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威尔士亲王: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原型简介:​ 内容扩充
→‎原型简介:​ 内容扩充
第60行: 第60行:
1941年3月31日,在燃油、通风、压载、隔舱水密性等未进行测试的情况下,威尔士亲王号匆匆宣布完工。完工之后的威尔士亲王号进行了海试,海试之后便直接进入斯卡帕湾加入本土舰队,而未像其他战舰那样返回船厂进行为期2~3个月的调试,不过战舰上有许多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对战舰进行调试和完成最后的收尾工程。在斯卡帕湾时期,威尔士亲王号安装了4座282型和4座285型雷达。  
1941年3月31日,在燃油、通风、压载、隔舱水密性等未进行测试的情况下,威尔士亲王号匆匆宣布完工。完工之后的威尔士亲王号进行了海试,海试之后便直接进入斯卡帕湾加入本土舰队,而未像其他战舰那样返回船厂进行为期2~3个月的调试,不过战舰上有许多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对战舰进行调试和完成最后的收尾工程。在斯卡帕湾时期,威尔士亲王号安装了4座282型和4座285型雷达。  


1941年5月10日,威尔士亲王号开始进行主炮射击训练,但是就在12天后,其接到了参战命令。威尔士亲王号将与战列巡洋舰胡德号一起前往冰岛以南海域拦截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和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当时威尔士亲王号的舰长约翰·里奇(John Leach)非常清楚在训练中战舰的主炮暴露出运转不良、故障率高的问题,这些问题本来将由阿姆斯特朗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调试。但是大战在即,最终里奇舰长以个人的名义请求技术人员留在战舰上,随时解决主炮出现的问题,后来证明这是非常有远见的。
1941年5月10日,威尔士亲王号开始进行主炮射击训练,但是就在12天后,其接到了参战命令。威尔士亲王号将与战列巡洋舰[[胡德|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一起前往冰岛以南海域拦截德国战列舰[[俾斯麦|俾斯麦号战列舰]]和重巡洋舰[[欧根亲王|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当时威尔士亲王号的舰长约翰·里奇(John Leach)非常清楚在训练中战舰的主炮暴露出运转不良、故障率高的问题,这些问题本来将由阿姆斯特朗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调试。但是大战在即,最终里奇舰长以个人的名义请求技术人员留在战舰上,随时解决主炮出现的问题,后来证明这是非常有远见的。


1941年5月24日凌晨2时,驱逐舰报告在北面发现了德国战舰的踪迹,于是威尔士亲王号和胡德号加速到28节向目标靠近。
1941年5月24日凌晨2时,驱逐舰报告在北面发现了德国战舰的踪迹,于是威尔士亲王号和胡德号加速到28节向目标靠近。
第78行: 第78行:
6时20分,在威尔士亲王号的最后一声炮响中战斗结束。双方脱离战斗之前,威尔士亲王号一共被3枚381毫米炮弹和4枚203毫米炮弹击中,其中381毫米炮弹来自俾斯麦号、203毫米炮弹来自欧根亲王号。第一枚击中威尔士亲王号的381毫米炮弹虽然没有爆炸,但是其击穿了罗盘舰桥,高速撞击产生的碎片杀伤了大量官兵并造成舰桥上设备和线路的严重损坏;第二枚381毫米炮弹被右舷起重器阻挡后窜至救生艇甲板之上3米处爆炸,强烈的冲击波掀飞了一架“海象”式水上飞机,而爆炸产生的大量弹片击穿了烟囱,杀伤了副炮指挥仪室和285型雷达室内的操作员,打坏了10多艘交通艇和救生艇;第三枚381毫米炮弹钻入水中然后击中水线以下8.5米处,这枚炮弹仅仅造成积液舱中部分燃油泄露和柴油发电机轻度被淹。  
6时20分,在威尔士亲王号的最后一声炮响中战斗结束。双方脱离战斗之前,威尔士亲王号一共被3枚381毫米炮弹和4枚203毫米炮弹击中,其中381毫米炮弹来自俾斯麦号、203毫米炮弹来自欧根亲王号。第一枚击中威尔士亲王号的381毫米炮弹虽然没有爆炸,但是其击穿了罗盘舰桥,高速撞击产生的碎片杀伤了大量官兵并造成舰桥上设备和线路的严重损坏;第二枚381毫米炮弹被右舷起重器阻挡后窜至救生艇甲板之上3米处爆炸,强烈的冲击波掀飞了一架“海象”式水上飞机,而爆炸产生的大量弹片击穿了烟囱,杀伤了副炮指挥仪室和285型雷达室内的操作员,打坏了10多艘交通艇和救生艇;第三枚381毫米炮弹钻入水中然后击中水线以下8.5米处,这枚炮弹仅仅造成积液舱中部分燃油泄露和柴油发电机轻度被淹。  


