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战斗机制: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第168行: 第168行:
===buff===
===buff===


拥有buff技能的舰娘将在该阶段施加buff
拥有buff技能的舰娘将在该阶段施加buff。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第269行: 第269行:


{{color|blue|2=剩余机数 = 此组飞机的起飞数量 - 防空击坠}}
{{color|blue|2=剩余机数 = 此组飞机的起飞数量 - 防空击坠}}
* α为[0,1)之间的随机数
* α为[0,1)之间的随机数。
* A的估计值为0.618,精确值范围不超过(0.6118, 0.6251)
* A的估计值为0.618,精确值范围不超过(0.6118, 0.6251)
* 迎击序数为第几组攻击此艘舰船的飞机。
* 迎击序数为第几组攻击此艘舰船的飞机。
* 当某组飞机攻击某舰船时,攻击力与剩余机数有关,与起飞机数无关。
* 当某组飞机攻击某舰船时,攻击力与剩余机数有关,与起飞机数无关。
第276行: 第276行:
===航向判定===
===航向判定===


判断双方接敌方向
判断双方接敌方向。
* 同航战或反航战为双方同时具有的航向状态,而一方T有利时另一方则为T不利。
* 同航战或反航战为双方同时具有的航向状态,而一方T有利时另一方则为T不利。


第314行: 第314行:
满足以下条件时以下数字代表'''T优势/同航战/反航战/T劣势'''的权重'''变化''',0为不变。航向权重不会为负值,最小为0。
满足以下条件时以下数字代表'''T优势/同航战/反航战/T劣势'''的权重'''变化''',0为不变。航向权重不会为负值,最小为0。


*我方索敌成功:+10/+5/-5/-10(既T劣权重减去10加到T优权重上,反航权重减去5加到同航权重上,形成新的权重分配20 :35 :25 :5)
*我方索敌成功:+10/+5/-5/-10(既T劣权重减去10加到T优权重上,反航权重减去5加到同航权重上,形成新的权重分配20 :35 :25 :5)。


*我方舰队有A节航速优势:0/+A/0/-A,其中A可正可负。
*我方舰队有A节航速优势:0/+A/0/-A,其中A可正可负。
第327行: 第327行:
'''攻击条件''':装备有“发射器”和“导弹”的导驱<br>
'''攻击条件''':装备有“发射器”和“导弹”的导驱<br>
'''被攻击方''':对方水面舰艇<br>
'''被攻击方''':对方水面舰艇<br>
'''攻击顺序''':同时攻击,我方先结算伤害。
'''攻击顺序''':同时攻击,我方先结算伤害


只有我方的导驱同时装备“发射器”和“导弹”类型的装备,且导弹有余量时,才会参与导弹战。要注意的是导驱在装备了两格导弹之后就可以同时攻击两个不同的目标,尽管和航空战一样存在重复攻击同一目标的可能,但是依然推荐有条件的话尽量给导驱装上两格导弹。
只有我方的导驱同时装备“发射器”和“导弹”类型的装备,且导弹有余量时,才会参与导弹战。要注意的是导驱在装备了两格导弹之后就可以同时攻击两个不同的目标,尽管和航空战一样存在重复攻击同一目标的可能,但是依然推荐有条件的话尽量给导驱装上两格导弹。
第348行: 第348行:
'''攻击顺序''':同时攻击,我方先手
'''攻击顺序''':同时攻击,我方先手


先制反潜之后,双方Lv.10以上(不包括Lv.10)的潜艇和雷巡可以开幕发射鱼雷
先制反潜之后,双方Lv.10以上(不包括Lv.10)的潜艇和雷巡可以开幕发射鱼雷。
* 先制鱼雷为非顺次攻击,有可能对同一目标进行过度伤害。
* 先制鱼雷为非顺次攻击,有可能对同一目标进行过度伤害。


第354行: 第354行:


'''攻击舰船''':航母、轻母、装母、战列、航战、战巡、重巡、航巡、雷巡、轻巡、重炮、驱逐、炮潜、补给、导驱、要塞、机场、港口<br>
'''攻击舰船''':航母、轻母、装母、战列、航战、战巡、重巡、航巡、雷巡、轻巡、重炮、驱逐、炮潜、补给、导驱、要塞、机场、港口<br>
'''攻击条件''':航母、轻母需要未中破(装母需要未大破)且拥有轰炸机或鱼雷机,其他舰船无要求<br>
'''攻击条件''':航母、轻母需要未中破(装母需要未大破)且拥有轰炸机或鱼雷机,其他舰船无要求。<br>
'''被攻击方''':若反潜舰(不含航战)能参与首轮炮击时,且对方尚有存活的水下舰艇,则反潜舰必定攻击水下舰艇,否则攻击水面舰艇或陆上设施。其他单位若能参与首轮炮击,则决不攻击水下舰艇,只攻击对方水面舰艇或陆上设施<br>
'''被攻击方''':若反潜舰(不含航战)能参与首轮炮击时,且对方尚有存活的水下舰艇,则反潜舰必定攻击水下舰艇,否则攻击水面舰艇或陆上设施。其他单位若能参与首轮炮击,则决不攻击水下舰艇,只攻击对方水面舰艇或陆上设施。<br>
'''攻击顺序''':双方单位按各自固定的排序算法,按射程从大到小(超长-长-中-短-无)排序。然后按我方第一→敌方第一→我方第二→敌方第二→……→我方第六→敌方第六的顺序顺次攻击。若一方的单位数量小于另一方,则首轮炮击最后由另一方连续攻击。不参与炮击战的潜艇,和之前被击沉或因中破而无法炮击的单位也参与排序。若射程一致,则炮击顺序为5-6-4-3-2-1的炮击顺序<br>
'''攻击顺序''':双方单位按各自固定的排序算法,按射程从大到小(超长-长-中-短-无)排序。然后按我方第一→敌方第一→我方第二→敌方第二→……→我方第六→敌方第六的顺序顺次攻击。若一方的单位数量小于另一方,则首轮炮击最后由另一方连续攻击。不参与炮击战的潜艇,和之前被击沉或因中破而无法炮击的单位也参与排序。若射程一致,则炮击顺序为5-6-4-3-2-1的炮击顺序。<br>


