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美国三联16英寸炮(MK7):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43行: 第43行:
{{外链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2/USS_Missouri_%28BB-63%29_RIMPAC-90.jpg|宽度=600}}
{{外链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2/USS_Missouri_%28BB-63%29_RIMPAC-90.jpg|宽度=600}}


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改造时,每座炮塔装备了一具DR-810雷达,这种雷达能够测定每门炮的炮口初速,这让预测下次射击时的初速变得更为简单。结合Mark 160火控系统和更加统一的发射药,这些改进使得这些武器成为了战列舰级别最精准的主炮。比如,在1987年克里特到的射击测试中,15枚炮弹在34000码外发射,每个炮塔的右炮管各发射五枚。散布样本大小为220码,即全距离的0.64%。有14枚落在了散布样本重型250码内,8枚在150码内。弹与弹之间的散布间距为123码,即全距离的0.36%。
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改造时,每座炮塔装备了一具DR-810雷达,这种雷达能够测定每门炮的炮口初速,这让预测下次射击时的初速变得更为简单。结合Mark 160火控系统和更加统一的发射药,这些改进使得这些武器成为了战列舰级别最精准的主炮。比如,在1987年克里特到的射击测试中,15枚炮弹在34000码外发射,每个炮塔的右炮管各发射五枚。散布样本大小为220码,即全距离的0.64%。有14枚落在了散布样本中心250码内,8枚在150码内。弹与弹之间的散布间距为123码,即全距离的0.36%。


这种炮的射击速度为每分钟2发。
这种炮的射击速度为每分钟2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