尽管敌人的火力造成了战舰战斗力的下降,但是最大的问题却来自自己。在战斗一开始,威尔士亲王号A炮塔中的一门主炮就出现了故障。由于海浪冲上甲板,溅起的水雾致使A、B两座炮塔上的测距仪失效,海水甚至还灌入炮塔内部。在战斗中,A、Y炮塔内相继出现了许多机械事故。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整个交战过程中,威尔士亲王号一共发射了55枚356毫米炮弹,最后只剩下2门主炮还能正常射击。 逃出俾斯麦号魔爪的威尔士亲王号并没有撤退,它与2艘重巡洋舰汇合后便开始追踪敌人,期间舰上的技术人员和水兵抓紧时间抢修和排除故障。到下午6时14分,俾斯麦号突然转向冲向萨福克号。在此危急时刻,威尔士亲王号向27700米外的俾斯麦号进行了12轮齐射,共发射了41枚356毫米炮弹,可惜无一命中。
尽管敌人的火力造成了战舰战斗力的下降,但是最大的问题却来自自己。在战斗一开始,威尔士亲王号A炮塔中的一门主炮就出现了故障。由于海浪冲上甲板,溅起的水雾致使A、B两座炮塔上的测距仪失效,海水甚至还灌入炮塔内部。在战斗中,A、Y炮塔内相继出现了许多机械事故。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整个交战过程中,威尔士亲王号一共发射了55枚356毫米炮弹,最后只剩下2门主炮还能正常射击。 逃出俾斯麦号魔爪的威尔士亲王号并没有撤退,它与2艘重巡洋舰汇合后便开始追踪敌人,期间舰上的技术人员和水兵抓紧时间抢修和排除故障。到下午6时14分,俾斯麦号突然转向冲向[[萨福克|萨福克号重巡洋舰]]。在此危急时刻,威尔士亲王号向27700米外的俾斯麦号进行了12轮齐射,共发射了41枚356毫米炮弹,可惜无一命中。


5月25日凌晨1时31分,威尔士亲王号再次向俾斯麦号开火,之后对方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其A炮塔因为扬弹机故障无法使用。天亮后,丢失目标而且负伤在身的威尔士亲王号不得不返回冰岛,其错过了最终围歼俾斯麦号的战斗。  
5月25日凌晨1时31分,威尔士亲王号再次向俾斯麦号开火,之后对方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其A炮塔因为扬弹机故障无法使用。天亮后,丢失目标而且负伤在身的威尔士亲王号不得不返回冰岛,其错过了最终围歼俾斯麦号的战斗。  
第86行: 第86行:
结束了在罗塞斯的维修之后,威尔士亲王号执行了一项高级别的护送任务,那就是运送英国首相丘吉尔及大量高级官员前往北美洲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进行会晤。就这样,威尔士亲王号在1941年8月初护送英国首脑们穿越了德国潜艇肆虐的大西洋,于9月9日到达纽芬兰海域的布雷森莎湾。10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登上威尔士亲王号并与上千名英国官兵在战舰的甲板上一起举行了礼拜仪式。在之后的会晤中,英美双方签署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这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结束了这次特殊任务之后,威尔士亲王号于8月18日返回斯卡帕湾。
结束了在罗塞斯的维修之后,威尔士亲王号执行了一项高级别的护送任务,那就是运送英国首相丘吉尔及大量高级官员前往北美洲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进行会晤。就这样,威尔士亲王号在1941年8月初护送英国首脑们穿越了德国潜艇肆虐的大西洋,于9月9日到达纽芬兰海域的布雷森莎湾。10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登上威尔士亲王号并与上千名英国官兵在战舰的甲板上一起举行了礼拜仪式。在之后的会晤中,英美双方签署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这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结束了这次特殊任务之后,威尔士亲王号于8月18日返回斯卡帕湾。


