道。


http://ww1.sinaimg.cn/large/83f4061fgw1f7nuz00hynj20jj0g90uz.jpg
http://ww1.sinaimg.cn/large/83f4061fgw1f7nuz00hynj20jj0g90u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