===次轮炮击===
===次轮炮击===


'''攻击舰船''':战列、航战、战巡、重巡、航巡、雷巡、轻巡、重炮、炮潜、要塞、机场、港口<br>
'''攻击舰船''':“[[穿梭轰炸]]”加持下的航母类舰船、技能生效的企业、战列、航战、战巡、重巡、航巡、雷巡、轻巡、重炮、炮潜、要塞、机场、港口<br>
'''攻击条件''':射程为长或超长;航战需要未大破;被[[穿梭轰炸]]影响的航母类舰船且满足首轮炮击的攻击条件<br>
'''攻击条件''':射程为长或超长(“穿梭轰炸”加持下的航母类舰船除外);技能生效的企业需要未中破;航战需要未大破;“穿梭轰炸”加持下的航母类舰船需要满足首轮炮击的攻击条件。<br>
'''被攻击方''':若反潜舰(驱逐、轻巡、雷巡、未中破且有飞机的航战)能参与次轮炮击时,且对方尚有存活的水下舰艇,则反潜舰必定攻击水下舰艇,否则攻击水面舰艇或陆上设施。其他单位(含无飞机或中破的航战)若能参与次轮炮击,则决不攻击水下舰艇,只攻击对方水面舰艇或陆上设施。航战如果装备飞机数不为0且未中破,在此阶段优先攻击潜艇;若中破或飞机被全数击坠则不反潜;若大破则不参与次轮炮击<br>
'''被攻击方''':若反潜舰(驱逐、轻巡、雷巡、未中破且有飞机的航战)能参与次轮炮击时,且对方尚有存活的水下舰艇,则反潜舰必定攻击水下舰艇,否则攻击水面舰艇或陆上设施。其他单位(含无飞机或中破的航战)若能参与次轮炮击,则决不攻击水下舰艇,只攻击对方水面舰艇或陆上设施。航战如果装备飞机数不为0且未中破,在此阶段优先攻击潜艇;若中破或飞机被全数击坠则不反潜;若大破则不参与次轮炮击。<br>
'''攻击顺序''':按我方1号位→敌方1号位→我方2号位→敌方2号位→……→我方6号位→敌方6号位的顺序顺次攻击。不参与次轮炮击或被击沉的单位也计入顺序。
'''攻击顺序''':按我方1号位→敌方1号位→我方2号位→敌方2号位→……→我方6号位→敌方6号位的顺序顺次攻击。不参与次轮炮击或被击沉的单位也计入顺序。


第369行: 第369行:
===鱼雷战===
===鱼雷战===


'''攻击舰船''':重巡(有雷装)、航巡、雷巡、轻巡(有雷装)、驱逐、潜艇、炮潜、战列(仅[[提尔比茨|提尔比茨·改]])、战巡([[德意志]]级)<br>
'''攻击舰船''':重巡(有雷装)、航巡、雷巡、轻巡(有雷装)、驱逐、潜艇、炮潜、战列(仅[[提尔比茨|提尔比茨·改]])、战巡([[德意志]]级、战巡[[无比]])<br>
'''攻击条件''':未大破<br>
'''攻击条件''':未大破<br>
'''被攻击方''':对方水面舰艇(驱逐、轻巡、重巡、雷巡、战巡、战列、轻母、航母),不会对陆上设施(要塞、机场、港口)造成伤害<br>
'''被攻击方''':对方水面舰艇(驱逐、轻巡、重巡、雷巡、战巡、战列、轻母、航母),不会对陆上设施(要塞、机场、港口)造成伤害<br>
'''攻击顺序''':同时攻击,我方先手
'''攻击顺序''':同时攻击,我方先手


次轮炮击之后,双方具有本体雷装的舰船对对方水面舰雷击
次轮炮击之后,双方具有本体雷装的舰船对对方水面舰雷击。
* 闭幕鱼雷为非顺次攻击,有可能对同一目标进行过度伤害
* 闭幕鱼雷为非顺次攻击,有可能对同一目标进行过度伤害。


===追击选择===
===追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