1941年9月,威尔士亲王号被调往H舰队。9月24日,威尔士亲王号与H舰队主力参加了代号为“戟”的大型护航行动,它们将保护9艘从本土驶来的、装有93000吨军用物资的商船前往马耳他。根据计划,威尔士亲王号将与战列舰罗德尼号、4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组成支援舰队跟在运输船队后面。
1941年9月,威尔士亲王号被调往H舰队。9月24日,威尔士亲王号与H舰队主力参加了代号为“戟”的大型护航行动,它们将保护9艘从本土驶来的、装有93000吨军用物资的商船前往马耳他。根据计划,威尔士亲王号将与战列舰[[罗德尼|罗德尼号战列舰]]、4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组成支援舰队跟在运输船队后面。


1941年9月27日中午,意大利空军的中型轰炸机在撒丁岛以南对英国舰队发起攻击,威尔士亲王号用133毫米副炮击落了数架敌机。下午,由于接到意大利舰队来袭的情报,威尔士亲王号立即转向与其他战舰一同前往进行拦截,但是却一无所获。护航行动结束之后,威尔士亲王号返回直布罗陀,之后于10月6日返回斯卡帕湾。  
1941年9月27日中午,意大利空军的中型轰炸机在撒丁岛以南对英国舰队发起攻击,威尔士亲王号用133毫米副炮击落了数架敌机。下午,由于接到意大利舰队来袭的情报,威尔士亲王号立即转向与其他战舰一同前往进行拦截,但是却一无所获。护航行动结束之后,威尔士亲王号返回直布罗陀,之后于10月6日返回斯卡帕湾。  
第92行: 第92行:
10月25日,威尔士亲王号在一艘驱逐舰的陪同下离开英国前往新加坡,这是丘吉尔为了遏制扩张野心越来越强的日本而进行的军事调动。由于当时英国海军的兵力吃紧,因此海军方面以各战舰没有进行针对在热带地区服役的改造为由拖延时间,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派出大型战舰前往东方。  
10月25日,威尔士亲王号在一艘驱逐舰的陪同下离开英国前往新加坡,这是丘吉尔为了遏制扩张野心越来越强的日本而进行的军事调动。由于当时英国海军的兵力吃紧,因此海军方面以各战舰没有进行针对在热带地区服役的改造为由拖延时间,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派出大型战舰前往东方。  


离开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一路向南绕过好望角然后进入印度洋,其在停靠开普敦时还加装了7门单管的20毫米高射炮。原计划与其汇合的航空母舰不屈号因为搁浅事故无法赶来,于是威尔士亲王号继续航行经过毛里求斯和马尔代夫。11月28日,威尔士亲王号抵达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战列巡洋舰反击号在第二天抵达。12月2日,舰队抵达新加坡,威尔士亲王号成为英国远东舰队Z舰队指挥官汤姆·菲利普斯(Tom Phillips)上将的旗舰。
离开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一路向南绕过好望角然后进入印度洋,其在停靠开普敦时还加装了7门单管的20毫米高射炮。原计划与其汇合的航空母舰[[不挠|不挠号航空母舰]]因为搁浅事故无法赶来,于是威尔士亲王号继续航行经过毛里求斯和马尔代夫。11月28日,威尔士亲王号抵达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战列巡洋舰[[反击|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在第二天抵达。12月2日,舰队抵达新加坡,威尔士亲王号成为英国远东舰队Z舰队指挥官汤姆·菲利普斯(Tom Phillips)上将的旗舰。


在1941年12月6日,有消息称在中国南海发现了日本舰队。12月7日珍珠港遭到日军偷袭的当天,一批日本飞机空袭了新加坡。尽管威尔士亲王号用舰上的防空炮进行了还击,但是没有造成杀伤。在当天晚上,Z舰队收到来自伦敦方面的命令,要求其出海作战。12月8日下午17时35分,菲利普斯上将亲率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和4艘驱逐舰离开新加坡,舰队向北打算攻击在马来西亚哥打巴鲁附近的日本登陆部队。  
在1941年12月6日,有消息称在中国南海发现了日本舰队。12月7日珍珠港遭到日军偷袭的当天,一批日本飞机空袭了新加坡。尽管威尔士亲王号用舰上的防空炮进行了还击,但是没有造成杀伤。在当天晚上,Z舰队收到来自伦敦方面的命令,要求其出海作战。12月8日下午17时35分,菲利普斯上将亲率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和4艘驱逐舰离开新加坡,舰队向北打算攻击在马来西亚哥打巴鲁附近的日本登陆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