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G14: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43行: 第43行:
在1940年7月航空本部提出了“300米航母案”后,10月,舰政本部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G14。这个方案在丸五计划的讨论时期以“改一三〇号舰型航空母舰”的名字出现,排水量45000-50000吨,预定搭载新型舰战40架(常用30架、备用10架)、新型双发舰攻28架(常用21架、备用7架)、舰侦16架(常用12架,备用4架),共计84架(常用63架,备用21架)。装甲方面则类似“[[大凤]]”号航空母舰,在飞行甲板上敷设装甲。
在1940年7月航空本部提出了“300米航母案”后,10月,舰政本部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G14。这个方案在丸五计划的讨论时期以“改一三〇号舰型航空母舰”的名字出现,排水量45000-50000吨,预定搭载新型舰战40架(常用30架、备用10架)、新型双发舰攻28架(常用21架、备用7架)、舰侦16架(常用12架,备用4架),共计84架(常用63架,备用21架)。装甲方面则类似“[[大凤]]”号航空母舰,在飞行甲板上敷设装甲。


与资料较为详细的“300米航母案”不同,G14方案的资料不多,因此具体参数也众说纷纭。1940年9月,中岛飞机公司的“誉”式发动机成功量产,随后设计的舰载攻击机、战斗机和侦察机(即后来的“[[流星]]”、“[[烈风]]”和“[[彩云]]”),全部采用单台“誉”式发动机。日本海军随后放弃了“双发舰攻”项目,作为搭载舰的“大型重防御航母”可能也因此被打入冷宫。1941年6月左右,一种新的替代方案——[[G15]]被提出,然后正式写入了丸五计划的最终文件中。<ref>日本海军史学家福井静夫认为,丸五计划中的航母是G14,而中途岛海战后修改的改丸五计划中才设计了G15。这种说法已经被后世资料推翻。</ref>。
与资料较为详细的“300米航母案”不同,G14方案的资料不多,因此具体参数也众说纷纭。1940年9月,中岛飞机公司的“誉”式发动机成功量产,随后设计的舰载攻击机、战斗机和侦察机(即后来的“[[流星]]”、“[[烈风]]”和“[[彩云]]”),全部采用单台“誉”式发动机。日本海军随后放弃了“双发舰攻”项目,作为搭载舰的“大型重防御航母”可能也因此被打入冷宫。1941年6月左右,一种新的替代方案——[[G15]]被提出,然后正式写入了丸五计划的最终文件中。<ref>日本海军史学家福井静夫认为,丸五计划中的航母是G14,而中途岛海战后修改的改丸五计划中才设计了G15。百科不取信这种说法,详见[[G15]]。</ref>。


<!--
<!--
第67行: 第67行:


==参考文献与注释==
==参考文献与注释==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4145698