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俾斯麦: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第74行: 第74行:


====武装配置====
====武装配置====
主武器方面,俾斯麦级配备了八门38cm L/52 SK C/34火炮,分别安装在四座双联装炮塔中,前2后2布局。事实上SK C/34的初速不仅被砍了,也是欧洲倒数第二的15寸(倒数第一是4crh弹之英畜15吋Mk Ⅰ),欧洲新式战列舰主炮倒数第一。
主武器方面,俾斯麦级配备了八门380毫米 L/52 SK C/34火炮,分别安装在四座双联装炮塔中,前2后2布局。事实上SK C/34的初速不仅被砍了,也是欧洲倒数第二的15寸(倒数第一是4crh弹之英畜15吋Mk Ⅰ),欧洲新式战列舰主炮倒数第一。


俾斯麦级的副武器为十二门15cm L/55 SK C/28火炮,安装于六座双联装炮塔中,左右各三座炮塔。
俾斯麦级的副武器为十二门150毫米 L/55 SK C/28火炮,安装于六座双联装炮塔中,左右各三座炮塔。


俾斯麦级的重、中、轻型防空炮配置分别为为十六门10.5cm L/65 SK C/33(安装于八座双联装炮座上)火炮、十六门3.7cm L/83 SK C/30(安装于八座双联装炮座上)火炮和十二门2cm L/65 SK C/38(安装于单联装炮座上)机炮。需要注意的是,在“莱茵演习”行动开始(1941年5月18日)之前,工程师将俾斯麦号的其中两座单联装C/38机炮换成了两座四联装的版本,位置在前甲板上层建筑的主桅杆甲板上;由此俾斯麦号的轻型防空炮数量增加到了十八门。
俾斯麦级的重、中、轻型防空炮配置分别为为十六门105毫米 L/65 SK C/33(安装于八座双联装炮座上)火炮、十六门37毫米 L/83 SK C/30(安装于八座双联装炮座上)火炮和十二门20毫米 L/65 SK C/38(安装于单联装炮座上)机炮。需要注意的是,在“莱茵演习”行动开始(1941年5月18日)之前,工程师将俾斯麦号的其中两座单联装C/38机炮换成了两座四联装的版本,位置在前甲板上层建筑的主桅杆甲板上,由此俾斯麦号的轻型防空炮数量增加到了十八门。


俾斯麦级的舰载机配置有四架Arado(阿拉多) Ar 196水上飞机。主机库在主桅杆之下,里面可以容纳两架飞机,而两具双端阻滞弹射器就在它前面;另有两个较小的单机库位置稍微靠前,在烟囱两侧。
俾斯麦级的舰载机配置有四架Arado(阿拉多) Ar 196水上飞机。主机库在主桅杆之下,里面可以容纳两架飞机,而两具双端阻滞弹射器就在它前面;另有两个较小的单机库位置稍微靠前,在烟囱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