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英国三联16英寸炮: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5行: 第5行:


===战史===
===战史===
英国的16"/45 (40.6 cm) Mark I最初打算用在G3级战列巡洋舰。在G3级等战舰由于《华盛顿海军限制条约》而被取消后,这些早已被设计的主炮和炮塔经过稍微的修改后就用在了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战列舰上。
英国的16"/45 (40.6 cm) Mark I最初打算用在G3级战列巡洋舰。在G3级等战舰由于《华盛顿海军限制条约》而被取消后,这些早已被设计的主炮和炮塔经过稍微的修改后就用在了两艘纳尔逊级战列舰上。


英国从一些不全面的试射中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理论:高速轻弹在大倾斜角度冲击中有更强的穿甲能力。于是英国在炮弹设计中采用了“轻弹”方案(弹重2048磅)。最终结果显示,该炮只比15英寸Mark I炮在穿甲方面好一些,而在精度和炮管寿命(180发)方面则是不如人意。
英国从一些不全面的射击试验中得到一个错误的理论:高速轻弹在大倾斜角度冲击中会有更强的穿甲能力。于是英国在炮弹设计中采用了“轻弹”方案(弹重2048磅)。然而,随后的射击试验却无法证实上述结论,但这个“轻弹”方案却已经形成,无法改变;最终结果也显示,该炮只比15英寸Mark I炮在穿甲方面好一些,而在精度和炮管寿命(180发)方面则是不如人意。


随后这种主炮也作出了一些改良,不过问题依旧存在;但在击沉俾斯麦的战斗中,这种主炮比当时英国新式14英寸主炮要可靠。
随后这种主炮也作出了一些改良,不过问题依旧存在;但在击沉俾斯麦的战斗中,这种主炮比当时英国新式14英寸主炮要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